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昏君吗?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末代皇帝,婉约词派一代愁宗,他的大名,想必略有点文史知识人都不会陌生。李煜在作词方面的成就,早已被历史所肯定,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胡应麟《诗薮·杂篇》亦评曰:
“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李煜在词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显然与他前后悬殊的人生境遇有关,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于此点评一针见血,曰:
“李后主的词是他对生活的敏锐而真切的体验,无论是享乐的欢愉,还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间。我们有的人活过一生,既没有好好的体会过快乐,也没有好好的体验过悲哀,因为他从来没有以全部的心灵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这是人生的遗憾。”
后世在评价李煜这个人时总是唏嘘不已,经常拿他与另一位艺术家皇帝宋徽宗相比,说他是艺苑奇才,治国蠢材。由此得出结论——上天为你打开了一扇门,也会为你关上一扇门,反之亦然。可是,李煜真是如宋徽宗一样的昏君吗?他身为皇帝,真就一无是处吗?且容我慢慢梳理。
李煜,即位前名李从嘉,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载他“一目重瞳子”,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这在今天医学看来是病,但在古代却是圣人异相。在李煜之前,虞舜、晋文公重耳、楚霸王项羽、北齐文宣帝高洋,皆是重瞳,李煜自然也非等闲之辈。
当时南唐皇室,太子李弘冀与其叔李景遂爆发皇储之争。李弘冀身有军功,为人心狠手辣,对李从嘉也颇为猜忌。李从嘉本无心争位,见此形势,便纵情山水,明哲保身。他不问政事,以隐士自居,自号钟山隐士、莲峰居士。
心狠手辣的李弘冀将叔父毒杀,中主李璟大怒,废黜李弘冀太子之位。岂料不久李弘冀就暴病而亡。骤变的局势又把李从嘉从山水之间拉了回来。因为李从嘉的五位兄长皆去世,中主李璟又颇爱其才,故封李从嘉为吴王,入住东宫。961年,李璟迁都洪州,李从嘉留守金陵监国。是年六月,李璟病逝,李从嘉登基,更名李煜。
我们先来看看李煜即位时的国际形势。当时宋已继承后周大统,国力尤为强盛,可以说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
而南唐国势呢?南唐中主在位时,曾趁闽、楚内乱,出兵征讨,占有了闽地大片土地。然而947年南唐兵败福州,泉州将留从效赶走唐军,拥兵自立。南唐朝廷不能征讨,只好封他为清源节度使,实际南唐已失去当地的控制。
南面形势不利,北边更加危急。自955年到958年,后周三度入侵南唐,南唐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不利局面。寿州一战,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周军势如破竹,唐军一溃千里,淮河水军全军覆没。中主李璟只好上表柴荣,请求划江为界,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包括淮南十四州及鄂州在江北的两县。同时,南唐奉周正朔,用其纪年,每年向周缴纳高额贡奉。南唐原先地跨长江南北,江南北之间的经济有互补性,如江南乏盐,而江北产盐,而失去淮南后,南唐便失去了重要的盐产地,从此要花巨资向中原政权买盐,财政日益窘迫。
而在南唐国内,由于接连战败,朝野上下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
面对这种局面,身为一国之主的李煜并没有沉沦。首先,他继续父亲在位时对中原政权的谦卑态度,奉宋为正朔,贡奉极为殷勤。963年七月他奉诏入京面见宋太祖,十二月他上表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不直呼名讳,在古代是对人的一种尊敬,而李煜请求宋廷在诏书中直呼其名,实乃自降身份,以示谦恭。但宋廷并未许可。每次会见宋朝使者,李煜都换龙袍为紫袍,以示臣服。
用人方面,为了稳定局势,重振人心,李煜封军功卓著的何敬洙为芮国公,授右卫上将军之衔。何敬洙去世后,李煜下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对于在淮南之战中逃跑的冯延鲁,李煜既往不咎,重新礼遇。对杨吴时代就投奔江南的韩熙载、闽将林仁肇、名将皇甫赟之子皇甫继勋,李煜同样重用。964年,李煜命韩熙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九人,又命徐铉复试,并亲自命题考核。972年二月,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了王伦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国,李煜还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
南唐国库空虚,李煜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当时土地兼并严重,李煜曾重用李平进行改革,恢复井田制,但因触犯官僚地主利益,最终失败。
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深知国弱不能相抗,他一方面委曲求全,一方面又暗修甲兵,秘密备战。
可以说,李煜对当时客观形势的认识是极为透彻的,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极为正确且有效的。李煜打心底里想保住祖宗打下的基业,他明知迟早亡国,但他不愿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那么李煜就是完美的皇帝了吗?当然不是!李煜最大的缺点就是他太过感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他生活奢侈,贪恋美色,总是不自觉地陷入醉生梦死之中,他也知道这不是明君所为,但他就是不能自已。大周后精通音律,李煜有段时间与她沉迷于曲乐之中,终日作词作曲,以致荒废政事。监察御史张宪因此劝谏,李煜赏赐帛三十匹,表彰他敢于直言,可一转头,又投身音律之中。
李煜心慈,少生戒杀,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判决,莫不垂泪,因此他也颇好佛法。李煜痴迷佛法,同样不能自已。据野史记载,北宋曾暗中选拔能言善辩的僧人前往南唐蛊惑李煜,其中一位“小长老”,贻误李煜极深。后来宋兵围攻金陵,李煜还召小长老商议据守之事,小长老遂摇旗退敌,宋兵竟果然退却,李煜大喜,命兵士诵《救苦观音菩萨经》以解围。至南唐将亡,李煜又诏小长老退敌,小长老托病不出。等到皇甫继勋死后,李煜才明白被骗,遂杀死小长老。
李煜作了极大的努力想延长南唐的国运,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宋朝对外征战节节胜利,统一大势已绝不可挡了。971年十月,宋灭南汉。李煜非常恐惧,赶紧去除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并遣其弟李从善朝贡,再次上表请求罢除不名之礼。这次宋太祖同意了,但扣留了李从善。李煜忧心如焚,每日酣饮,可见此时他已意识到亡国之命运不可避免了。
在这种极度失落的精神状态下,李煜犯下了两个大错,错杀了两位忠臣。大将林仁肇一向力主对抗宋朝,他曾私下对李煜进言说:“淮南兵力很弱,宋国又连年用兵,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国家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李煜虽有些心动,但他的性格决定他不可能冒险,他听后,惊道:“你千万不要胡说,你这样会连累国家的。”
宋太祖非常忌惮林仁肇,他贿赂林仁肇的随从,得到他的一幅画像,挂在别室中。李从善在汴京时,宋太祖一次带他入别室,故意让他看到林仁肇的画像,并说:“这是林将军前来投奔的的信物。”李从善回国后将此事告知李煜,李煜不知是反间计,将林仁肇毒杀。
973年,内史舍人潘佑感国力衰弱,上书劝谏李煜任李平为尚书令,但徐铉、张洎却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
此后,宋太祖多次下诏命李煜入京,李煜深知入京后必将被软禁,故皆托病不从,他回复宋太祖道:“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至此,李煜与宋朝撕破脸,正式对抗,他明知不能敌,但他不想轻易放弃。
974年九月,宋太祖以李煜拒命不朝为由,发兵十万,三路并进,趋攻南唐。此时的李煜却忽然硬气了起来,他筑城聚粮,大举备战。由于此前多年的经营,在开战初期,南唐并不落下风。然而南边的吴越国却趁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非常气愤,派使者质问吴越王钱俶,说以唇亡齿寒之理,然而吴越王钱俶对宋朝早已放弃了抵抗,并未理睬。后钱俶受宋太祖之诏乖乖入朝,献上吴越之地归宋,最终得以保全。和钱俶相比,李煜似乎有点“傻”,然而真的是傻吗?
起初李煜过于依赖长江天险,以为宋军不能轻易渡江,哪知南唐出了个“汉奸”樊若水。这樊若水曾参加南唐科举,屡试不中,对朝廷心生怨恨,于是在宋军南攻之计,献上架浮桥渡江之计。三日桥成,宋军渡江,如履平地。李煜闻讯,仅派一万步军迎战,结果遭到惨败。南唐百姓后得知樊若水献计宋军,气愤地掘了樊家祖坟。
宋军接连获胜,金陵周边已皆沦陷,李煜紧急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然而这皇甫继勋却是个没有本事的官二代,平日里只知敛财享乐,并无为国效死之心。他不仅不积极抵抗,还打压准备出城奇袭的军士,他心里巴不得南唐亡国才好,正计划着早点投降在新朝谋个好差使。此时的李煜再次犯下大错,面对危局,他虽有誓死抗敌的决心,却无直面惨淡的勇气,他深居内廷,将作战重任交给皇甫继勋,而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直到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仍不知情。一日李煜登上金陵城,遥见宋军旌旗招展,近在咫尺,大惊失色。皇甫继勋不久为愤怒的军士杀死。
宋军与吴越军扫荡金陵外围,李煜还剩下最后的希望,那就是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的十五万大军。朱令赟在皖口与宋军遭遇,本想火攻焚烧宋军,岂料突然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被俘,十五万大军灰飞烟灭。真乃天亡南唐!
至此,金陵成了一座孤城,但李煜仍不屈服,誓死抵抗。宋军日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伤者不计其数。李煜两次派徐铉出使宋朝,进奉大批钱物,求宋退兵,可箭在弦上,岂能说退就退!宋太祖对徐铉说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煜得知后,心如死灰。
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先前李煜已在宫中架好柴堆,誓言城破时自焚殉国,但宋将曹彬以金陵城百姓性命相劝,李煜只好奉表投降。离开南唐去宋都前,李煜收拾钱财,还不忘赐给近臣银两。往宋的情景,马令《南唐史》载曰:
“煜举族冒雨乘舟,百司官属仅十艘。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自赋诗云:‘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至汴日,登普光寺,擎拳赞念,久之,散施缗帛甚众。”
《问君能有几多愁》剧照
至此南唐灭亡。宋与南唐一战,虽然李煜在用人上出现重大失误,但南唐军也给宋军制造了不少麻烦,尤其后期李煜亲自指挥的金陵保卫战,南唐军民齐心协力,宁死不屈,展现了高昂的斗志和不屈精神,一度使宋太祖萌生退兵之意。可以说,李煜是“站着死”的!
李煜降宋后,封违命侯,授左千牛卫上将军,实际被软禁。接下来他的遭遇和心境,可以从他的不朽词作中可以洞悉。作了亡国之君的李煜依然不能克制自己的情感,亡国之悲和故国之思在他心头萦绕不去,终日饮酒,作词抒怀,最终因《虞美人》惹怒宋太宗,被牵机药毒死。据说李煜临死前对当年错杀潘佑、李平等人懊悔不已。
历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国之君如三国吴后主孙皓、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多遭后世非议,但李煜的作为显然与他们不同。李煜在主观上是非常渴望做一位好皇帝的,他也踏实地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了。他爱民如子,体恤群臣,虽曾荒废国事,但从未抛弃国家。他曾贪图享乐,又错杀重臣,你可以说他性格有缺陷,说他愚钝无知,但能说他是一个昏君吗?
何为昏君?即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许多罪行的国君,但李煜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如果非要评价,李煜顶多算一个庸君。
南唐旧臣徐铉作《吴王陇西公墓志铭》,评价李煜曰:
“本以恻隐之性,仍好竺干之教。草木不杀,禽鱼咸遂。赏人之善,常若不及;掩人之过,惟恐其闻。以至法不胜奸,威不克爱。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有所在,复何愧欤!”
他认为李煜身处乱世之中,所作所为已可无愧于天地。当时的形势,就算诸葛孔明再世,也无力回天。
陆游《南唐史》亦评曰:
“后主天资纯孝,事元宗尽子道,居丧哀毁,杖而后起。嗣位之初,属保大军兴之后,国削势弱,帑庾空竭,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
与陆游持相同观点的人还有南唐旧臣潘慎修。史载宋太宗曾问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如果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
李煜死后,江南百姓闻知,悲恸不已,父老相聚,在里巷中痛苦流泪。试问如果李煜只是一个昏君,焉得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南唐李后主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961—975年15年,终年40岁)
李煜简介:
李煜|落花流水春去也 一种销魂是李郎
古代史【南唐帝王】简介
赵匡胤灭南唐 李煜终成为亡国之君
每天了解一个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