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工作没生活?教你三招!工作变高效,生活更简单

最近,有个朋友向我抱怨:"我感觉自己好忙啊!白天的工作经常做不完,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学习,我自己报的课程也拖延了一个月了。"

听着他满满当当的计划安排,我忍不住问了一句:"少做一点不行吗?"

朋友瞬间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然后气鼓鼓的说:"那怎么可以?工作是必须要认真完成的,我们老板要求可严格了,一点细节都不能放过;孩子的学习也要盯着,不然他就只知道玩,根本不会自己学习;我的课程也不能放弃,不然钱不就白花了吗..."

朋友抱怨了半天之后,突然又问我一句:"你说,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工作和生活保持平衡啊?"

从她诚恳的提问中,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很多人真正想要的不是平衡,而是面面俱到,这简直是太难了!"

很多人一听到平衡工作与生活,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个天平,工作在天平的这头,生活在天平的那头。

他们对于平衡达到了一种处女座般的完美要求,要求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但是,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当你在工作上增加投入时,生活这边就必定会减少一些。也就是说,想要达到绝对的平衡,简直是难如登天。

那么,既然如此困难,为什么人们还会出现这种奢求呢?

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讲了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农民养了一头毛驴,农民每天都会去采摘一些草料来喂养。有一天,他需要出去忙一些事情,于是多准备了一堆干草,结果反而导致了毛驴的死亡。

因为多了一堆干草,毛驴站在两堆草之间无比纠结,他左看看右瞧瞧,一会考虑数量、一会儿对比质量,始终分不清哪一堆草更好,也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堆。于是,这头毛驴就从这边走到那边,来来回回的走,终于饿死在了两堆草中间。

后来,人们把这种犹豫不决、不能下决定的现实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虽然享有选择的自由,但正是因为选择太多,反而导致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其实在平衡工作与生活也是如此,如此你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要最好,那你大概率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与其苛求自己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不如构建一个可能的平衡,让生活与工作更加和谐。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利用GTD管理法,给项目做减法

平衡的诀窍,就是给它们做减法,要做的事情越少,越容易平衡。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被生活拖着走。其实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给自己加任务,我们认为做得越多,得到的东西也就越多。但其实事情恰好相反,我们想要得越多,最后反而可能得到的越少。

世界知名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指出,我们焦虑的根源,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那些"未完成之事"之事对大脑造成的干扰。正如戴维·艾伦所说"任何没有找到应有的位置和恰当存在方式的事务,都会盘踞在我们脑海中,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当任务没有得到解决时,这些任务就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来来回回的游荡,占用我们的精力,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你越是焦虑,效率就越低的原因。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都会做减法。

这里推荐大家使用“GTD管理法”,GTD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把事情做完”,是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提出来的管理方法。GTD管理法大概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将所有的任务放入"工作篮"

你需要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所有的你想做的、想要记住的信息都记录下来,放到"工作篮"中。这个工作篮当然不是买菜的篮子,它可以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也可以是电子笔记,总而言之,工作篮就是一个方便记录想法的篮子。

第二步:定时整理工作篮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开一次工作篮,对篮子里的任务进行逐一的"排查",问问自己:"这件事重要吗?要不要开始行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将这项任务放到"行动清单"中,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在立刻删除或者放入"将来或许要做"的清单中。

第三步:选择需要执行的任务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应该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但其实,每一项未完成的任务所占用精力是一样的,越早解决工作,大脑也就越轻松,效率也越高。所以,我们应该优先考虑先完成最简单的工作,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工作,最好立刻解决到,然后再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2.提升工作效能,释放大脑带宽,给生活腾出更多空间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他们的生活也非常丰富多彩。他们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呢?其实,他们并不是做到了平衡,而是做到了高效。比如,同样是工作,你需要花费12小时,而他却只用花3小时,他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生活了。所以,想要平衡工作与生活,应该尽量提升工作效能。

那么,如何提升工作的效能呢?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释放带宽,让大脑更高效的进行运转。所谓带宽就是我们大脑的存储,认知,判断,决策的能力。当我们的大脑高速运转时,会占用大量的带宽,这时候随便加一点点任务,都会让我们感觉非常疲惫,导致效率下降。

一般来说,释放带宽的方法有三种:

1.把任务规律化

如果有一些任务是你每天都要做的,那就把它固定下来。比如,村上春村每天早上跑步,然后坚持每天写4000字。把任务规律化可以降低切换成本,降低选择负担,让我们把事情越做越好。所以,如果你每天都要给客户发邮件,就把发邮件的时间固定下来吧。

2.不要自己造轮子

轮子,在程序猿世界中通常指的是代码框架或代码库。几乎每一个程序员在入行时,都会被告知"不要重复造轮子"。因为你费时费力找到的答案,别人也许早就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了。比如,你想做一个精美的PPT,与其自己慢慢学、慢慢设计,就不如直接去网上下载模板。

3.形成自己的工作体系

如果你经常需要做类似的工作,那么最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工作体系,这样一来,当你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就可以直接套用这个框架。并且,还可以根据事情的不同,不断的完善框架。当框架越来越多时,就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比如,很多职场写作者的写作体系都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进行写作的,这将极大的提升他们的写作效率。

3.把时间周期延长,用长远思维来对待当下的工作

曾经参加过一个活动,老师让我们想象一下理想中一天是怎样的?

有朋友的回答是这样的:早上听着自己喜欢音乐起床,然后穿上舒适的运动服,去公园跑个5公里,回来洗个热水澡,和家人们吃个美好的早餐。之后,再开着车、听着歌,去公司上班。

在上午,跟同事们开会讨论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方式;中午约见一个客户,跟客户谈谈业务、交流交流项目;然后再工作一下午,在下班前做个工作总结,研究一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下班后,去参加一下老师的培训课程,跟老师学习一会瑜伽。晚上回家后,洗个澡,跟家里人聊聊天、谈谈心,跟孩子玩玩游戏。在睡觉前再写一篇文章,运营一下自己的公众号...

看起来,这是非常丰富且完美的一天,但如果真的执行起来,你就会发现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拿开会来说吧!只要研究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几个小时就是完全不够的,有时候一整天都未必足够,所以,这种平衡是不现实的。

与其在一天内达到平衡,不如把周期再放长一点,用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来平衡。比如,在这个星期里,你全力工作,在工作上追求极致。到了下个星期,你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陪家人。又或者这个星期去找朋友玩一玩,去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喝酒、吃烧烤,到了下个星期就认真工作...

这种模式才是符合现实的,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塞到一天里,一旦做不到,就产生不安的焦虑感。很多人的行动计划之所以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不够详细,而是因为过于详细,一旦完不成,就会产生挫败感,不愿意再去执行计划了。

工作和生活也是如此,不要想着在一天的时间内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得稳稳当当的。试着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下,把周期延长一点,让两者在一段的时间内形成平衡,这样更容易达成。

最后,总结一下,想要想要平衡自己的工作生活,第一减少工作与生活中的任务;第二要提升工作效能,以便于留出更多的生活时间;第三要调整心态,用长远思维来看待当下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时间管理做得好的人,都聪明地“外包”了任务。
3个法则,解决你80%的时间管理问题
时间管理,不仅仅是做计划
更好的生活 | 你需要这些时间整理术
设计师如何稳重地在Deadline的边缘反复试探
所谓的平衡,是每一个身份都可以给我力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