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秋十月,蟹君登场


    西风响,蟹爪痒,长肥的螃蟹向网外爬。谈起现在时令的美食,不能不首推螃蟹。家乡宝应的重要特水产当然首推螃蟹:“宝应湖”牌清水大闸蟹因其“青背、白肚、金爪、毛黄、膏肥、黄丰、个大、味久”而闻名中外,2011年被确认为“中国驰名商标”、被中国渔业协会确定为“中国八大名蟹”之一,出口许多国家和地区。现在正是品蟹季节,因此,现在家乡的饭局都少不了螃蟹,更是访亲拜友馈赠的上等礼品。

   

   南方人烹蟹方法甚多,有煮、蒸、煎、炸、炒、腌等方法,少数地方也有取鲜活而食的。清代美食家袁枚主张:“以淡盐汤煮为最好”;作家李渔认为:“蒸而熟之,才能不失真味”。文人顾仲对于烹蟹方法有细微的描述。他认为,将螃蟹入锅,活活炮烙过于残忍。主张施以淡酒,加入各种调料,令其醉而不动,再入锅烹饪,其味则更好。他的原话是这样的:“蟹入锅,未免炮烙之惨。宜以淡酒入盆,略加水及椒盐、白糖、姜、葱汁、菊花叶汁等搅匀入蟹,令其饮醉而不动,方取入锅。置蟹蒸之,则味足矣。”

  

    如果将螃蟹蒸煮,剔壳而食,虽味美而口淡,鲜味大打折扣。因此,古人认为,须有佐料相配,各地因域而异,有蘸醋、盐、梅、葱、蒜、糖、姜、酱油等伴食的。但是通常以姜、醋两味为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说:鲜蟹和以姜醋为上。现在吃蟹,正常都伴以姜醋了。

  

    螃蟹营养丰富,除了富含大量维生素,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螃蟹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它性寒、味咸、泻诸热、散血结、续伤断、通经脉、滋阴,生津添髓、和胃消食、强壮筋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螃蟹勾老病。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慢性病,最好不要吃螃蟹。专家认为:过敏体质的人要慎吃螃蟹,脾胃虚寒、有慢性肠炎、有皮肤病的人都不宜吃螃蟹。而一些“老慢支”患者、类风湿关节炎及风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也最好不要吃螃蟹。

 

               



  

    蟹是世间美味之一,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诗句。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都对蟹怀有浓厚兴趣,他们持蟹就菊,把盏临风,留下了许多有关蟹的诗文有言情的,有明志的,有暗讽的,有抒怀的,无奇不有。

  

    且举两首讽刺的打油诗:

    一首为:铁甲将军横天下,虏得虫虾咸归它,待到撑肥胀满时,盘坐碟中受刀叉。

    一首是:无肠公子缺心肝,枉来天地云水间,它日若生直行足,何需坚甲作衣裳。

    我不是文人墨客,但也曾杜撰过一首形容过我的、曾经的一位“水货”头头:

    将军无肠又无肝,油脂油膏装心间,张牙舞爪挥大钳,装腔作势翻白眼。

  

    明代才子徐渭(字文长)曾作《蟹六首》,其一道:

    红绿碟文窑,姜橙捣末高。

     双螯高雪挺,百品失风骚。

    喂喜朝争谷,飕闻夜泣糟。

    大苏无缺事,只怪传江瑶。

    

    诗人先写食蟹的器皿与调料,再写蟹肉的洁白与鲜美,接着述说蟹的新鲜,最后责怪苏东坡只咏江瑶柱,并推出了“双螯高雪挺,百品失风骚”的螃蟹形象,令人回味无穷。他的另一首《蟹》诗,更是别有风趣:

    郭索郭索,还用草缚。不敢横行,沙水夜落。

    全诗采用口语,寥寥数语描述了横行无忌的螃蟹,经草缚后的狼狈相。

  

   以美食家自居的李渔说起螃蟹简直是眉飞色舞,最绝的一句话是: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以此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简直到了失魂落魄的地步。

   

    李白曾在他的《月下独酌》第四段中吟道: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最为出名的当数晚唐文学家皮日休的咏蟹诗。皮日休,自称“饮醉先生”,曾官至“太常博士”。他写道:未游苍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诗人热情地赞扬了螃蟹的铮铮铁骨、无畏之心和不惧强权、敢于“犯上”的壮举,寄托了他对其精神的热烈赞美和大声呼唤。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有更详细、更精彩的的描述。他先安排贾宝玉来一首,贾宝玉说,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大家看的是: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旺。

    饕鬄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贾宝玉这首诗什么意思呢?我以为是为林黛玉而写,因为林黛玉的菊花诗社终于夺魁。

 

 还记得海棠诗社时的情形吗?李纨推薛宝钗第一,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贾宝玉,是被李纨强势弹压住了才作罢的。这次,林黛玉终于夺魁,而是三首诗歌名列一、二、三名,名正言顺的夺魁!作为深爱林黛玉的贾宝玉,焉能不欣喜欲狂呢?描写其实非常简单,那种手舞足蹈吃螃蟹的状态是不是有点张牙舞爪的螃蟹的味道呢?我看是有的。所以,此时的贾宝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蟹翁之意不在蟹”也。名为写螃蟹诗,实为兴高采烈的祝贺林黛玉夺魁也。

   

    林黛玉却不买情,看了说: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此话,充分反映了林黛玉的个性。林黛玉写的是: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所谓“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这句诗,表面上是在描写螃蟹,其实即戏指贾宝玉,你看,螃蟹的肉变成了“嫩玉”,螃蟹的蟹黄变成了“红脂”,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别号怡红公子,这里一个“玉”字,一个“红”字,暗指的就是住怡红院的怡红公子贾宝玉。这里的螃蟹,不,是贾宝玉,是一只多么美丽可爱的螃蟹呀。这是林黛玉以玩笑的方式对贾宝玉爱意的流露,和我们现在的情侣互称“狗狗”啊“猪头”啊差不多。也有人认为是暗讽薛宝钗“嫩玉双满,红脂块香”,即体型肥胖也。
  

   只见薛宝钗不紧不慢的说,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薛宝钗写的是: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需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咏蟹即是咏人,从诗中我们看到宝钗对世人的讽刺。颔联“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揭示世道之险,人心之恶可谓入木三分;尾联“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其论蟹之结局又是何其清醒,何其冷静!颔尾二联,一以正,一以反,一以纯粹的讽刺,一以含悲的调侃。二联共同揭示了这人世的命运,平心而论,这命运未尝不是一幕悲剧。宝钗说道“写出来取笑儿罢”,正是其努力超出这一份悲剧而表现出来的冷静——众人皆叹其毒,然而,此诗能“取笑”的背后,宝钗为这一份清醒,这一份冷静,又付出了多少的心酸与眼泪呢?
  

    宝钗于其《螃蟹咏》中渗入对人世的深深悲悯之情,是以悲剧之眼察人世的缺陷。众人皆重其“皮里春秋”,皆以其为“毒”。殊不知,这“毒”,正是“透”。因其透,使其能“入乎其内”,状蟹而入木三分,是为写之,故有生气;而又言“取笑而已”,因其“笑”,又“出乎其外”,不失其青云之志,是为观之,故有高致。宝钗藏其悲情于其谑笑之中,其讽明,其悲隐,断不可谓不“含蓄”啊。

   

    三个人,寥寥数语,反映了不同的才华。三首诗,又反映了各自的不同心境和秉性。曹雪芹真不愧为前无故人、后无来者的大师、巨匠,三首诗,我皆喜欢。

             


    但是螃蟹宴的生动描写,也并不是曹雪芹的独创。在此以前,《金瓶梅》中就有螃蟹宴,不过笔调大不相同而已。该书第35回,写李瓶儿和大姐来到,众人围绕吃螃蟹。月娘吩咐小玉:“屋里还有些葡萄酒,筛来与你娘每(们)吃。”金莲快嘴,说道:“吃螃蟹,得些金华酒吃才好。”又道:“只刚一味螃蟹吃”。虽然也热闹有趣,毕竟是市井俗物,没有大观园里的风韵。《金瓶梅》写螃蟹宴,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我们在明代人的著作中就看过有关螃蟹宴的叙述。

    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明代宫廷内的螃蟹宴,是另一种模式:“(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用蒲色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细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天启宫词一百首》之一,有诗记其事曰:“海棠花气静,此夜筵前紫蟹肥。玉笋苏汤轻盥罢,笑看蝴蝶满盘飞。”  

    吃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却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而且渐渐发展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一起吃蟹,这就是“螃蟹宴”了。(部分信息源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精致生活    用心感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林黛玉和薛宝钗如影相随,两个人的“对骂”你注意到了吗
薛宝钗为何作了一首奇怪的“螃蟹诗”?
菊花诗比拼:黛玉占了前三名,宝钗坐不住了
薛宝钗讽刺人太狠,从贾母到林黛玉,她用一首诗包圆都没放过
一起随着《红楼梦》中的人物们,一起享受一次螃蟹盛宴吧!
浅谈黛钗“对骂”螃蟹咏两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