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斯科奇:诗歌产生于有意无意之中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诗歌是怎么产生的?是在“有意无意之中”产生的。

诗歌如此,诗人也是这样。一个人出于对诗的兴趣,“有意无意之中”,提笔写下了第一首诗,然后一步一步去探索写诗之道,逐渐积累了一些诗作,以致变成了“一个诗人”。

诗人是什么人?什么人都是,又都不是。因为诗人不是一种职业(无法养家糊口),而是一种品质,一种内在的身份。诗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既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写诗这个事实。诗人们做什么的都有:教书的,从政的,经商的,当兵的,种田的,甚至看大门的……尽管职业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诗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语言的敏感和对精神的追求。可见,每一种职业都可以出诗人。

写诗的“写”,当然是“有意”;但写诗的“诗”,更与“无意”有关。刻意则无诗,因为诗的本性是自由,一刻意,生命就不自由了,仿佛被缚住了手脚,无法奔跑,更谈不上飞翔了。我们所说的诗的灵感,总是在“有意无意之中”,突然飞临诗人的笔端。其实,“无意”更合乎诗的自然生发的特性。“有意无意之中”,诗心怦然萌动,诗情悄然滋生,诗句开始酿成……

写诗这种“有意”的举动,必须不被“有意”所囿。偶然的妙觉、飞来的隐喻、喷溅的激情、自成的形式……都有赖于诗人“有意无意之中”的放松。“有意”比如山,“无意”比如水,“山水之间”,一首诗诞生了。

1966年出生的安德烈·斯科奇,大学读的是国立中央体育学院,后来又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毕业。也许他本该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或者心理医生,实际上他是一家山地选矿公司的副总经理!但在他的人生旅途中,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他身上始终不变的,仍然是他的诗人气质。当他写下《童年时开始飞舞的彩蝶》这卷诗集,他又成了一个诗人(服兵役期间,他就开始写诗了)。

在一首诗中,斯科奇感慨:“人生已近中年,/教训只有一点:/生活即是经验。”确实,斯科奇的这些诗,既是经验之诗,又是感悟之诗。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七个孩子的父亲,闯荡过社会,投身商海,事业大成,然后他怀着回报社会之心,创设了“处女作奖”,致力于培养俄罗斯的文学新秀,更为难得的是,近年他又重拾诗笔,把“停歇在童年这片永远盛开的花丛之上”的彩蝶们唤醒,让它们飞舞起来。是人生经验促成了斯科奇的这些诗。这些人生经验在诗艺的作用下,变得清澈有力,并且凭借反思力量的推动,上升到了诗性的形而上:感悟。

感悟,像一种气息,流贯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诗情因此呈现出液态经验结晶之后的纯净质地,像汉白玉,泛着可触可抚的亮光。我与斯科奇是同龄人,比他虚长一岁,学习经历也相仿,又都穿越了急遽的社会变革时期,所以,读他的诗我有一种共鸣。他的感悟,蕴含着理性之光,负载着沉思之重,传达着经验之痛。人生经验之所以有用,因为它们是痛的,身体和心灵都体验到了这种痛感。

经验是鲜活的,带着体温的,离不开一个生命的日常生存;经验又是反思的,自我更新的,就像日子,这一天必得让位给下一天。当诗人询问自己“明天我会怎样”?上帝居然帮他回答:“昨天--是礼拜一?”不,其实是帮他再次询问。诗人当下就领会了:“那么,明天就是--/礼拜三。”这首诗写得有趣,对话则产生某种戏剧效果。这首诗看似简单,却把常识遮蔽下的那一层寓意抖落出来:明天并不远,并不抽象,它像“礼拜三”那么近,那么具体!我们还在“今天”迷茫什么呢?我们应该为“礼拜三”过好眼下这“礼拜二”。上帝也并非远在天国,遥不可及,而恰恰是每一个生命自身,是个体生命的自觉之时,自醒之时,自知之时。我们的反思就是询问我们心中的上帝。上帝不回答,但通过询问,上帝让你自己回答自己。我觉得这首短诗很妙。

没有经验的压力,感悟不会有爆发的契机。说感悟是爆发,因为它是生命的自醒力突然由内向外喷发,像火山一下子找准了突破口。这是斯科奇的擅长,他心中积存了很多感悟,比如:“他知道,理智/并没有错,/未曾想,它竟然—是爱情的坟墓”,还有“无论沙皇/还是早就沦落为乞丐的人,/无论智者、笨伯还是天才,/都在平淡的劳作中寻找幸福,/因此,我们全都错了。”爱情和幸福,无疑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和所求,诗人用感悟把它们结晶成了格言式的诗句,朴素而明晰。

我读到这些短小、简洁、带有抒情性和哲理性的诗,也是“有意无意之中”的一个缘份。我可能是这些诗作最早的中国读者之一。译者万海松是研究俄罗斯文学的年轻有为的一位学者,也是我读博士时的师弟。他认识诗人斯科奇,出于对这些诗的喜爱,他把它们从俄语译成了汉语。他很勇敢地做了一回俄语诗歌和汉语诗歌之间的摆渡者。

这种摆渡是冒险的,因为在俄语和汉语之间流淌的,是深不可测的语言差异之河。对诗歌翻译来说,摆渡过程使语言变了,俄语变成了汉语,“诗形”消失不见了,但“诗意”必须上岸,上到汉语的岸上来,这样摆渡才算完成。也就是说,有形语言变了,无形诗意必须再生。直接的阅读感受告诉我,万海松做到了这一点。

幸赖万海松的“摆渡”努力,斯科奇的这些诗,又以汉语的面孔重生了一次,从此向人口众多的中国读者也“敞开了自己的心灵”。

本栏编辑||海底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诗报

声明||非商业行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诗报观点,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中诗报平台||新诗和诗词原创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作者简历、生活照、作品缺一不可,择优推出。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渡:诗歌是灵魂的倾心告白
夏午 | ​生活在别处(组诗节选)
读诗如得珍宝
一个人的诗歌(第234期)【2017第四季-金川诗歌-诗艺诗歌】7首
《2016自便诗年选》初选记:陈贵亮(3首)
向以鲜 ▎没有学问的诗人,能不能成为大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