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话文章】曹辉|我的老师周笃文先生


伊莲轩里的影珠人

——我的老师周笃文先生

曹辉


从没想过会和晓川老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从没想过人与人之间经天注定的缘分。或许正是因为从没想过,待到发生才会感觉其情之真,其意其醇。

再见晓川老师,是在京华。西客站附近的伊莲轩,一个如诗的地名,住着一位名满神州的著名学者,他就是我的恩师晓川先生。近耄耋之年,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身板硬朗,经历过人生太多的坎坷,岁月对晓川老师还是用了情的,安排一个可意的晚年,悠哉度过,健康又有所为,人生若此,夫复何求?

“少年投笔戌三边”。乃文乃武,晓川老师是人中龙凤,不但才华横溢,更相貌堂堂,英俊端严,身兼儒士和军人双重气度,这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经历。年轻时当过兵,抗美援朝,跃马沙场,一身戎装,那也是可堪可佩的。说来老师也是新中国的开国功臣,但老师从未以功臣自居,老师的一生,至始至终都是自强自力的,从未仗着当年的资历向国家讨要过什么,从部队出来后,读的大学,再后来就彻底弃武从文了。从文自然是老师的强项,扎实的古文功底,憨厚的人品,踏实的求学精神,促成了今天中华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这不但是老师自己的成就,更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人生就像漩涡,每个人都在打转儿。晓川老师也不例外,他的一生同样是经风历雨,并非一帆风顺的。老师是湖南人,住在影珠山下。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文字落款多有影珠书屋主人的由来。影珠山,又名隐士山,位于长沙县和汨罗的交界处。“影珠”之名由来有三:一曰南朝陶真人先隐居于此;二曰“山顶有井,其影如珠”;三说山中有珠之影子。影珠的当代名人,自是非名满中华的晓川老师莫属了。

正能量是老师创作的母题之一。新闻学院教授,论文抑或学术创作一生颇丰。爱好文学,亦精通史学,最擅填词,这可能是中国当代旧文人的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受旧文化的影响之深,形成于宿命中永难割弃的性格和从文特色,这应该是我们后代学习的可供借鉴之处。对文学的慧根,十一岁的晓川老师就显现出了过人的聪颖,少年时的他因看《镜花缘》而写下的“何来才子生花笔……梦魂颠倒镜花缘”,被其时其师何朗轩夫子欣赏,并赠其韵书,至今笔耕不輟。他考证的托名李白的外国女子仿古诗作,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赞誉。看似的成绩,却付出晓川老师多少心血,也体味到老师国学功底之厚重。关于对老师的诗词了解和生平概述,央视“艺术名家”栏目慕名做了采访,老师于文学的造诣,足以让更多的中国人关注。

载誉华夏,却为人温润。印象中的晓川老师,标准的知识分子,家里家外,除了文字是他老人家的最爱,余皆不入其法眼。生活在晓川老师眼中,是透明干净的,是不含杂质的,更是简单生动的,亦是康健向上的。除了文字,晓川老师对生活中其他物事关心甚少,这是他老人家能在学问上独树一帜的主要原因,当然,有医古文的根底,也是老师一生成就的受益之因。

可能是上了年纪的原因,对生活不但有诗心,更有爱心,或许是某种不曾破译的禅心,老师的面相,特别和善,给人一种儒雅淡定的感觉。老师晨昏闲来散步,通常会拿馒头喂养小区水池里的鱼儿。听说,水池里的鱼儿,因老师常来于此,竟认识他呢。只要他老人家一来,便忽地游过来一群,等着吃物。生活中的大爱,不但存乎人与人之间,更存于万物之中。好感,是相通的。比如,我爱一棵树,时间久了,树也会懂我的心。是这样吗?

老师家中,最让我惊喜之物就是其书房挂的一幅书画,作者是我久曾仰慕的张伯驹老,没曾想张伯驹老和晓川老师亦有渊源。人生真是有趣至极,跨越年代和时空,某一处遇到非现实生活中非常欣赏的某一人,这人与现实中的我之师长亦有枝蔓,思量着个中因由,倍觉人生之诡异,宿命之叵测变幻。伯驹先生的书画,是专赠当时年轻且正处于厄运之中的晓川老师的,彼时,伯驹先生与晓川老师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吧。书法是伯驹先生亲笔题赠晓川师的一首诗,彼时的晓川老师才与名为小桃的妻离异,身边有个女儿,又恰逢命运羁绊,真是苦海无边样的凄凉,伯驹先生诗意即为开解晓川老师,又劝其以效梅妻鹤子之生活,诗旁画株无叶的清瘦红梅。想必诗画皆若人了吧。

最爱晓川老师家中的那种温馨,书卷气极浓郁,没有世俗的烟火气息。感觉有趣还有文气的一件物什,就是晓川老师四十岁左右的杯盘画像。那时的晓川老师,真是意气风发,大有作为之时。人生之于流光,挡也挡不住的俗世洪流,再看今日之晓川老师,不由得心生感慨。逝水流年,没有什么永远保持不变的。哪怕曾以为永恒的记忆,都抵不过实质的变数啊。留下这些精神食粮,才是最珍贵的所在。

我还喜欢老师家中的白色拂尘,听说是牦牛尾制成,感觉有种仙风道骨之味,包括墙上从金边远道而来成为标本的海冬青,微恙处一条腿稍蜷曲了。从老师家中的器物上,还能看出一代人的生活传承和保持不变的某些习惯,譬如年代久远的缝纫机、对箱等,怀旧的同时,更有种对生活的知足和对旧日的难忘情怀渗透其中。

时代乌泱泱碾过一代又一代人。浇灌生命的同时,也浸润了生命的花开。诗意与现实的分野与唯物唯心没甚么关系,倒是关系着诗人的诗之质量。就是这么个环境,住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他偌大的名气和他对人生的低调态度,微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人格的亮色。他分明是用平实和朴素,彰显着一代文人的风骨。

作者简介:

曹辉,女,70年代生人,汉族。笔名清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大石桥市诗词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诗词作品入选《当代中华诗词库》。出版散文集《哪堪清秋》《荆钗》《卷葹》,诗词集《清秋诗词集》《以梦出尘集》。2009年参加中华诗词青春诗会,2011年9月7日特邀出席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仪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诗词日历 | 曹辉:如果曾经只如果, 何求或许费何求
【诗词分辑】曹辉|音乐系列
诗词原创曹辉 | 一曲画堂春 写尽世间情
【当代词人】曹辉·最是相思无寄处,蓦然回首暗伤神
爱在清秋
【风骚有约】曹辉|尘关不阻过来人 ——赏析香港林峰《九月九日在家乡桂岭欢度重阳》七绝二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