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的“三个懂得”让教育更美好
教师在学生成长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品德修养更是学生成长的“灵魂塑造者”和“道德催化剂”。一个学生,遇上一个品德高尚的好老师,是他的幸运,就像在寒冷的冬日遇上暖阳,在炎热的夏天遇上清风,心中充满无限的慰藉。教师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就需要在师德修养方面不断发展。为了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需要做到“三个懂得”:懂得等待,懂得分享,懂得包容。只有教师具备了这些道德素质,教育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一、懂得等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个长期工程。教师要用“慢工出细活”的态度对待工作,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坚持力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懂得等待,意味着能够用从容不迫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进,不指望通过一道题、一次批评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领会一个比较深奥的知识点,熟练掌握一项技能,养成一种好习惯,克服一个缺点,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很难一次成功,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这时候,教师的“等待”就很重要了。刚学习了一个定理,就要求学生马上会用它解决问题,这是不现实的,不妨从易到难,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耐心培养,静待花开。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都有一个由浅显走向深入的过程。该走的路,就得走;该耗的时间,就得耗。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不会对学生说“刚讲了的知识,你怎么没记住?”“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不会?”。教育是最能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领域,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假以时日,就一定会取得成效,虽然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明显,那么迅速。当我们懂得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会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淡,多一分体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耐心。
二、懂得分享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师要乐意和学生分享知识、经验、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分享是师生之间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教育的过程,正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明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乐于传道授业解惑,乐于把自己的智慧给予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分享的前提是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这意味着教师不仅愿意向学生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且愿意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懂得他们的需要,成为他们的大朋友、好朋友。高高在上的老师,是很难听到学生的真情呼唤的,因而也就很难感受到真挚的师生之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心灵距离。

懂得分享,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主动放弃自我中心主义、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师道尊严的做法。分享是一种教育情怀,教师愿意把自己经过辛勤探索历练出的“看家本领”“金刚钻”“秘笈”“精华”呈现给学生,分享给学生,奉献给学生;善于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发现学生的聪敏之处、睿智之处、闪光之处、灵动之处,懂得欣赏学生,从学生那里获得启迪,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涵养人品,陶冶性情,提升气质,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多分享,定然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向教师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做人处事方面的收获,是给教师的一种反馈,让教师在职业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好,更上一层楼。
三、懂得包容
容人之过,谅人之短。包容大度,方显大家本色。对待学生,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包容就是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以平和、包容的心态待之,采取不计较、不苛责、不深究的方式进行处理,帮助学生改错,教育学生上进。教师豁达包容的胸怀,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学生潜移默化,也逐渐学会了包容,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走向成熟大气。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碰到学生犯错的时候。上课迟到、没有完成作业、偷偷在自习课玩手机、打骂同学、抽烟喝酒等。有的教师沉不住气,不仅自己生气,还要对犯错的学生大发雷霆,揪住不放,一定要把所有想批评对方的话都说出来才痛快,甚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滔滔不绝训斥十几分钟,犯错的学生受批评,其他无辜的学生也跟着受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样的行为没有涵养,有失风范。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但是不一定达到理想的教育结果。学生虽然表面上低头认错了,心里却很不服气,甚至对教师产生对立情绪。教师其实可以这样想,学生毕竟是学生,年龄还小,阅历尚浅,他们的心智和行为还没有完全成熟,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是一些简单低级的错误。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就是不断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最后达到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目的。这样一想,教师的心胸就包容多了。

教师在帮助学生纠错的过程中,需要恰如其分的包容。当学生拿着一道题来请教时,教师的态度是压不住心中的怒火,厉声指责:“讲了好几遍的题,你也不会吗?”还是用孔子的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来提醒自己,耐心地给学生解答,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效果大相径庭。教师对学生宽容了,才能心平气和地找到学生犯错的原因和纠错的途径,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包容,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对学生的妥协退让,但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教育策略,经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功效。豁达大度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平心静气地给学生纠错,是教师应有的胸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育随笔丨“忍住”与“装傻”
让学生在纠错中成就“美丽” ——小学班主任工作技巧漫谈
参加市骨干班主任培训有感 
把犯错当作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
不跪着教书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教学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