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编辑的日常

作者│刘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由于热爱读书,我们选择了编辑;由于热爱写作,我们选择了编辑;由于对文字的崇拜,我们选择了编辑;由于对事实的尊重,我们选择了编辑。在编辑生涯中,我们腾挪跌宕,在选题的灵感碰撞,在书稿的删改画线,在与作者来往交互,我们渐渐懂得了在编的书中有故事的同时,我们也成为了自己故事的主人翁。

选题

编辑的工作时间很自由,的确如此,至少“大学生心理健康微电影悦读”那个选题的筹划就是从夜里开始的。

选题

灵感的跳动

那几天连续出差,刚转移到梧州,住在一家打开房间门不会满地掉名片的酒店。正事儿干完回房间休息已经到晚上10点了,脑袋用得太多根本停不下来,洗洗也是睡不着之后,爬起来梳理奔波大半年攒起的信息资源。工作笔记几乎是有意的凌乱,在信息就是资源的职场,写在笔记本上随身带着的信息是坚决只能自己看的,时间久了竟自成一家,形成了曲折隐晦、欲说还休的笔记体文风。但尽管如此,两条相隔N页的记录还是点亮了灵感的火花。“**暨微电影大赛颁奖会” “今年的心理健康还能做什么”,那波内心的小涟漪简直让我重温了十三四岁第一次心动时的妙不可说。压抑住那些小欢喜,一顿网络狂搜,写写画画的,不仅有了大体的思路,连书名也拟出了几个。巴巴地想跟领导同志汇报确认,可是时间已过夜里12点,电话是不敢打了,短信也怕万一一个响吵醒了睡觉的人发起火来比小孩儿的起床气还难对付。挨到第二天,又怕缺了那股子劲儿语言也会跟着苍白掉。规则是,说服不了领导的创意都是空想。心下一横,QQ上留言,打扰也没那么明显,否掉也还有余地。于是,敲字敲字,一气呵成一字不改地发送了。充电,关灯,等下一个天亮。结果比童话故事的结局还完满,黑暗中眼睛都还没来得及闭上的时候,手机比天先亮了。领导同志确实境界很高,第一,比普通同志更不辞辛苦地深夜工作;第二,高屋建瓴,高瞻远瞩,指令一如既往地言简意赅,分为两条:此事可做;明日详谈。

顺利的事情一样有小插曲,那个明日,正好是清明节假。可是随后的工作,就不是靠在床头想想那么简单了。一次柳州的会议,一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的实地调研,很多次邮件电话,一大堆图文材料……突破性的进展发生在航院大门正对面的一个奶茶店,一支笔,几张纸,基本框架和栏目设置定型了。和几乎是御用美编的杨威几番敲打,后来给出的样张,一次性通过。后面的辛苦一样是辛苦,我们团队的小伙伴(比如编辑晶晶、老高)付出很多。没有说出口的感谢,你们,收到了吗?

书稿

编辑的工作空间很大,此言不虚,至少“妇女读本”那个书稿我们编辑多角色参与,发挥得酣畅淋漓。

书稿

用力的疆场

故事决定性的一幕,发生在一个中午,又是有美编大哥杨威同学倾情出演。那个中午的头一天,我俩一起坐大巴去南宁跟作者谈设计思路。那是还没有动车的年代,大半天的汽车到目的地就傍晚了,饭后各自回房,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我还有其他任务,杨威在酒店房间做资料准备。约好了作者下午上班时间见面。中午,为了犒劳一下两个人的胃,我自掏腰包请杨威去酒店隔壁的何久日本料理。果真,物质和精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几个回合的端盘换盏之后,我们切入正题共谋下午面谈时的措辞。美食点起的智慧火花很绚烂,我们从清谈转为打开电脑现场办公,短短的一个午餐后的时间,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整个设计稿,连书稿中主人翁的肖像图都出来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从餐厅往约谈地点去的路上,两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好运气继续,完全写实地说,我们在现场只是几句解说,一个演示,两个原本颇为挑剔的美女主编对我们一顿好夸,一顿感谢。人家真心留饭我们婉言谢绝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常识是,紧张和兴奋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引起食欲不振。

总之,我们连夜赶回桂林,似乎就是想尽快把细节落实。之后的工作,有趣的更多。比如,才华横溢的大编龚董变身街头摄影师,为拍摄书稿所需的上百幅场景图片走街串巷;比如,书稿里多次出现主人公韦姐一双玉手,或敲键盘,或点击鼠标网上购物,或拿计算器结算账目,为了准确表现韦姐这个三十多岁农村妇女的真实形象,我们的手模从美甲女神晶晶编辑,换到符合农村特质的蕊编辑,拍了几十组的“手拿”系列图片,最后锁定了有着朴实无华又不失柔美的小手的营销老董;又比如,为了解决肖像权的问题,编辑部里的帅哥们纷纷被我们挪到书上,不信你翻看那一套两本的成品图书.有陈行火车站购票,临行前准备地图收拾行李;有老高乱丢垃圾,街头掐花毁草的反面示范,连我家小姑娘皮妹也当了回模特,上了一张被喂饭的照片。

图书后来得奖的事情,也隐去不表了。其实就是从那回,我们团队的小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件事情:如果你愿意,作为编辑,可以让图书成为你想要的那个样子。是的,你可以。

作者

编辑的工作机会很多,一说你就明白,因为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服务对象。我们高教出版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作者。有些作者教会你做事,有些作者教会你做人,有些作者教会你工作之外快乐生活。抓住机会,做最好的服务,你会学到很多。

作者

交互的温暖

关于体力活。

打乱时间先后,现在讲一个早上的故事。那天是集团春节年假第一天,冬天的早上,没有外出计划的编辑基本都选择睡个难得的懒觉。而我的电话,不到6点就响了。我负责的那套书被要求这天送货到作者单位,送书的货车早7点后就不允许在市内通行了。货车司机开了一整夜的车这时候已经要赶到送货点了,打接货人电话没人接听,通过印刷厂直接找到我。好在作者单位离我家并不远,待我骑一辆破单车风驰电掣地赶过去时,有点儿飘雨了。那个单位的门卫不让大车开进院子,说没有接领导指示甚至连书都不准扛进大门。电话依旧没人接,好歹说通了,让我们自己把书扛到能避雨的屋檐下。就这样,我和司机两个人要把几十包书从货车高高的后车厢卸下来再抬过去码好。多少年没干过重体力活,那一包书几十斤我说不准,但我爬上货车后厢根本只能用推的姿势往下卸。听口音就知道司机是个全州人,我自知出力不如人家,就忙用桂柳话攀老乡套近乎,哄着司机大哥任劳任怨地跟我一起把卸货的事情了结掉。全部忙完还差十几分钟7点,大货车往城外开去,我骑着单车带着一身汗找了家米粉店要了一份标配版桂林早餐,嗦米粉喝豆奶,清晨复活。这次学到的是,事情轮到你身上你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关于做人。

在做人方面,玉林的一个作者真的给我很大教育。那天是晚上9点以后,被招标公司业务经理约去,因为材料的事情谈得很僵。道理是他们应该提供相应的服务,我因为觉得自己占着理,态度很硬,对方倒不是不肯讲理,就是有点儿脑筋转不过弯,纠缠了很久。我因为心急,声音越来越高,几乎引来他们其他办公室加夜班的同事的侧目了。结果,我的这位作者大哥赶来了,耐心听完两边的解释,拍着那个小笨的业务经理的肩膀笑着问了几句貌似不相关的对方的私事,气氛顿时缓和了。我后知后觉地会意跟上,聊了一些旁的事。后来,那个经理突然就清醒了,明白了我之前苦口婆心在解释的那些意思。这次,我们明白了,不要自己觉得聪明,做人应该是让对方做个聪明人。

│关于工作之外。

编辑没有工作之外,因为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快乐工作是生活快乐的一个要件,当然也有工作之外的另一种快乐生活。这个道理是一位我的准作者前辈教给我的。这位绝对是前辈,从特级教师上退休后很多年还在热心教育研究,写了本书,是几十年从教的案例、感悟。看到未完的书稿,我其实就被打动了,鼓励他继续完成,一定想办法帮他出版。结果最后写完的书稿被北京一家专业出版社开出更好的条件要去了。老人开始总感觉有些对不住我的意思,我一次次解释,说真的很替他高兴,其实这家出版社更适合他。然后就成为了忘年交似的,我的朋友圈里面,老人常留言,鼓励我努力工作,但更多的是跟我谈论一些关于艺术、育儿的话题,很中肯,又很有创见,让我每每遇上挫折感到沮丧时有所安慰。

读书

编辑的工作看书很杂,这也是对的,但其实,我只是工作上看很多杂类的书稿,工作之余,只读一类书——文学书。

读书

精神的喂养

干这行的,一半是爱书的,一半是有写作梦想的,我每一半都沾一点儿。写作,少些天赋;读书,倒是始终没有停下来。因为爱读书,又实在不怎么懂得低调,常常集中在朋友圈晒自己读的书或者读书后的小感受,跟不怎么熟悉的人总是借书开启聊天模式,跟同爱看书的人也总是靠书交上朋友。这些工作之外的业余,说实话也给工作带来很多帮助。编稿子时自不必说,单说洽谈选题时,因为多了一些阅读,就多了几分谈资,多了一点儿书卷气就多了一些被信任。比如,一个见面会和我拥抱的厅官阿姐,我赢取她认可和信赖的小运气就来自跟她关于读书的一些小互动。

编辑读书的好处太多了。这里再说上一点个人体会,就是在繁琐紧张的工作之后,每个晚上,坚持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真是特别有效的放松和缓解紧张的方式。

一个编辑的日常,从夜晚开始回到夜晚都意犹未尽,原来实在是因为我很爱这个职业呢。

 职场·体悟 

                         职场上的感受,生活中的体会,

                         还原出一个美而自信的编辑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编辑应具备的素养
出版常识之自费出版
作家和编辑都想知道的问题:图书出版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
如何自费出书
关于出书选题提报,你知道多少
企业家自费出书需要哪些流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