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随笔·诗人之死

(本文首发于《渤海早报》2012-06-18)

人之死

 

午日,屈原死。做波臣,真赤子。

哀民生,悲国耻。路漫漫,无休止。

 

 

      五年了,诗人余地给了我们一千六百多个日子去忘记他,却未能成功。

       2007104凌晨,余地在家中自杀。他的弃世引起了圈内圈外的震惊和惋惜,大家有一个疑惑至今未能得到答案:余地,余地,他为何如此决绝,竟然不给自己留下任何余地?竟忍心抛下一对嗷嗷待哺的孪生儿子,丢下身患绝症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

    逝者长已矣,生者何忍深责!

    余地还特别珍爱他的六千册藏书。那些善本精译的名著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和感情,他如何舍得割弃这些念物,任由它们从静静书房流散到滚滚红尘?

    生死之际,余地必然大费踌躇,大伤脑筋,但他还是一咬牙,一断念,一狠心,用菜刀割断了自己的颈动脉。

 古人说:“生必有胜于死,然后可生;死必有胜于生,然后可死。”余地有大留恋,却居然不留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曾留下遗书,也不曾告别朋友,就这样毅然决然地奔赴另一个未知的世界,一如当年海子卧轨,戈麦投河,没有任何征兆。

 诗人的性格较常人更为自尊,更为敏感,也更为脆弱,他们的行为有时无法以常情常理去揆度。死,只须一念之差,只须瞬间迷失,那之后,死神莅临,悲剧的猩红帷幕就会被这双巨灵之手用力掩拢。

 2007109日的《长江商报》报道,余地的自杀并非一时片刻的走火入魔,而是由于现实生活的压力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于是他的精神崩溃了。出事前,余地已失业半年多,虽然给报刊杂志写文章有些零星的收入,但待哺的幼儿需要抚养,患癌的妻子需要化疗,余地的那点收入显得杯水车薪,简直微不足道。他先是酗酒,烈酒的麻醉效力不够,然后他就去求助利刃,作一次彻底解决。

 表面看去,余地的自杀只是个案,但实质上,诗歌的不景气才是可怕的现象,才是他的死因。任何时代,诗歌兴废都是文学盛衰的标尺。诗歌繁荣,文学必然丰稔;诗歌萧条,文学必然偏枯。这条定律放之古今中外而皆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诗歌热遍全国,那时候,诗人受人仰望,受人赞美,受人敬慕,受人追捧,他们都很牛气,也都很神气,不曾有任何一位诗人无端折损。及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诗歌热浪退潮,诗人的心理落差拉大,苦恼和郁闷加码,海子、戈麦、昌耀等诗人相继踏上了不归路。无论是由于爱情的失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诗歌的式微给他们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挫伤,这是不争的事实。

较之海子当年,如今的诗人可谓更穷更苦更烦更闷,写诗的稿酬难以糊口,发表诗歌的版面愈挤,诗人的社会地位就愈低,很少有出版社肯出诗集,还得诗人自掏腰包去印刷小册子,而读者也对诗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淡漠。诗人的心性极高,为了生存若不肯轻易就范,改弦易辙,他们汲汲以求的醇酒和美人就可望而不可及。

 这样的现状,究竟应该责怪谁?责怪这个了无诗意的时代?责怪那些唯利是图的出版商?责怪大量爱读官场小说的读者?抑或责怪自己写不出荡气回肠的好诗?古典诗词日益抬头,新诗却更如委靡,必然有其显在和潜在的原因。是诗评家坐下来给新诗和当代诗人把把脉,找找症结的时候了,谁也不要随便开药,谁也不要讳疾忌医。然而,放眼中国,还能找到几位眼力精准、“医道”精湛而又心智健全的诗评家呢?

 诗歌衰落到极点,就必然会触底反弹,但谁知道“底”有多深?诗人想要乐观一下,却似乎为时尚早。

 近年,单是湖南省,就有三位诗人(江堤、湖南蝈蝈、唐兴玲)中年殂谢。他们逝于盛年,表面看去都是病魔作祟,但小说家和散文家中并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这就并非偶然了。诗歌的困境早已成为病魔的胁从。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乐观何等沉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子无比美丽伤感诗歌
春归更忆追梦人 —写给诗人海子
今天,与诗人海子一起复活
宁夏诗人说海子:海子,已逝的传说/马占祥
永远的经典(海子八首诗)
随风飘散的海子随风飘散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