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自我成长!


1

下午聆听了教育部专家张振笋教授的报告,主题是《高校辅导员的自我修炼》,其中有一页ppt特别有感触:


有人问张教授:如何才能让学生服从管理?

张教授反问:你过的还好吗?

乍一看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仔细玩味,这可能是最好的回答了,道理很深刻。

如果一个高校辅导员,自己都从来不看书不学习,不关心世界,试问他怎能教育学生要多读书爱学习,要关心周围的世界?

如果一个高校辅导员,自己的时间管理都一团糟,生活工作都一塌糊涂,试问他怎么有资格教学生时间管理,目标设定?

如果一个高校老师,自己都没有创过业,办过公司开过店,试问他告诉给学生的知识会有多少的影响力?

如果老师们自己过的不好,工作不顺利,生活一团糟,他怎么能有说服力地告诉学生,要认真学习好好努力,将来才能有好工作和幸福美满的生活?

张教授的观点是:

“学高为师”还不够,要“活好为师”!

高校辅导员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学风建设,不是安全稳定,不是党团活动,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认认真真地修炼自己,成长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过的好,让自己活的热气腾腾。

生命自己会影响生命,这才是教育。

2

前几年跟全力老师学习《论语》,教材用的是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

其中有一段文字解释,当时就有无比惶恐的感觉,至今仍然无法正面回答。

原文是《学而篇》里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这一句,我最初的理解是: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勤加练习?

后来看了钱穆先生的解读,才发现根本解错了。他的解读是:

传字亦有两解。一,师传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而推之,当谓己之传之于人。素不讲习而传之,此亦不忠不信,然亦惟反己省察始知。

根据钱穆先生的解读,“传,不习乎?”的真正含义,应当是:

我所传授于人的,有不是我自己所日常讲习的吗?

讲的更通俗一点,你所教给别人的,是你自己在做的在践行的吗?而不是道听途说,不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

你推荐给学生的书,你自己有读过吗?

你告诉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你自己有生涯规划吗?

你告诉学生要好好学习英语?你自己有好好学习吗?

你告诉学生要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你自己有做到吗?

扪心自问,反躬自省,还是有很多汗颜的地方。

特别是我们对别人的很多道德上的指责和要求,很多都经不起扪心自问的。

3

最近常常读关于司马光的两段文字,特别有感触:

司马温公居洛,正直自持,风俗为之一变,皆敦尚名教,不隐货利人,随贫富皆知自足。后生小子知畏廉耻,欲行一事必相戒曰:“毋为不善,恐为司马温公所知。”

司马光自身正直自持,直接影响了风俗习惯,后生小子做事之前,都会想想不能做坏事,怕被司马光知道!

宋司马温公居乡时,聚生徒讲学。会文之期,一饭、一面、一菜、一肉,不置酒。公第其甲乙毕,即申明孝悌忠信之理,娓娓不倦,学者莫不感化。

有乡老数人,以菜羹麦饭为献,亦求讲学,公欣然享之如太牢,食毕为之讲《大学》、《圣经》一章,众老退而喜曰:“吾今知圣人之道也。”

公每出,市人傍立起敬如对神明。奉诏赴阙,卫士观之,咸举手加额,百姓遮道呼曰:“公幸无归,留相天子,活我百姓。”

时王辟之,过青州,见村民数千百为群,踊跃相庆曰:“司马作相,吾辈大快活矣。”

契丹闻之,戒其诸部落:“中国相司马矣,慎纣无生事扰边。”

司马光德行高尚,啥事不用做,直接让契丹部落不敢再生事扰边了。

司马光的德行操守如何,《宋史·司马光传》说:

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平生所为之事,没有不可告人的!

把自己做好了,周围的人自然就感化了。正己化人,大概就是指这种情况吧。


4

我有时候会想,马云和俞敏洪,如果还在原来的单位当大学老师,会怎么样呢?

马云以前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杭州电子工学院)的老师,教英语,教的也很好,好像也是省级名师。

我相信,他当老师的时候,肯定也影响了很多人,教育了很多人。

然而当前最好的马云,可能不是教师身份,而是创业者身份。阿里帝国的创立,影响了多少人,教育了多少了,给多少人树立了榜样!

他没教育,而学习却真实地发生了,教育也就开始了。

俞敏洪也一样,也是从教师到创业者的华丽转变。

他们两人,当老师的时候,肯定都是一流的,都能影响很多的人。

然而当他们创业的时候,活出了更加精彩的自己,他们没有教育别人,而教育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影响了无数的人。

当然不是说老师们都去创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

梨子无法长成苹果,花生也长不成土豆!

每个教师都能自我成长,活出自己的最好的生命状态,学生自然会受到鼓舞和感化。说教永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5

当老师的人,常常有一个毛病。孟子说: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我们常常会对学生提自己都做不到的要求,对他们的生活指指点点。其实教化效果有限,学生从来不是被教明白的,而是自己学明白的,而是被感化明白的。

《大学》开篇就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辅导员的教育方式,也是有本末的,本是自我成长,末是教育他人。

辅导员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自我成长!


把“辅导员”三字替换为别的身份,基本上也靠谱:

老师教育学生的最好方式,也是自我成长!

领导教育下属的最好方式,也是自我成长!

家长教育子女的最好方式,一样是自我成长!

所谓正己化人,一定是先正己,再化人。

共勉!!


我是阿钱;

希望对您有帮助。


(谢谢转发、点赞、点评、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创双优”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与展望
思政教育:“微博”之力不微薄
对高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思考
如何让“低”进学生“高”出
教育管理学毕业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