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圣心源讲解

    我在这里讲一下四圣心源中的五情缘起,这一段写的非常不错,建议大家看一看,黄元御说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我们讲的是气道中医,黄元御在这里也用的是气的概念,而且是大篇幅的来用,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所以,黄元御也是用气道的角度来解释五情缘起,接着说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腑,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这里金木水火土,是说的气的不同状态和运行势态,如果不了解气的运行,金木水火土恐怕也不好理解,你看下面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这里的牢应该是寥!,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这里就是整个说气之升达和气之收敛,以及升降开合,表现为金木水火土,或心肝脾肺肾的生化规律。下面是物情乐升而恶降,物情就是事物的性情,气都是有性情的,任何事物都是喜欢升而恶降,或者说喜生而恶死,物情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败悲。这一段说得很好,也就是说气从上而下降的时候就是悲,降完了就是恐,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也就是土气在四季和四方周回变化,斡旋于中, 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你看一直从生长化收藏来说,你就看成一个气团的生长收藏,什么叫戊土、金水、己土、木火,生长之气来了就叫木和火,收藏之气叫金和水,是先有生长收藏,后有金木水火,而不是先有金木水火,这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

    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这里说的是整个气机运化要有升降、开合,才能生生不已,不断延续,如果一旦生长化收藏、开合升降的过程失灵了,所有的环节都会出现问题,没有了开后面就没有合,没有了藏到了春天也没有办法升起来,没有降也没有物质资源去收藏,所有东西一凝滞了,土气也凝结了,无法做事了,土气凝滞而生忧思,这个忧思应该放在前面而不是放在后面,是忧思导致生机减慢,最终导致土气凝滞,而不是土气凝滞了而产生忧思,这里不太严谨。

    下面心之志喜,故其声笑,心气畅达所以人能够言笑,能够说笑,如果没有这个喜气,人恐怕也笑得不自然。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气之升达在上,得位嘛整个气比较条顺,酣然而适,所以能够爽朗的笑出来。肾之志恐,故其声呻,恐则气沉,沉则归肾,所以说肾之志恐,什么是志呢;五脏有五志,肝志怒,心志喜,脾志思,肺志悲,这个主要在说,五脏中所藏的人的神智,或者理解为神气所藏向外变现外化是一种什么势态,其声呻你可以这样解释,大家在呻吟的时候,是从哪发出的这种声音,这个气机,大家可以试着呻吟一声,就知道这个气是从哪发出来的,中医是一个体认的学问,很多东西大家来亲身做一做,你才能知道他的气机所在,比如我们呻吟一下,应该不可能从肺中呻吟,一般呻吟都是很深沉的从下面呻吟,遥遥然从下部而出,呻是从里到外发出的一种声音,肾主里,肾主沉,主闭藏,这都是一种气态,通过它才能发出呻吟的声音,所以说气之沉陷而幽菀也。呻吟嘛,肾气沉、肾气陷,肾气主幽藏,所以说气之沉陷而幽菀。

    黄元御说心气是气之升达而酣适,肾气是气之沉陷而幽菀,同理下面肝之志怒,故其声呼,怒发、怒放,这个不是单单指的生气,当然生气也是其中的一方面,更多的是指这种气蓬勃

1/10页

    的由肝中生出,输送到心中,故肝之志怒,其声呼,为什么是呼呢;我们大声呼喊的时候,你可以说是从丹田运气往外,从口腔呼出,其实这个正是生机外放的一种体现,下面说了,气方升而未达也,通过呼气而呼出来,前面说过,很多肝郁气滞的人呼喊的力量都很微弱了,或者说长时间忧郁,你让他大声的呼喊,让他很为难,但治这种病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你让他里面的郁气呼将出来,不能说喷薄而出,起码是条达、通畅而出,所以说肝之志在怒,其声呼。

    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大家可以模拟一下,你看你哭的时候,是什么在哭;鼻涕眼泪一下子遽然而下,而且哭肯定气不是张扬的,不是向外喷薄的,不是那种大哭,大哭气泄,小声的抽涕和悲伤的哭泣一般都是气向下沉,你看你的整个胸郭一起一伏,整个的声音都是从上而下坠落,远远的听到哭声抽泣,没有觉得很高兴,同类相感,你也会觉得惆怅、沉郁,所以说气方沉而将陷。

    脾之志忧,故其声歌,歌者中气结郁,故长歌以泄怀也。脾之志为什么在忧;其实脾之志更好的理解应该在思,你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忧思,忧和思是相通的嘛,而不能理解成悲忧的忧,这里面有很大差别。悲忧的忧和肺气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忧思的忧应该理解为思气,思气结郁这种忧,而不是气向下沉的忧,你如果说这个忧和悲相同,那么脾气也是下沉的,这是不对的,因为这里肝气是由下而上,到达心得位而志达,喜笑颜开,万物不可以终极,这股气慢慢又掉头向下,方沉而将陷,这时人由笑转悲,再往下走,走到下面这个气,失位而闭藏于肾中,幽怨呻吟,这是整个一个循环。这里脾他是什么意思呢;脾升清而胃降浊,脾胃是戊己之土,斡旋于中,那么他的气既不很向上,也不很向下,既不很开也不很闭,属于折中,他既然折中,那稍微出现问题,这个气就会很呆滞、很缓结,这种气和思气是相通的,脾主思,可以这样想象一下,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会怎么样,他的动作、言谈举止、他的站姿坐姿会是怎么样,这个对大家理解脾主忧思,会非常有帮助。

    《难经》是《内经》的延伸和发挥,应该在《内经》的基础上讲《难经》更好一些,《难经》很多基础理论没有涉及,上来就讲一些很关键的、或者费解的段落,而且临床和基础理论没有,基本都是脉象和五脏六经的辩证,象刚才讲的这些,我们必须在《素问》的基础上理解,我感觉《难经》还是有些问题的,错讹的地方不在少数,这样吧我们串一串,《内经》我们也讲讲,因为《内经》前面十几篇非常重要,而且《内经》行文非常流畅,不像《难经》很别扭,而且《内经》很多文言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讲起来大家可能更熟悉,我们可以串着讲,毕竟《难经》开头了,我也不好意思虎头蛇尾。

    什麽是思考呢;思考的时候人是凝聚的,凝神聚气才会思考,你不可能是蹦蹦跳跳的在思考,一般这整个的气都很定,所以脾主思,思则气结,结聚在那想问题,但是老在那结聚生机就不旺了,气机就不动了,你看你憋一口气在想问题,并不是说很舒畅的,呼吸很畅快的想问题,憋一口气不动了在那想问题,这时候整个气机都处于不动的情况,这种不动最会影响脾气了,脾气一不升清,他就淤滞在那了,所以说脾主思,脾气缓和没有其他四气那么极端,而脾气定只有这种气才能利于思考,如果一个人的脾气不行了,他思考很成问题,气定不了,你说怎么做思考,比如说有些打坐、静坐的,脾气不强的话静坐定都定不下来,没有脾气的缓和安定之性,这个人是坐立不稳的,老是东一下西一下,所以脾主思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了

2/10页
载入中...
3/10页
载入中...
4/10页
载入中...
5/10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圣心源-天人解-10五情缘起
五官、五神、五气、五味、五情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七
《四圣心源》精要(27)
JT叔叔的中医基础讲座 第二讲(3) 天人合一的养生观
中医诊断之十问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