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康常识~高血压,无声的杀手!

为了向全身供血,心脏必须象水泵一样,用一定的压力把血液泵出去。当身体一切正常时,心脏不需太用力,就可以满足全身对血液的需要;当血管弹性减小、血管内径变细、身体肥胖、血液浓稠等现象出现时,心脏必须更用力(血压高),跳的次数更多(心率快),才能满足全身对血液的需求。高血压会对身体许多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等造成严重损害,引起许多致命疾病。下面简要列一些理解高血压的关键点,但不是全面论述,要想系统了解高血压的成因、危害、预防和治疗,建议您看下面这本书:《高血压自我诊断与全面调养》(平田恭信 监修  孙兴锋译)。

一、无声的危害

有时轻度高血压(低压:90-99mmHg,高压140-159mmHg)并没有症状,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加快动脉硬化,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脏、肾脏负担,从而引发心肌梗死、脑中风、肾衰竭等致死性并发症。高血压最可怕的地方是:等发现并重视高血压时,许多器官已有实质性、不可逆的损害。

二、容易被忽视

许多人即使查出高血压,也不太在意,因为高血压早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查出后过些天就不重视了;有的人吃药后,很容易就把血压控制住,也就放松了警惕,不愿意做根本性消除高血压的努力,不知不觉中就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三、诊断标准有问题

一般来说,判断成人高血压的标准是高压高于140mmHg,低压高于90mmHg。因为人的血压是随年龄而增加的,如果一个二三十岁年青人的血压处于临界值,病人和大部分医生都不会太重视,但在我看来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了,因为随着年龄增加,以后一定会发展为典型的高血压,年青时就必须想办法把血压降得离临界值远一些。

四、过分强调遗传因素

高血压确实有易发人群,但要诱发高血压,还需具备其他一些条件。在现实生活中,过分相信遗传因素往往让有些病人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成为自己不做努力的借口。

五、肥胖和血压的关系

肥胖和高血压关系很明显,也比较容易理解。有研究表明,体重减轻5KG,收缩压会下降10mmHg,舒张压会下降5mmHg,肥胖的人要想降血压首先就得减肥。我自己就是通过减肥,把血压降下来的,同时也治好了轻度的心脏病。

六、在家中量血压

血压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天中会有波动,每个人波动的方式大体相同,但有一些人会有例外。有两种“隐蔽性高血压”比较危险:一种是到医院测血压时,血压正常,工作中由于压力或吸烟等原因,血压很高;另一种叫清晨高血压,是指在清晨起床时血压比较高。这两种高血压都比较容易漏诊,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就由高血压发展到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家中备一个电子血压计,自己经常测一下,非常有必要。

七、开始用药时间

开始用药时间很有讲究,太早和太迟都不好,主要根据高血压和并发症的程度来定。降血压的药都有一定副作用,最好能通过其他方法把血压降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其他方法降不下去,或者血压太高,或者并发症比较重,都需要立即用药。关于何时及如何用药,请您参考我提到的那本书和您主治医师的建议。

八、用药降低血压的标准

用药降低血压,并不是一定要降到标准的120/80,对许多老人来说,降到这个数字可能不是好事,降的太低会造成身体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等其他问题。具体到什么数值比较合适,需要和主治医生讨论。

九、保健品对血压的作用

保健品中鱼油、卵磷脂、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会对血压和血脂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这些营养素和药品不一样,不是单纯的降血压、降血脂,而是为身体的正常功能提供必须的营养素,提高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保健品为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起协助作用,药品往往是对抗人体的某种功能来达到降压效果,药品对抗人体正常功能的作用方式就会导致耐药性。

十、压力与高血压

长期压力会影响情绪、饮食、睡眠、免疫力等许多方面,给人体造成持续的伤害。当有压力时,人体会自动加快心跳,调高血压,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就会引起高血压。

十一、饮食要淡些

盐(钠)是维持身体活性,保持身体正常机能必不可少的矿物质之一。但是过份摄取盐分,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医生常会要求高血压病人饮食要清淡些。

十二、吸烟和饮酒

过渡饮酒会刺激交感神经、加快心率,成为导致血压上升的诱因之一。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对血压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烟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造成体内氧气不足,还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进动脉硬化等,这些都是造成血压升高的因素。

十三、更年期与高血压

女性更年期前后会有许多生理变化。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分泌量急速下降,动脉硬化速度会非常快,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女性50岁以后会迅速上升。因此,女性在更年期后,要提高警惕,更加关注血压、血脂等方面的状况,不要对自己的身体过于自信。

十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可以逆转

得了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就一定治不好,得终身吃药,调理方法对的话,可以缓解甚至完全好转的。不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人生病,正确的生活方式是调理这类慢性病最好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降压药常犯的错误千万要注意了
高血压防治中的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探讨
90%的高血压患者没吃对药:高血压服药的5个误区
夏日降压多喝水 定期监测血压可预防
“高血压治疗了10年,为什么心脏还是坏了?”因为治疗方法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