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81期诗评: 杨子评诗

关 注  当代诗歌地理 ,“有梦想,有远方”

【编者按】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品读一首诗歌,不但要读懂,而且能抓住要点,把握特色,甚至直达本质,是必须要有很深的文学功底和较高的诗歌素养,才能拥有这样一双能透视的慧眼。来自重庆的杨洪容老师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能评现代诗,也能评古体诗,能写短评,也能写长评,是个多面手。作为诗星光文学社诗评部的诗评编辑,本期诗评专栏她给我们大家带来两首诗歌的精彩点评,让我们看到这些诗作的美丽光辉。
----白帆

爱的独奏曲

——赏析刘军华老师的《心灯》

心灯

作者:刘军华

一盏心灯,温暖光明

一阵阵寒风,夹带着冷雨

熄灭了,带星光的余烬

迈着沉重的脚步,默默地独自前行

可是总觉得,有对哀怨的眼睛

静静地站立,红日一轮

温暖的光辉,苏醒冰雪的寒意

无声的期待,何时才可化作,璀璨的光明

多想天空中,响起一声惊雷

打破这长久,长久的沉静

然后让我的喉咙,从此发出,自由的声音

让无边的急雨,哭泣,哭泣,不可掩抑

四处汇集的流水,积聚,积聚

冲毁阻隔的大堤

奔腾翻滚着一泻千里

惊心动魄地咆哮雷鸣

地下的潜流,终于重见光明

灿烂的阳光,照彻心底

那层层的涟漪,可是你

可是你,掩饰不住的欢喜

选自《当代诗歌地理》2021年上卷

 【赏析】这是一首爱的狂想曲。只不过,仅仅只是“狂想”而已。

 首节,已言明温暖的“心灯”在寒风冷雨袭击下,熄灭了“余烬”。这为全诗情感的渲泻定下了低沉的基调。

第二节,借“红日”托希望,驱“冰雪的寒意”。第三四节,借“惊雷”、“急雨”冲破阻隔。注意,有个“多想”,所以,是“狂想”。无论怎样咆哮渲泻心中的情愫,终是无望。第五节,暗流潜涌,希望涟漪寄情复生。诗情在此处趋于和缓。

全诗通篇写景。红日、惊雷、急雨、流水、潜流。这是“景”线。但通篇写“情”。哀怨、寒意、哭泣、咆哮、欢喜。这是情绪低——高——狂——缓。这是“情”线。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交相辉映,共奏一曲《爱的狂想曲》。到此,诗人借景抒情的目的业已达到。借自然的风雨雷鸣,诗人独自一人,完成了一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爱的历程。全诗无一“爱”字,却处处是“爱”,爱的失落,爱的怅惘,爱的无常。爱的狂想曲,实是爱的独奏曲。

只不过,所有的爱,统统都是“狂想”。开头结尾有“心灯”、“沉重”、“独自”、“可是”等词语。这些孤独迟疑,阴冷沉重的词语,无一不是为爱的呓语所作的注解。因此,中间几节,无论多少电闪雷鸣,无论多少波涛翻滚,也掩饰不住爱意失落的伤痛。一如受伤的小鸟,舔食爱的伤口;也如决堤的江岸,波涛汹涌,尽情奔流。可以说,整首诗是一曲为失恋而叹息哀歌。爱而不得,阻隔重重。

值得庆幸的是,全诗在最后,留下了爱的痕迹。诗人希望爱的暗流,冲破重围,重见光明。涟漪,代表难以掩饰的欣喜。这无疑为作品低沉哀怨的基调增加了一抹亮色。

这是诗人1994年,年轻时候的稚嫩之作。其实,全诗可以是爱恋的追忆,亦可以是梦想的寻求。作为心曲的表露,诗人没有一味失望叹息放纵,而是于惊涛之后归于平静,光明和欣喜,这是此诗写作上的高明之处,收放有致,弹跳自如。毕竟,人生路长,生命可追,梦想任由。

最后,也说一点点小小的建议吧。细观此诗,颇注重音律对情感的烘托,注重押韵。在一些句尾上,也押了相近的韵。比如,“光明”、“前行”、“雷鸣”等,押的阳平“ing”韵。“站立”、“寒意”、“哭泣”、“千里”、“心底”、“你”、“欢喜”等,这些押的上声“i”韵。只不过,在结构上,假如稍作调整,使押韵位置更整齐些,音韵更协调,是否会收到更好的抒情效果呢?此为一家之言,冒昧提出来,愿与作者商榷,抛砖引玉吧。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崔芝玲《人间辽阔》赏析
          

原诗:

人间辽阔

崔芝玲(北京)

从此,爱上每一个清晨及远方
天涯远。迈出去
一步一步,双脚总能丈量
 
只有向前,才能使我们得以返回
只有适时返回,才能把我们继续带向前方
 
大地不会与山峰比高低
溪流不会与大海比宽广
同样,我也不会与你
比幸福
 
心,只有拳头大小
格局,铸就你可以葆有北极圈内
永远不灭的白夜
 
拆除心灵的牢笼
崭新的柏油路是你的
鱼翔浅底的海洋是你的
飞鸟盘旋的天空是你的
十万亩稻田,以及
万事万物,都是你的


 
选自新年策划 ◆ 题图诗:用处子之吻,回应肩头光芒的鸟鸣
   

【赏析】“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这是化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十引《古今诗话》中的诗句。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表达了禅僧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比喻人们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
     我读崔芝玲的《人间辽阔》,就突然想起了这两句诗来,激发起无限的豪情壮志。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诗篇。此诗透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运用恰当明快的语言,表达了通俗晓畅的诗意。托物言志,说理不抽象,道理不晦涩。全诗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有一种人间辽阔,千万里沙场,任你纵马驰骋的气魄,洋溢在字里行间。
     下面作简要赏析,以期得到你的共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分节阐述诗义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信心满满启人生。“清晨”代表“希望”,“远方”代表“未来”。天涯再远,双脚迈出,总能丈量。“至此”两字,将人生的苦难与失意,彷徨与无奈,全部抛向身后。前行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仿佛听到了诗人铁骨铮铮的誓言,感到了火辣辣的激情正澎湃荡漾。小诗起首就气势不凡,阳光灿烂,春意盎然,给人一种只想昂首挺胸勇敢向前跨步的感觉。人生遥长,从每一个清晨出发,足音铿锵;迎阳迈步,走向天涯。
     第二节,简议蕴含辩证法。这是两句议论性句子,将“向前”与“折回”两个词理说透,充满辩证法。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充满变化和矛盾的。一个矛盾解决了,就前进一步。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可能就会有短时间的后退,当新的矛盾得到解决,事物又向前发展了。折回,相当于前进路上短暂的休憩与停顿,是为了思考,归纳总结前进路上的得失,为了更好的前进。
    “只有向前,才能使我们得以返回”。没有前进,谈不上返回。“向前”,是“返回”的必要条件。“只有适时返回,才能把我们继续带向前方”。返回是另一个新起点,不返回,没法继续前进。“适时返回”也是“继续带向前方”的必要条件。这两句实则说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是原地踏步,而是总有波折,重复或倒退,螺旋上升,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本节阐述向前与折回的关系,正反两个方向的陈述,逻辑严谨,看似画了一个圆圈,原地踏步,实则是螺旋似的向前发展了。最后落脚到诗的主旨——人间辽阔上,指出迈向天涯的方法与方向:前进与折回,缺一不可。
      第三节,暗寓哲思于具象。
     此诗把至尊至大的人生哲理,融入在简单却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大地不会与山峰比高低”,这是说大地与山峰本身高低不同,安于自己的高度,不用刻意与永远达不到的事物比表面上的高低。“溪流不会与大海比宽广”。涓涓溪水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决不会因其自身之小流,而盲目拿短处去与大海的宽广相比。这两句,分别从纵向高度与横向宽度两个方面,阐释事物之间的比较方法。绝不是要从简单的表面的方面,去作肤浅的对比。作为低的小的事物代表“大地”“溪流”,绝不盲目去与“山峰”“大海”比高大,比宽广。诗人从自然界饱含的哲理得到启示,斩钉截铁地说,不会与人比“幸福”。因为,幸福的确是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人生际遇不同,感受就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天差地别。况且人生在世,幸福有大有小,多是奋斗的结果,我们更应该在乎奋斗的过程,攀登的高度,人生的价值,何比之有?
     第四节,格局决定容量。拳头大小只是心的体积大小。当你努力,通往远方的路,总是向你微笑。格局大,你的心可以葆有北极圈的不灭白昼。人生辽阔,一切向你敞怀。
     这节是点题,也是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节谈“不比”,不比表面,肤浅的方面。这一节,谈要比,比什么呢?比格局。人生辽阔在于格局是否开阔,为下一节阐释大格局打下基础。
     第五节,无限辽阔在人间。文字上没谈格局两字,但句句说格局,是全诗主题的升华。“拆除心灵的牢笼”,是去掉心灵的种种牵绊,拆除种种影响格局的表面肤浅的东西,以空杯精神,为大格局腾地方。格局一打开,崭新的柏油路就一路向你敞开,你只管上路,前途辉煌。“鱼翔浅底的海洋是你的,飞鸟盘旋的天空是你的”。这两句,化用古语“海阔凭鱼跃 , 天高任鸟飞”,意境骤然打开。如本文开头所说,格局一开,人间辽阔,海阔天高任你飞跃翱翔。


     
二、此诗的结构特色
     全诗内容:人生启程一一停留思索一一表面比较一一内在格局一一人间辽阔。这个结构,颇像一个行进者边走也给你讲解,人生道路要如何前进,人间风景要怎样领略。层层深入,步步升华,最后豁然开朗,一片光明的感觉。“十万亩稻田是你的”,“万事万物,都是你的”。这样宏大的气势,开阔的胸襟和抱负,你想不想拥有?


 
  三、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与思辩色彩
    可以说,诗中的很多意象运用了比喻夸张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卒章显志、象征、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具有思辨特色。
    “大地”代表低矮的事物,可是却有博大的一面。“高山”象征不可一世的站在高处的力量。不与“高山”比高低,但“博大”未尝不可比。“小溪”,代表一切卑微的事物,“大海”泛指那些大容量事物。“溪流”永不与“大海”比宽广。溪流细小是源泉,万千涓滴汇大海,它与大海,是部分与整体的相依相存关系。这几个意象同时具有无限的思辩色彩,令人遐思万千。此诗的思辨特色集中地体现在二三节的内容上,如前所述,此处略去。
     心只有拳头大小,格局可以铸就葆有北极圈的不灭白昼。“白昼”,这也是一个象征光明的意象。“崭新的柏油路”象征人生的康庄大道。“鱼翔浅底”“飞鸟盘旋”,更是有志之士天空海上任翱翔的写照。“十万亩稻田”借指无限希望的原野,夸张里带一股直冲云霄的豪气。“万事万物”,这是夸张远景的极致放大了。正是通篇采用了比喻、象征、夸张等修辞与表现手法,才使全诗气势很浑厚,感情很充沛,说理很透彻,立意更加高远,意境无比辽阔!


 
  四、立意决定诗的高度
   “人间辽阔”的话题,议论中含哲理,描写中饱含深情。借景抒情,夹叙夹议,融理于景。诗人将哲理蕴含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地”、“高山”、“溪流”、“大海”、“稻田”等最普通事物上的,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无限广阔的驰骋人生的画面,描绘了光辉灿烂的前景。
    小诗托物言志,卒章显志,寓意非常。“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样的大格局,不仅决定了人生的广度和厚度,更决定了此诗应有的高度。人间辽阔,愿你我打开视野,放大格局,同拥一片广阔的蓝天!
 

【作者简介】杨洪容,笔名杨子。诗星光文学社诗评编辑,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渝中区诗联书画院会员。爱好诗词写作及诗词点评,有《巴金小说的抒情手法》等文章见诸报端、平台。诗观:以诗践心,诗歌年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国诗歌赏析/《吉檀迦利(节选)》[印度]泰戈尔
命运的更新者走进大海破碎的广场
主编有约·雪野的诗(299期)
唐诗中的中秋节美景——唐代咏中秋诗赏析
古诗赏析之托物言志诗
普希金诗歌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