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散文‖【父亲的菜园】◆李存伟


作者简介

李存伟,山东省泗水县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泗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洙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父亲的菜园

二○二一年十二月九日,星期四的下午,我开车回了趟琴柏的老家,打开院门,着实吓了一跳,满院的枯树叶足有一尺厚,平铺了的。抬头望天,夏日遮天蔽日的楝子树此刻叶果全无,光秃秃的树杈直刺着苍穹,犹如父亲不曾向命运低头的脊梁。阳光肆无忌惮地虐杀着我的眼睛,天空越发地晴碧。母亲一月前跟着大哥去了大连,昔日整洁的小院便落寞孤寂了,枯枝败叶起来。顺手摸起扫帚规整起了木叶,露出我和父亲硬化的地面,和父亲硬化庭院地面时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的眼前,如今小院依旧,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记得当初为了省钱,父亲便通知在县一中教学的我周末回家给他做小工,爷俩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这地面的硬化,累得久没干过重体力活的我腰酸背痛,嘴里嘟囔道:“何苦自己动手,找几个小工,花两个钱多省心,工钱我给你出。

而年近古稀的父亲依然谈笑风生,笑呵呵地说:“咱爷俩今天省了六百块的工钱,让你妈做些好吃的犒劳一下咱们!人啊,闲是闲不出劲来的,看着自己硬化的路面,走在上面才觉得踏实、得劲、高兴!”

没硬化的三五处地面长着几棵傲娇的月季,这个季节花是没有了,枝叶依然泛绿,像是在感念着父亲的手下留情。还有母亲栽下的几盆芹菜,虽长久没有浇水,却依然油绿,本以为生命顽强的韭菜在寒冷的冬天却只有枯萎了,丝瓜和豆角的藤蔓无精打采地在墙上瑟缩着,像极了奉献一生的老人。母亲是把父亲的菜园搬到了院子里,她思念着父亲。

于是拧开水龙头,接了几盆水,芹菜和韭菜又喝到了久违的甘露,韭菜来年可以逢春再发,父亲却永远回不来了,我想念我的父亲。

重新拿起钥匙,打开屋门,屋内没什么异味,再看后窗是开着的,两扇窗子的挂钩也没挂好,所幸这一月没起什么大风,否则上面的玻璃就不会完好无损了,想想那天送母亲、哥嫂去曲阜坐公交,然后到曲阜机场乘机,再飞往大连,我们是早晨五点半出的发,天还是黑的。

邻家的大爷去世了,他和父亲都是一样的农民,辛苦了一辈子,他外甥们一早来放了鞭炮,祈祷舅舅能升入天堂,我想凡是热爱劳动的人死后都会升入天堂的,应该不在乎什么仪式。他们的车被我的车挡了道,他们急于走,我们也着急,所以忘了关窗。我赶紧踩着沙发关好窗户,并插好插销。墙上父亲的遗像,目光温和地看着我做的这一切,似乎很是赞赏,我也给予父亲深情地回眸,胸中呼出一口浊气,对于已离世近三年的父亲,心里始终没有放下,愧疚得很。因为他弥留之际身体一直很好,有望超过奶奶96岁的寿命。可是事与愿违,父亲脖子上起了一个疙瘩,不疼不痒,拖了一段时间我带他去县医院看病,做了个彩超,医生说需要手术,我也坚持让他尽快住院治疗。可是父亲恳求医生说:“大夫,眼看到年了,我还有一窖子芹菜没卖,能否过了年我再来住院?”

医生犹豫了一下说:“也行,不在乎这一个月。”

父亲像是得到了特赦,急不可待地让我送他回家,去照应他的大棚菜园。父亲不治病,先要去卖他的芹菜,他是珍惜他这一年的劳动成果,更是让他的那些老主顾在除夕的晚餐上吃到他种的香甜脆口的芹菜,不时还夸上一句:老李头种的芹菜除了“脆”,还“甜丝丝”的。父亲这是不想让自己辛勤的汗水白流。

对于父亲这个决定,我不敢擅自做主,给远在大连的大哥和小妹打电话,让他们劝说一下父亲,先治病后卖菜。

可是父亲以医生的允诺为借口,坚持他自己的主张,我们做子女的也存在了一丝的侥幸依了父亲。

回到家的父亲不辞辛苦,给他的芹菜、生菜、菠菜、芫荽等浇水、施肥,早掀草苫,晚上盖,风雪天半夜还得起来压苫子,以防冻坏。周末回家,看着疲惫的父亲,忍不住又唠叨几句:“您那么累,图什么,光工资(当时姊妹三个凑钱给父亲办了个退休,每月领退休金1800多块钱)您和俺妈就花不清,何必再这么拼死拼活,受这个累!”

“花不了,我攒着,准备每家给你们两万,年轻时我没给你们挣下什么家业,趁现在还能干就多干点,贴补你们一点是一点!”

“好了爸,钱您自己留着吧,您身体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贴补!”

父亲笑笑,没说什么,依然还是干他的农活……

父亲卖完了他的菜,由于价格不错,收入颇丰,心情不错,病情也没有加重。新年是跟着我到城里过的,看着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还有父亲脖子上的疙瘩,总觉得有不祥的预感,我把珍藏多年的五粮液、中华烟拿出来孝敬他们,不愿留下什么遗憾!父亲很是高兴,说这辈子没白活,好酒喝了,好烟抽了。回想父亲当时享受的神情,我既歉疚又有些许的安慰!

过了年,我坚持带父亲去了济宁市人民医院看病,心急火燎地走到医院,医生诊断说病情严重——淋巴癌,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可是父亲还想着给奶奶上完坟再来住院,他还想回去种上他的菜,说是怕误了农时。我说什么也不同意,安排他住了院,大哥小妹也从大连直飞济宁到了医院。

在医院能找的关系我都找了,通过热心的王晓晶主任终于联系到最好的主刀医生王伟大夫,旨在是给父亲最好的治疗。在准备手术前治疗的时候,父亲安排大哥回家给他种上春季的芹菜、白菜、萝卜,说是病好了,他回去照应,一再强调不能耽误农时。为了照顾父亲的情绪,利于他的病情,大哥照办了,我和小妹也没多说什么,姊妹三人轮流精心侍奉着父亲,加之他身体条件好,很快达到了手术的指标。手术的当天,三叔、大嫂、妻子都赶来陪着我们,一起等待父亲手术,好在手术挺顺利,临出院时医生嘱咐父亲要静养,坚决不能再干活,一个月后回来复查。我们陪父亲很快回了家。我和妻子回单位上班,大哥小妹留在家中伺候父亲,大哥大嫂替父亲照顾着菜园,菜苗都在茁壮成长。

眼看父亲一天好似一天,大哥和小妹因家中事务都先后回了大连,转眼一个月到了,我开车带父亲复查,医生说一切正常,恢复得不错,我们父子悬着的心都放下了。

回到家的父亲又闲不住了,开始摆弄他的菜园,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硬是拖着病体把菜送上了三里五村百姓的餐桌。我后悔当时没反对大哥给父亲种上菜,更后悔没狠心给他耪了。又过了一个月,可能是累的原因,亦或是病已到了晚期,父亲的脖子上又长出了一个疙瘩,我赶紧带他去复查,结果很是不乐观,肺部也感染了,大哥小妹又飞了回来,住了一个月的院没什么好转,咨询了一位老乡专家,说是医学没有了回天之力了,只能是保守治疗!后转诊县医院,亲戚朋友都来看望了父亲,他极力地和病魔抗争,说是好了再去种他的菜园,四个姑都眼含热泪安慰他。之后我们又抱着一丝希望转诊省胸科医院,在急救病房抢救一天一夜的父亲,再见到我们时说什么也不治了,我们姊妹三人嚎啕大哭,找到医生,医生也说没什么好办法了,肺部的真菌感染,无药可救,我们还是没能挽救了父亲!

父亲是靠土地活着的,终其一生都在劳动。记得一次我们爷俩喝着酒,父亲感慨说:“像我这样的农民,一辈子活着有什么意义?”我看着父亲,没想到他竟有这样的感慨,想了想说道:“你养育了子女,孝敬了父母,你种的粮食和蔬菜惠及了很多的人,国家离不开像您这样的农民。”

父亲乐了:“让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我还有些用处,没白活!”

我和父亲碰了碰酒杯,爷俩共同干了一杯后说道:“是啊,一个人只要劳动,就会有收获,有收获就是在做贡献!”

我向着父亲的遗像鞠了个躬,请他为母亲守好这个家。检查了冰箱、空调、洗衣机、太阳能,关好水电走出院门,我也没开车,就徒步走向父亲娶妻后单过的第一个家,也就是所谓的老家。父亲分家时,仅有两间土坯房,最后经过他的打拼变成了砖土混合四面八朵的四合院,房子依然地低矮,猪圈、门楼已经坍塌,院子里杂草横生,一副凄惨败落的景象,令我顿生凄凉,昔日的欢笑和打闹声如萦在耳。

父亲为了三个子女可谓是倾尽了全力,在生产队时,自己在自家的院子里筑暖炕私下养育地瓜苗,利用出工的间隙赶集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也曾带着桔梗种闯关东,第一次小赚了一笔,给爷爷奶奶买了些什么礼物我不记得了,但给我们姊妹三人买了时髦的新衣服,我穿到学校令同学们羡慕不已;并一次性购买了四五百斤小麦,我们吃上了白面馒头,邻居们都很眼馋。父亲渴望他的孩子过上体面的生活。可是父亲并没有见好就收,他又第二次闯关东,结果血本无归,在爷爷的帮助下还清了亲戚邻人的桔梗种钱,总算亏己没亏人。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我们家买了邻居家地瓜叶喂猪,发现里面有藏的一卷现金,我想这回发财了,父亲二话没说,让我给邻居家送去,令他们感激不已。至今我也不会拿人家一点东西,大概就是那次受到的教育。

后来生产队承包菜园,父亲和爷爷一块承包了三亩多地,开始了他的种菜生涯,在那个没什么副业的年代,父亲可能赚了一些钱,邻居都喊他“李大园”,我们的确也没再挨过饿。再后来到土地承包,父亲在种好庄稼的同时,如蜜蜂一样辛勤地管理着他的菜园,种菜、卖菜,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子女的学费。

记得1984年,天大旱,父亲早起晚睡,打井浇地,硬是保住了二亩玉米,满坡的荒芜,衬托得我们家的玉米地更是郁郁葱葱,下来视察的公社干部对父亲赞不绝口:“同样是农民,要都像东琴柏村的李玉敏,我们公社今年的粮食不仅不减产,恐怕还要增产哩,大旱之年也不用国家救济!”。

农闲了,无菜可卖的时候,吉庆节日,婚丧嫁娶之时,父亲就会成为厨师,帮人家做菜,但他从不索取报酬,有时主家过意不去,会送来两条毛巾,一条烟,父亲也不拒绝,说是也让人家心里好受些,别总觉得欠了我们什么。

一家人努力地过活,平平常常,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姊妹三人成家立业,各奔东西,剩下父母继续种地种菜,维持着他们的生活所需,不向儿女伸手。

看着满院子的疮痍,我叹了口气,锁上大门,我又来到父亲的菜园。这里成了父亲最后的安息之地,陪伴他的还有爷爷奶奶、大娘、三婶,四座坟冢主次排开,看得人悲从中来。父亲在时,满园的芹菜、菠菜、萝卜、芫荽、大葱等随着节令更替,碧绿鲜嫩、水光油亮,既充盈着一家人的餐桌,又能换些零用钱。如今是杨树和野草的天堂,还有时时飞过的麻雀、喜鹊、乌鸦的乐园。

父亲走了,他的菜园应由我们做儿女的接过来,明年我会让父亲的菜园重新焕发生机,生生不息,劳动不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母亲的小院
[转载]汪曾祺短篇《莱生小爷》 一个养菖蒲的小地主
张立新 | 父亲与酒
梦回母亲(作者:会宁李耀胜)
【西散原创】江燕作品 | 初冬
岁月无情,心渐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