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实||《星星闪耀光华》-湖南

齐鲁文学



作者简介

 

     丁纯蓝,女,汉族,供职金融系统。民族歌手、鲁迅文学院24期学员、毛泽东文学院12期副班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北美文学社创社社员、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南金融作协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南金融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南金融音乐舞蹈戏剧家协会理事、长沙市作协理事,浏阳市作协常务副主席、浏阳市企事业文联常务理事。《浏阳河》杂志小说版责任编辑。1989年开始公开发表作品,在海内外《中国金融文化》、《中国金融文学》、《中国双拥》、《金融文坛》、《山东文学》、《时代报告》、《上海纪实》、《散文百家》、《检察文学》、《中国风诗刊》、《散文诗世界》、《金融文坛》、《散文选刊》、《火车》、《湖南党校》、《北欧时报》、《中国城乡金融报》、《中国审计报》、《湖南日报》、日本《阳光导报》、《北欧时报》、《加拿大大华商报》,《加拿大都市报》、菲律宾《世界日报》、瑞士《当代汉诗》、香港《华人》、《台湾好报》、美国华人网等报刊杂志、网络发表文章一百多万字。

    已公开出版散文诗歌集《纯真纯蓝》、《金凤凰》、《最爱还是我的浏阳》。作品入选《中国报纸副刊百年经典作品评析》,曾先后到中小学、大中院校、政府机关举办文学讲座,将文学和音乐结合起来的讲座深受听众欢迎。

作品欣赏

《星星闪耀光华》

----记金融作家闫星华  

作者:丁纯蓝

  2012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组织作家团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家坐在一起说到了笔名。农行呼伦贝尔分行工会的陈宏说,我可得记住你们各位的笔名,要不然下次看到了你们的文章不知道是谁写的,那该多么遗憾呀。闫星华接过话茬说,我的笔名叫鲁青,齐风鲁韵,岱青海蓝,齐鲁青未了。

  一位作家曾这样评论闫星华:“在纷扰复杂的世界里,他始终葆有一颗奔腾的心,善良的心,执著的心;他坚守文学,信念如铁;他性情纯厚,诚挚为人;他埋头创作,躬身前行,绝不动摇和懈怠。”我觉得这一评论很中肯,也很赞同这一说法。

  闫星华,山东省莱阳人,现任《金融文坛》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文学艺术社常务副社长,农业银行作家协会副会长。200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系研究生班。著述颇丰,曾出版长篇小说《查账》、《震区》、《浮光》、《金标》。散文集《热景游思》,报告文学集《扬帆拨浪行》等。《查账》获首届金融文学奖一等奖,报告文学《寻找金穗》、《大漠胡杨》、《金穗遇难前后》分别获中国农业银行宣传部一等奖,短篇小说《新房》、散文《清水河》分别获《中国城乡金融报》二等奖。

  闫星华1976年应征入伍,最早的创作在军营里,他开始看书写东西。初衷着实让人捧腹--是为了给一位姓李的姑娘写信(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他说,当时部队生活比较单调乏味,一整天训练完了无事可做,最大的乐趣就是和人通信。为了展示自己的“文武双全”,通常以诗歌的形式、以散文的形式写信。为了一个字一个词翻阅大量文献资料,不漏痕迹地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想给姓李的姑娘留个好印象。

  好的文学作品是从生命感受中喷涌出来的。1985年,他转业后任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莱阳市支行保卫科干事。从那时起,他的创作生涯拉开了帷幕。因为分配在保卫科工作,感到无用武之地,就开始写一些报告文学,都是歌功颂德的文章,领导们也不反感,还推荐他到处学习。那个时代,是文学的兴盛时期,一首诗可能会有亿万人传诵,一篇优秀作品可能会有千万人传阅,文学图书动辄印几万、十几万甚至百万册。文学的大繁荣催生了他当作家的念头,幻想着某天乘车时身边的人正翻看着自己写的书,幻想着一群人开研讨会研究自己的作品……他更加勤奋地写作,夜以继日。无论走到那里,他随身别着一支钢笔,只要有闲暇时间,就提笔写作,写完了先给周围的人传阅,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点评,修改之后四处投稿。苍天不负有心人,投出去的稿子发表了不少。当时的创作,多以散文、随笔、报告文学为主,生活中的波澜抑或安稳他都用笔记录下来,可能是生活坏境的改变刺激了他的神经中枢,在基层工作的那些年,是他创作的井喷期。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开始有长篇小说《酒店开业》,后来散文集《等待》、报告文学集《热土》等相继出版。

  后来,他有幸借调到《中国城乡金融报》副刊部任编辑,主要负责文学稿件的编辑和审核,并承担一部分报告文学的创作任务。1995年任副刊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后调到中国农业银行工会工作部任副处长、正处级专家。2009年,他交流到中国银行业协会任《金融文学》主编。他边兢兢业业办刊,边勤勤恳恳写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他都勇挑工作重担,而且一直充满创作激情,埋头创作,心无旁鹜,作品的质量不断提升,好评如潮。

  闫星华是一个有爱心的作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十五年前,他的一篇报告文学《寻找金穗》被拍成电影《良心》,与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同时获得电影界最高奖项“华表奖”,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影响;5.12汶川大地震期间,他是第一个奔赴灾区的金融作家,在极其艰苦和危险的情况下,他撰写了9篇有影响的报告文学,在几十家报刊发表,其中一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上予以报道,后又改写了六场话剧《永不放弃》在京演出,各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在全国巡演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他写的长篇小说《震区》,被作家出版社评为优秀出版作品,为金融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填补了文学作品的空缺。他创作的报告文学中的主人翁--抗震英雄江山,被中组部评为金融系统唯一的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共76人);作者也被农业银行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他以报告文学形式推出的农行内蒙分行的智呼声,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寻找金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百余家报刊选载,并被拍成电影《良心》,获得华表奖。他的长篇小说《查账》在近百家网站上予以刊载,点阅率近千万人次,《作家文摘》、《文艺报》、《金融时报》等几十家报刊登载消息和评论,树立了金融系统的正面典型,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小说后改编成电影,在全国院线放映。

  闫星华是一位勤奋、认真、踏实、执著的作家。他在银行工作三十年,一直坚持业余创作,可谓笔耕不辍。准确而深刻地呈现银行人的生命状态。他曾给农业银行的一批典型写过报告文学,为推出这些典型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柯茜茜、智呼声、刘彥彬、饶才富等,在报告文学中,表达出时代和人物的精、气、神。后来,他调到农业银行工会工作,缺少了采访先进典型的机会,他就想起了写小说。有了以前的生活积累,加上工作经历。对亲历的人和事由感性认识进入了理性思考,昔日那些支离破碎的生活片段有如神助般瞬间浑然一体,穿越身边这些或得意或失意或清醒或迷茫的人、事的运行轨迹,因此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身为银行人,要用心萃取银行人的故事,准确呈现银行人的生命状态,着力挖掘社会变革以及银行业的得与失,这是他多年来的夙愿,也是冥冥之中逃脱不掉的使命。散文、报告文学的容量,已经不足以宣泄他的情感,只有长篇小说的容量才能把他对于生活的全部思考融入到字里行间。他在空间上拥有了从农行支行到总行的工作跨越,在时间上拥有了从不惑到知天命的人生体验,在笔力上拥有了从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小说的经验积淀,他开始潜心创作反映银行资产流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有一个阶段,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股份制银行都在进行形象建设,都大把花钱进行网点装修。他当时是分管企业文化工作的,知道其中的许多“内容”,大家相互交流起来,有的为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愤愤不平,有的为捞到了好处洋洋得意。他那个时间是最痛苦的,心灵不断受到拷问。因而,鲁青的形象在脑子里逐渐形成,于是,《查账》诞生了,鲁青作为一名处长,官职莫过七品,虽然不能左右形势,却能想方设法尽量避免国有资产过多流失。当然在金融系统一个鲁青,再加上解欣,他们的力量是有限的,势力是单薄的,但是他们虽败尤勇,合唱了一首悲壮之歌。《查账》它于尺幅之间再现了作者这几十年来的生活。他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了鲁青身上,他代表了作者的志向和理想。

  闫星华的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界占有一定的位置,特别是在金融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金融作家协会2012年4月27日在京召开金融文学创作发展研讨会,闫星华的长篇小说《查账》引起了大家的热议。《查帐》是作家闫星华近期创作的一部金融题材长篇小说力作。小说讲述是的国兴银行与北京市兴德公司和深圳南方大业公司解除一百八十亿元的招牌及网点装修供需合同的故事。作家背负着对现实社会沉重的感受和思考,力图通过小说表达对银行前途和命运的一种关爱和期盼,其创作的动机和实践本身就表现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查帐》的立意十分深刻,体现了作家的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担当意识。小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作家试图通过塑造小说的人物形象,倡导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银行美好前景的坚定信心和良好祝愿。

我们在小说中每一个人物身上都看到作家的精心设计和良苦用心。在这部小说的写作过程中,作家数易其稿,对小说的细节进行了精心打磨。小说中有许许多多生动的细节描写,环环相扣,从容不迫,有板有眼,鲜活而又真实。《查账》它是一本呈现银行原生态生活的长篇小说,让人感觉故事中的人物就在身边,有你、有我、有他的影子。感慨作者犀利的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诙谐的语言技巧。


闫星华近照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大型文选,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本刊既欢迎材料扎实的考据之作,也欢迎思辨深刻的理论文章。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个人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南风文丛>>(第7辑)力争九月隆重推出,以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吴静,用文学美容的娴静女子
贷款的江湖 ——读闫星华之《贷款》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简介
抚今追昔,触“电”光荣一一记忆里的电力文学30年残片(1)
(7)宝鸡籍作家新年大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