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视线||【送你一颗石子】◆钱英

作者简介



     

钱英,云南版纳人,现居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喜欢自由,喜欢旅行,习惯用键盘进行思考。多年如一日,在文字和意象的组合之间,探索着汉语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作品欣赏

《送你一颗石子》

——伊朗行记

远行之前,我向M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我为你带件什么样的礼物回来?”而他却只是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

就这样, 背上沉甸甸的背包我去了伊朗,那个很长时间以来,在头脑中充满了太多"不解之谜"的国家。凌晨3点,飞机准时落地德黑兰,搭乘酒店安排的车子我和同伴白渐渐进入市区。当满街目不能识的波斯文字、无数萧瑟灰败的低矮楼房纷至沓来,扑入视野,我的意识却开始陷入了混沌。

那个片刻,我内心里的需求竟是那样微小,也不过就是“安静的房间”,和“整洁的床铺”两样简单的事物。似乎突然之间,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它们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存在,被远远隔绝在了肤色、人种、国家和一切概念之外。

再次睁开眼睛时,已是天光大亮。尽管时间只是到了上午7点来钟,可是打得太高的暖气和过度明亮的阳光,却使我们不断产生出想要放弃眼下的休整,积极投身到新一轮奔走当中的冲动。

在前台磨蹭了十几分钟,手拿着一张叉叉圈圈做满个性化标记的城市地图,我和白便一脚踏入了20162月的冷空气中。通过行走若干亚洲国家积攒起来的一点小经验,习惯上我总是会把身处的国家划分成“充满亲善的”,“不是那么亲善的”,和“并不亲善的”三类。当然,继续以此作为标准的话,伊朗肯定是会被在归属于第一类别的。一路上,不断碰上向我和白问好的伊朗人。他们既是热情的,又是羞怯的,在问好的时候,常常显得匆忙而又隐讳,有时人已经去得远了,你都还没有弄清听到的那句小声的“How are you?”是否是真有其事。这让我不禁记起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我们都还很小的时候,在中国街头偶然遇到外国人时的情景。这里想着,去往加勒斯坦宫的路上,居然还碰上了个胆大的伊朗人,快步紧跟上来,问这问那,同我和白天南地北就是一阵子好聊。直到对方心满意足的离开,我们这才反应过来:通过和我们的交流,他已经完成一次英语口语练习任务,于是便忍不住都会心地大笑了起来。

如同满园关不住的春色,曾经以“去国际化”状态生存多年的伊朗,在解禁之后无比渴望融入到外部的世界中,以图重新寻找自身的坐标。由于在最为艰难的时日,曾经获得过来自中国的经济支持,伊朗人对中国人总是怀有特殊的亲近感。沿袭着历史的记忆,他们在习惯上把中国叫做“Chin”。印象中,一旦表明自己正好来自那个叫做“Chin”的地方,他们都会露出恍然的表情,同时也对你表示出真心接纳。走到色拉子的卡里姆汗城堡处,深受几天的高烧折磨,虚弱的我实在无力继续行走,便坐在城堡里的长椅上晒起了太阳。正当我们望着路过的波斯猫怡然自乐之际,一个微微福态,长相并不起眼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男人先是沉默地掏出了衣袋的葡萄干来让我和白品尝,寒暄几句后,便做出了让我们跟他走的手势。去的地方倒也并不远,就是城堡一角的公职人员办公地点。这个男人似乎是里面小有级别的办事员,所以有间宽敞而又明亮的大办公室。在那里,他先是给我们泡来了热茶,接着又拉开冰箱,把里面的水果都摆放到了桌面上来。最后,居然还找出了一板药片,不容分说地塞进了正咳得撕心裂肺的我手中,“这个,对你的病有好处。”男人说。我仔细地看了看,那是一板伊朗本国出产的成人感冒药片。

对我而言,像这样在国外身患重病还是头一次,虽然这在当时着实成为了件烦恼事,不过也正是如此,却也让我在最大程度上体会到了伊朗人的善意。一路上,总是不断遇到了给我送药的伊朗人,无心之间,甚至还获得过半板伊朗版的草珊瑚含片。后来,听我说起这段经历,身边的朋友们脸上却都现出了难解的神色,他们的理由是:“你也真是敢吃,什么人给的药也不管!”可我也有自己的依据:“我信自己的判断,更信他们的眼睛。”——心里存有要去伤害别人念头的人,怎么还会有那样澄澈明净的眼神?我绝不相信。

处在IS恐怖主义横行的今天,在缺乏基本了解和沟通的情形下,使得我们很容易对穆斯林人群抱有成见,认为他们是属于野蛮生长,充满着偏激和极端情绪的群体。可是待到走进伊朗,走近真正的穆斯林,亲身与他们交谈和接触后,我这才知道自己犯了“偏见”的错误。即将离开设拉子的最后两个小时中,我和白惊喜发现光明王墓其实就在酒店附近,和我们的距离不过只是10分钟的步程,便急急地找了过去。由于入内参观的女性都需要穿上chado(穆斯林罩袍),我和白便到专门的发放点上,领取了chado,严实地罩在了身上。可是经过安检后,两位满口波斯语的老太太却还是把我们拦了下来。正当我和白都绝望地以为参观肯定是泡了汤,却没想到一切竟然是出于好意:怕我们找不到正确的参观路径,她们专门给我和白找来了个懂英语的黑袍姑娘带路。

跟着黑袍姑娘我们进入到一间宽大的办公室后,马上就有个身穿制服的年青人迎了上来,不仅泡了两杯热茶出来,同时还抱出了几大本有关此间简介的图册任由我们慢慢浏览。听我和白的说明来历,年青人不禁地发出了惊喜的感叹:“啊哈,Chin!”接着又认真地问道:“你们到这里来,有没有遇到来其他人的阻力?”我猜,他是在指那些对于伊朗“妖魔化”的传言呢,于是立刻微笑着摇头:“当然没有,伊朗是个友好的国家,你们都是极其善良的人。”“真的?!”年青人听了,脸上顿时现出了十分开心的神色。

不久,又一个黑袍姑娘走了进来。出发之前,她和先前的姑娘开始悉心地为我和白重新整理了罩袍,直到确定头发和衣服都绝无寸缕暴露在外,这才带着我们提步前行,穿过巨大的露天广场,进入到一栋巨型建筑里。在完全以镜片和彩色玻璃装饰穹顶的辉煌大厅里,我一眼看到了地面架子上所陈列的大本绿皮经书,不禁微笑着地说道:“《古兰经》?我是知道它的。”

“那么,你能说说看,什么才是《古兰经》么?”闻言,黑袍姑娘之一突然问我。

“那是……有关于穆斯林一切世界观建构基础的书籍,在意义上,应该完全等同于基督徒的《圣经》。”我以为这样的回答已经十分周全。

“不完全是,”然而,姑娘想了想,还是认真的解释道,“它更应该是训导之书,教会我们去学习爱,爱自己,爱家人,也爱一切身边的人。”说话之时,她的嗓音略显沙哑,目光却始终坚定不移,充满着十足的方向感。

伊朗人笃信自我的宗教教义,也乐意在日常的生活中履行它们。深受影响,在他们身上往往都有着通达平和,宽容善良美好的品格。在伊朗有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官方公布货币单位是“里亚尔”,但是由于面值太大,民间在标价和进行买卖时,却更习惯于使用虚构的货币单位“托曼”来进行计算。而两个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正好是,110,即1托曼正好等于10里亚尔。出发前,我曾经在国内驴友的攻略上看到过:“一定要小心提防伊朗司机”的字样,基本论据就是在结算时,曾经面临过被要走比当初报价要高上十倍的价钱的结局——想来很可能正由于没有搞清楚这种情况所产生的误会。因为以亲身经历说话,在德黑兰,设拉子,伊斯法罕三个城市,我们都租用过当地人的车子,价格基本还算是公道。只不过所有的报价均以“托曼”作为单位,在结算时要记得自动转换成十倍的“里亚尔”面值进行支付。不过,尽管风俗如此,对于不明究里的外国人,伊朗人多数也能够保持宽容态度:实在解释不通时,便不再去计较,即便少收了钱也表现得很是无所谓。到伊朗的第一天,我们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且说那天刚在街上兑换好货币,便路过一家街头小店,见到里面一枚帅哥正在售卖煮玉米,不停地抓起大小各异的瓶子,将说不出名目的香料挤进调味锅里去。我不由得深受吸引,挤上前去,先是指了指煮玉米,比出了个“二”的手势,停顿了几秒,又跟着点了两杯橙汁。接到点单,帅哥微微一笑,当即抱出了四只光鲜硕大的橙子,"刷刷"几下切开,利落地现榨出了两大杯橙汁。接着又开始给煮玉米调味,挤起了起司来......到了结帐环节,怕出乱子,我连忙把手机里的计算软件打开递了上去。见他输了个"18000"数字,便立刻将手头上一张十万的票子递了出去。谁知对方看了一眼,立刻一脸错愕地嘀咕地句什么,见我们实在是不明白,最后也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就把钱收了。

由于之前在水果铺中也遭遇过同样场面,虽然还在疑惑“对方怎么又不给找补零钱了”,在猜测着这是不是当地奇怪风俗同时,我们离开了那家小店。直到晚上回到酒店,遇到个先到伊朗许多日的广东妹纸,认真地交流了一番,才弄清了其中的关节。后来,我也一直都有个想法,觉得应该再去那儿买一回玉米,不仅要把少给的钱补上,还要再亲手给帅哥送上件从中国带去的小礼物,藉此表达此前的歉意。可惜行程实在是排得满当,第二天我们便赶早去了设拉子,四天后到再回到德黑兰时,恰是星期五,赶上了穆斯林们传统的礼拜日,街上的店铺全都关了门,心头的想法最后还是落了空。

随着旅程的不断积累,我旅行的理念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渐渐地开始认为一切景点实际上都并不那么重要,旅途中最宝贵的,还是在那些路上遇到的人们,以及把他们和自己联系的事件种种。不过,作为一个富藏着无数历史魂宝的国家,伊朗显然仍是十分具有观光价值的。最后,我只能说,带着满腔的热忱而来的我和白,在这个国家中所获得惊喜,多到难以形容。没有到过伊朗的人,很难想象出这里地质情况的恶劣程度。从设拉子市区到波斯波利斯,从伊斯法罕再到德黑兰,一旦离开市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便都只是巨大的山石,和大片瘦瘠的沙化土地,上面除去正在朔风中瑟瑟颤抖的衰草,几乎一无他物。然而再严苦的生活条件,却也不能够磨灭掉伊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热情。当客车在中途站上停下,我们竟然讶异地发现:人们已经在室内用剑麻、仙人掌和各种多肉植物布置出了一个黛绿色的世界。缓缓地经过由苔藓和悬挂花盆共同构成的景观墙,看着排满盆栽的陈列台上,株株生气勃勃绿色植物,暗流激荡心间,我和白情不自禁都生出了热泪盈眶的感觉。

于是,在对伊朗人们那些深藏于黑白长袍之下的无限风情的百般想象中,我开始渐渐理解:外部之恶固然能够压迫人心,但却也有可能成为激发人对一切美好进行追求和热爱的动因。在众多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历代波斯人的生活器皿,常常不得不去感叹于它们——那些陶罐,杯盘,油灯,摆放经书的架子之上,所具备着的具体而微的辉煌细节,和其中所折射出的制作者们的良苦用心。在一副由古波斯人类始祖的头骨制作的复原图面前,我情不自禁地闭上双眼,脑补出了这样图景:当全部人们都还只是猿类之时,便已开枝散叶,分布于各个大洲之上。其中的一支,也顶着狂风和严寒,走进了伊朗高原,并在那里扎下了深深根系。正是他们,通过不懈努力,一斧一铲,一锹一镐,终于开凿出了那朵美丽心血之花:波斯文明。

无数的清真寺和古代建筑密布伊朗各地, 和外在的简陋寒素不同,它们的内部都是巨大的宝藏。不仅有着只要轻咳一下,就会响彻几百平米空间的回音石;也有当光照恰逢其时,即会铺洒出美丽尾翼的穹顶孔雀;以及二十根柱子倒映水间,形成双倍数目的恢弘大殿——其中所体现出来几何学,物理学智慧,就算是到了放到今天来看,也丝毫不见逊色。至于装饰上的细节,诸如点缀墙体的绘画,拼接门窗的琉璃彩片,布局大顶的细小镜面等等,更是给人带来接近于肃穆的感动。记得在《我的名字叫红》中,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提到过:为了在艺术上获取更高的造诣,细密画师们居然主动刺瞎了自己双眼,目的只是想要摒弃一切杂念,获得最纯粹的创作感觉......这曾经被我看作是夸大了的描述,可是,在我走过伊朗的大街小巷,对这里的生活获得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之后,却消除了一切的怀疑——伟大的作品都是源自于无数细小的劳作,正是众多默默无闻的劳作者们,为了手间细致的工作呕心沥血,乃至付出了一生,才有了世人眼前的壮丽图景。

一路上,我都在想着,要给M带回什么样的礼物。可是,直到站到波斯波利斯的土地上,足尖不小心了踢动地面上的石子,这才仿佛受到了触动:“或者,就是它了吧,为什么不呢?”在我身后,正是根根高达六十英尺的巨型石柱,以及由它们所构成整个庞大的建筑群。石柱的巨大,对比着生命个体的渺小,让人产生出了前所未有的空虚:“谁又能够摆脱渺小?即便是英雄王者,同样并不能够超脱于普通法则之外。到了这如今,再放眼去看,时光涤荡中,一切王图霸业,不也都被穿行的飓风渐渐吹散了去?”弯下腰,我拾起了脚下一颗并不起眼的石子,把它紧紧地握进了掌心——

“或许,当风流云散,繁华落下之际,也只有平凡才是最切实的依靠吧。”

就在那一刻,我便已然决定,要把这颗石子带回中国,当成此行的礼物送给M。当然了,一同带回的,还有那些在路上发生的所有故事。

情系齐鲁★文学先行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发表原创,繁荣文学”的办刊路线,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国内外公开发行。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删改权,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伊朗”现状,17张照片带你看看真实的伊朗
难得一见的伊朗农村(1)
用镜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伊朗
【伊朗】情迷伊朗采风之旅凯旋归来(先上40张热身)
最像欧洲人的亚洲民族,如果不戴头罩,你能看出是亚洲人吗?
伊朗原汁原味的三大城市,保留了城市原来本色,这才是真正的伊朗|伊斯法罕|伊朗|德黑兰|波斯|设拉子|马什哈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