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视线||【书事琐忆】◆郭长东

作者简介:郭长东,沾化区冯家镇南集村人,1985年毕业于沾化师范,沾化区冯家镇第一实验学校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教书之余,喜读书写文章以自娱。

作品欣赏
书事琐忆(外一篇) 

起了这样一个题目,不过是想把自己以前读书的事,拉杂地记出。或许,我也偏爱于这样的形式,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自在的,散漫的,就像湛蓝的秋空上洁白的流云,随意地飘着。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水的文章,表达了自己那种近乎可笑的惜水的心理。其实,之于书,自觉其爱之与惜之的心理尤可笑。早些年,在一个更僻远的乡下初中教书,水大缺乏,“惜水”病根落下;少时,无书可读,爱书之病乃添。

念小学时,课本之外,唯有小人书,于是视之为宝。课之余,小友四五,凑一处,耽看,一本复一本。识字不多,看图想象;及识字多,则图文并读。春日暖暖,燕子呢喃,老枣树下,围桌看小人书,其乐也何如。邻家小友某,其父在滨州(当时称北镇)当工人,常花钱三毛两角,给孩子买“画本”来,一年两载,小友竟积有“画本”一大笸箩,令人艳羡不已。读小学五年级时,家兄“令”我背《三字经》,无奈,硬头皮强记诵之。日子既久,家兄似忘却不再督促,我亦懒散好玩,背书事终废。当年,我背《三字经》,因不解其意,只好“死记硬背”,难。相比,今天的孩子,是多幸运啊,老师细讲巧解之,再督促之,成诵,易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念初中,那时似亦有了所谓“作文选”之类书,然而当时文风方暖,“作文选”里的文章套话连篇,口号皆是,情节大同小异,读之,几同嚼蜡。彼时,家兄在村上联办中学代课,其亦好书,买书满案,书多马恩列著作,偶尔偷偷翻看,不解,不敢复顾。

同学王某,吾同桌也,其父村小民办教师,家多《中国少年报》。隔三差五,同学小王把报纸塞书包中,颠颠然来学校,秘授于我。读之,耳目一新,忆彼时报上有一栏目,乃漫画,名“虎子的故事”,大有趣味。课余时而能读到《中国少年报》,令人心满意足,其快意,不亚于吃得白面韭菜馅的饺子。

初二,我对唐诗着迷,读之,诵之,至暗地“涂鸦”学写“诗”。某日,冬晨,跑操,观红日初升,有感,乃作“诗”,今仍记得后两句:“惊看东天乍初日,一道银丝挂奇灯。”初生牛犊,殊可笑。

记起最早读过的长篇小说三本:一曰《黄海红哨》,一曰《春风杨柳》,一曰《太阳黑子》。书是从家兄书案上窥得,读是于无人发现之时。《太阳黑子》,日本小说,内容已忘。其余两本书,革命题材也,内容亦半忘。尚记读这三本小说,我还摘抄了不少书中的写景“名句”,后在作文中“窃”而用之,令老师大为激赏。后,又在家兄的桌子上淘得五十年代的高中语文课本许多,还有《中国民间故事集》,还有《唐诗选讲》,还有《宋词选》(书页已泛黄,小开本,有图,颇雅致),还有《水浒传》,我不厌其烦,不辞其劳,一一读过,不亦乐乎。有书可读,让自己觉得日子有滋有味,仿佛寻得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忆少时所读诸书,最喜《水浒传》,喜其英雄豪气,爱其义薄云天。书,繁体字,有插图,插图古雅(疑是所谓绣像也)。彼时,吾又喜欢绘画事,每寒假,总有些日子就煞有介事地“照猫画虎”为乐。记得曾临摹《水浒传》插图若干,涂以水彩,亦颇可观。画,或赠邻人,邻人高张屋墙之上,极夸口。

现在,许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已步入中年,可是少年时那些淘书看的日子,依然历历于心,一经忆起,是那么宁静,又那么温暖。

◆我读《聊斋》

喜欢与耽读《聊斋》一书,有年矣。

可是,及至要写一篇文章来述之,仅这个题目,竟是让我斟酌了半天。“我与《聊斋》”,觉得不合适。我,一个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教书匠”而已,怎能放言与《聊斋》相提并论;“我谈《聊斋》”,更是有点大言不惭,虽读《聊斋》许多年,但疑惑不少,心得无多,即便是有了点儿感受,与诸多研究《聊斋》大家的宏论妙理相比,我的体会怕也不过是夏虫而鸣天簌也,何足道哉!于是,写了这个题目想说说自己读《聊斋》的小故事,意在表明:我之于《聊斋》一书,仅是个痴迷者,是个耽读者,如是而已。且我要写的这则小文,概不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与体会”,仅谈自己识《聊斋》一书及读《聊斋》一书的片段经历,或权曰:教书人的读书事。

一、初识《聊斋》

记得是在读师范时,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在当时沾化县城的小小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白话聊斋选》(彼时的书店尚不过是约三间平房的门面,可是书香味极浓;今虽高楼大厦矣,然书卷气儒雅味却稀薄了),非常喜欢,读得极熟。放假回到家,把从书上读来的故事讲给同村的小友们听,他们亦听得津津有味。那时,还没有见过文言本的《聊斋》。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捧文言《聊斋》在手,我也绝对是读不了的。由于喜欢这些神仙鬼怪狐魅花妖的故事,又接连还在小书店里买了几本简本的《唐宋传奇》,课余时细细地读过,只是觉得有趣,并无多深感悟,但觉得是古色古香,一种遥远而宁静的隔世感。

二、初读《聊斋》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二十来岁,教学之余,看书的时候就多。因当时学校地处尚僻远,年轻同事也少,既然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那也只好以“看书”聊以“破闷”而矣。这期间的某一天,我在家兄的书箱里淘书,竟搜得“青柯亭”本的《聊斋》。眼睛一亮,如睹故人。把书抱回学校,时或一读。此时的读《聊斋》,仅可称“戏读”或“试读”。大意能解,但许多细节处用典处多是囫囵吞枣地看过,或是跳过,只解其大意,“不求甚解”。有一回,跟两三小同事看《聊斋》讲故事,遇一句不能解出,“卡了壳”,遭人善意的嘲笑,弄得脸热汗出,竟自尴尬了半天。此时读《聊斋》,只是拣部分篇目读,跳读,走马观花。

后来,读《聊斋》止,而迷恋于读外国文学。且在那几年,买外国的大部头的所谓名著也不少,存书中若《飘》《包法利夫人》一样厚比砖石的“巨著”也有二十几本之多。《聊斋》之读,渐淡出。

三、抄《聊斋》

三十来岁时,读书趣味大变,转而向中国的古典的东西进军,且兴味日浓。又想起了《聊斋》,复又从家兄那里要来,细读。一读,喜其文辞;再读,迷其叙次;又读,觉己身似入得《聊斋》园中。于是,极想有《聊斋》一书。可是,当时正在一更僻远的小初中里教书,年里几乎没有外出的时候,难以买到是书。偶有人去县城(呵呵,那个时候,县城也很少去,真个是足不出户啊),托他顺便捎来。回,却被告知书店里根本无《聊斋》一书。于是,愈是渴想拥有,以至“求之不得,梦寐思服”了。无奈,下定决心,抄书。夜深人静时,俯在写字台上,不厌其烦,“手自笔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抄满了两个厚厚的“备课本”子。

四、得《聊斋》

这件事,先前我是写过一则小文《三笑书事》叙述过的。后来,是机缘凑巧,邻村赶集日,在旧书摊子上,让我惊喜地遇到了《聊斋》一书。“铸雪斋”本,上、下两册,虽曰旧书,但本子有八成新,而且——仅花了3元钞子!那天,真是一个令人快乐的日子。现在,集上偶尔也有小书摊,可是现在的小书摊已非彼时的小书摊矣。写这篇小文,又让我怀念起了那些在小书摊上淘书的美好的时光。书橱里的《小酒店》、《林译小说选》、《呼啸山庄》……都是彼时意外淘得的宝贝。

五、解《聊斋》

我是把《聊斋》作为老师与朋友的。要是让我说自己最喜欢的书,那就是《聊斋》。这些年,师友于《聊斋》的过程,一是拓展读,读研究《聊斋》的文章,读蒲松龄先生的年谱及其他作品,比如《聊斋诗词》《聊斋俚曲》等;二是写,写了几十篇关于《聊斋》的小文,自名为“心解《聊斋》”。

写完了这则小文,却是觉得意犹未尽。写出之于最喜欢的一本书的感想,往往如同要自己说出最喜欢最亲近的一个人的好处,话有许多,得从哪里说起,又能说得出多少呢?


    【往 期 回 顾】    

诗歌地理◆山东-罗永良的诗

诗歌地理◆黑龙江-霜扣儿的诗

诗歌地理◆山东-陈亮的诗

诗歌地理◆温州-陈忠的诗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文历史 怀念郭预衡先生
郭希良先生诗词选
重逢
冰雪梅: 关于出书
旧书摊
仲夏夜散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