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期诗评专栏《诗意的多向性与诗歌鉴赏》

●●●●

鉴赏往来

《诗意的多向性与诗歌鉴赏》

连  方 

编语洪毅然在《美感的心理过程》中指出“审美活动或美感经验乃是一种层层深入的心理过程”,诗歌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遵循这一原则。诗歌鉴赏是一种阅读、感受、欣赏、学习、发现、判断、批评的过程,我们在鉴赏过程中,不仅能体验、感知、领悟诗歌作品蕴含的情感形象和真善美,还能通过作品的语言、诗艺等范畴的探讨不断提高自我欣赏与创作水准,完成自我升华。

诗歌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主观抒情性文学体裁鉴赏一首诗时是通过诗歌的语言来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形象与情感,阅读者在品味诗歌语言时,感受诗歌传达的诗意与情趣。在这里,我说的诗意,不是指诗歌的意境,而是诗歌深层的涵义,即诗人表达的意思或意图。韩东在文章《诗歌多元论》中指出:“诗歌不止一种写法,而是有很多种具有多元性”。这是从诗歌创作立足的视角、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从整体上讲,诗歌作品表达的意思都具有明确的可指向性,即一首诗歌有明确表达的主题与思想感情;但有的诗歌作品,在欣赏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诗人的表达的意图并不明确,有多种可能,呈多向性。8 月 6 日,在“当代诗歌地理”公众号里,当我读到李永胜的《晚餐》这首诗时,就发现其诗意的多向性,品读起来意味凡多,美不胜收。

晚餐

文/李永胜(甘肃)

两个女人

吃牛排

圆脸,短裙,红酒

抽细长的香烟

红唇亮丽

明眸不停地挑逗

也吃牛排

皱纹,胡茬

大口喝啤酒

傻得像一头牛

低头走进

夜的幕色里

整首诗歌,加上标点符号共 62 个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从字面上再现了两个吃牛排当作晚餐的不同场景:一是,两个穿短裙的圆脸的亮丽女人,明眸红唇,在西餐厅吃牛排,一边抽细长的烟一边喝红酒,貌美,年轻,时尚,顾盼生辉,小资情调,极尽奢华;另一个场景,是诗人也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样是吃牛排,喝啤酒,相对于年轻亮丽的女人而言,诗人不修边幅的,苍老一些,因心境原因,像傻牛一样大囗大口的将啤酒灌进嘴里急匆匆逃离餐厅走进夜色。这首诗,摒弃了当下直抒胸意式的流行写作,没有明显的隐喻、象征,没有过多的繁芜的修饰,简洁干练,看似随意撷取了两个毫不干涉的吃晚餐的片断, 并未交待事由,省了铺垫与说明,由读者的想象去补充。诗不长,让人浮想翩翩,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我在读这首诗时,想到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诗人与两位青春美女并不相识,诗人一边吃牛排一边喝啤酒,无意抬头,看到邻桌的青春美女也在用晚餐,这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两位美女在吃牛排时,一边喝红酒一边夹着细长的香烟吞云吐雾,一幅“姐抽的就是寂寞”的情景,让作者反感甚至是厌恶,以至于在长长的假睫毛下的闪亮的明眸,也在作者眼里是极尽“挑逗”之意,致使原本诗人在西餐厅里享受一下优渥的用餐环境的心思消失,可以看出诗人具有传统的审美情结,内心追求的是朴素的自然的美,表面上是作者对两个女人的轻浮看不惯,眼不见为净,急急逃离现场,更深层次是作者对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的一种无声的抗议,对当下生活中衍生的恶习产生隐忧;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诗人与两位美女同进晚餐,或许是相亲,或许是出于其他事由。当诗人坐在时尚、年轻的美女面前,“皱纹”、“胡茬”,似乎因自己的不修边幅而显苍老,让诗人感到局促窘迫而落寞。前不久,我看到一篇诗论,是说没有必要去读懂诗歌作品中隐藏的意思,诗人创作结束之后,余下的由阅读者去完成,至于诗歌的可说与不可说,是否有明确的指向性,完全由读者在诗意空间里自由想象,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会出现一个千个哈姆雷特”一般。近来,笔者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即在诗歌阅读欣赏过程中,读者不能完全把握其诗歌表达的意思时,就向作者求证。诗人在诗歌创作之初,心里肯定会有表达的构思设想,但有于写作的惯性,汉语的歧义性,使诗歌的走向并不一定随着诗人预设的意向,而会出现多义性与多向化。所以,笔者觉得向写作者求证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美国批评家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说:“诗歌的语言中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外延是指词的“词典意义”,指词的本义或指称意义,内涵是指词的引申义或暗示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情色彩”。缘于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除了去把握字面上的意思,还要反复诵读,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一位成熟的诗人,在遣词造句包括标点符号等方面都是非常讲究的,不会出现不必要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如果在某些地方,或许在语义,或许在普遍意义的名词或动词前,出现了一些修饰词汇而产生悖论,诗人肯定是别有用心的,我们在鉴赏时要特别留心,认真去体察其用意,引起共鸣。总之,在诗歌鉴赏过程中,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由于受个体学识素养、感性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制约,感知并非一致,这时,我们就以学术性的探讨为目的,去发现去挖掘诗歌作品的美和涵义,以及艺术价值,不能随意吐槽而发表偏执的言论。

二、简评:几许清愁《夜雨》

原诗:

一次次从夜暮中

攫取微芒。说不清楚

青蛙,或者蛐蛐是否偏袒了

寂静。从一条浅显的小溪

进而深沉地匍匐向前

脚步,踩着石板路上的虫鸣

湿漉漉的鼾声

于某一扇窗里逃逸

我听见,雨下得正紧

坠落。敲打屋檐下的光阴

木鱼的人生简评:

夜雨情思。读此诗所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只在于心灵以及脑力,而在于存在。伴随着一阵阵轻柔的诗意传播开来,不断扩充读者的感知,品味作者有曼妙的生活乐趣的小情调。诗中流溢遍布的也有被释放的孤独,那种不可言说的美妙......

另外闲话:“说不清楚/青蛙,或者蛐蛐是否偏袒了”与下段的衔接....可是作者有另一番想法?

三、赏析:臧怀生《风中的月季》

原诗:

一朵月季

静静绽放成一片月

忽然一阵风

把月季摇曳的生动

风过无影

月季已经感到了痛

是月季招惹了风

还是风自作多情

李敏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清新的小诗。语言凝练,诗人用拟人的手法短短八行诗句给人一幅素描的风景画,演绎一段朦胧的唯美爱情。“一朵月季,静静地绽放成一片月色”描写的是一朵白月季 。她的悄然绽放把时光婉约成一片皓洁月明。“静静地”这是风来之前的月季,安静的似邻家女孩儿,明媚水灵,素面朝天,有些羞涩,有些孤单。“忽然一阵风,把月季摇曳的生动”这是初秋的风,带着些许轻柔在月季旁飘然经过。他偷偷地望着柔情似水的月季不想离去,就是这满是爱怜的一眼,月季瞬间羞红了脸,把自己摇曳的妩媚多姿,无限生动。这是不是一见钟情的爱情呢!风一个劲儿的抚慰着月季,原来他俩都是情窦初开。月季尽情的把自己的美绽放在风的怀抱里,从未有过的幸福流淌在月季的心扉,她们含情脉脉,相依相偎……

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风是过客,不属于月季,最终去了原野,山林。先是恋恋不舍,后来头也不回,哪怕是看一眼月季……

风啊,你的离去月季是理解的,你一定是佯装坚强,其实你的内心早已……

而此时的月季,痛彻心扉。这懵懂的爱情,就这样半途夭折无果而终。她没有埋怨风的无情,她就是个善良而柔弱的姑娘。爱就放手吧,愿风是幸福的。

玫瑰真的没有招惹风,从来都不朝三暮四,她一直都楚楚可人的本分姑娘。而风也不是自作多情。这就是他们俩情深缘浅的宿命。雨踏着风的足迹点点滴滴,淅淅沥沥,打湿了月季的心思,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四、赏读《细节的力量——赏读南野先生的<重阳回家>》

原诗:

踏着一阵   经年的秋雨回家

我现在需要   自己

掏出钥匙打开房门 

这和以前开门的方式完全不同

可能那个时候年轻   有魔力

我不仅仅可以在楼道  

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同时

也会很清晰地听到开门的声音

房子里面   父亲坐的那张木椅

还呆在东北角   只是

多盖了一层布   那支他用的毛笔

还是以老样子的姿势

躺在笔架上

开水瓶里   装的都是陈年往事

我在房子里叼上一根烟

静静品味  烟圈的走向

我看到   烟圈最后无影无踪

这显得非常像父亲

刘军华赏读:

初读南野先生的诗,你会感到很平淡很质朴,诗中完全是我们所熟悉的极寻常的日常生活细节与场景,但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却在平平淡淡中透露出作者内心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感动读者,就像品茶一样,越品越能品出其中的滋味。于细微之处见真情,这便是细节的力量。《重阳回家》就表现出了这样的风格和特点。

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作者以重阳回家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与追思。

第一第二节写自己过去与现在回家不同的开门习惯。“踏着一阵/经年的秋雨回家 ”,秋雨,环境的描写,衬托作者内心的寂寞、冷清。“经年的秋雨”暗示去年的那场秋雨给作者留下极深的印象,那个时候发生不寻常的事情,所以遇见秋雨,才发现不知不觉过去了一年。“我现在需要/自己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写的是现在作者回家的新习惯。而以往“可能那个时候年轻/ 有魔力/我不仅仅可以在楼道/ 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同时/也会很清晰地听到开门的声音”,两相对比,得出结论:这和以前开门的方式完全不同。这哪里是有什么魔力哟?这是因为父亲健在,父亲分辨得出儿子脚步的声音,提前给儿子开好门。这便是不动声色的父爱,这便是被父亲爱着的幸福。如今,再也听不到开门的声音了;如今,只有自己掏出钥匙来开门了。今昔对比,孤独、寂寞、冷清,一种悲伤在心头潜滋暗长。

第三节写进到室内所看到的场景。看到的却是“ 房子里面/父亲坐的那张木椅/还呆在东北角/ 只是/多盖了一层布/那支他用的毛笔/还是以老样子的姿势/躺在笔架上”,物是人非,今昔对比,一种悲凉油然而生。过去父亲坐在那张木椅上,笑盈盈地迎接儿子回家,嘘寒问暖;如今却是人去椅空,盖上一层布,多么凄凉!过去父亲常常在桌案前挥毫泼墨,龙飞凤舞;如今只有那支旧笔,以老样子的姿势躺在笔架上,令人神伤。

第四节写作者坐在椅子上吸烟怀念父亲。“开水瓶里 / 装的都是陈年往事”,睹物思人,看到熟悉的热水瓶,往事的点点滴滴浮上心头,父亲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响在耳侧。冷清的现实与热闹的往昔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在房子里叼上一根烟 / 静静品味  / 烟圈的走向 / 我看到 / 烟圈最后无影无踪 /  这显得非常像父亲”,作者一边吸烟,一边品味烟圈的走向,为什么会觉得烟圈会非常像父亲呢?客观上烟圈不可能像父亲,但作者却觉得非常像父亲,这看似突破常理,实则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此时心里十分怀念自己的父亲,非常渴望看到自己的父亲,作者的心中充满对父亲深沉的爱。 但请注意,作者在这里用的是“非常像”,也就是说,尽管在作者看来,此时的烟圈非常像自己的父亲,但作者的意识中还是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父亲,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在”,作为一个孝子,心中是怎样的悲哀。主观强烈的愿望与冰冷的客观现实碰撞,犹如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满怀的温情瞬间跌落低谷,令人十分失落与沮丧。至此,作者对父亲的尊敬、热爱、怀念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除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对比的巧妙运用,这首诗还有语言的凝练、结构的精巧的特点。

语言凝练。如“经年的秋雨”耐人寻味。“开水瓶里 / 装的都是陈年往事”,一个“陈年往事”,就容纳了许许多多的内容。“非常像”包含了丰富的意蕴。

结构精巧。第一节写作者现在开门的习惯,第二节写以前回家的情景,第三节写室内所见道明原委并作铺垫,最后一节托出主题——怀念父亲。依生活的情节自然发展,绵密无隙。

质朴的语言,寻常的细节,真挚的情感,舒缓的节奏,不动声色的叙述和描写,构成了南野先生诗歌的特色。文如其人,诗如其人,从这首诗也可以看出南野先生的平和、沉稳、谦逊、重情重义,内敛,细心、缜密。向南野老师学习! (2019年7月31日)

五、赏读:《诗歌的语言计谋——赏读立夫老师<村庄,在我梦里飞奔>》

原诗:

一枚黄叶砸在风的豁口上

卸下命运的侧面,拂袖而去

遥远的村庄,在时间的深渊滑落

将我流浪的心,遗落在异乡的草窝

眼睛,抑或行走的思想

跟踪落叶,抵达风暴的过程

土地失血,村庄一片片弯腰倒伏

我心怀悲悯,抚摸一枚落叶的踉跄

你听,远处有风的声音

先于我们,抵达洁净的大地

如果来得及,我会抱住肆虐的风

轻轻扶起我们曾与草木共生的村庄

我的梦,背负一块石头

在被分割围困的村庄行走

风像一把利刃,刺进我的身体

除了疼痛,除了疼痛,我一无所获

风过无痕,落叶归根

落叶的悼词正被风声打磨

而我只能在异乡把村庄仰望

村庄呵,在我梦里飞奔,万顷辽阔

邓刚赏读:

若要问什么叫写诗?简单的说,写诗就是说话,但它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直白的表达,它是将一个人的身世、阅历、思考进行浓缩,然后经过洗涤,打磨而成。一首真正有血有肉的诗,必定带着一个人身上的血液、呼吸、思想。一个诗人的生活轨迹就是他的诗歌轨迹,显示着不同阶段的凿痕,或深或浅,或粗或细,但都精致着。立夫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的诗歌有着高超的语言计谋,有着诸多的领悟与探究。

这首诗以村庄为题,立夫老师构建的另类语境与隐蔽内涵便是诗歌的语言计谋。

从标题上看,村庄,在我梦里飞奔,赋予村庄的动态是出其不意的,而许多的寓意就是在这种思维中诞生。

第一节“一枚黄叶砸在风的豁口上/卸下命运的侧面,拂袖而去/遥远的村庄,在时间的深渊滑落/将我流浪的心,遗落在异乡的草窝”。诗人选择的视点都是动态的,从一枚叶的落下到流落异乡的游子,命运的关联在砸在、卸下、拂袖、滑落、遗落等词语营造的意境中瞬间凝重,牵动读者的思维。这正是诗人在语言塑造上的一种谋略。

第二、三节,“眼睛,抑或行走的思想/跟踪落叶,抵达风暴的过程/土地失血,村庄一片片弯腰倒伏/我心怀悲悯,抚摸一枚落叶的踉跄/你听,远处有风的声音/先于我们,抵达洁净的大地/如果来得及,我会抱住肆虐的风/轻轻扶起我们曾与草木共生的村庄”。从视觉和听觉上用迥异的触觉呈现意识的渗透。村庄已不是往昔草木共生的村庄,大地已经失血,村庄失去生机,这一切都源于一场风暴。至于风暴是什么?诗人没有交待,可能是所谓的城乡过度建设,亦或丛林过度开发。但究其原因已不重要,恰恰诗歌的留白更具有艺术和精神上的生命与力量。这也正体现了作者在诗歌语言技巧上的明智。

第四节,“我的梦,背负一块石头/在被分割围困的村庄行走/风像一把利刃,刺进我的身体/除了疼痛,除了疼痛,我一无所获”。从感知上来表达对分割围困的村庄的痛心疾首,写出了深层疼痛和无法释怀的沉重感,这是一种内心精神世界的超越,是对人生、命运及历史规律的深刻感悟与理性认识。这依然是一种诗歌语言的大智慧。

末节,“风过无痕,落叶归根/落叶的悼词正被风声打磨/而我只能在异乡把村庄仰望/村庄呵,在我梦里飞奔,万顷辽阔”。

从中我们已经看出了一个诗人思想中对村庄的复杂感情和思索。也正是这种思索将迷茫与困惑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情绪,从而用诗歌的技巧来呈现诗人的态度和理性。

“落叶归根” 与“万顷辽阔”也表达了诗人对村庄的热爱与期望。

全诗语言凝炼、思维独特、感受精微、有现实的洞察、情感的寄托、精神的思考。

读后仿佛进行一次人生的洗礼,或许这正是诗歌的另一种境界。立夫老师的诗歌神来之笔俯首皆是,这也足以证明他有着高超的诗歌语言计谋。(2018年8月4日)

六、改诗节选

原诗:

《灯火》:文/木鱼的人生

我还是无法把目光从它身上抬起

直视它需要多大的勇气

犹如心中珍藏的一团火焰,黑夜

变得比白昼明丽

时间消逝于夜空,周围显露晨曦

必须要有一次回家

我将重新获得眼泪的馈赠

感受安宁

就是这片灯火

它先是与我告辞,后又留下

通宵为我歌唱

连方改诗我以为,此诗最后一句不要。理由:“通宵为我歌唱”,这句话是在解释“后又留下"的理由,这些理由不应该由诗人说出来,要让阅读者去想象。诗歌切忌写得太满,不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诗歌要善于巧用留白的表现手段,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和审美空间,使诗歌有着较强的艺术张力。这首诗把我们引入夜里光与影的世界:光是灯火,灯火使“黑夜变得比白昼明丽”,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或心事,直视这璀璨的灯火“需要大的勇气”。在漆黑的夜里,看着闪耀的灯火,诗人转向人生的沉思,渴望安宁,从黑夜 “周围显露晨曦”里又看到了黎明、希望和光明。 

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文学福建中心诗评部主编。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立秋 | 每日好诗
「诗人档案」007孙银川:跋涉&#183;回归&#183;涅槃
《文学与艺术》【精品阅读】王炜皓:诗与梦植根的地方(组章)
[石功锦专号]黄海兮为石功锦诗集《低到尘埃的守望》写的序《村庄空空荡荡之后的人心变迁》
2016年4月10日一日一诗 黄小培:《月季刺的黄昏》(读诗版)
编辑手记‖把日子过成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