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代作家||【父亲的一段往事】◆向守国

作者简介

向宣黎,本名向守国,别署江南客子,籍贯四川省宣汉县,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中学教师。学生时代开始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小说均有尝试,系浙江省桐乡市作家协会会员,桐乡凤凰湖诗社成员,《南粤作家文学》签约作家。著有诗集《陈笛丹心度曲艳》和散文小说集《风停在你的指尖》,长篇网络小说《正能之剑》目前正连载于17K小说网。



 父亲的一段往事【原创

我爷爷奶奶一共育有四个孩子,我父亲是老大,他有三个妹妹,这就是我的三个姑妈。奶奶和曾祖父都死于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中,我能干的曾祖母操持家庭,送我父亲读书到初中毕业并被推荐到县邮电局工作,曾祖母把三个姑妈养大成人,先后择人而嫁。爷爷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喜欢喝点儿白酒,家事全听他母亲做主安排,所以曾祖母在父亲主事之前,是绝对的一家之长。

后来我基本认为,曾祖母一生当中,所做的决策当中,只有一件事值得商榷,那就是她派专人坐船(因为那时到县城还不通公路)到县城,把在县邮电局上班不久的父亲叫了回来,给父亲完婚后,让父亲留在了家里,从此父亲在农村呆了一辈子,一生没有走出过大山。

父亲后来曾两次跟我回忆起他端“铁饭碗”的这一段短暂经历。他说,那时“文革”刚开始不久,还没有冲击到邮电局,再加上邮电局业务比较清淡,他经常和另一位同样年轻的同事,牵着邮电局职工们共同养的一只山羊,到流经县城的洲河河畔去放羊,那里青草特别多,羊到了那儿就自顾自地专心吃草,他俩就躺在草地上聊天。

“我离开县邮电局时,洗脸用的毛巾、茶缸、吃饭用的搪瓷碗,都还留在那里,以为还会回去。”父亲跟我说,语气里,听不出是遗憾,还是伤感,声音像一口老井里的水,波澜不惊。他还仔细跟我描述了那只吃饭用的搪瓷碗,其实小时候类似的搪瓷碗我见过,比现在的饭碗大得多,外面是绿色的花纹,底部碗托边上有一个小豌豆大小的圆孔,方便拴绳子用的,碗口边沿也是绿色。

我有一次还是忍不住问父亲:“你就这样从正规单位回来,在农村埋没一辈子,不后悔吗?”

父亲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那时你三个姑妈都还小,没有成人,家里生活压力大,要有壮劳动力出工挣工分,你曾祖母年事已高,不能出工,只有你爷爷一个人出工拿工分,需要我回来挣工分,养活一家大小。”

“你在邮电局上班不是每个月有发工资吗?”我有点儿不明白。

“那点儿工资,不够买农村自留地里出产的几只南瓜。”父亲回答。

我还是不明白,及至后来稍长,才弄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生活物质匮乏,什么都要凭借票证购买,在国营单位上班要想拿工资补贴家用,养活一大家人,困难可想而知。农村自留地里出产的瓜瓜小菜,生产队里分的粮食,才是大家生存下来的主要依靠。我家当时老老小小一家子,用曾祖母的话说,需要一个会耕田的壮劳动力来把家撑持起。这也是曾祖母托人把父亲叫回来的主要原因。

父亲回来后,跟母亲完了婚,在这之前,他们订婚好几年。父亲被叫回来的另一个因,就是曾祖母要让这个姻缘圆满。父母的婚约是父亲的小姑父充当的媒人,那就是我幺姑婆的丈夫,我们兄弟四人都喊他庞公公,因为他姓庞,名一先。父亲工作时还很年轻,对婚事并不放在心上。爷爷、父亲两代单传,想早点抱上曾孙子,无疑是曾祖母的愿望。

    母亲待嫁时,家事是大舅舅在当家,外公去世早,外婆不管事,大舅舅一力劝说曾祖母,才有了叫父亲回来及早结婚这件事,其实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大舅舅怕父亲在县城工作,日久生变让这一段姻缘黄了。至于父亲有没有丝毫表示过不同意这门婚事,在一次他和母亲,还有我,我们三人在场时,曾经当着母亲的面说起这事,说他压根儿没有过要想反悔的意思。

我唯一的一次问晚年的曾祖母关于让父亲回来这件事,她只回答了一句话:“幺儿呢,我不叫你爸爸回来的话,就没有幺儿你啰!”“幺儿”是家乡长辈对晚辈最宠爱的昵称,我8周岁之前一直跟我曾祖母睡觉,也是她把我带大,兄弟四人当中,她最溺爱我。从她的话中,我的理解就是,我父亲不在那时回家完婚,晚个几年再结婚,生下的就不是我了。

母亲嫁过来当年,手植了一株拐枣树在我家老屋后的田埂边,后来长得高大笔直,直插云天。我家乡拐枣树常见,但这是我迄今见过的最高大笔直的一株拐枣树,一个人合抱不过来。后来在一次雷击中受伤,过几年后被从根部锯断,木料后来风干后,给母亲做了一副大料,也就是棺材,至今还存放在老屋的阁楼上。家乡有这个惯例,给年纪大的人做一副大料,以应万一之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说这样做,老人反而容易长寿。后来,被锯的树兜根部又发一株小拐枣树苗出来,现在又已经长成了一颗很大的树,看长势,有直追原先那一棵母树的趋势。

前几年,有一次听父亲说:“如果我不回来,也早就退休了,现在也一个月拿好几千块钱的退休金了!”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从父亲的话里,听出有那么一点儿遗憾的意思。父亲在农村,最风光的时候就是做到了生产队的保管员。业余爱好就是乡里哪家有红白喜事,跟固定锣鼓队的其他几位叔辈搭档,去打锣鼓。农村改革初期包产到户那会儿,日子好过了起来,春节期间兴起了舞狮子,耍车车灯和彩龙船,父亲也去耍过车车灯。

父亲现在老了,也没有跟他再聊起过这一段往事,不知道他独自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会是什么感受和想法。只是觉得,父亲就像家乡的山,低调而不事张扬,涵养着一方清水,护住了家乡的一草一木。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房子
散文|李高顺:放牛的日子
亚凌厨房物语一:奶奶·灶火
农村又一泡酒神料成熟了,被称为万寿果,既降血压又除风湿
这野果只能嚼汁不能吞,奇形怪状很独特,只有农村娃才吃过
吴江往事:电话作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