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汁原味的道德经是什么样子的

《道德经》推源及形而上的结构划断

缠禅道融容

鄙人嗜《道德经》,数年来常温故研摩,故而镜鉴不少译本,然常感于私货掺杂者甚重,其译文轻者妄自展义而离句漂浮,重者肆意演说而不知所云,故而受害颇多。为推源经文本意,鄙人翻查古独字之说文解字,揣摩具体语句及章段旨意而力求原意复现,但具此基,再遇微言奥义甚过者方融汇贯通之。本文不求立奇自彰,而务求原汁原味,以供同道且深思者参之。

道德经共81章,其中第1-37章上经为道经,以论道为主;第38-81章下经为德经,以述德为旨;经文之道德,非仅当下之道德品质,更是道体和德用,二者互为表里、体用合一。古文之道,主要有三,一如道者、径路也,意为道路;二如兵者、诡道也,意为规律法则;三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为抽象思维。道德经之道,亦大体有三,一曰元始或永恒之状态,二曰规律法则,三曰究竟终极之动因。

道德经原文,篇章布局自有深意,但也固有其星罗棋布、主脉难握之不足,故本文另辟蹊径,以各章段之主旨作为划断依据,以构建一形而上之新型结构,待助力于深解后再回归原文,并体察其微言大义且浑然一体之特征,则别有一番义趣。

此文重新做结构划断,道体道名者一、太极阴阳者九、道之象状者九、恒道之道者四、天地与圣人者一十六,上德之形者七、天门开阖者一十九、治兵之道者三、治国之道者一十三,凡八十一章,仍合原文之数。

(一)道体道名

1、名实之辩,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简注:①若道可以言说,则非恒常之道;若名可以名说,则非恒常之名。②无,名说天地之元始;有,名说万物之来源。所以从常无之端,可以观摩有生于无之奥妙;从常有之端,可以观摩有归于无之边际。③有无同出于元始混沌,名实皆有别,同称之为玄,玄之源极,是众妙之根,即为元始。④开篇名实之辩,为全经前提。道之为体,无论何物,从认识论角度,大体有未感之道、难言之道和可言之道的次第分别,且道体本身又处于恒变之状态,故谓之可言论之道,非永恒之道也。众人所言之道,从用意看,是指向及表示道体的,但既为人所定义,则实为指向道体的索引,即为名;而既为道体之名,凡名必可多称且道体多变,故名必为非永恒之名。此名实指道本身为道体之名,亦可用以泛指万物之名。⑤有无之辩,源自开天辟地,自然元始之寂空混沌称之为无,清升浊降分离为天地即始有,天地间阴阳激荡冲气为和而化育万物即大有。】

(二)太极阴阳

2、阴阳反存,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简注:①世间万物,知正即知其反,反存则正必已先存。②阴阳对立但共存于事物或概念本身,即阴阳两方面是以相反的状态共存的,美与恶、善与不善分别共存于外相与内质的性质特征评判,其他阴阳面情形亦是如此。③天地生养万物而不恃不居,圣人体天则地而无为无言以教化百姓。此无为指道外无为或逆势不为,非彻无所为。④此章出现了恒字,道德经中的“恒”字,以及作为名词的“常”字应当特别注意,例如第2章阴阳反存之“恒”字,第16章之“复命曰常”,第55章“知和曰常”,三者实为以规律法则形式存在的恒常之道。】

3、阴阳反成,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简注:①曲则全者名实也、枉则直者蓄发也、洼则盈者地势也、敝则新者更替也、少则得者聚人也、多则惑者神散也。此反成指阴阳双方互为环境和条件,相互滋养。②不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而是人见人是、人察知而拱举,才是明白,才能彰显、有功和长久。③抱一为天下式,一字在第39章更是着墨甚重。大概而论,在数字中最接近于道的是一字,在具体事物中最接近于道的是水字,一即阴阳反存、万物负阴抱阳而同归于太极、浑元凝一之意,一更近道体;水即柔弱、利而不争、洼居下流、居雄守雌之意,水更近上德。④争与不争之名实取舍,实为圣人之无心以民心为心、大制不割、利民而不害民之意,圣人不争清静无为而民心自然归聚。不争而争之真意,或自然而然或以迂为直;自然而然者,不争者心欲也、争之者果归也;以迂为直者,直面必逆而险阻,迂回则顺而通者矣。另此论是有严格条件的,不可妄用。⑤曲则全,并非虚言,确实能够保全而归存。】

4、阴阳君臣,第26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简注:①厚重是轻率的根本,沉静是躁动的主宰。所以君子每次出行都离不开车辆及行李。虽然居住在豪华的宅邸里,心态却像燕子一样洒脱豁然。而那些作为万乘之国的君主,却因为一人之私欲而轻率地扰动天下。轻率会失去根本,躁动会失去主位。②轻重静躁之两对矛盾,各有根末主次之别,无根不久、无主不存则先后之判明矣。】

5、阴阳反用,第36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简注:①如果想收敛,必先使之张满;如果想削弱,必先使之增强;如果想废止,必先使之兴盛;如果想夺取,必先充分给予。这就是微妙玄通之明达。柔弱能够战胜刚强。鱼儿不可脱离宽水深渊,国家的重器不可轻易展示给人看。②歙张、弱强、废兴、取与之之反取之道,非力学直行之直取逻辑、而是心理学极反之间接逻辑,是高深的一种因敌制胜之道,其应用也是有极其严格情景条件的。③柔弱胜刚强者,以柔中刚克刚中柔,以弱中强制强中弱也,本质为相对强弱的时空虚实转化,故名实异反也。④鱼跃于渊指长处优势的环境制约性,如虎啸山林;利器潜藏则指对条件的依赖性及攻防价值的突然性,如五行生克。】

6、阴阳反动,第40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简注:①物极必反是道体存运之根本动力,处弱守雌是用道治事之原则形式。天下万物之大有,源生于天地初分之始有,天地始有则化生于无极元始之虚无。②极反运动,即月圆必缺,缺而必圆之阴阳反转,实际如同唯物辩证法之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是事务存在及发展变化内在动力之论述。处弱并非内弱或自弱,而是居雄守雌、处强守弱。③此章极其重要,第1章实言道体道名之名实之辩,第40章实言道体存运之动力和形式。反者道之动,故万物返本归根、有无相生,是复命曰常之源动力;弱者道之用,故大成若缺、九五更新、不盈蔽而新成、冲气以为和,是知和曰常之元动机。】

7、阴阳和生,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简注:①言生则必有先后,道即元始虚无、一即太极混沌、二即阴阳分抗、三即阴阳冲和、万物皆生于阴阳激荡、和气温育之时机。万物皆阴阳反抱、冲气调和而成浑一之太极。人们所厌恶的,无非孤、寡、不谷而已,王侯却把它作为自己的称号。事物有时欲减损却增益,有时欲增益却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教导别人。强横者不得好死,我把它作为教化的最高原则。②王公称孤道寡,既是守弱下人之道、亦是自警戒满之意;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者,既是圆缺极反之道、亦是下人均利之道也。参第42章善用人者为之下。③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罕见的警咒之语,亦为处柔守弱之反言,且与老子道忌兵胜的主张前后一致。】

8、阴阳反象,第45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简注:①大成若缺者物极必反也、大盈若冲者器空方用也、大直若屈者直必众趋也、大巧若拙者智聪次第也、大辩若讷者巧言必漏也;大成若缺者九五更新也、大盈若冲者虚实转化也、大直若屈者以迂为直也、大巧若拙者智慧胜聪明也、大辩若讷者五行生克也。沉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暑热,清净是天下的正源。②清净既是个人修行之根、亦是治国无为之本。修佛者易于产生联想,佛经精髓之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即为空寂灵妙之清净心,而道德经又是微言大义般的语焉不详,此角度看似乎金刚经才是道德经的绝佳诠释。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即物极必反,不盈蔽而新成,圆满而不圆满之意。】

9、阴阳转化,第58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简注:①政令沉闷少出,百姓淳朴自然;政令严苛繁杂,百姓忧惧不安。灾祸是福缘倚生之处,福缘是祸患伏生之地。其实并无恒定之正,正反转为奇,善反转为妖。众人痴迷于惯常,时积日久而愈加顽固。因此圣人方正而不舍弃、廉洁而不伤人、率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耀眼。②此章之言,静民则治、扰民则乱;祸福倚伏无常、奇正因化无端;故圣人守清净根本且因化而治,则方正而圆融,和光而同尘,以致无为而无不为。】

10、阴阳表里,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简注:①诚信的话不完美而舒适,完美而舒适的话不会是诚信的。善者无意巧辩,巧辩者必有所图。深知者难以渊博,渊博者难以专精。圣人不积物、施之于众而自己更加富有。天道施利而不生害,圣人无为而不争利。②此章言,忠言逆耳、真言有缺;善者在行果而不在名辩;专博自古难两全;取得与给与形实相反;天道是圣人的榜样。】

(三)道之象状

11、冲渊湛先。第4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简注:①道体之存,冲虚无形、深奥宗居、存似非存、在天帝之先就存在了。②即言道为元始及恒存状态、无所不在又无时不在。此处可将三教之道、神、佛概念作番比较。】

12、谷神不死,第6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简注:①谷神为化育万物之神,即道。②玄牝即老母、玄牝之门即生命之门,即天地根源,也即道、即阴阳冲和、即生死之归。】

13、水几于道,第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简注:①上善似水,水滋养万物而不重、避高而洼居、大利而不争,是最接近于道的事物。②居于安地、心念沉静、待人仁慈、言谈诚信、为政而不乱、做事能发挥长处、行动善于把握时机。③正是因为不争,所以人无怨恨、自己坦然而不担忧。】

14、希夷微一,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简注:①道体之存,看不见、听不到、抓不住,三者没法讯问,浑然一体。上边不明、下际不暗、绵延无尽若有若无,莫可名状,就像不存在一样。②无形之形、无物之物,恍恍惚惚,感存而迎之不见其首、体运而随之不见其尾。③执古之道,可御今之万有;反之据今之道,亦可知古之元始。即言道体之存运,古今恒一也,这就是道之纲纪。此处略言当察。】

15、惟恍惟惚,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简注:①大德的内容,只有道而已。此言德的本质,即道体之用,道为德之内容本质,德为道之形式表现,二者体用合一、互为表里。此处可知道德经之德,非今日品德之德,而是一种更具原始宽度的性质表述。②道作为一种事物,恍恍惚惚,若有若无,但其中却是有象状及实物的;深远幽暗,但其中却是有精华的;精华非常真实,其中却是有信征可验的。③从今溯古,其名一直存在,即道体存运恒一,凭此可以阅察万物的开始。我凭借什么可以知道万物开始的状况呢,就是凭借道之规律。道与众甫之关联,实为有生于无、阴阳冲和万物变生之体现。可参考第42章道生万物之言。】

16、混先独周,第25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简注:①有物阴阳混成,存在于天地之先。寂静寥廓,独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停止,可称之为化育天地之母体。②我不知道它的元始之名,勉强把它描述为道,并勉强为之命名为大,大就是时间流运不终、空间绵延无尽、循环往复而无始无终。③道、天、地、人宇宙四大,人居其一。(四大之性,人灵而私、地柔而厚、天刚而健、道周而和、自然原本如此。)人法地之柔厚、地法天之刚健、天法道之周和,道法自然而然。(四大连环法效,实言人之法效三大,即人当悟道以破天性之桎梏,以致公私兼顾、刚柔并济、阴阳调和、周运更新、及究竟之自在解脱。)】

17、道之出口,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简注:①大象即道,言其无形,即大象无形。执握大道,天下往聚;至而不害其利,就会安定、和平、祥泰;心悦食足,过客就会止徙安居。②大道说出口或显现运效,淡而无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用起来永无尽头。即言道之存运虽实,但难以感知及握用。】

18、川谷江海,第32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简注:①道变化万端而常没有恒定的名称,且元始质朴。虽然似乎微小质朴,但天下没有人能够使他臣服。王侯如果能够执握大道,天下将自然宾服。②天地交泰、阴阳冲和而普降甘露,没有人发号施令就雨露均沾。王侯建立规章制度,各安其名、各司其职、相互制约、适可而止,就不会有什么祸患。③道在天下的角色,就如同川谷对于大海一样,导流归聚、贯通始终,而万物自然和合。】

19、无名之朴,第37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简注:①道常常守静无为而实际无所不为,此言行为与结果,亦可指逆则彻无所为、顺则无所不为。②王侯如果能够守执大道,则万物将自然育化,化而生长,我将用无名之朴来为其镇御保抚。无名之朴,就是不生私欲、无私欲则必然守静少为,天下将自然安定。】

【大段简注:道之相状可助力于感知道之存运。冲虚奥远、不死元存、如水之性、无声无形、似有似无、混元独运、导抚万物、元始质朴,综而言之,道之存运犹如帝神主宰。】

(四)恒道之道

20、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第16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简注:①虚心息虑、止躁归静,万物纷纷育化生长,我则观览其生死荣枯之循环往复。②万物纷繁,各自回归其根本,回归其根本就是复命,复命就是常道,察知常道才能叫做明达。③不知常道,妄思随作就会招致凶祸。察知常道,就能容量万物,容量万物才能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保全万物,保全万物才合乎天道,合乎天道才能长久,从而永远不会有什么危险祸患。】

21、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第55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简注:①含德最厚者,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毒虫不会蛰咬、猛兽不会扑据、烈鸟不会搏击。筋骨柔弱而双拳握固,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而生殖器勃起,这是元精饱满至极的缘故。②终日号叫而声音不会沙哑,这是和气温润至极的缘故。③察知和合叫做常道,知道常道才叫做明白通达。有益于养生叫做祥和,心欲驱使气机叫做坚强。④万物到了壮年就会步入老年,这是不合乎大道的,不合乎大道就会走向死亡。⑤物壮则老,谓之不道,出发点是道的本质特征,即不盈、蔽而新成而言;另物壮则老,生命生荣枯死、返本归根是必然规律,是复命曰常之常道,即又是合乎常道的;所以物壮则老合道不合道,关键是看关注点在究竟还是过程,关注究竟是宏观,关注过程是微观。】

2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33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简注:①洞知他人叫做智,深知自身叫做明。展言之,智反为愚、明反为暗,愚即不知外也,暗即不知内也。知人外而易也、知己内而难也,难在一个私字上。②能较胜他人说明力量大,能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知道满足的人容易积富。③能够顽强推行其夙愿才能称之为有意志。不丧失其本分和长处才能久存。身死而精神不灭才是真正的长寿。】

22-2、自见者不明,第24章[修道篇重断]: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2-3、见小曰明,第52章[修道篇重断];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22-4、微明,第36章[矛盾反用重断];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简注:①想使之收敛,必先使之扩张;想使之削弱,必先使之更强;想使之衰废,必先使之兴盛;想要夺取,必先给与。这就是精微的明达。②鱼不可脱离深渊,国家重器不可公示于众人。即言不要轻易离开最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环境,关系命脉的重器不可轻易显露以使敌人有所防备。】

23、袭明,第27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简注:①善于行走者会没有痕迹、善于言辞者会没有漏洞;善于计算者不用算筹,善于关闭者即使不用门栓他人仍打不开,善于打结者即使不用绳子他人也解不开。②所以圣人善于施救众人就没有人被遗弃;善于救助万物,就没有事物被抛弃,这就是大明或重明,此言大仁同仁、凡圣同归、物我一致,即为大彻大悟,真经已得、大道已行之状。③所以善于做人的人是那些不善于做人者的老师,那些不善于做人的人是那些善于做人者的资鉴。不能向对方学习或借鉴,即使聪明,也只能是小聪明大糊涂,这是精深微妙的道理。此处虽智大迷是妙言,与大智若愚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段简注:①常道之道,经文明言的只有复命曰常、知和曰常二论,即规律之道。道德经全文,出现恒、常之字的,只有四处,一是经首第一章的常道常名之言,意为道体恒固而道名万变之意;二是第二章的矛盾反存之恒也,意为阴阳对立统一为恒固规律之意;三是第十六章,观复万物之复命曰常,即循环往复、返本归根的周期性运动;四是第五十五章,赤子号而不嗄之知和曰常,即阴阳调和方能久存不伤之意。所以经文中的恒和常字应当引起特别关注。②道德经全经之言明有四,知常曰明、自知者明、不自见者故明、见小曰明,即悟知规律是明、自知不暗是明、不自见致怨是明、见微知著是明,即真正的明白通达是在悟道、自知、和尘、察变基础上的知行自如,亦即得道。另有第二十七章之袭明和第三十六章的微明之言,则是明达之后的因用,本质也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道德经之明字,绝非随言,而是全经的终极目的,而察之者鲜矣。】

(五)天地与圣人

24、大仁不仁,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简注:①天地不存仁慈之心,把万物当做刍狗一样生养;圣人不故仁慈之行,把百姓当做刍狗一样教化。此言天地和圣人对万物和百姓没有差别心,一视同仁,无漏不遗皆生养教化,是真正的仁,也即上德不德。②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虚出而不尽、越动越多。但对人则言多必漏,不如坚守中道,即守静希言、清净无为。】

25、大私无私,第7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简注:①天道地德,绵长恒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是为了生养万物而自发地存续运转。②所以圣人法效天地,公而忘私、蹈险忘身,结果后处而推先、忘身而拱存。难道不是因为其大公无私吗?所以能够成就其大私。】

26、功成身退,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简注:①守持求满,不如知足适止;锋芒毕露,难以长保不衰。金玉满堂,没有人能够一直握据;怀富居贵而生骄奢之心,必然留下祸患。②功成身退,是天道规律。】

27、无之以为用,第11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简注:①三十根辐条共集于一轴轮毂,正因为其轮毂中空,才有了支持车身的功用。拌和黏土制成瓷器,正是因为围延而中空,才有了盛容实物的作用。②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了房屋用以居住的功用。③所以物存实有方可因材图利,器中虚空方可容纳他物。此处实言有无并用、虚实和合而互依促进之理;联系第1章之无以观其妙有以观其徼,则言其有无相生、对立反存而循环转化之理,貌似而各有所重。】

28、为腹不为目,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简注:①五色炫彩使人眼花缭乱,五音缭绕使人听觉失真,五味佳肴使人口舌爽快,驰骋田猎使人心智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让人操行受到妨害。②所以圣人偏重填饱肚子而不是在意声色享受,所以民众也应该摒弃那些过度的物欲而采取这种知足常乐的态度。③为腹不为目即为摒弃尘杂、息心止虑、除躁归静,以求蓄养精神并专注其事之意。】

29、贵大患若身,第13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简注:①宠辱皆使接受者产生惊惧,重视大患就像重视自己的身体性命。②什么是宠辱若惊?受宠指下卑者为上尊者所喜爱,得到时惊喜、失去时惊惧,即所谓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的忧患,是因为我有身私,如果我公而忘私,我还有什么可忧患的。③所以,像重视和爱惜身私一样去重视和爱惜天下,这样的人才值得把天下寄托给他。】

30、不盈蔽而新成,第15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简注:①古时那些得道行道的人,微妙神通,道行精深而难以识别。正是因为难以识别,我才只能勉强描述他们的样子。②豫者大象也、犹者走兽也、俨者客处也、涣者解散也、敦者厚朴也、旷者虚奥也、混者浑一也、澹者广静也、飂者飘逸也。谨慎渐行就像大象在冬天通过结冰的河流;警觉敏锐就像走兽洞察四周的危险;恭敬遵依就像做客一样;自然无声就像冰山消解;敦厚质朴就像原木;旷达阔容就像深谷;浑然一体就像浊水;思虑沉静就像大海;自然洒脱就像飘风。③谁能够耐心沉静使浊水逐渐清澈,谁能够激励驱动使守安倦怠者慢慢焕发生机。能够行此大道者,不会固步自满,只有不固步自满,才能够推陈出新、生机永驻。④不盈、蔽而新成,是道德经精义所在。《易经·乾卦》之九五飞龙在天,及九六亢龙有悔,即言月圆必缺、物极必反之理。二者殊途同归、文异而义同。】

31、太上不知有之,第17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简注:①圣人之在天地之间,最理想的情况是百姓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理想的情况是百姓能够亲近和赞誉他但不认为其是圣人,再其次的情况是百姓畏患其惊言异行而远避不及,再其次的情况是百姓不但不认同其言行而且讥笑侮辱之。②信任或信心不足,是因为内心缺乏信任或信心的前提基础。悠然自处而希言贵静。功成身退,百姓都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与他人有什么关系。③太上不知有之、百姓皆谓我自然,此言圣人教化苍生或圣王因治天下,无为而自然,百姓安居乐业而不知其实际缘由。此句与第38章之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及第41章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建德若偷,遥相呼应。】

32、异于人而贵食母,第20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简注:①唯尊与阿奉相距多远、善良与邪恶相差多少。众生所畏惧的,不可不畏惧;荒芜广远,没有尽头。此言畏众人之所畏是为和光同尘及为苍生谋福祉。荒芜没有尽头既可指悟修大道没有止境,也可指为众生谋福祉没有终时。②众人喜乐,如宴享美食、如踏春观览美景。我却淡泊澄澈波澜不惊、纯真无欲就像尚未进入孩童阶段的婴儿、神容倦怠就像无家可归的浪子。众人皆有财物积累,我却身无一物。③我有一颗(众人眼里)愚人之心呀。众人(看起来)都明白、我却很昏昧;众人明察秋毫、我却很愚钝;众人都有所凭借或成就,我却愚顽粗俗似无是处。④只有我(看起来)异于众人,其实是尊服大道,处柔守弱而已。⑤第17章言和光同尘、太上不知有之,第20章又言异于人而贵食母,二者并非矛盾,而是分言其内外及察变之别,内外者言貌同俗常而内服至道,察变者言忧患将至众昏而己察。】

33、不自大而成其大,第34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简注:①大道存运,泛达而幽至,如时伴左右。②万物赖之化生而不推辞,功成事遂而不占有,生养万物而不为其主宰。③常常无欲可以称之为微小,万物归养而不为其主宰可称之为大。正是因为始终不自居为大,所以才能够成就其功。④此言小大之辩,欲小而功大、虚冲而容大之意也。】

34、出远知少,第47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简注:①足不出户,就可断知天下大事;目不窥曦,就可参悟无形天道。其出行的范围越广远,其收获的真知就越少。②因此,圣人未足行而推知,未目见而思明,未力为而自成。③第47章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与第48章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相得益彰。出远知少者行也、言其痴于耳目视听而未达事物的本质规律;学益道损者知也、言其迷于知识广博而未能融通内化也;两章互文,言当知行合一、由表及里、参悟事物真相及规律。】

35、圣人无心,第49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简注:①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意欲,以百姓的意欲为自己的意欲。②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以居善为德行。诚信的人,我诚信待之;不诚信的人,我也诚信待之,以诚信为德行。③圣人之在天下,一副啬神敛欲的样子,让自己的心思与百姓的心思浑然一体,百姓之心即自己之心,百姓都充当自己的耳目,像对待孩童一样爱护而滋养之。另解圣人之在天下,收敛自己的意欲,让百姓的心思归于浑朴,百姓都专注于耳目之娱,圣人则让他们回归婴孩般淳朴的状态。两者皆似合理,但结合本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此处解释为和光同尘似乎更妥当。】

36、圣人不争,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简注:①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们善于居处在低下之地,百川汇聚自然使其成为王者。②因此圣王如果想位居百姓之上,就必然要言辞谦虚,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如果想名列百姓之先,就必然要以百姓意欲为重、将自己的身私至于其后。所以圣王虽然地位在百姓之上而百姓不会感到负担沉重,虽然名望在百姓之先而百姓不会受到伤害,所以天下万民都乐意将他推举尊位而不心生厌恶。③正是因为这种不争之心,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与之相争。④圣王欲位上名先并执握天下,就要言下百姓、私后万民,这种大争不争之论,数千年来已成为顶级权谋之策。然道德经的权谋精义,在于得道践德,在于上德不德和建德若偷,故不争之争实为圣王言行的自然结果,若是故为,则必然因利害冲突而终究事与愿违。】

37、圣人被褐而怀玉,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简注:①我的言论非常容易理解和践行。但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真正悟透并身体力行。凡言皆有宗旨,万事皆有重心。正是因为天下没有真知,所以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理解我的人已经很罕见了,那么践行我主张的人就更加珍贵了。②(正因为众生痴迷于尘欲和假相,圣人很难被知晓和重视。)所以圣人常常是一副身穿布衣而怀揣宝玉般至道上德的寻常样子。③第70章之圣人被褐而怀玉之句,与第41章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之句上下呼应。】

38、圣人功成而不处,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简注:①天道,就像拉开的弓箭,必然要回归常态和平衡。高者抑制使之下趋,下者推举使之上升;有余者减损之、不足者增益之。②天地之道是减损有余以增益不足,以使平衡而共存;人间之道则不是这样子,而是减损不足者去奉养有余者,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从而使社会失去平衡走向混乱。③什么人能够在人间捐弃有余以奉养天下,只有得道的圣人。所以圣人为民谋福祉而不恃德、治平天下而不居功,其不愿被视为圣贤。】

39、圣人司契而不责于人,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简注:①调和大的积怨,必然仍有或多或少的余怨留存。以德报怨,怎么会是妥善的化解方式呢?言外之意是存在更好的少生甚至不生怨恨的方式,即下文。②所以,圣人应当像债主手持契约存根一样把握主动且宽容,而不是苛责于人。得道的大德之人倾向于把握原则,而离道的无德之人则倾向于繁琐管理。天道没有亲疏远近的观念,常常照顾善良的人。③此章论断简直精妙绝伦,调和积怨以及以德报怨都不是至善方式,只有执握至善上德才能消弭嗔怨于无形,此道亦即居理且宽容、秉持知和曰常的道纪。无德司彻且事后调和、与有德司契且居理宽容,犹如扁鹊兄弟之医道,高下自分而众人常颠倒之。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微言至道上德,上德即上善,次第而出老子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之三宝,这种把善良当做顶级智慧的观念是道德经的一大特色。】

(六)上德之形

40、上德不德,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简注:①上德者清净自然、至善为民出自本心、功成身退而无世俗名德,因此是真正的有德者;下德者因应众念、嘉言善行实为名德、声名显赫无不符合上德的标准,因此不是真正的有德者。②上德者清净无为或建德若偷而民众认为其无所作为,下德者行为卓著声名显赫而民众都知道其大有作为。③上仁者基于至善本心实有所为而民众难察且认为其无所作为,上义者义举昭著实有所为而民众易知且认为其有所作为。上礼者敬畏在心实有所为而民众认为不符常理就没有回应他,且纷纷攘臂而弃之。④所以天道有失而后方有善德之名,善德有失而后方有仁慈之判,仁慈有失而后方有正义之举,正义有失而后方有礼仪之约。礼仪的出现,正是忠信不足的表现,是天下祸乱的罪魁祸首。⑤所谓的先知,只不过是悟道者的外在表现,且是纵容民众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处世宁愿素居其仁厚朴实、也不愿意显居其薄义华名。所以要抛弃外表的华丽名德,而回归内在的朴实厚重。】

41、上德得一,第39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简注:①古时候得到凝一的几种情形:天空得到凝一就会变得清澈万里,大地得到凝一就会变得安宁浑厚,精神得到凝一就会变得灵光睿智,河谷得到凝一就会变得充盈连通,万物得到凝一就会化生成长,王侯得到凝一就会成为天下共主。②这就会引起,天空不能清澈就会崩裂变候,大地不能安宁就会荒废无用,精神不能灵睿就会疲惫迟钝,河谷不能充盈就会枯竭断流,万物不能生长就会灭亡,王侯主位不稳就会被颠覆。③因此卑贱是尊贵的根本,下实是高位的基础。因此王侯自称为孤王、寡人、不谷,这难道不是下贱为高贵的根本吗?不是吗?所以导致最高的荣誉常常没有荣誉之名。所以不愿意成为晶莹温润的宝玉,却愿意做朴实坚硬的原石。】

42、上德若水,第43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简注: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纵横驰骋。看似不存在的东西能够进入几乎没有间隙的事物之内,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了。②清净无言的教化,得道无为的益处,天下极少有能够比得上的。】

43、上德玄德,第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简注:①道生之即阴阳交和而变生万物、德畜之即气暖露降而滋养保存、物形之即食物能量使之成长、势成之即环境形势使之成熟圆满。②因此天下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与德的尊贵,没有人发布命令而万物自然消长。③所以道化生万物、德畜养万物、使之生长发育、使之形塑间适,滋养成熟又覆盖保护。滋生而不持有,为护而不恃功,助长而不主宰。这就是玄妙至大的德行。④道德经之玄德,出现两次,第51章玄德者,言天地对万物生养之至道上德;第65章玄德者,言愚民之策的范式和原则为至德,虽有古理但反智而不倡导。】

44、上德三宝,第67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简注:①天下人都说我的道看起来广大,似乎不像任何具体事物的样子。其实正是因为广大所以才看起来不像。如果像,那就会随着时空流逝而渐消渐细了。②我有三宝,受持可保久长。一是慈爱,二是俭啬,三是不敢为天下先。慈爱所以能够勇武,节俭所以能够广久,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能够成为天下共主。老子三宝,慈能勇者、有所护而志坚意决也,俭能广者、神敛节用而识广用久也,不敢为天下先者、后其身私以百姓心为心而为共主也。③如果舍慈而失勇,舍俭而不广,舍后而出先,必然会自致其亡。如果慈爱兵民,则进战必胜、退守必固。上天想挽救他,就会用慈爱来守卫他。④此章甚为重要,道德经以道为本,以德为承,以三宝为归。至道无形,返本归根而阴阳和存;上德不德,功成身退而上善似水;世道日损,道德仁义礼五阶方次第而生;慈爱者仁也,俭啬者精神及物用也,不敢为天下先者权谋也。道德经提倡清静无为,处柔守弱而功成身退,柔慈被置于原则性中枢地位。⑤中国传统宗学中,兵家以刚为基点创建了辩证法,道家以柔为基点创建了辩证法,儒家以中为基点创建了辩证法,易经则以阴阳成易、刚柔为爻为原则创建了辩证法并成为诸学共同的深根渊源。】

45、受国不祥,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简注:①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而蚀坚克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的,所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它。②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却没有人能够做到。③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一国的污垢不足,才能够成为社稷之主;能够承受一国的灾祸困苦,才能够成为天下共主。正面真实的言论听起来像说反话似的。此言圣人或王侯的天下担当,即德配其位、能担其责,否则德不配位者难居其久,能不尽责者必造颠覆。④道德经中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似乎是究竟天道,其实不然。柔弱是得道上德者的处柔守弱,而无论凡圣,得道者必循道依势而为,上德者必悯恤苍生而大公无私,故得道上德者原始力强,柔弱者外也,刚强者内也。所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者,以刚中柔克柔中刚,以弱中强克强中弱也,此深居奥潜之道,不可不察也。进知,五行生克乃恒久大道,反克反生者,形实之别也。】

46、建德若偷,第41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简注:①上士闻道,会如造棒喝且勤奋而厉行;中士闻道,会半信半疑且时行时止或半途而废;下士闻道,会不以为然且大笑其荒诞不经或寻常不值。所以不被庸俗众人讥笑不足以称之为真道。此言至道违俗或至简,以至于常人认为其不符合通俗的标准或者断石为玉。此言与第70章人不识圣及圣人被褐而怀玉旨意大同。②所以世存这样的格言:至明大道表现出来反而有所暗昧,真正的前进之路走起来让人感觉是在迂回后退,现实的平坦大道看起来崎岖不平;至上德性如山谷般空虚幽深,广厚德性反而表现为有所不足,建立上德却好像是在偷偷摸摸,质朴纯真表现为瑕疵浑浊;真正的清白看起来似乎是受到了羞辱,真正的方正看起来没有边角,大的重器总是较晚才能形成,大的声响反而音希听微,大的象状表现为没有形状,真道或隐或变并没有固定的名字。③只有真道,善于施与而成就万物。④此章实言至道、上德及万事万物,在质与形、实与名、信与疑、受与拒、实与理等方面的对立统一,主旨在不笑不足以为道及建德若偷。第41章可与第45章可相得益彰,皆为内容与形式、至道与常理的区别与联系。】

【大段简注:①德与道,互为表里、一体两面、体用合一,道因德显、德因道成。②至上大德者,或无名德、或混元凝一、或柔善若水、或功成身退、或三宝慈守、或社稷担当。③上德与至道,承用也,唯天地与圣人具之;上德者,或反常或寻常,故与俗常反存。】

(七)天门开阖

47、载营魄抱一,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简注:①敛神内守能使体载之魂魄合一而不分离吗?神专气和能使身躯柔软像婴儿一样纯真无欲吗?洗涤心镜滤除杂念,能做到一念清净毫无瑕疵吗?此言既是致虚极、守静笃从而参悟天道之条件,亦是道家返观内照、凝神练气之修真法门。②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遵循规律顺应民意无为而治吗?洞开天眼觉悟天道,能做到刚柔并济雄居而雌守吗?执握天道通达事理,能做到冲虚容物民心为心而似无所知吗?③此章明白四达一语,实为参悟天道之究竟目的,位居枢要而意义重大,但极易被盲览而轻易略过。道德经全文之明,有五,一曰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二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三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四曰见小曰明;五曰不自见故明。另有袭明和微明但非明之意而是明之用。知常曰明,言能够洞察事物返本归根的周期性规律和万物阴阳对立冲气为和的中道规律方可称之为明;自知者明,言能够克私除偏而周判己身之长短方可称之为明;见小曰明,言能够管窥洞天见微知著及见叶落而知天下秋方可称之为明;不自见故明,言谦虚守拙民众见推方能称之为明。】

48、希言自然,第23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简注:①少言守静合乎自然法则。所以狂风不会刮整个早晨,暴雨不会下整整一天。谁是这个样子的呢,天地。天地间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况且是人呢?②所以从事于修道的人,与道同化;从事于修德的人,与德同化;从事于背道弃德之事的人,与失同化。与道同化,道也乐于与之融合;与德同化,德也乐意与之融合;与背道失德同化,失也乐意伴随之。失者,盖言失道失德失事也。③信任不足,是因为有不诚信的德行,或者信心不足,是因为有缺乏信心的事由。④此章言态度的重要性,如同精神万有引力,态度的选择即结果的选择。】

49、余食赘行,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简注:①踮起脚后跟就站不稳,跨步走就走不快,只看到自己长处者难以比知而明,自以为是者他人不认同而难以彰显,自己炫耀功劳者他人难以认同而不归功,自高自大的人难以做众人之长。②这种行为,用道的法则来审视,可以称之为吃剩下的食物或多余的行为。这种行为鬼神都厌恶,所以得道者不会这样做。③此章更是精华智慧,逆道而为就是余食赘行,非但无功而且有害,这也是清静无为的内涵所在。用之于事,避免必然的错误就成功了一半。】

50、知雄守雌,第2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简注:①刚雄不常、柔守为安,柔导以利人。溪者导助也,婴儿,柔弱纯真也。②白是黑非、白争黑静、守黑即不争而容。式者榜样也,无极者浑元太极也,即至善。③荣喜辱悲、荣希辱常、守辱即不显而庸。谷者空容也,朴为本色质地常态。④常德即永恒善德,不离即用随、不忒即不误、足即充分或融合。⑤朴散为器,朴材散制为中空容器,才会有容致用。大制不割,完美的制度不伤害百姓。⑥雌雄/黑白/荣辱是个递进关系,即刚柔/是非/成败,由表及里由行动到观念。溪/式/谷也是递进关系,即通道/榜样/大容,次第而导流/路经/归入。不离/不忒/足盈也是递进关系,随之/和之/融之。婴儿/无极/朴也是递进关系,柔弱无欲/浑圆无极/元始素朴。⑦此章言得道者言行之内外异反也,此人之效法地天道及自然者也,居雄守雌、处白守黑、求荣形辱,内明道达理而外融世容人,即入圣而和光同尘,因道而融容者也。】

51、知轻重,第44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简注:①声誉名望与身体性命哪个更亲近?身体性命与财宝货利哪个才是真正的多?得道与失去哪个才是真正的病态?②过度奢爱必然会耗费大量财货,过度敛藏必然会遗厚而亡,此言奢爱则难积而用乏、悭吝则唯遗而孤苦。③所以知足常乐就不会招致羞辱,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颠覆,可以长用久存。④此章既言轻重,亦言度量,旨在惜命贵身、啬而不吝。】

52、知足常足,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简注:①如果天下有道,则虽在闹市而路遗马粪;如果天下无道,则虽处远郊而蓄养战马。灾祸没有比不知足还大的,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还大的。②所以有知足之心的富足,才是可保长久的真正富足。③此章实言欲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推崇知足常乐及知足常足。】

53、学益道损,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简注:①求学做学问、知识是日积月累而渐增;悟道修行,则是见识日精而数量减损。减损之上再减损,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是无所不为。②取得天下常常是在没有征兆的时候就做准备,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就失去取得天下的时资良机了。③此章极其重要,可谓道德经的关节所在。学益道损,实际是一个把书读厚再读薄、把握本质的一个过程,即学习吸收、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融会贯通、由知而明的过程。④损至无为,并非彻无所为,而是摒除余食赘行后凝练的道髓德骨,即符合现实及客观规律的必不可少的行为。无为而无不为者,背道失德之必错者不为,而尊实重律之循道者果为也。真理唯微,而假相繁众,所以察知并避免必要的错误就成功了一半。大多情形是,察知不可行之道后方知真正的可行之道。⑤无事取天下,即以百姓心为心、大制不割,因顺无为之得民心而取天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即妄为扰民、失民心而失天下。⑥第24章余食赘行与第48章学益道损,内在一致而遥相呼应。】

54、出生入死,第50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简注:①出世为生入土为死。生而长寿的人,十有其三;生而短命的人,十有其三;出生后本可长生,却因恣意妄行而将自己置于死亡之地的人,也是十有其三。此言出生者的三种命运,另有其一则浮游于三者之间。②(生者稀少或自陷于死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其图存的奉养太丰厚了。此言反常之处在于,生而长寿的人稀少,老子看到的不是正面的物资匮乏而是反面的养生太厚。内在的原因,是老子倡导节俭及摄生有度。③听说善于摄取养生的人,(饮食有度、动静有节、不蹈险地,所以)路上行走不会遇到兕牛和猛虎,进入军阵不会被刀兵所伤;兕牛无法投撞其硬角、猛虎无法搏施其利爪、兵士无从挥击其兵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不会把自己置于死地。④此章言养生,倡导摄生有度、动静有常和不蹈险地。】

55、光复其明,第52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简注:①天下是有元始开端的,就是天下的生母或根源。既然知道了生母,就自然可以推知其子嗣;既然知道了子嗣,就可以反溯其生母,互相溯源,永远不会错误。此言事物之间的因果生养关系,天下母者即道即元始无极,子者即天地始有及万物大有。此言为下文备用,即道生天地万物及人,人自然可以返本归根以迎服至道,即清净无为、柔静专气、明达恒久。②塞止其口舌,关闭其窍门,终生不会劳累疲惫。开口滔滔不绝,治事忙碌不休,终生就没法挽救。此言塞其兑闭其门者,言精神内守、返观内照、魂魄抱一之凝神静气法门。此言亦是为下文备用,塞兑闭门凝神静气以涤除玄览而灵明悟道。③能够明察秋毫及见微知著才是真正的明达,能够内刚外柔及居雄守雌才是真正的强大。用至道上德之曦光,驱除暗昧而回归其明达,不会留下身命上的祸患。这是因袭恒常之道。④此章用其光、复归其明之言,精妙至当,实为悟道修道之究竟法门。人之生而处世,常因尘蔽天聪、杂夺中枢而沦入暗昧病道,若能既知其子而复守其母,则可觉悟天道、开通天听而返璞归真。】

56、唯施是畏,第53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简注:①(道)使我悟得真知且笃信坚定,选择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就是捷径邪路。大道是非常平坦的,而常人却偏好捷径。②朝堂非常豪华,田地非常荒芜,仓库非常空虚;穿着华美衣服,携带锋利佩剑,嗜好美味佳肴,积财有余。这就是强盗头子。多么的无道呀!③此章言唯施是畏、即盗夸般的无道行为,即害民生产、夺民财货而生活奢靡、浮华强横。】

57、以身观身,第54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简注:①善于建树的不能拔除,善于抱持的不能脱逃,子孙坚守这些原则可以繁衍生息,永不断绝。此言所谓善建善抱之客者,即至道上德。②一人修行且身体力行,其善德才是真实的;推至一家修行,其善德才会富余;推至一乡修行,其善德才会绵长;推至一国修行,其善德才会丰沛;推至天下修行,其善德才能普天同享。③所以,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即推己及人、由寡至众、由此到彼。我凭借什么知道天下是什么样子的?(即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就凭借这些道法。】

58、和光同尘,第56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简注:①智者不会妄言多言,夸夸其谈者必然不是智者。②堵塞其口舌、关闭其窍门,以返观内照而养精蓄锐;挫削其锐气、解除其纷杂,以涤除玄览而处柔守雌;收敛其光芒、同化其尘容,以与民同俗而融容教化。这就是最原始质朴的混同。③(因为与民玄同)所以你不可能与他过于亲近或疏远,不可能因他而独得其利或独受其害,不可能因他而独得富贵或贫贱,即圣人玄同处世,一视同仁而超越亲属、利害、贵贱之分别,所以被天下人所尊重!④第56章和光同尘之玄同可结合第5章之以百姓为刍狗,及第17章之太上不知有之,及第41章之建德若偷等相关之处相互参详。】

59、唯啬早服,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简注:①治理民众敬奉上天,没有比节欲啬神更重要的。只有节欲啬神,才能称得上趁早服道;趁早服道就是重视积累德行;积累德行就会攻无不克;攻无不克则无人知道其能量极限;没有人知道其能量极限,就可以居有其国;有了护国的根本,就可以长治久安。②这就是加深根本稳固基础,以保证长生久视的善道。此言长生久视,盖安民保国之意,即百姓太平长生,王侯才能久享其国。③啬者,节俭财用吝啬耗神之意,节财可足用、啬神可精锐。精锐则智明。另深根固柢、长生久视有修道者解释为返观内照、蓄养精神之意。】

60、图难于其易,第63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简注:①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以无味为味。大始于小、多源于少,以德报怨。通俗言之,真意是以清净无欲为欲望、以因势守静为行为、以清淡不奇为正味。为大于其形小、为多于其量少,以德报怨去化解怨恨。②在难为之事尚且容易的时候图谋,在大事尚且细微的时候着手;天下的难为之事,必然是从容易开始升级,天下的巨大之事,必然是从细微开始发展变化。③因此圣人始终不以大为目的而贪图丰功伟绩,所以能够成就其大的结果。④轻易承诺必然缺少诚信,经常武断易判必然会遭遇更多困难。因此圣人尚且不低估其事,所以始终没有真正的困难。④此章极具智慧,倡导未雨绸缪和重诺难视,即不后知后觉和骄傲轻敌。早图则有备、早始则势易、势易则功成;重诺方立信、正视可破难。】

61、慎终如始,第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简注:①形势平安发展时容易守持,事情尚未露出征兆时容易图谋。事物很脆弱就容易破碎崩离,事情初始微小时容易瓦解消散。在事情还没影子的时候就打好基础或在问题还没出现的时候就做好防备,在天下尚未大乱的时候就找出乱源并清除它。②需要数人方能合抱的树木,也是从丝毫微末的苗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也是从土石一层层垒砌起来的;千里之遥的远行,也只能从脚下开始。③人们做事情,常常在几乎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遇了最终失败。谨慎对待终点就像恭敬对待开始,那么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④此章精义,既是未雨绸缪、又是慎终如始,皆为价值连城、闪耀千古的大智慧,更是大道至简的典型化身。】

62、下以用人,第68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简注:①善于做武士的,不会逞其勇武而只有鲁莽;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动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给敌人创造战胜你的机会;善于用人的,能够礼贤下士。此寥寥数言,却包揽了传统上几乎所有的顶级智慧,如倡导智勇兼备、不怒而兴师、先为不可胜而后因敌制胜、下贤而图王事。智勇兼备者,将也;不怒而兴师者帅也;善为不可胜者,胜帅也;下以用人者,王也。此至简大道,知之者众而然之且为之者寡,何也?盖因智勇在性而天性难校、静怒在量而人易己难、不可胜在己而众常寄望于敌、下人者王而众常自尊而妒贤。②这是不争的内在本质德性,即善于察用人才及聚合众人之力,这就是配合天道、是古往今来的终极智慧。】

63、病病不病,第71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简注:①知道自己不知道,勉强可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那就是病态了。只有担心病态即以病为病,才能够避免病态。②圣人不会进入病态,是因为他诚实地把病态当病态从而未雨绸缪所致。③病病不病,与讳疾忌医、夜郎自大、甚至狂妄骄横截然相反,是一种诚实、量容和智慧的认知及处世方式。】

64、不召而自来,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简注:①(勇者外力也,敢者内胆也),勇武果敢的人都被杀死了,勇黠柔弱的人则被存活下来。杀死勇敢者与存活不勇敢者,既有利处也有害处。上天也厌恶断定谁生谁死,没有人知道其内在原因。因此圣人尚且以之为难事。此句中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似当另解:无所敬畏而勇武鲁莽就会被杀,有所敬畏而勇于蹈险克难则会存活。②天道所在,不争夺而善于取胜,不言说而善于回应,不招引而自发前来,坦然自若而善于谋划。天网宽广无边,虽然稀疏但不会有遗漏。③此章言天道规律先人而自在,客观存运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事因顺则凡谋必成,实为天然的自働化,千古不易。天道如飞轮之斩,入域即被主,显发为势则如金刚锋锐、飞旋而动、顺则硕收、逆则血斩,从而成为庸碌而逆道者毙、清净而服道者成之根本原因,也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精髓所在,一言以蔽之,不召而自来。】

65、生柔死坚,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简注:①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软而力弱,但死亡之后身体就会变得坚硬结实。草木活着的时候也是柔软而脆弱的,但枯死之后就会变得干枯而僵硬。②所以,坚强是死亡的特征,柔弱是生存的特征。所以兵锋太强就会遭到覆灭,草木太过强硬就会被强力折断。强大者处于下方,柔弱者处于上方。③此章通过人和草木之生柔死坚,说明并倡导居雄守雌而内刚外柔。】

(八)治兵之道

66、道忌兵胜,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简注:①以道辅佐王侯将相的人,不会支持其凭借强大军力争雄于天下。这种做法容易遭到报复或报应。部队驻扎之地,田地荒芜而后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是凶灾连年。②只求胜利的目的而已,不敢强取豪夺。战胜之后不要自恃其胜、不要自行炫耀、不要骄横狂妄,取得胜利是出于不得已而战,取得胜利后不要恃强凌弱。③事物强大到顶峰就会衰老,这是不合于道的,不合于道就会过早消亡。④物壮则老是任何生命的必然归宿,生荣枯死、返本归根而毫无例外,这本是生命规律即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合于道。然道之髓在不盈、蔽而新成,即推陈出新,九五更新而避入九六亢龙有悔之境况,所以物壮则老从宏观上看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从微观上看却违背了道的大盈若缺的核心精神,即外合而内背。⑤兵争天下,其事好还,是非常睿智的箴言,其事好还者,或劳民伤财,或刀兵反向,或代司杀者杀。劳民伤财者,丧兵而误农也;刀兵反向者,敌积仇而反攻也;代司杀者杀,背道失德也。一言以蔽之,其事好还在因果不虚。】

67、兵者不祥之器,第31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简注:①战争,是不吉祥的凶器,即使鬼神都厌恶它,所以得道之人都不轻动刀兵。②君子居家则以左为尊,用兵则以右为贵。战争是不祥之器,不是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用则以沉静而不热衷为原则。③战胜而不美化,美化战争是乐嗜杀人。乐嗜杀人者,是不可能志得意满而夺取天下的。④吉事崇尚左边,凶事偏重右边。冲锋陷阵的偏将军站在左边,下达攻杀命令的上将军站在右边,就是表示要像处理丧事一样对待战争。战争之中杀人很多,所以要以悲伤哀痛之心对待之,战胜之后也要像对待丧礼一样来处理(祭奠战死的亡灵)。⑤视之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甚言胜而不美以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中老子这种对待战争的态度,是其他圣人先贤所罕见的,即使通览古今中外,这也绝对是人类顶级智慧皇冠上一颗极为炫彩夺目的不朽明珠。】

68、哀兵必胜,第69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简注:①用兵打仗有箴言:我不敢主动进攻,而是被动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是后退一尺。这就是行军布阵示形以无形如同没有行军,无法甩开臂膀而攘斗,欲投扔打击而不见敌人,手中没有兵器,即言行军打仗,通过示形造势而动敌胜敌,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另解:这就是做到行军而无行军之状,没有挥臂而搏斗,没有投扔击敌,没有手执兵器,通过这种败兵假相而诱敌深入以寻机围歼。②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轻敌几乎会丧失我的法宝(即慈、不敢为天下先)。所以两军对阵而实力相当时,悲哀的一方能够胜利。此言慈以鼓气,后发而至人。③哀兵必胜,条件之一是抗兵相若,战争的本质是具体时空条件下的综合力量对抗,不可机械理解为单凭精神上的慈、哀、锐、坚就能取得胜利。】

(九)治国之道

69、倡导无攀比心,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简注:①不崇尚贤达之士,使百姓无名可争;不重视难得的财货,使百姓不因觊觎而盗抢;使百姓见不到那些能够刺激人欲望的东西,从而使百姓的心思不会惑乱。②因此,圣人治理天下,教化使百姓虚其心欲、填饱其肚腹、消弱其争志、坚强其筋骨,常常使百姓没有真知没有奢欲。③使那些聪明睿智的人不敢恣意妄为。坚守无为之道,就没有什么局势不能治理的。④此章世风倡导为古之愚民之策之轻者,当深察慎思而批判继承之,不宜闭聪而盲拒,更不宜越世而袭用。盖人之本性,趋利而避害,私盛而好争,无视而打压必适得其反,无视而纵行又必自取其乱,故其要在量度。用其好争使图存谋进,倡保公平使难生怨恨,规劝世风以醒其良知而法惩其恶。甚者,古语不患寡而患不均者,非也,盖人本之欲壑无极也,知足之根在吾胜他人之比较心也。故唯人存世,世风教化就永无过时,甚者,法备治效之时益当如此。】

70、因缺有需,第18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简注:①大道被遗忘废弃后,天下无道才有了仁慈和正义的出现;智慧出现以后,才有了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的现象;正是因为天下出现六亲不和的行为,才有了执政者对孝悌和慈爱的倡导;正是因为国家出现了政令昏聩及天下动乱,才有了忠臣良将的发现。②比较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和第38章上德不德之道德仁义礼之五阶次第,道德经因缺有需之论颇具深意。】

71、见素抱朴,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简注:①杜绝和抛弃(那些故作姿态及大奸似忠的)伪圣诡智者,民众的好处何止百倍;杜绝和抛弃(那些装腔作势以沽名钓誉的)假仁假义者,民众就会恢复其孝悌和慈爱;杜绝和抛弃那些奇巧物什和难得货利,天下就会没有强盗和窃贼。②圣智、仁义、巧利者三者,把它们作为思想或政令是不足够的,所以要让它们有所归属(以回归本来面目)。③洞见和抱持其原始本来面目,减少私利和奢欲,杜绝教人伪诈诡智的学问就不会再有忧患。④此章历来是道德经最饱受争议的焦点所在,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一副反智反常模样,再加上异类学说或伪圣诡智者的污名传播,老子的反智慧反仁义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实际上,老子不但不反对智慧仁义甚至是真正智慧仁义的坚决拥趸者,只是更加原始和本质而已。更甚者,老子大概是最早把慈提高到三宝地位的先圣,这比后起之秀的佛学之普渡慈航还要早数百年。】

72、不可强取强执,第29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简注:①若有人想强取天下而执握,我看其欲望不见得能够实现。国家作为天下神器,不可强取,不可逆天执握。强取者必会遭到失败,逆执者必会最终失去。②圣人不会去强取天下,所以不会失败;不会想着强执天下,所以不会失去。③天下万物,有前行与后随,有轻嘘与急吹,有刚强与柔弱,有成就与毁坏。(各有所异),所以圣人只是去除其中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④此章言为执天下,自有其道,不可强取强执;万物的目的和状态各异,不可强行统一,只能顺其自然而矫正其中之异常者。】

73、治国以正,第57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简注:①以正道治国,以奇谋用兵,以无为因化取执天下。我凭借什么知道这些的呢?如下:②天下的忌讳禁忌越多,百姓就越贫穷;百姓手中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昏聩动乱;百姓的奇技妙想越多,天下的异物邪事就越风行;法律政令越苛刻频繁,天下的强盗和窃贼就越多。③所以圣人说,我清静无为,百姓自然发展;我偏好守静而不扰民,百姓自然坚守正道;我偏好无事而不害民,百姓自然积富;我无奢繁私欲,百姓自然民风淳朴。④正道者,公正、公平、恒理、正大光明也;奇谋者,出奇、因变、殊理、因敌奇变也;无为因化者,清净无为、无心民心、不扰民害民、正为得民心也。无为者非彻无所为也,乃遵道静主、因势利导而不伤民也。⑤忌讳益多百姓益贫之类者,盖人性民心之思辨也,禁忌桎梏民智,而任纵过毁公序,故其要在度,此即正奇合用、静治互助之功也。】

74、治大国如烹小鲜,第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简注:①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鲜那样耐心而谨慎。此言小鲜嫩微,须文火恒温而耐谨守之,以喻治国须远谋长划而慎重其事,盖因大国泰山,若伤元气则难复元矣。②用道莅化天下,鬼怪也不再神灵;并非是鬼怪没有神通,而是其神通没法伤人;并非是鬼怪的神通不愿伤人,而是圣人的神通也不伤人。此言圣人体天则地、执道教化,而鬼人同仁,圣人既不伤人,亦不害鬼,鬼怪有制而不近人也。正所谓,天下公而偷盗止、公正主而私邪退也。③正是鬼怪与圣人都不伤人且彼此不伤害,所以这种功德叠加而同归恩泽于普天众民。】

75、大邦者下流,第61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简注:①大国居于百川之下,是天下辐辏而交之中枢,处于天下雌柔包容之重位。雌性常通过柔静而战胜雄性,就是因为柔静能够谦下而包容。②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包容,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尊重,就可以见容并取信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其信赖,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取得其容护。大国不要奢望以兼并小国,小国不要奢望过分依赖大国,两方面各得所欲,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包容。③此下流本意,居百流之下而容聚之,亦即善用人者为之下之智意。古之美词,今之恶贬,令人唏嘘。】

76、不弃不善,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简注:①道,是万物的奥秘,是善人所重视的宝贝,是不善人被施保的依靠。②善言良语可以获取他人的尊敬,善信利行可以获取他人的归心。人有不善之处,但哪里有抛弃他的道理?(因为美言善行可以改变人,即所谓规劝教化)。③所以拱立天子、设置三公,虽然有价值连城的拱璧与气势威武的驷马,不如静坐而进修至道上德。④古时人们为什么重视此道呢?不正是因为有求必应,即使有罪也可以得到豁免与宽恕吗?所以此道被彼时天下所重视。⑤此章言中之不善者,并未明意,故可涵摄不善而愚、不善而庸、不善而错、不善而恶之意,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何其振聋发聩也哉?愚而能启之、庸而能配之、错而能改之、恶而能矫之,其非至善乎?】

77、愚民之策,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简注:①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不是开启民智,而是让其保持愚笨。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因为其智慧过多。②所以,依靠智慧治理国家,是国之大害;不依靠智慧治理国家,是国之洪福。知道这两种方式也是两种范式或法则,深知各种范式或法则而因用,就是至上大德。③玄德太过深奥幽远,与人情事理看似相反,(教化民众回归原始浑朴),然后才能顺应大道而达自然而然之理想境界。④此确系老子愚民之策,实无文过饰非之必要,遑论对词句翻译做直接曲解。然欲知老子真意,当通篇融汇而察知。老子尚无为而不扰民害民,尚以民心为心,尚为天下浑其心,及尚慈,由此可深知,老子之愚民之策与恶政之愚民弄民有天壤之别,老子之愚民系朴民而惠民,非愚民而奴役之。虽通天巨圣,直面人性人心,尚且如此无奈,可见其顽其固,故与其说此系老子之愚民之策,莫如视之为老子之远古叹息,亦复见古今化治人心之难矣。】

78、大威不威,第72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简注:①百姓不畏惧威权的时候,就是天下大治降临的时候。不要玩弄破坏他们居住的环境,不要压榨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只有不欺压压榨,才不会遭到百姓的厌恶。②因此圣人深察自知而不盲目自以为是,守洁自爱而不自以为高人一等。所以要舍弃后者取执前者。】

79、天道司杀,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简注:①如果百姓不畏惧死亡,用死亡威胁又有何用?如果使百姓常常畏惧死亡,期间有作奸犯科的,我把他抓起来杀掉,就没有人再敢这样了。②本来就有以生杀为天职者决定生杀予夺,即天道,代替有权生杀予夺者而恣意妄行杀戮,就是代替大匠砍斩,而代替大匠砍斩者,没有不自伤其手的。③此言,人命天授,自有天道司之;人命关天,当重而慎之。当权者若背道逾矩,就会自寻其伤、自致其亡。】

80、无以生为,第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简注:①百姓遭受饥荒,是因为身居上位的当权者苛捐杂税太多,所以忍饥挨饿。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因为上位者喜欢有所作为,恣意妄为而扰民害民,所以难以治理。②百姓之所以轻生而冒死,是因为上位者奢欲而苛政,(百姓忍无可忍、食无可食)以至于轻生而冒死。③那些不是只求自生的人,(以民心为心而忘身后身者),比那些只求自生的人贤明。】

81、安居乐俗,第80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简注:①小国寡民的状态如下:②即使有多种多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百姓看重死亡而不向远处迁徙(或看重生死所归之地而不远徙,即安土重迁)。虽然有舟车之行具,却无所乘用,虽然有甲兵之备,却不会陈兵他国。使百姓恢复结绳记事。甘饴其食物,美满其衣服,安守其世居之地,乐享其淳朴风俗。邻国之间相互守望,虽然能够听到对方的鸡鸣犬吠,百姓之间却老死不相往来。③小国寡民,大概是先秦时期最乌托邦式的梦想。虽有其过于理想、脱离现实、有悖社会发展规律之弊,但其倡导的淳朴民风、和平大同、安居乐俗、甘食美服之精神却弥足珍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标准统一的老子〈道德经〉》2
东方智慧
第二部分36-50
《道德经释义》[作者:任法融道长]
解读《道德经》
《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