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孝陵立向秘诀

明孝陵的“龙”

明孝陵南面的钟山(紫金山),位于南京东郊,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有三座山峰,主峰居中,名叫北高峰,海拔449米;东峰称小茅山,海拔366米;西峰称天堡山,海拔244.5米。钟山山脉呈弧形,弧口朝南,东段呈东南走向,止于马群;西段呈西南走向,余脉延伸为富贵山、覆舟山(小九华山)、鸡笼山(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止于石头山(清凉山)。明孝陵穴场所在的独龙阜位于钟山主峰之南,从风水上看,钟山便是它的祖山。如果按明初的观念从大势看,它的太祖之山是昆仑,太宗之山为南龙之一支,钟山则是它的反父母之山。

明孝陵的“砂”

“砂”是与“主龙”相伴的小山,尤指穴场周围层层环绕的山体。“砂”的作用是挡风,使墓穴或居处的生气凝聚,不致散去。同时“砂”又可以为“龙”增势,使龙发福,锦上添花。砂又有“四象”或“四兽”之说,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明孝陵墓穴所在的独龙阜向北看,作为祖山龙脉的钟山呈弧形,弧口朝南,往山势缓缓下降至独龙阜,此为“玄武低头”。独龙阜东北山中有水流出,分为三支御河,分别自方城明楼前、文武方门前、石象路起首处的御河桥下流过,蜿蜒盘旋,都汇入独龙阜西南的前湖之中,此为“朱雀翔舞”。独龙阜之东,钟山山脉往南延伸为各座小山,绵延不断,此为“青龙蜿蜒”。独龙阜之西,有一条山脊,地势低于独龙阜,此为“白虎驯俯”。明孝陵墓穴独龙阜可谓藏风聚气,四向俱佳。

明孝陵“案山”的独特设计

明代以前的帝陵,神道处于南北中轴线上,而孝陵神道设计则一反传统,神道在陵宫前梅花山处绕了弯,使整个陵区平面布局类似北斗七星的勺形。从风水学角度似乎更好说明朱元璋的动机。风水中墓穴前之地位“明堂”,即为上古时天子理政、朝见百官的场所。明堂有内明堂与外明堂之别。凡山势缓和,平平结穴,龙虎环抱,近案在前,成为内明堂。内明堂不可太宽,宽则近乎旷荡,旷荡则不能藏风。有不可太窄,太窄则气局促,局促则穴不显贵。外明堂在内明堂之外,不可狭窄,四山围绕无空缺,外水曲折,远远朝来。朱元璋的孝陵,几乎将整个钟山都圈在陵域内,独龙阜前的明堂位极为开阔,案山如果太远则内明堂过于旷荡不能藏风,以孙权墓为案山则内明堂有团聚之势,为藏风聚气之所,况且也不妨碍外明堂的开畅


明孝陵的“水”

明孝陵的水口,其水源自独龙阜东北山中发脉而来,不见源流,正是“天门开”。水在独龙阜东侧分为数支,有西流者,有南流者,收聚于独龙阜西南前湖,可谓关闭紧密,符合《地理大成》的说法。水口的范围有大有小。从水入至水出,水所流经的地区既是水口的范围。明孝陵之水发脉悠远,出山后分支纵横,又有秦淮水自长江流来为外龙水,水口范围达六七十里,正是福地。


明孝陵的“穴”

明孝陵处于钟山之麓,自高拔雄浑的钟山主峰向南略偏西落脉,逶迤平缓,一路到达穴场所在的独龙阜。独龙阜缓缓隆起,不偏不倚,堂堂正正,独立于群山之中,左有青龙蜿蜒,右有白虎驯俯,成夹辅之势,南边远处有秦淮河之光影、天应山之朝揖。这种形势正可用“顺杖兼缩”。独龙阜在以钟山为靠山的诸小山之中挺拔秀异,再加上当时上面矗立着宝公塔,当是天造地设的结穴佳处。

明孝陵的“向”
按照八龙十二向的理论,明孝陵的风水格局为金局庚阳龙(即“庚阳金龙”),其坐山钟山龙脉发源于西南方庚,穴位的最佳朝向是坐亥朝巳,已为庚阳金龙的“生长”方。巳向是南偏东30度的方向。自1997年起,南京文物研究所与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对明孝陵进行了长达6年的考古勘探和研究。考古人员借助磁测(GMP)技术,在独龙阜下发现了一个自东南侧通向中心的连续隧道状构筑物,长度达到120米,宽度约5至6米。经地表调查,在相应的宝城城墙上可看到两处明显的张性破裂的裂口和下沉错位,由此推测这里很可能就是隧道状构筑物即地下宫殿墓道的入口。这说明明孝陵穴位的朝向是和八龙十二向的理论相符合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堂的空间秩序以及各家风水师的解释
明堂的空间秩序
风水术语:阴宅风水明堂是什么意思?
陈益峰:风水中明堂如何看吉凶?
阴宅原理(1)
地理泄天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