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救了,原来是靠传统的…… | 理中归元

近年来,中医药在胃肠道微生态领域有了初步发展,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根据中医治疗过程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分别采用不同种类的药物予以治疗,往往可以取得全面调理的效果,而这些研究成果也引起了普唯尔的关注。

基本所有慢性疾病的进程都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

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机体,称之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数量可达100万亿,接近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和人体互利共生,与身体健康紧密关联,可以说是人体的“第二器官”。同时中国营养学会2012年展开的公民肠道健康大调查显示95%的人存在肠道问题,形势严峻。另外,基本所有慢性疾病的进程都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肠道菌群在人体内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各司其职,共同分解食物成分、代谢药物、合成维生素和氨基酸、调节脂肪存储、对抗病原体及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等,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稳的环境。

时时刻刻都处于工作状态的肠道系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饮食、情绪、药物、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一旦这种多样的、具有活性的微生态状态被打破,多种胃肠道及肠外疾病便可能出现,可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就称之为肠道菌群失调症

中医药助力肠道微生态平衡

一提到“失调”,我们不禁想起了中医治疗的特色。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同时强调机体与内部环境的关系,同时微生态学所指的平衡与失衡又与中医学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很是相似,所以近些年许多学者从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等不同层面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举个例子,最为常见的就是我们腹泻时经常使用的黄连素,这几乎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药品之一。黄连素又称小檗碱,是常用中药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那么这种药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对我们肠道菌群又有什么影响?普唯尔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小檗碱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同时降低产短链脂肪酸细菌的含量,另外,小檗碱可使糖尿病大鼠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血糖、LPS、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均呈下降趋势,提示小檗碱可能通过调整肠道菌群,从而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浆内毒素水平,进而发挥降糖作用。小檗碱还可使脂肪性肝炎大鼠肠道内双歧杆菌(P< 0. 01)、乳酸杆菌的数量有所增加,提高血清中转氨酶的含量,使肝炎得到一定的缓解。它还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内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水平、提高拟杆菌丰度,通过调整肠道菌群

降低肝脏脂肪硬化程度。

各种中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超多举例)

看完小檗碱的例子,普唯尔还想让大家了解更多关于中医药和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中药多以口服形式进入消化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及复方具有很好的促进肠道菌增殖的益生元样作用,反过来,肠道菌群也可转化中药有效成分,同时还有着双向调节作用,研究中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于阐释中药的作用机制是很好的补充。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中药有效成分及提取物能够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的紊乱。例如:

1、黄芩苷可通过降低肠道中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的比值,减少内毒素的入血及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代谢性炎症。

2、茶多酚及茶皂素可以减少肉仔鸡肠道中的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的数目,增加乳酸杆菌的数目,从而增加肉仔鸡的体质量,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3、芒柄花苷可使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增加,肠杆菌Enterobacter及肠球菌Enterococcus的数量降低,且对不同肠道菌群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呈浓度相关性。

4、在间歇性睡眠剥夺大鼠模型中,姜黄素组大鼠肠道菌群数量整体增加并趋于正常,其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拟杆菌 Bacteroides 的数量显著提高,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的数目显著降低,推测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大鼠的精神行为活动。

5、阿魏酸可使大鼠排泄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低聚糖的含量有所提高,提示阿魏酸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治疗肥胖、炎性肠病。

6、黄精多糖可以显著降低 2 型糖尿病大鼠肠道内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细菌的丰度,增加厚壁菌门的瘤胃球菌属的细菌数量来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而发挥功效。

7、麦冬多糖通过增加拟杆菌和降低厚壁菌的数量使高脂饮食小鼠的肠道益生菌比例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麦冬多糖还可以改变小鼠肠道的乳酸杆菌中L.tainwanensis 和L.murinus 两种菌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8、马齿苋多糖可使硫酸葡聚糖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而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下降,同时提高抗炎细胞因子 IL-10 的水平,降低致炎细胞因子 TNF-α,IL-6 的水平,通过抗炎和降低肠道过度的免疫反应以调节肠道微生态失调,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

9、黄芪多糖对高脂饮食致肥胖小鼠的减肥效应与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关。

10、蒲公英多糖能够改善林可霉素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微生态作。

11、桑椹中得到的新多糖 FMP-6-S2 及其降解产物可以增加拟杆菌门中的益生菌B.thetaiotao-micron 的数量。

12、夹江石斛多糖、山药多糖、山茱萸多糖、桑叶多糖、酸浆多糖均能够促进小鼠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对肠道菌群失调具有调节作用。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举例很多中药属于“药食同源”,即既是药材又是食材。

总之,从上述研究论述中发现,中医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方面取得了成果,普唯尔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会成为中医药调节的重要靶点,传统中医与现代微生态学将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

1、于岚,邢志凯等.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9年1月第44卷第1期.

2、罗瑞静,柴维汉.中草药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6):99-1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肠道不好百病生,中药调理有一招!
乳酶生不得与抗菌素合用
中华国粹之中医药学理论与肠道微生态的不谋而合
为什么中药对症治疗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效果?肠道菌群可能是关键
可以补充双歧杆菌、乳杆菌和乳酸菌的药物有哪些?
益生菌,长寿者的肠道“定居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