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行合一”王阳明:你的认知,就是你的生活

1499年,江南才子唐伯虎进京赶考。

那一年,试题偏门,考试难度非常大,拿到考题,考场一片嘘声,唐伯虎却不以为意,稍作思索,便提笔作答。

众多考生中,还有一个叫王阳明的青年,也在认真答题。

考完之后,很多人表情沮丧,但唐伯虎却信心满满地放狂言说:

“我必是今年的状元”。

考试结果出来了,唐伯虎确实名列前茅,但却因为卷入一场作弊案,被革去功名,终生不得参加考试。

多年之后,唐伯虎卖文卖画,名满天下,他癫狂任性,活得恣意潇洒,虽然穷困潦倒,却不失为一种成功。

而那个叫王阳明的青年,当时以第七名的成绩考上了,最终立功、立言、立德,获得了另一种成功。

他进了朝堂,入了仕途,虽然经历了众多阻碍和苦难,最终却得以建功立业,成为朝廷的顶梁柱,又创建心学,高呼知行合一,成为名满天下的大圣人,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认知,就是他的生活,这就是知行合一。

01

大明成化八年,王阳明出生在浙江余姚。

王家是余姚的大户,有名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是书圣王羲之。

王阳明的祖父,一心读书,淡泊名利,又爱竹如命,房前屋后种满竹子,每日在林间竹下悠然读书,好不自在。

几代以来,王家人一心耕读,无意仕途,导致家境越来越落魄,到了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这一代,王华才凭借自己的努力,走向仕途,振兴了王家。

王阳明时,祖父高兴无比,觉得这孩子是在全家的期盼之中,踩着五彩祥云而来的,故取名云儿。

他对这孩子喜爱无比,抱着他读书,长吟短诵,低吟浅唱,想让这孩子从小就感受书籍的魅力,成为爱书之人。

然而,随着云儿一天天长大,王家却开始沉默了。

三岁时,王阳明还不会说话。

全家怀着希望,感觉晚点也没什么。

四岁时,依旧不能开口。

全家相互安慰,说不定是大器晚成。

到了五岁,还是不会说话。

这下,全家都沉默了。

祖父还是读书给王阳明听,每当他吟诵之时,王阳明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安安静静地听着。

王阳明五岁还不开口说话,跟呆瓜一样,全家都急了,这一年,家里来了一个宝相庄严的僧人,他看着王阳明,摸着他的头说: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这话被王阳明的祖父听见了,他觉得,王阳明不会说话,是名字取得不好,道破了天机,于是为王阳明改名为“守仁”。

修道以仁,他希望这个孩子能守住他的天性智慧,守住仁爱之心。

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偶然,名字改了没多久,王阳明就能开口说话了,而且口齿伶俐,思路清晰。

不仅如此,以前为他读过的书,他还能背诵出来,问他何时学会的,他说,以前听祖父读时记住的。

王阳明有句话说:

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从哪里开始,都是缘分,不要抱怨太晚,也不必欣喜于过早。

02

开口说话后,王阳明便展现了一个天才该有的样子,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

他跟着祖父读书,心中山河,也渐渐变大变宽。

成化十七年,王阳明的父亲高中状元,在京城上班,王阳明便跟着祖父前往京城,天性潇洒的祖父,行至金山寺,呼朋作伴,一起玩乐。

金山美景,尽收眼底,王阳明诗意大发,随口吟诗一首,众人听后,无不大惊,当即请阳明再作一首,阳明也不推辞,随即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于天,还觉山小月更阁。

此时的王阳明,年仅十一岁。

众人称赞不已,对这些称赞,王阳明不以为喜,反而说到:

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满座再惊,不知何对。

虽然比起七岁作诗便流传千古的骆宾王,还大了几岁,但他的特别之处,也令人瞩目。

进了私塾之后,很多孩子都唯师命是从,觉得读书考功名,就是人生第一要事,可王阳明却觉得这种想法不对。

他问先生:

天下何事为第一等事?

先生回:

唯有读书,中进士。

王阳明却有些怀疑,天下读书人,读书难道就是为了功名?难道十年寒窗,考上大学,就是为了赚铜板?

先生不解。

王阳明说:

读书做圣贤,方是天下第一等事。

然而,在父亲眼里,守仁顽劣小儿,哪有能做圣贤的样子?

可这就是王阳明心中的理想,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终此一生,王阳明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

你想要什么,你就会做出什么努力。

想要钱的,必然会拼命赚钱,想要名的,会拼命赚取好名声,要做圣贤的,必然要去蹚那窄路,进那窄门。

03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阳明开始各种学习,他学习拉弓射箭,学骑马之术,研究兵法,关心国家大事。

他不仅努力学习,还亲身去考察。

成化二十二年,王阳明带着两个仆人,历时一个多月,考察了北部边境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等他回到家里,头发蓬乱,人黑瘦,腰间配一把宝剑,一副仗剑天涯的样子。

圣贤,便要能安天下。

在考察中,他发现,社会上流寇不断,王阳明写了一封奏折,直抒己见,他对父亲说:

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父亲听后,只说了一句,书生妄言朝政,你疯了,该吃药了。

王阳明此后便没提此事,但他还是研究兵法,他回到书斋,专心读书,他看到朱熹说“格物致知”。

他觉得,成圣之路可能就在其中。

他便和同学一起格物,搬个小凳子来到竹林,开始专心致志地“格竹”。

他们对着竹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苦思冥想,日出日落,日落星起,依旧没看到什么“理”。

第三天,同学支持不住,病倒了,不得不离开竹林。

王阳明不甘心,他觉得同伴精力太弱,还未到关键处就支持不住了,于是,王阳明用超级强大的精神力和控制力,更加卖力地格。

连续格竹七天,王阳明顶着黑眼圈,双目血红,整个人瘦了一圈,还高烧咳嗽。

他病倒了,差点把小命都格进去了,只能无奈宣布,格物失败。

他沮丧地说:

看来难做圣人了,我们格一物都如此艰难,怎么能格天下物?怎么能明白天下理?

十六岁的王阳明,没能真正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因此用错了方法,还给后半生留下了一个不可治愈的咳嗽之病。

王阳明甚至开始怀疑,读书做圣人,真的适合他吗?

他觉得,通往圣贤的路,都被堵了,他不知道怎么办,人生剩下的,就是迷茫。

人生,路在脚下,他此时感觉没路可走,是因为他此时的认知,只能看到那样的路。

人心有多宽,脚下的路就有多宽。

04

格物不成,差点把命格没了,对王阳明来说,真是一种打击。

他开始放下书籍,寻仙访道,一心沉迷于成仙成道。

这一下,他父亲真的急了,他不敢再把王阳明留在京城,怕王家的希望就此毁灭。

父亲将王阳明送回老家,还给他说了一名亲,成家立业,他希望儿子成亲之后,能够重新收心,找到自己的事业。

成亲当天,岳父大人虚荣心大作,拉着王阳明四处向人炫耀,到后面,王阳明眼里只有一片晃动的肥头大耳,红唇白牙,只有一片分不清是恭维还是嘲讽的声音。

找到机会,他就赶紧溜了出去,信步走进了一个道观。

道观里,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见到王阳明很认真地阅读墙上的字,时而沉思,王阳明对这仙风道骨的老人家,也很感兴趣。

一老一少,盘腿而坐,开始交谈起来。

老道士告诉王阳明:

养生之决,无过一静,老子清净,庄子逍遥,惟清净而后能逍遥也。

王阳明若有所悟,很快就入定,把身外之事都抛开了,全然忘了,这是他的大婚之日。

大婚之日,新郎不见了,这简直是一种笑话,直到第二天,家人才在道观里找到王阳明,将他带了回家。

婚后,王阳明苦练书法,他日也练,夜也练,书法渐入佳境,写得流畅清丽,率性自然。

他又开始追寻圣贤之路,因为找到了自信,人人都可以通过做学问成为圣人。

人生之路,就是一连串的未知构成的,但一个人只要认准自己的方向,就不会偏离太多。

王阳明还在这条路上探索,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追寻。

这些追寻,拓宽了他的认知,也成了日后改变他生活的能量。

05

岁月如梭,一转眼,王阳明也到了参加科举的年纪,弘治五年,王阳明第一次参加科考,一举成名,做了举人。

为了迎接接下来的考试,王阳明更加刻苦地学习,然而,他落榜了。

三年后,王阳明再次考试,再次落榜。

很多举子以此为耻,有人担心王阳明,来安慰他,但他说: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很多人都把考不上当成耻辱,在我看来,把考不上当成耻辱,那才是真的耻辱。

1499年,第三次参加会试的王阳明,终于考上了。

这一年,王阳明二十七岁,金榜题名,进入朝廷,开始实习。

1500年,王阳明通过了朝廷的考察,正式步入仕途,他利用自己所学,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工作太累,他当年格竹子格出的咳嗽的毛病就犯了,只能一边咳嗽,一边工作。

工作之余,就废寝忘食地读书。

有时候累得要死,他也去游览放松,直抒胸臆,遇山中道士,他请求学习成仙之术,道士回答两个字:

尚未。

然后不发一言,王阳明再拜而求,道士解释说:

你一身官相,礼貌虽然隆重,但还是忘不了身外之物。

说罢,道士哈哈大笑,转身离去,王阳明还不死心,继续四处打听,想要求得真正的了悟,有人告诉他:

北宋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的两个好秀才。

王阳明会意。

寻仙问道,终究不得仙,也不得道,王阳明还是继续苦读,文字日渐精工,他废寝忘食,有时候连觉都不睡,父亲怕他读坏了身体,便命家人不要在书房放灯火,但王阳明却等父亲睡熟了,再起来苦读。

有一天,他感叹:

怎么可以把这有限的精神,去做那无用的虚文?

于是,王阳明写了一封奏疏,请求回家养病,回到了余姚,他住到山里洞中,筑室修行,便是后来的阳明洞。

他一直在寻求那成圣之道,他对佛教又兴趣,但他做不到出家修行,因为他放不下家人,他对道家也有兴趣,但他也做不到遗世独立。

悟得佛道两家的不足之后,王阳明毫不犹豫地走出了阳明洞,下山回家了。

他慢慢拓宽自己的认知,也在慢慢调整自己的生活。

06

弘治十七年,朝廷下令,王阳明担任山东乡试的主考官,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但王阳明也发现,很多读书人,沉溺于辞章记诵,一心读圣贤书,却不知身心修行,不懂知行合一。

王阳明觉得,这样读书是不行的。

于是,他开堂布道,开始讲学,名声很快传遍京都,前来求学的人也越来越多,王阳明索性公开收徒教学,他公开宣布:

向心内求理,方得真知。

格物,不从物去格,而应从心内去格。

这等于公然质疑朱熹的学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世界一片哗然,很多人都等着看王阳明的笑话,甚至公开刁难他。

但王阳明迎难而上,不仅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还收获了第一批跟随者,若无意外,他将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但弘治皇帝却驾崩了,新帝继位。

这是正德年间,奸臣横行,贤能正直之人寸步难行。

太监刘瑾,更是手握大权,朝堂之上指鹿为马,很多人依旧敢怒不敢言,因为很多反抗的,都成了刀下之鬼。

然而,王阳明很刚,为了守护正义,他愣是给皇帝上了万言书,直陈利害,要皇帝远离奸臣,任用贤能。

这可把很多人得罪死了,王阳明被打了板子,打得血肉模糊,但他一声不吭地忍受着,那个行刑的人感叹,这人骨头实在硬。

这一顿打,也把王阳明送到了鬼门关,差点就丢了命,打完之后,直接丢尽大牢。

然而,即便进了大牢,王阳明也没忘记自己的梦想,他在大牢里讲学布道。

末了,又被贬去贵州龙场,成了一个招待所所长,但刘瑾还不愿放过他,找人中途截杀王阳明。

王阳明九死一生,历经三千多里漫漫长路,到了龙场,才发现条件比想象中的更加艰苦,除了两间摇摇欲坠的房子,什么都没有。

他只能自己动手搭建茅草屋,每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后来,他又找到一个山洞,住了进去,他称自己的住处为阳明小洞天。

有时候,一个人坚持做自己,是很危险的事情。

但一个人必须跨过困难,才能真正成为自己。

07

在龙场,王阳明的仆人都难以忍受,偷偷溜走了。

但王阳明不能走,没有朝廷的命令,他就必须留下来,否则就是杀头的罪。

为了有饭吃,他亲自耕种。

在这艰苦的环境之中,身边相继有人死去,王阳明自觉名利已经无法动摇他的内心,可他还没能参透生死,更没法放下对家人的思念。

短短一段时间,王阳明便变得憔悴不堪,满头白发,满脸忧伤,而这一年,他还不到四十岁。

此时的王阳明,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

死,不敢死。

活,太艰难。

在这种两难的境地里,王阳明痛苦不堪,他觉得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但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告诉他,死虽然容易,但绝不能轻易去死。

他给自己做了一具石棺,自己躺进去,一天天,一夜夜,不停地思考,自己想成圣人,可究竟路在哪里?

而今,生死玄关都难以堪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着想着,王阳明悟了,心即理,他终于明白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

这是王阳明心学的开端,他开始传授知行合一之说。

人生想清楚了,心态变了,人生的路就宽了,王阳明再看这个世界,瞬间变得美好起来,世界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坏的,都是人的认知在决定外在的好坏,事情只是发生,但人的认知就决定了人的生活。

王阳明说: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这就是知行合一。

他走出了阳明小洞天,彻底将自己当成了龙场的一员,积极学习当地语言,频繁地与当地人交流,教他们汉人的手艺,也传递汉人的文化。

而当地人,为了回报王阳明,帮他建房子,凿岩取石,房子建成了,又在房子前后为王阳明打造了一个小花园。

人这一生,认知即生活。

我们觉得生活改变不了,就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还没有改变。

08

王阳明在龙场安定下来了,他开始在龙场讲学,比起升官发财,建功立业,他最喜欢的,其实就是传道授业。

他喜欢讲学的生活,然而,一纸调令下来,王阳明做了庐陵县令,不得不离开龙场。

回头看看龙场,他来这里已经三年了。

三年的时间,他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又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此时,王阳明三十九岁。

踏入庐陵,他看到这里的百姓生活艰苦,个个破衣烂衫,县衙就是几间破烂屋子,桌案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人民面黄肌瘦,就连当差的,也面黄肌瘦。

连饭都吃不饱了,人民也没那么多规矩,他们满身戾气,但王阳明知道,治民如治水,不能简单粗暴地镇压,而要疏导教化,通过教育让他们明白事理。

在庐陵这种文化名城,却发生这么多案子,简直是耻辱。

从上任开始,王阳明就像一架忙碌的机器,一直没停过,偏偏庐陵还发生了一次特大火灾,让王阳明欲哭无泪。

但王阳明没有抱怨,而是不断反思,努力做得更好。

在他的治理下,庐陵焕发了生机,但王阳明又接到了升官的调令,进了京城。

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告诉门人弟子,希望他们也能明白个中道理,他说:

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

他又说: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功夫。

其实这就是人生,因为我们的内心之镜不明,所以看不清人生之事,因为我们心上的尘埃太多,所以总是迷惑。

很多东西,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都被蒙蔽了,我们看不清自己,认知限制了我们,让我们无法去过其他的生活。

我们努力,就是要洗净那些蒙蔽我们的东西,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生活,看到人生。

09

正德十一年,王阳明四十五岁了,他厌倦了仕途生活,越来越越喜欢当一个教书先生。

最关键的是,他的身体在此前的劳累之中,已出了很多问题,他反复向朝廷递交辞呈。

但辞呈不仅没有得到批准,他还被提拔了,直接成了南赣及汀漳地区的巡抚,手握实权。

他直接傻眼了,他已经四十五岁,早已无心仕途了。

但他心里更明白,这个官不好当,因为南赣地区山贼太多,朝廷几次派人围剿,都无功而返,此时让他去当巡抚,分明就是让他去剿匪。

可是他王阳明一介书生,虽然曾经研究过兵法,但怎么剿匪?

这些年,他当官当得太累了,他再次递了一封辞呈,但结果就是,辞呈杳无音信,催他去上任的命令倒是接二连三。

于是,王阳明抱病前往赴任,书生上战场,这是王阳明生命中的头一遭, 但他这个书生,本事真不错,愣是将那些武将都完不成的剿匪工作,干净利落地完成了。

后来,宁王造反,王阳明又将宁王大军打败了,平了这场叛乱。

宁王谋反之心早有,还将名士唐伯虎收入麾下,成为他的谋士,后来,唐伯虎得知宁王的谋反之举,装疯佯狂才逃过一劫。

王阳明书生报国,立下了不世奇功。

但朝廷昏庸,不仅没有赏赐,皇帝反而还像玩游戏一样要御驾亲征,要像演戏一样重演平叛过程,还谴责王阳明擅离职守。

荒唐,太荒唐了。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王阳明也明白了,让他这么做的,就是“良知”。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顺应良知要求。

他说: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人皆可成圣人,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圣人.

为什么?

人世喧嚣,并不是人人都能洗去人心的尘垢,达到澄明之境。

1528年,王阳明五十七岁了,一身疾病,却再次被推上平叛的战场,出征广西。

战事大捷,但王阳明的身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他只想回家,只想安安静静地教书讲学。

弟子发现他的身体很虚弱,一路上带着棺材随行。

还没到家,王阳明预感到自己不行了,他平静地说:

吾去矣。

弟子问他,有什么遗言?

王阳明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说完,57岁的王阳明闭上眼睛,与世长辞。

他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认知,就是他的生活,他只能做他知道的事情,过他认知中的人生。

王阳明当然也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但他一生,都在努力打破这种局限。

10

很喜欢王阳明先生的明镜论。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都应该是干净如明镜,但这镜子,却染上了很多尘埃,变得锈蚀驳杂,以至于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生活,甚至很多人越来越驳杂,到死都不曾洗净自己,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有很多理由为自己的一生作解,我们可以说是生活所迫,可以说人生本就无奈,可以说人生实苦。

可人生要是不苦、不无奈,那还要修行干什么?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怎么对待人生的苦,修的就是怎么对待人生的无奈,修的就是怎么回到最真实的自己。

怎么修?

努力洗干净自己身上的尘埃,让生命的镜子变得澄明,我们每洗去一点尘埃,离真正的自己就更进一步。

怎么洗呢?

改变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觉性,努力让自己变得智慧。

文|不有趣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的六堂人生课
王阳明56岁的一生告诉你:无意义的人生,空活百岁,又有何用?
王阳明:此心光明 一切无碍
王阳明:修身正心,知行合一
须知人生有“宽窄”,方能担当且自在
王阳明“从凡至圣”,一生经历四大阶段:立志、怀疑、专注、圆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