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 航:一种纪念海子的方式

今天无意中读到刘檀风的博文《海子父母的几件心事》,感慨万千。文中提到:山东青年小孟(燎原在《海子评传》中称其为东君)在查湾住了一个多月,海子父母供食宿,而“东君”将海子的一些画册的内瓤挖下连同一些书籍通过邮局汇走。临走,还将海子的遗书等带走(后将遗书的复印件寄还)。又提到的是一位自称是北大比较文学所长胡志勇,在查湾居住18天,将太洋彼岸的“儿媳”的寄给海子父母的信带走。这些“研究”海子的“研究者”,不在乎老人的心理,在乎不该窃为己有的海子遗物。

忽然想到几年前我的老乡邮发给我“海子遗稿”手迹照片。那年他在昌平花30元从收废品人手里买下塞满杂物的提包,一周后才整理:一本一本的剧照、一些手写剧本(作者不祥)、一个大信封内有一个上面写“海子遗稿”没有封皮的笔记本和一本相册。照片和信件有海子、骆一禾、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陈东东、杨炼、莫非等等。

老乡意外得到海子一本手稿和一份备课手稿,一篇骆一禾的手稿,西川和海子自编的油印本诗刊若干册。老乡后来著文说:“我用发抖的手翻开已经发黄的海子遗稿,扑面而来的是一行行用蓝墨水写的诗,工工整整的写了大半本,其中有那篇著名的《五月的麦地》,我翻开相册,看见海子坐在水泥地上胡子拉碴目光炯炯的对着我微笑,牛仔裤比我身上的还脏,后面写着885月,那是他自杀前的几个月!我一屁股坐在了潮湿的水泥地上,'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

我曾在《解读诗人之死》中说:“海子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是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家园。他的卧轨就是身体写作,是绝作,证明他用诗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因为他要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的死亡情结超越了情感和道德因素,是诗人追求欢乐与痛苦唯一统一。由自我分裂而导致的困惑感,对尘世的排斥而产生的孤独感,由对现实的对抗造成的挫折感,种种失败使他悲凉寂苦。海子以善良和博爱宽容了世人和世俗,用真挚而纯净的语言为人们留下了一曲曲关于幸福的挽歌。”

1989年的3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这是他的忌日,他刚满25岁。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刻,我们多么想面朝大海,读着海子的诗来纪念海子。如果他还在人世,还继续写清澈如的田园诗?我想用博文注:现在用个人公众号展示海子一组诗歌的手迹(照片)纪念,也算是一种纪念方式吧!

20132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诗】海子遗稿
纪念 | 可能是最全的海子诗手稿
诗人海子手稿
海子的手稿及遗作
张政娘《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整理说明
聊斋研究概述(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