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重庆市巫溪县生态涵养发展之路寻求实现

看重庆市巫溪县生态涵养发展之路寻求实现『

时间:2014-05-07 13:18来源:www.sujuus.com 作者:admin 点击: 164 次

 早上,县城的人们骑着自行车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去上班;傍晚,人们在清澈见底的大宁河畔,品尝着香气四溢的烤鱼。

  迈出县城,是莽莽苍苍的崇山峻岭。

  冬,可去红池坝“中国南方最大雪原”嬉雪;春,徜徉10万亩“云中花海”流连忘返;秋,“亚洲最大的深山峡谷”兰英大峡谷的红叶红透半边天;夏,青山绿水间,处处是城里人的避暑胜地。

  这里是国务院确定的限制开发区、水资源涵养区和人口减载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幅员4030平方公里的重庆市巫溪县。

  2013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全市科学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巫溪县被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同年12月30日,巫溪成为重庆最后一个连通高速公路的区县。随着交通瓶颈的打破,这个全市最偏远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在承担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大责任的同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制定了‘一城两带两区’的发展规划,即生态旅游城,城镇发展带、生态旅游发展带,生态效益农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发展区;确定了生态旅游业、生态效益农业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巫溪县委书记唐德祥说,巫溪人正按照这样的规划努力前行。

  生态旅游扶贫:生态资源变富民资本

  有一段民谣可以回顾巫溪人的贫困与无奈:“冬吃洋芋春吃渣,一年四季没钱花,空守青山无片瓦,村里光棍一大把。”

  有“五个一”可以说明巫溪县的落后与尴尬:人均GDP、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个指标均居全市倒数第一。

  与“倒数第一”相对应的,是全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森林覆盖率达61.9%;清新的空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市第一、常年在350天左右;洁净的河流——全市唯一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河流、后溪河水可直接饮用;广袤的草原——南方最大的高山自然草场、神奇的红池坝36万亩草原四季如画。

  “劣势在山、出路在山,困局在山、希望在山!”交通瓶颈的打破拓展了巫溪人的眼界和思路,生态涵养区的定位燃起了巫溪人绿色崛起的梦想。

  清新无霾的空气,灵秀幽静的山水,古朴厚重的民俗,田园牧歌式生活,变身“峡郡桃源,逍遥巫溪”推进生态旅游扶贫的雄厚资本。

  巫溪县城西北方向,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是由云中花海、天子城草原、西流溪、团城等四大区域组成,有着“云中花海,锦绣草原”之称、面积达2万公顷的红池坝。这里是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天然草场。

  都说“大河向东流”,可是在红池坝,却有一条“西流溪”,它不仅是向西流,而且看不见源头、不知汇入何处,一年四季从不断流,溪里的娃娃鱼快乐地游。都说夏天热冬天冷,可是,在红池坝,却有一个神奇的“夏冰洞”,盛夏冰封、寒气袭人;隆冬冰雪全无、温暖如春。每年的4月至10月,无数的萤火虫汇聚在西流溪的一个小山谷里曼舞,让山谷的夜空“繁星”闪烁。这片隐于大巴山、充满神秘色彩、曾经人迹罕至的高山草场,如今让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

  2014年元旦,尽管只有短短一天假期,冰天雪地的红池坝却仍“火”了一把——雪上飞碟、雪中寻宝、雪地悠波球等活动惊险刺激;有机羊肉、野蜂蜜酒等美食让人回味无穷;泡温泉、赏雪景、听音乐、住木屋别墅等让人温馨陶醉。“冰火两重天,挣的都是钱。”红池坝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汤尧说,不仅夏季避暑赏花游人如织,冬季戏雪滑冰也相当火爆。

  不只是红池坝盛装出场,兰英大峡谷、宁厂古镇、大宁古城等也走出深闺,成为生态旅游扶贫的核心景区和精品景区。与之相应的,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一大批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旅游扶贫基地等快速成长。

  距离红池坝不远的观峰村有家丰裕园农家乐,三层小楼装修一新,里里外外干干净净。农家乐的女主人是42岁的村民周德美。周德美说,几年前她与丈夫一起从广东回到家乡,一直没找到致富门路,修房还欠了不少债。县里发展乡村旅游后,屋外泥泞的道路修好了,村里的环境整治漂亮了,2012年周德美用自家小院开起了农家乐,县扶贫办给统一配置了床铺等家具。周末或小长假,城里人爱到乡下呼吸新鲜空气,吃吃农家菜,每个人包吃包住60元。去年夏天,周德美的丰裕园就接待5000余人次。

  就在丰裕园的旁边,周德美的姐姐周德敏也开起了“聚鹏农家乐”,两姊妹的农家乐现在都很红火。周德美不仅还清了债务,家里还添了小轿车。

  通过生态旅游扶贫致富的,远不止周氏两姐妹。在塘坊村,有一座木柱泥墙的村居小院,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里面却别有洞天,这是一座“农耕文化展示馆”。馆里的斗笠、蓑衣、打脚木、犁铧等农具,屋外的石磨、碓窝等家什,都特别“原汁原味”。47岁的农妇、“馆主”田小琼说,前来参观的城里人都很感兴趣,还常常专门带了小孩来看。田小琼还开了个“农耕人家”,将田地变成了农耕体验园,并做一些特色农家菜招待游客。

  风味独特的“姹紫奇味饼”和“田园风光”两道农家菜,成了巫溪名小吃,游客来了都要尝尝,大受欢迎。去年五六月份一个旺季,田小琼的“农耕人家”利润就不下5万元。

  巫溪县委常委、副县长牟宏介绍,以扶贫为统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实现旅游经济与扶贫工作双赢,巫溪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仅2012年,全县围绕泛红池坝区域成功打造出1个乡村旅游扶贫基地和6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427户,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20万元,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带动脱贫4.5万人。2013年,巫溪生态旅游业实现总收入10.2亿元,增加值达到全县GDP的4%,在2012年基础上提升0.3个百分点。

  目前,巫溪已经申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以旅游为载体,以扶贫为手段,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预计到2016年,生态旅游业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4A级景区3个,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124个,其中覆盖贫困村59个、3.2万贫困人口,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5万人,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贫困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旅游扶贫脱贫6.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到5%。

  生态效益农业:“救命粮”变“金蛋蛋”

  “以前我打零工,整年辛苦下来,全家却只能攒个两三千元,日子过得苦哇!开始养‘大宁河鸡’后,现在每年都能收入两三万元,家里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巫溪县菱角乡村民王家财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小鸡在种养基地经过28天的孵化并在育雏室育雏之后,交给农户养4~8个月,然后以每斤12~15元的保护价回收。”位于菱角乡三坪村的重庆腾展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德华介绍说,“在所有环节中,农户的利润是最高的。”

  孟德华是重庆云阳县人,从2001年开始从事养殖业,至今已有13个年头,开始时他从事的是肉鸡养殖,2010年一接触到“大宁河鸡”,便被其生长性好、蛋和肉品质纯正的特点所吸引,一头扎到“大宁河鸡”产业发展中。

  2013年,腾展家禽养殖有限公司在巫溪25个乡镇建设了33个“大宁河鸡”标准化养殖基地,材料、鸡苗、防疫、回收等统一由公司承担,即:产前、产后由公司负责,产中由养殖户完成(技术指导、防疫由公司免费提供)。“公司+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这一发展模式,正在日趋成熟,不仅解决了当地大量劳动力就地就业,也带动了许多农户增收。

  “大宁河鸡”是巫溪生态效益农业中养殖业的两朵“金花”之一。2013年,全县围绕“建设重庆最大山羊基地县”目标,出栏山羊76.8万头,产值8.14亿元;出栏“大宁河鸡”556.2万只,产值4.5亿元。

  2013年7月,比利时、法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马铃薯顶尖专家,以及全国各马铃薯主产区相关人士2000多人莅临巫溪参加“第十五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小小土豆凭何以国字号名义引来八方宾客?巫溪县农委主任郑承赞介绍,依靠科技支撑,通过走生态农业之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产品品牌化,巫溪将土豆这种曾经的“救命粮”,做成了挣钱的“金蛋蛋”。

  “别看它个头小,一个能卖到一元钱!”在巫溪县文峰镇三宝村的巫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技术负责人指着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马铃薯原原种,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些并不是普通的马铃薯,它是经过带毒马铃薯催芽、脱毒后再行移植,由试管苗繁殖出来的马铃薯原原种。“因为培育周期长,技术含量高,价格当然贵。”

  依靠建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繁育中心的牵引,巫溪常年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4000万粒、原种1.2万吨、良种10万吨以上,常年播种马铃薯面积50余万亩,年总产鲜薯60万吨以上,农民户均增收3800元。

  今年,巫溪将深入实施“1122”工程,即发展100万只(头)草食牲畜、100万吨马铃薯、20万担优质烤烟、20万亩特色中药材,以此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生态农业模式加快了农业系统内部能量、物质的转化和循环,对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提高产品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巫溪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李先斌介绍,生态效益农业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巫溪农民开辟出一番广阔天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目前,巫溪获有机食品认证44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0个、地理标志7个、市级名牌农产品4个。

  截至2013年,生态农业产业已占全县GDP的23.9%,带动就业人数0.8万人,提供3897人就地转为产业工人和服务人员,支撑29.6万农民增收。

  生态保护治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雾霾的“段子”通过网络和手机疯传,可这样的段子到了红池坝景区管委会汤尧这里就到了终点。“我们这里空气太好了,所以每当有外面来的游客跟我聊起雾霾的话题,我都没办法和他们有共同语言。”语气听似“无奈”,却明显透露着骄傲。

  环保部门权威数据显示,2013年,巫溪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8天,继续在全市独占鳌头。巫溪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巫溪县2013年平均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平方米1760个,每平方米超出一级水平270个。

  绿水青山、清新空气并非完全来自大自然的恩赐,而是源自巫溪人对绿色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曾经,地处偏远的巫溪以木为薪,毁林开荒致使植被破坏。县城周边海拔600米左右的几座山,以前有着“光头山”的称号。“过去穷,很多住在山上的人连煤炭都没有,只能砍柴烧火。羊也放养,食物就是山上的植被。”通城镇云台村人张光银说。老张也是城周森林屏障工程的见证人之一。巫溪人硬是用“拼命三郎”的劲头,通过“客土”(从别处运来土壤置换或加固原生土壤)的艰苦努力,完成荒山造林13.5万亩、城周绿化1.15万亩、三峡后续造林5.09万亩、速丰林基地建设7.65万亩。这些绿化涉及全县30个乡镇和2个街道,栽植的树种包括女贞、香樟、柏木等。现在,头几年栽下的树已经成林。从县城建成区向四周眺望,当年的“光头山”正在长出成片的“绿色头发”。

  群山环绕的尖山镇白云村,过去山上的植被破坏严重。1982年,41岁的村支书李志银开始带头在山上种树。那时候大家都巴望着在山坡上多种点儿土豆红薯。李志银为种树挨过骂挨过打,家里人也不理解。几十年间,他累计带头植树造林3650余亩,栽种油松、杉木100余万株。如今,漫山遍野的树木成为绿意盎然的聚宝盆。

  巫溪人对绿色环境的钟爱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而为保护绿色、壮大绿色付出的艰辛努力更是让人感佩。全县每年参与义务植树的人数高达35.5万人次,年植树130万株,义务植树建卡率98%,尽责率95%,群众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99.6%。他们不遗余力地实施城市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农村绿化和天然林保护,让巫溪成为了重庆市森林资源第一大县,成功打造了渝东北最耀眼的“生态明珠”,为三峡库区提供了最完备的生态屏障。

  在巫溪中学,师生洗浴不再靠燃煤,而是利用当地日照时间长、太阳能富足的优势,建设太阳能浴室。学校后勤工作负责人易炳成算了一笔账,学校5500多名学生,其中住读生2800人,使用太阳能后,冬季每天节约煤炭0.5吨,夏天节约1~1.2吨,全年减少烧煤200吨左右。这样的设备同时也被商务休闲酒店采用,既节省了煤炭费用,又环保无污染。

  巫溪县建委节能科科长胡琴告诉记者,巫溪县城是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区之一,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其中大约75%已经完成,涉及农村综合整治、学校、大型宾馆和酒店等。每年可节约燃煤1840吨、二氧化碳减排4700多吨、二氧化硫减排33吨、氮氧化物减排108吨、烟减排143吨。

  2012年,巫溪在全县实施“一池三改”,农村环境得到了更好地保护。目前,全县共建有农村户用沼气池40181口,沼气入户率达到31.9%,每年可节约薪柴18.3万吨,可保护森林6万余亩。

  同时,巫溪锐意创新,组建“资源管理委员会”,通过提高资源管理水平,统筹资源配置和开发,深入开展了行业专项整治,关停并转效益不好、浪费资源的开发企业,依法收回资源开发权,杜绝了对资源“乱圈乱占、占而不用”的行为。

  此外,巫溪还建立健全循环发展模式——以水电、风电为电力支撑,以矿产提纯及余热发电为主干产业,以矿电联营、循环利用为目标,积极开展与国家电网的协作,探索建立边远贫困山区利用资源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确保地方能源最大程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围绕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巫溪确定了生态旅游业、特色效益农业以及清洁能源、食品、轻纺、生物制药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为发展方向。唐德祥说,重庆新的发展格局对巫溪的定位十分科学合理,但要巫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融入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要转变发展观念,真正明白生态是个宝,失去了优质生态巫溪就等于失去了核心资源,发展更无从谈起。

  巫溪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有15条。近年来,随着县内外的建设需求增多,采石取沙等滥采滥挖现象又开始死灰复燃。“接到网友和一群冬泳爱好者的反映后,我们坚决进行了大力整治,并采取措施严防死守避免回潮。但说到底,我们还要坚持不懈大力抓好宣传教育,错误观念不彻底纠正,就难保不卷土重来。”唐德祥说。

  “生态优先并不意味着放弃发展,要坚持保护好生态下的科学发展。”巫溪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坚持把生态涵养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当二者有冲突,发展必须为生态让路护航。唐德祥表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体功能定位,让发展方向更清晰,重点更明确,巫溪就是要发挥生态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系统整体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经济的协调发展。

  唐德祥说:“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实现‘强美富’是三农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探索之路就是寻求实现‘强美富’最大公约数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UC头条:太美了! 离重庆约五百公里的地方, 竟有一个人间仙境!
区县文旅精品荟 巫溪篇|上古盐都 心旅巫溪
千古风流古栈道——大宁河咏叹(3)
巫溪秀色
【 巫 溪 】 大宁河边绝无仅有的独特风情
一叶知春: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开启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