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牧草种植方法

牧草型多年生黑麦草(维多利亚)栽培技术


核心提示:形态特征 禾本科黑麦草属越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强大,主要分布在15厘米的表土层中。茎秆直立、光滑,株高100-120厘米。叶片长10-30厘米,宽0.7-1厘米,柔软下披。穗状花序长10―20厘米,种子外稃无芒,这是区别于一年生黑麦草的主要特征。


形态特征 禾本科黑麦草属越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强大,主要分布在15厘米的表土层中。茎秆直立、光滑,株高100-120厘米。叶片长10-30厘米,宽0.7-1厘米,柔软下披。穗状花序长10―20厘米,种子外稃无芒,这是区别于一年生黑麦草的主要特征。发芽种子的幼根在紫外线灯光下不能产生荧光,而一年生黑麦草则可显示荧光。种子千粒重2.2克。


适应性及利用 喜温暖和湿润气候,在昼夜温度为摄氏27 ℃和12℃时,生长最快,秋季和春季比其他禾本科草生长快。在潮湿、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和有灌水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严寒和于热。长江流域低海拔地区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季即死亡。而在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的地区,管理得当可生长6―7年。多年生黑麦草柔嫩多汁,适口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采食,适宜青饲、调制干草或青贮,亦可放牧。也是草食性鱼类秋季和春季利用的主要牧草。每投喂20-22公斤优质多年生黑麦草即可增重1公斤。


适宜刈割期 青饲为孕穗期或抽穗期;调制干草或青贮为盛花期;放牧宜在株高26―35厘米时进行。


栽培技术 播前耕翻整地,结合施农家肥作底肥。宜秋播,行距15-30厘米,播深1―2厘米,每亩播种量1―2.0千克。也可与水稻轮作,秋季水稻收获前撒播黑麦草,或在水稻收割后立即整地播种。也可用紫云英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第二年初夏,即可刈割翻耕插栽水稻。还可与青饲、青储作物如玉米、高梁等轮作。多年生黑麦草喜氮肥,每次刈割后宜追施速效氮肥。年可刈割3―6次,亩产鲜草4000―5000千克。



得力高丹草 栽培管理技术


得力高丹草是饲用高梁和苏丹草杂交育成的一年生暖季型禾本科牧草。得力高丹草结合了二者的优势,产量高,再生性好,分蘖能力强,分蘖数一般在2O一3O个,耐刈割,利用时间长,消化率高,杂交优势十分明显,有“养鱼青饲料之王”的美称。得力高丹草属喜温植物,不抗寒,怕霜冻,种子萌发的最低土壤温度为l5℃ ,最适合生长温度在23~35℃ ,幼苗期对低温较敏感,播种期一般在春季4月初较为合适,对土壤要求不严格,pH值在5.5—7.5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须根多粗壮发达,对肥料利用率高,抗旱能力强,在年降雨400 mm的地区种植仍能获得高产,最适合生长在年降雨量800—1 000 mm的地区。雨水过多,土壤排水不畅对生长有影响,容易造成病害。得力高丹草营养价值高,植株在50—70CM时,其干物质粗蛋白含量在14% 以上,消化率达65% 以上。得力高丹草的产量一般每667 平方为10 000~15 000 kg,从4 - 10月180天的生长期间,可以收割6—7次,适用于调制干草、鲜喂、青贮、放牧等,是牛、羊及草食性禽类、草食性鱼类喜食的夏季牧草。随着农村山塘水库的承包,养殖专业村、专业-户的大批涌现,得力高丹草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得到广大养殖户的一致认可。2005年遵义市推广种植得力高丹草300 公顷 ,2006年全市规划推广得力高丹草500公顷 以上,以满足广大养殖户的需求。


现将得力高丹草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栽培技术

得力高丹草是我国暖季型牧草中最主要的一种,在高温、高湿的夏季许多牧草处于停止生长或产量较低时,得力高丹草生长旺盛,可与紫花苜蓿宽窄套作、轮作或单播,以春播为主,时间大致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

(1)翻耕土地:与农业生产相同,将土地清理干净(杂草、砾石、树枝杂物),然后进行翻耕,在翻耕好的土地上把腐熟的厩肥散施于土表,将土地整细整平,同时也将厩肥覆盖于表土下,大田需开沟排水。厩肥的用量一般每667 平方 施1 500—2 500 kg即可。

(2)确定播种量:播种量一般每667 平方 用1.5- 2.5 kg,适当加大播种量有利于提高产草量,但最好不要超过2.5 kg,若密度过大,产草量反而减少。

(3)播种:一般采用条播、箱播、撒播。条播行距4o一50 cm,箱播200—250 cm开箱为宜。得力高丹草种子细小,在播种时加草木灰拌种撒播均匀度较好,播深2—3 cm即可。

(4)浇水:得力高丹草是早春3—4月播种,若土地干燥,种子吸水不均,影响发芽的整齐度,甚至长时间不发芽而造成种子霉烂。很多养殖户在春播时由于对土壤湿度没有引起重视,而导致春播效果不好。

2 管理技术

管理技术主要是围绕间苗、除杂草、追肥、抗旱浇水等环节进行。

(1)间苗:得力高丹草播种量大,一般是用手工撒播,均匀度差,对幼苗过密的地方要进行及时间除或移栽。

(2)除杂草:幼苗长势弱,春天杂草长势快,与幼苗抢水、抢肥、抢光照,对幼苗生长影响很大,及时除杂草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以人工除杂草效果较好,大面积可以考虑化学除杂。

(3)追肥:得力高丹草须根发达,生长快,产量高,对肥料的需求大。得力高丹草属喜氮作物,对氮肥十分敏感,追施氮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每667平方施用2.5—5 kg较为适宜,以后每刈割一次施一次氮肥,以保证其快速生长和持续高产,有条件的可以浇施沼液。

(4)抗旱浇水:得力高丹草由于没有主根,进入高温季节生长快,肥水需求大,持续的干旱会严重影响产量,及时抗旱浇水是这一管理阶段的重要工作。

3 利用技术

得力高丹草产量高,品质好,饲用范围广,适合所有的家畜、草食性禽类及草食性鱼类,有“养鱼青饲料之王”的美称。利用期6—7个月,可以收割6—7次,25~30天可以刈割一次。利用方法有四种:

(1)鲜喂:当植株长到8O~100 cm时,可以割第一次,将整株或铡成40~5O cm节鲜喂 ;

(2)调制干草:得力高丹草的整个生长期都是在春、夏、秋之交的高温季节,调制干草十分容易,将刈割的鲜草成行摊晒,让其自然风干后收集打捆储存。在摊晒时可将茎杆压扁,使茎杆与叶子同时干燥,防止茎杆干燥不充分引起发霉。

(3)青贮:鲜草刈割后在太阳下晒制脱水,当水分含量在60%- 70% 即可。可整株或铡成40—50 cm节青贮均可,在填料时要层层压实压紧密封待用,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放牧:当植株长到50—70 cm时可以进行放牧,但放牧强度要加大,让家畜将嫩叶采食干净,提高利用率,放牧结束后将留茬高度在15—20 cm以上部分割去,以促进生长,然后3—4周又可放牧。

4 病虫害防治

得力高丹草生长快,刈割周期短,一般25~3O天可刈割一次,病虫害侵袭较少。但是在大田种植未作开沟排水,土壤集水情况下也会引发病虫害。

(1)病害:主要是锈病,发生病时,首先开沟排水,使土壤含水量下降,植株根系呼吸畅通,同时提前刈割一次,让植株重新长出新的叶片。若仍然无效,可考虑使用抗锈病药物,如15%粉锈宁1 000倍液喷雾等。

(2)虫害:主要是粘虫,发现成虫同样可以提前刈割。若效果不好,可用化学药剂防治,如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等。




美国得力高丹草-杂交苏丹草的优势



美国得力高丹草即杂交苏丹草,是根据杂种优势原理,用高粱和苏丹草杂交而成,是第三届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最新审定通过的新牧草。杂交苏丹草综合了高粱叶宽和苏丹草分蘖力、再生力强的优点,杂种优势非常明显。4-10月生长期中,一次播种多次刈割,亩产鲜草总量0.8万-1.0万千克,肥水条件充足,总产量可达1.4万-2.0万千克。干草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均高于双亲,含糖量较高,适宜青贮。可以用来养牛、羊、兔、鹅和鱼等畜禽。生产上表现优质高产,效益明显。


一、特征特性

1.产量高 亩产鲜草20000公斤,高产可达30000公斤。

2.品质好 经分析,杂交苏丹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占鲜重百分比分别为2.49%和0.6%略高于苏丹草,而占干重百分比达到14.07%和3.39%。鲜草喂鱼—般12—15公斤可产活鱼0.5公斤。

3.适口性好 经各地试饲,均反映鱼特别爱吃杂交苏丹草,株高1一1.2米的杂交苏丹草,可以被鱼吃光。

4.抗逆性强 由于杂交优势,根系发达,吸收能力旺盛。


二、杂交苏丹草和苏丹草对比

均为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饲草,具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瘠薄等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种子在10℃即可发芽,播种后5~6天出苗;

对土壤要求不严,能适应粘土、沙土等各种土壤,在玉米生长不好的盐土上也可很好生长;


杂交苏丹草(进口)

杂种优势:结合高粱叶宽和苏丹草分蘖、再生能力强特点;和苏丹草比,氢氰酸含量低、糖分高、干物质高、适口性好;

播种量少:苏丹草亩用种3kg,杂交苏丹草亩用种量1.5-2kg;

产量高 :杂交苏丹草比苏丹草增产20%-50%以上 ;

品质好 :杂交苏丹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远远高于苏丹草;

适口性好:家畜喜食。杂交苏丹草喂鱼可以被鱼吃光,而苏丹草却留下了残茎;

抗逆性强:紫斑病是苏丹草的一种严重病害,而杂交苏丹草很少感染;

安全: 氢氰酸含量极低,家畜可安全采食。


杂交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备双亲的所有优点,同时弥补了双亲各自的不足;杂交苏丹草不仅产量高、品质好,保留了双亲中苏丹草的分蘖能力强、再生性好、草质好的特点;同时,兼具高粱的抗逆性强、含糖量高、产量高的特点。在产草量、适口性、再生能力、分蘖能力、抗病性、草品质安全性都具备突出优势;已逐渐取代苏丹草在牛、羊、鱼、鹅等动物饲喂中成为当家高产草种。



美国大叶菊苣栽培技术


大叶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又名咖啡草,国外广泛用作饲料,蔬菜及香料。八十年代我国引进。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好、营养价值高、供草期长及抗病虫害等高产优质的特点,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新品种,具有极大的推广利用价值。

菊苣在营养生长期为莲花状,其叶片肥厚,长椭圆形,边缘有波浪状微缺,叶背有稀疏茸毛,叶片长30厘米-40厘米,宽8厘米-12厘米,叶质脆嫩,折断后有白色乳汁流出,每株叶片40片左右。菊苣喜温暖湿润气候,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15℃-30℃生长尤其迅速。较耐寒,地下肉质根可耐-20℃-15℃低温,在零下8℃时叶片仍呈深绿色。夏季高温季节,只要水肥充足,仍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菊苣对土壤没有严格要求,以肥沃的沙质土壤种植最好;对水分和肥料要求较高,但忌田间积水;整个生育期无虫害,因叶片中含有咖啡酸等生物碱,害虫不喜食,所以菊苣抗虫害能力强。


栽培管理技术:

1、整地施肥

菊苣根系发达,必须进行深耕。深耕时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千克作基肥。耕后精整细耙,确保畦面平整。

2、精细播种

春、夏、秋季均可播种,其中以秋季(8月上旬)播种最佳。大田播种每亩播种量0.5千克;育苗移栽,每亩播种量0.25千克。因菊苣种子细小,在播种前必须用细碎土拌种。播种深度为1厘米-2厘米。待小苗长到3片-4片小叶时进行移栽,行株距为30厘米×10厘米。

3、田间管理

(1)浇水施肥。播种前后应保持表土湿润,一般4天-5天即可齐苗,齐苗后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亩施尿素10千克,并浇足水,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同时要注意田间排涝降渍,田间长期积水会造成烂根死苗。(2)化学除草。耕地前,可用灭生型除草剂喷洒,一周后,再耕地播种,这样可控制苗期杂草危害。菊苣长高后,杂草竞争力不如菊苣,故无草害之忧。(3)病虫害防治。在菊苣生长期间,一般不需防治虫害,但在刈割利用前喷施多菌灵液,能防止土壤中真菌危害刈割伤口。

4、收获利用

当植株达50厘米高时,即可刈割利用。菊苣可以连续活10年以上,亩产鲜草10000-15000公斤。夏季刈割应早晚进行,留茬高度5厘米-8厘米,刈割以后要及时浇水施肥。菊苣抽茎前营养价值最高。干物质为15%左右,干物质中粗蛋白质为20%-23%,粗纤维为12.5%,无氮浸出物为35%-42%,粗脂肪为4.56%,灰分为12.3%,钙为1.31%,磷为0.53%。菊苣粗蛋白含量为全年平均达17%左右,在莲座叶丛期,有9种氨基酸含量高于紫苜蓿干草粉中氨基酸含量。菊苣用途甚广,因适口性极佳,所有的家畜家禽及草鱼均喜食,对于拉稀的畜禽有明显止泻功能。抽茎前叶最适宜喂猪、鹅、兔,现蕾期至花期是牛、羊、鸵鸟的良好饲料。在盛花期前后,刈割后晾晒脱水至半凋萎状态,单独或与其它牧草混合青贮,可作为奶牛冬春饲料;当蔬菜食用,其叶片鲜嫩,可炒.凉拌,是高营养蔬菜;它还是生产食用菌优质基料;菊苣花呈紫蓝色,花期长达四个月,又是良好的蜜源和绿化植物。



美国美洲狼尾草种植技术


别 名:御谷、珍珠粟、蜡烛稗、非洲粟、猫尾粟、唐人稗。

学,名:Permisetum

英文名:Penicillania,Pearl millet

原产于南非。2000年前,在东非、中非、印度的干旱地区已作为作物栽培,在16世纪中叶,从印度传人欧洲的比利时。1850年,引入美国,主要在干旱地区栽培,作为饲料作物代替苏丹草和高梁。在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的一部分地区作为粮食栽培。美国美洲狼尾草在高温干旱地区生育快,是优质饲料作物和粮食作物。我国也有地方种分布,近lO多年来,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作为饲料栽培的面积在逐步扩大。

(一) 植物学特征

株形较紧凑,株高2.O~3.O米左右。茎秆圆形,多叶,多分蘖,一般每株约10个,最多可达15~20个。每次刈割利用以后,分蘖可增加数倍。茎生叶片16~25张,叶长条形,互生,叶长30~100厘米,宽1~5厘米。叶片质地较柔软,苗期叶片边缘呈微波浪形。穗状花序,穗长30~50厘米,每穗着生种子3000~5000粒。生育期变化大,早熟种60。95天,中熟种100~130天,晚熟种130~180天。种子千粒重为6~10克。

(二) 生物学特性

美国美洲狼尾草喜高温湿润气候条件,当气温达20%以上时,生长加快。美国美洲狼尾草初期生长非常好,耐旱、耐湿性和高粱相似。耐酸,较耐盐,抗倒伏、并耐瘠薄。对氮肥特别敏感,只有在高氮肥供给下,才能发挥其生产潜力。在灌溉条件下,才能获得高产。有极广泛的适应性,我国从南到北除酸性极强的土壤外,中度以上的盐土,均可生长。它不耐寒,所以无霜期愈长的地区,其生物产量愈高,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亩产可达 O.75万~1万公斤,是解决夏季缺青的优质高产牧草。

(三) 栽培技术

1. 整地

由于美国美洲狼尾草种子小,发芽后顶土能力弱,所以整地要精细。整地的好坏对它出苗关系很大。

2. 播种

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在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月中下旬或5月底前后播种。如果作刈割青饲料利用,在特殊情况下甚至7月初仍可以播种,但产量降低,只有适期播种才能获得高产。

采用育苗移栽,每亩播种量0.20~O.3公斤即可。用种子直播,则根据整地好坏,每亩用种1~1.5公斤。在盐碱土上种植,用种量要适当增加。

美国美洲狼尾草育苗与蔬菜育苗相似。如用塑料棚育苗,4月初前后播种,适当提早育苗,可以早移栽早利用;如露地育苗,播种期不宜过早,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播种时,用农药呋哺丹等拌种,防治蚂蚁或地下害虫。土壤要有充足的水分,播后覆土深度1.5厘米左右。生长至5~6张叶片时,即可移栽到大田。移栽密度为每亩.4000~5000株。行距45厘米,株距20~25厘米。

大田直播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45厘米,这样便于管理。由于种子顶土能力不强,所以播种要掌握土壤湿度,在土壤湿度适宜时播种后3~4天即可出苗。当幼苗生长到5~6张叶片时,中耕松土一次,以促进早发分蘖。

3. 施肥

美国美洲狼尾草是一种需肥较多的特草,只有在高肥量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它的生产潜力,一般每亩使用优质有机肥1500公斤,缺磷的土壤,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与有机肥拌和作基肥。每刈割1~2次,每亩使用尿素10公斤(或相当于尿素量的其他氮肥,或腐熟人、畜粪尿)作追肥。追肥后,要结合中耕、壅土埋入土中,以免肥料损失。

4. 田间管理

美国美洲狼尾草苗期生长慢,易被杂草侵入,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不仅可去除杂草,而且对促进分蘖有利,一旦开始分蘖即可迅速生长。壅土主要是促使分蘖节的下部早生根,对其生长是极有利的,壅土的高度一般为5~10厘米,将土表的分蘖基部与土壤紧密结合即可。如遇上干旱要及时灌溉。刈割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以促使再生。

5. 美国美洲狼尾草, 一年生,粮饲兼用型禾本科狼尾草。植株繁茂,株型紧凑,株高约250㎝,根系发达,密集,平均分蘖12.7个,最高达20个,成穗茎蘖4-6个,茎杆直立、圆型、节间短,叶片多,主茎叶片17枚,披针形,长67.2㎝,叶缘有波纹,质地柔软、光滑、无病斑;穗状花序,蜡烛状,长25㎝,每穗粒数3400粒,千粒重6ɡ,单株穗重90.72ɡ,籽实灰色,米质硬性,灰白色,可食用,在北海生育日数120天,带绿成熟,籽实收获后,秸杆仍保持鲜绿。

(四) 饲用价值

美国美洲狼尾草亩产鲜草可达到7500~10000公斤。美国美洲狼尾草营养价值高,比苏丹草无论在产量和品质上都好得多。其营养成分干物质%,粗蛋白19.69%,粗脂肪2.66%,粗纤维25.06%,无氮浸出物41.52%,灰分10.22%。

从营养角度来看,美洲狼尾籽实对于非反刍动物,其总代谢能同玉米相近,但同玉米相比,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粗蛋白含量比玉米高8%~60%,赖氨酸和蛋氨酸高40%,苏氨酸高30%。因此,用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代替配合饲料中的玉米,可以减少该饲料对高蛋白成分的需求和氨基酸的补充。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比大多数谷物含有较少的反营养因子,同黑麦和高梁相比;其含单宁较少。目前,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在国外市场上同玉米价格相当,已被广泛的用于家


禽、家畜的养殖。

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还是蛋鸡的理想饲料,用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替代蛋鸡饲料中60%的玉米,不仅能增加产蛋率,而且所产的蛋含有较多的对人类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w一3一多不饱和脂肪酸,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将为人类研制更健康的“工程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用其饲喂雏鸡、雏鸭、鹌鹑,既能提高它们的生长速度,又能大大地降低其死亡率。美国美洲狼尾草籽实同时也是鸟类最喜欢的食物。

(五) 利用技术

美国美洲狼尾草不仅可以作青饲料,也可以作青贮原料。作青饲料时,刈割高度依饲养对象而定,饲喂鱼、兔、鹅(或猪),以株高70~80厘米为宜,这时几乎全是叶片;饲喂牛、羊时,以株高1~1.3米为好。刈割留茬高度10~15厘米,切忌平地刈割,否则会影响再生。如留茬过高,从上面节芽发生的分枝生长不壮也会影响产量。作青贮饲料利用时,一般在抽穗期刈割,调制青贮料方法与玉米相同。



紫花苜蓿栽南方培技术要点

紫花苜蓿原产于伊朗,是当今世界分布最广的栽培牧草,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干物资营养价值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而被称为“牧草之王”。云南大理种植当年其平均鲜草产量达5279 千克/亩;第二年可达14吨/亩;(因品种、土壤及水分条件而有所不同)干物质含量达20.3%;粗蛋白含量达22.8%;粗脂肪含量为2.1%;钙含量为2.0%;磷含量为0.28%。在2003年引种成功的基础上,相继在大理、洱源、弥渡、南涧、巍山等奶牛和肉牛基地县开展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累计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

  一、种植前的准备

  1、地块选地: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

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沙壤土。酸性和强酸性的地块,四周种植水稻及其它水生植物的地

块和底凹潮湿的地块不宜种植。

  2、品种选择:选择牧草产量高,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耐酸性的紫花

苜蓿品种。同时选择购买种种质量好、纯净度高、种植发芽率在95﹪以上的优良种子。

目前可选择南苜701、猎人河、游克、盛世四个品种。

  3、肥料准备:种植紫花苜蓿要施足底肥,因底肥施用的多少对今后牧草的生产量高

低十分关键,已般每亩备足农家肥300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即可。

  二、牧草种植

  1、整地:种草地全耕,耕深30厘米,碎土、挖平、开墒,垧宽根据灌溉及排水条件

而定,一般1米—2米,地块平整灌溉和排水好的地方可开1.5—2米适宜,相反则1米适

宜。墒间沟深20厘米。田地四周开挖排水沟,沟深40厘米。利于灌溉和排涝。

  2、播种季节和播种量: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1.2千克/亩。播种季节以6-8月为

宜,8月底以前必须播完,以保证其安全越冬。坝区气温较高,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可延

迟到9—10月,播种期推后,牧草出苗后生长期短,根茎入土浅抗旱、抗寒力低,不利于

牧草越冬、越夏。

  3、播种方法:购买的如未喷洒过根瘤菌种的种子,播种前应接种相应的根瘤菌种。

其方法是将根瘤菌剂按种子用量的1%加水制成菌液洒到种子上,加复合肥或细干土充分

搅拌均匀即可。接种时避免阳光照射,当天接种当天种完。根瘤菌保存时应与农药隔开

,否则农药会杀死根瘤菌种而无效。播种时开墒拉线条播,行距20厘米,播幅5厘米,墒

宽1米的每墒播4行,墒宽1.5米的每墒播6行。墒宽2米的每墒播8行,播种后镇压或用钉

耙沿播幅轻挖。

  三、田间管理

  1、灌溉及排涝;晴天播种后立即灌溉,但水不能漫过墒面,水漫墒面会冲走和移动

种子影响播种量和播种效果。出苗后灌溉可漫墒。出苗期至分枝前特别要注意保持土壤

潮湿,每隔3—6天灌透水一次,防止出苗后晒死。雨季要观察草地积水情况,如有应及时

充分利用墒间沟和田地四周的排水沟排涝,避免造成弱苗或死苗。

  2、苗期精细管理,发现缺苗即时补上,并进行人工清除杂害草,播种后40天左右,

须作第一次除杂性刈割,留茬5厘米左右,每次刈割后须进行中耕除草。

  3、施肥;整地时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钙镁磷50千克,在耕地前一

次施完,埋入土中。然后每次刈割后根据牧草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情况施追肥,施撒量

为钙镁磷15千克/亩、硫酸钾5千克/亩,撒施后灌溉。追肥时禁止施氮肥。因施用氮肥

会影响牧草根瘤的生长。

  4、病虫害防治;播种后和幼苗期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对地下害虫(地老虎等),可

在播种前和出苗后用敌百虫、百树得等农药在太阳落山后直接施撒。春、夏季节注意芽

虫,发病时快速刈割,或用低毒、无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喷洒农药后15天禁止刈割利

用。发生白粉病时紧急强度刈割。

  四、牧草利用

  1、刈割利用;紫花苜蓿的生长期6-8年,其产量最高的是2-4年,种植后第一年可

刈割4-5次,第二年后可刈割8—10次。适宜收获期为株高50厘米时可刈割利用,留茬

高度3-5厘米。饲喂反刍动物牛、羊时不宜空腹饲喂牧草,也不能过饱,一般为八成饱

即可。

  2、加工利用;牧草生长旺季鲜喂不完时可晒制青干草和制作青贮备用。

  五、紫花苜蓿饲喂奶牛注意事项

  紫花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由于其富含营养,有良好适口性且在我州引入种植

后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奶牛养殖户所喜爱,种植面积越来越多,但下面的问题是我们在

用紫花苜蓿饲喂奶牛时必须要注意的。

  1、开花前苜蓿喂奶牛时易引起鼓气病,而泌乳母牛又较一般牛容易发生。原因是紫

花苜蓿属于豆科牧草,含有皂角素,奶牛采食大量鲜嫩苜蓿后,可在瘤胃中形成大量泡

沫样物质不能排出,因而引起死亡或产乳力下降。因此,在开始饲喂苜蓿时应注意鼓气

病的防止:在饲喂苜蓿前喂以干草;露水未干不进行饲喂;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种

,混喂,不单独饲喂;控制每天喂鲜苜蓿的数量,每头奶牛饲喂鲜苜蓿每天不超过20千

克。

  2、用紫花苜蓿饲喂配种前的育成奶牛易致不发情,7月龄至配种阶段的奶牛应控制

紫花苜蓿饲喂量。




美国一年生四倍体宽叶黑麦草高产栽培技术


四倍体宽叶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柔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达70%,是牛、羊、鹅、兔、猪、鱼等畜禽的好饲料;其分蘖多,再生快,利用期长,亩产鲜草高达8000千克~10000千克,比原意大利黑麦草高产40%以上。

适时播种 根据黑麦草生物学特性,根据高产和淡季补青的要求,要达到当年冬季刈割利用,一般宜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为好(日平均温度降至20℃~25℃湿润天气播种为好).对收种用的一般11月中旬播种为好。

精细整地 旱地选用中等肥力的花生地为好。整地前每亩下猪牛粪1500千克~2000千克或沼气渣1000千克~1500千克,随后深耕细耙,整平整碎,不见土块,水田可选用中等肥力以上的一晚或二晚冬闲田套播黑麦草,同时开好围沟、腰沟、畦沟,二米作一畦,这样有利于排灌,有利于田间管理。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60℃温水浸种2小时~4小时,或用常用水湿种18小时~24小时,把种子捞起凉干后,亩用25千克钙镁磷肥拌种,拌后即播。通过种子处理可提前出苗2天~3天,提高发芽率10%左右。但是,如遇严重干旱,就不要用温水浸种,因出苗过快,遇上高温干旱,会造成幼苗干枯死亡。

播种方法 旱地以宽幅条播为好,播幅10厘米,行距30厘米~35厘米,播种量每亩1.5千克~2千克,每亩用草木灰1担或钙镁磷肥25千克拌种条播,再盖土耙平即可。稻田套播,在二晚抽穗期直接撒播。亩用种3千克,拌黄土2千克,磷肥25千克进行撒播,撒播时稻田水深1厘米~3厘米为好,一般9月中下旬撒播。水稻、牧草共生期20天~25天。

及时追断奶肥 出苗7天后,苗将胚乳营养耗尽,这时亩追尿素3千克,晴天兑水泼施,阴雨天直接撒在苗行间。缺苗地段要及时补种。

重施分蘖肥 当苗长至3片~4片叶后(一般出苗后20天~25天)就开始分蘖,主茎与分蘖生长需大量养分,每亩施尿素5千克~10千克,隔15天~20天再亩施尿素5千克~8千克。

及时灌水抗旱 9月~11月降雨相对减少,温度、光照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而干旱造成田间相对温度低于50%以下,引起牧草卷曲枯萎,干旱是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矛盾。每当连续15天~20天干旱无雨,部分牧草出现卷曲,这时就应马上灌一次跑马水,有条件地方要喷灌一次。使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但又不见积水。这样牧草才能健康快速生长。

及时清沟排水 来年2月~5月是黑麦草生长的黄金时期。这时雨量充足,气温适宜,草地易出现积水,如不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则会严重影响牧草生长,尤其冬闲田种草更要做好清沟排水工作。做到雨停无积水,确保牧草正常生长。


科学刈割及管理 刈割高度:黑麦草用于喂牛、羊、马等大牲畜,一般在牧草苗高70厘米~100厘米刈割为好,用于喂鹅、鱼、猪、兔等小畜禽应在苗高50厘米~60厘米刈割为好。留茬高度:原则上刈割时要使每棵苗保留1个~2个叶腋芽,初次刈割留茬高度3厘米~4厘米,以后刈割每次提高留茬高度1厘米~2厘米。刈割时间:晴天傍晚刈割为好,阴雨天不定时,这样可防止水分过多蒸发,有利于伤口愈合及恢复快、再生快。另外,在严寒结冰时不要刈割以免受冻伤苗。刈割量:按畜禽需要吃多少,当天就割多少,不要一天割几天的草,以免不新鲜,损失营养或腐烂浪费鲜草。刈割后的田间管理:每次刈割后,要立即按每亩追施尿素8千克~10千克。如遇严重干旱要及时施跑马水,如遇阴雨连绵要及时清沟排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养猪冬季种植什么牧草种子好
牧草种子的分类
全年均衡种草养鹅技术
猪牛羊鱼鸡鸭鹅兔——这些畜禽爱吃的牧草都在这里!
别再说自己种的牧草产量低了,南方和北方分别适合种植哪些牧草
浅谈牧草种植八要点,可有效节省精料降低饲养成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