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脏疾病的中医康复学

心脏康复是指应用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规律服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教育等,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中医康复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方法可分为运动、药物、饮食、精神、物理和环境等6大类康复措施。
形体运动 形体运动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主要通过活动或姿势,配合呼吸和意念,实现益气活血、调畅气机、强壮筋骨、枢利关节、协调脏腑、促进形体功能恢复和代偿,常见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静功主要通过意识,实现形体放松、呼吸协调、宁心安神。它能够在疾病的康复初期和功能障碍严重期,促进对疾病的适应和调控,加速康复进程,对慢性疾病和素体虚弱的患者尤为适合。
中医形体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已逐渐被国内外专家接受。有研究表明:太极拳能改善心肌梗死后患者功能。太极拳可以作为病人心脏康复的一种有效形式。国内对太极拳的研究常见诸报端,其对心脏功能的益处屡有报道。有研究称:太极拳可以改善中老年人心脏功能,尤其是心脏舒张功能,还可以作为对心源性心脏手术后预防急性心衰的辅助治疗。除太极拳外,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也可以对心血管功能产生积极影响。长期进行八段锦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老年1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八段锦锻炼能平稳降低或控制2型糖尿病焦虑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而且对糖尿病患者焦虑状态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故可把八段锦锻炼作为临床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运动医学处方。
中药调治 中药调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运用中药治疗,促进病残康复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治、外治与单方、验方。我国历代中药调治对各科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近年来,亦取得丰硕成果。陈可冀院士研究团队将经PTCA治疗患者分为给予口服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浓缩丸)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半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治疗组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相关基因表达,预防血管再狭窄。治疗组术后心绞痛复发减少,有降低血瘀证积分的药理和药效作用。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通过合理膳食促进人体疾病康复的一种方法。中国饮食文化和饮食结构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和康复。中医康复学在饮食调理方面有独特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且已经被现代医学和临床营养学研究证明是安全有效的。
精神摄养 精神摄养是中医康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有着重要影响,精神摄养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在中医康复学中主要有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耳穴、灸法等。这些方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有一定疗效,且有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评估。其中,针灸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经济实惠等优势,与临床常规方案联合治疗,能发挥良好的辅助作用。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有着良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神经功能具有双向、良好的调整作用。
环境疗养 环境疗养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条件促进人体身心疾病康复的医疗方法。运用自然环境中的森林、空气、日光、泉水、园艺等因素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与调养,对多种慢性疾病具有其他康复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国心脏康复医学模式应发挥中医传统康复疗法优势,在吸收借鉴国外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模式。(李瑞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氏中医提醒您--心脏康复宜动静结合
陈可冀院士“动静结合”康复理念在心脏康复中的指导意义
被心源性猝死“追命”?中医告诉你怎么办!
【专家论坛】发挥中国传统运动在心脏康复中的价值
你知道吗?中医导引术可改善心肺功能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出中西医结合搭桥术后院内康复共识:太极拳、八段锦、中医呼吸导引获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