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我国建筑碳减排尚无公认的计量标准


【能源世界导读】:有联合国方面的专家提出,中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建筑减排、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全面推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官员蒋南青认为目前中国建筑节能的成熟度还远未达到可交易的阶段,“建筑行业现在更多的还是在使用绿色建筑‘节水、节地、节电’的那套体系,一旦涉及交易,甲方乙方很难区分清楚,交付使用后,用户牵扯出的问题就特别多。”



上周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主打“低碳、环保”的绿色建筑产业带来了新一轮提振,相关概念股集体大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对建筑减排开始追逐。但中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建筑减排、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全面推开“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于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潜力,中国在政府层面早已引起重视。2006年,中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出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系统,分别对应三个梯度的奖励资金。2012年4月《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今年1月《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后,各地方政府也掀起一轮绿色建筑政策的出台热潮。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不过,这一目标并不是很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表示,“今年1月份出台的方案还不敢提很高的目标,20%也是个渐进性的目标。”虽然中国绿色建筑面积增长很快,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差距很大。


建筑能耗指标“被误算”


与钢铁、化工、发电等传统概念里的碳排放大户相比,建筑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样不容小觑,而且由于中国城镇化进行仍在继续中,因此建筑节能已越来越重要。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总监李琳在前述会议上称,城镇化的程度越高,生态足迹增长越高。温室气体中,70%是由城镇排放的,其中城镇的工业和建筑各占40%,其他占20%。因此,未来,中国整个城镇化道路如何选择很关键。只有做好建筑节能,才能有效控制碳排放。


2009年,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表示,以建筑能耗中占重要地位的照明能耗为例,据光电领域专家估算,如果全国50%的光源改用LED照明,年节电量将相当于再建2.5座三峡电站。


韩爱兴指出,现在国内对建筑减排存在盲目乐观的情绪,认为中国的建筑能耗指标已与国外接近,甚至比美国还低一点,“这里有概念性的不准确,西方使用的标准是一次能源标准,能源消耗从开采环节开始计算。但我国建筑技术的能耗标准是按建筑平方米算耗热量、耗煤量指标,在北方还有管网输送能效、锅炉燃烧效率,很少算到管网,顶多算到锅炉,远远没覆盖到开采环节。”


建筑碳减排计量标准不一


有业内人士认为,建筑节能最重要的是定基准线,绿色建筑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行业碳排放计算标准。


“全国有很多单位在做,比如上海用的是我们和零碳中心合作制定的上海碳计量标准,北京用的是清华大学的,绿色建筑用的是中国建科院的,都不一样。标准统一不了。但如果以后各地都要做交易,那中国的标准就必须统一,不然就乱套了。”原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称。


有地产行业人士表示,现在的一个趋势是各个建筑企业都在制定自己的碳排放计算标准。


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减排量的计量,本身就是一个世界难题。目前国际上比较主流的主要是美国的LEED标准和德国的DGNB标准,但从全球来看,并不存在国际通用标准。


“因为各地区之间的气候、经济发展状况等都不一样,所以很难以同样的标准去衡量,而且建筑有一个很长的生命周期,从哪个阶段开始计量?是从原材料就开始算,或是从建造期开始算,还是交付后开始算,这里面的计算很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和气候工作组正在试图把各国的建筑成员聚集在一起,制定一个建筑碳计量的指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官员蒋南青对记者称。


对于建筑碳排放能否进入交易环节,蒋南青认为目前中国建筑节能的成熟度还远未达到可交易的阶段,“建筑行业现在更多的还是在使用绿色建筑‘节水、节地、节电’的那套体系,一旦涉及交易,甲方乙方很难区分清楚,交付使用后,用户牵扯出的问题就特别多。”


需摸索本国道路


有观点认为目前中国的建筑节能还不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


“仅从墙体传热系数的限制这项建筑标准来看,我们和西方国家大概相差了四五十年。”韩爱兴称。


“人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搞节能,逐步提高标准,到2003年,欧洲国家提出了最新的、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那就是在2020年前后新建建筑、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都要达到零能耗,到2050年所有建筑通过改造,达到零能耗。德国、芬兰提出还要率先,在2016年就要达到新建公共建筑零能耗的目标。”韩爱兴称。


但照抄西方的建筑节能显然不是解决之道,原因是发达国家目前的标准也并不完善。


蒋南青称,发达国家也尚未将建筑节能覆盖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为(建筑)产业链很长,管理、计量、监测、认证一套体系都比较复杂。一旦开始规划,就要启动这些工作,一直延续到最后运行、交付的几十年时间,因此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来。中国现在只是某一个环节上做一些,比如说节能建筑材料的环节。像欧洲说要在2020年、2030年全部用可再生能源,其实是整个基础设施的改造。所以,靠一两个开发商是不可能的。它是和城市化捆在一块儿做的,所以还得有很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蒋南青的观察,中国在建筑节能领域其实有很多不错的经验,但由于城市体量太大,人口动辄上百万,国际上的许多标准对于中国来说都太小,所以中国的建筑减排问题“可能还需要自己多摸索”。


“现在像深圳、天津等城市都在做一些低碳试点,招商、远大、国开东方等大型地产公司走得比较前面,已经开始有这方面意识。现在反正趋势不错,但还比较多地停留在概念、理念、指标、体系这些方面,我们还是更希望先做一些试点,推动一些试点、示范城市,来做一些示范,总结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推广。”蒋南青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美丽中国”——对《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解读
老牌工业国家的绿色革命——看英国绿色建筑发展
浅谈绿色建筑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
把握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
绿色建筑能减少多少碳排量?
万科押宝低碳命题 全产业链谋“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