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发明声呐的物理天才,被妻子家暴后出轨守寡的师母,爱因斯坦却公开支持......
情不知所起
一往

1911年11月4日,巴黎新闻报的头版头条标题是《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朗之万教授》。

报纸一出,顷刻售罄;巴黎上下,满城“风流”。

#寡妇科学家“乱伦”相差半旬已婚学生#话题迅速霸榜法国人民的八卦热搜。

《居里夫人》剧照

在报中,法国媒体肆意曝光居里夫人给朗之万的亲笔信。

在信里,居里夫人向朗之万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性需求”,思想大胆前卫,加之用词露骨,被当时的法国民众唾为“有伤风化、有辱师德”

随后,无数的“道德标兵”涌向居里夫人的住所,用石头丢砸窗玻璃,用脏话问候她本人。

甚至有趁机地域歧视的,出口就是“波兰荡妇”

居里夫人

另一边,“艳信门”的男主角朗之万同样身处风口浪尖。

然而,他并没有急于为自己辩解——他选择了“先让羞辱居里夫人的记者付出代价”


两把手枪,两个男人,这是一场常规的决斗。

“砰!”

对方扣动了扳机,而朗之万却无动于衷。

因为他发现自己上膛的不是子弹,而是关于过去的种种回忆......

1

造化弄人


1872年1月23日,朗之万出生于巴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他虽出身平凡,天赋过人、聪颖好学。

16岁那年,朗之万以状元身份从拉瓦锡中学考入巴黎化工业学校,之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高调毕业。

在巴黎化工业学校就读期间,朗之万因为才华横溢,深受校长皮埃尔·居里的赏识。

21岁时,朗之万登顶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4年后又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

25岁的朗之万

1902年,30岁的朗之万在皮埃尔·居里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1904年,朗之万成为法兰西学院的物理学教授。

对于已过而立之年的朗之万来说,这份行云流水的教育履历会令他之后的人生增色不少。

但对于朗之万的妻子而言,这却是始终横亘于他们两人间的鸿沟。

朗之万夫妇

在22岁那年,出身工人家庭的朗之万与同样出身工人家庭的珍妮组成了另一个工人家庭。

珍妮受教育程度不高,经济能力有限,朗之万虽为大学教授,却同样收入微薄。

婚后一家六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在精神层面,珍妮与朗之万的学识差距悬殊,在经济上,两人又都入不敷出。

三观不合,日子难过,所以夫妻二人唯一的交流,都发生在为生活琐事争吵时。


任教期间,朗之万虽然尽职尽责,但腰间的荷包一直不见起色。

在珍妮看来,丈夫简直白白“窝囊”了这么些年。

于是,当他们收到一家民营企业的任职邀请时,珍妮百般劝说朗之万转行。

可朗之万不愿为四倍工资折腰,他觉得,自己应该忠于科学。

“科学?科学又不帮你养孩子!”


积怒难忍的珍妮随手端起一个瓷制花瓶,砸在了朗之万头上。

第二天,朗之万头上缠着纱布,敲开了居里夫人公寓的大门......

2

同舟共济


1903年,居里夫妇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镭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妇

1906年4月19日,在这个下雨的礼拜四,玛丽·居里永远失去了爱人——皮埃尔·居里在一起车祸中不幸离世。

39岁的玛丽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终日以泪洗面。

这时,丈夫生前最关照的学生朗之万出现了。


朗之万为玛丽雪中送炭,对她有求必应。

当玛丽谢绝政府的抚恤金、任教索邦大学时,第一堂课的教材便是朗之万帮忙整理准备的。

同时,朗之万也帮忙照顾玛丽和两个孩子的日常起居,他数月如一日的陪伴就像阿司匹林,缓解了玛丽的丧夫之痛。

居里夫人和两个女儿

作为旁观者,我们很难厘清当时朗之万对居里夫人的情感成分,因为他们的身份交错得过分复杂。

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师母。

一个已婚,一个守寡。

一男,一女。

那时候,玛丽正如她的波兰同胞们所说的那样——“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男性”

居里夫人彩色修复照片

而朗之万则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

虽然他比玛丽小5岁,但是身材高挑,眼窝深邃,留着入时的八字胡,大有城北徐公风范,人称“骑兵队长”。

朗之万(右)

然而,这位骑兵队长的枕边人却是街角杂货店老板的女儿,而且她发起脾气来是真的会砸货店。

1910年的一个周末,在玛丽的公寓里,朗之万是最后一个到达聚会现场的人。

他头上缠着绷带,面色憔悴。


聚会结束后,众人散去,公寓又回归空荡。

只剩下朗之万还扶着头坐在角落。

玛丽温柔地劝道:“回去吧,孩子们在家里等着你呢。”

朗之万起身,玛丽送他到门口。

突然间,朗之万回过身,眼窝里掬满了泪水。

他猛地抱住玛丽,竟低声呜咽起来。

玛丽心头一颤,一时间内有点不知所措。

可她还是抱住了这个泪流满面的男人,用手轻抚他伤口的绷带。

原来,这是他妻子亲手制造的创伤。

在听到朗之万哽咽的解释后,玛丽抱得更紧了。


不久后,朗之万便在索邦大学附近找了一间廉租房,开始与玛丽同居。

居里夫人(左二)与朗之万

他们把这间廉租房称作“(属于)我们的地方”。

两个同受情伤的人,给予了彼此温暖与共鸣。

在朗之万给玛丽写过的信里,他称她为“我的心爱”。

他写道,玛丽有着一双可爱的眼睛。

玛丽则回复他:“昨晚我是这样度过的:想你,想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我们将来会在一起的。”朗之万在信里这么写,在心里也这么想。


可琉璃易碎彩云散,他们没能如愿结为伉俪。

1911年的春天,朗之万卧病在家。

察觉到端倪的珍妮带着亲弟弟,找到了朗之万的出租屋。

他们打开床头的抽屉,发现里面有一些女性用品——陪着朗之万珍藏的书信。

回家后,珍妮跟朗之万撕破了脸皮。

在一阵熟悉的互相辱骂后,朗之万扇了珍妮一个耳光,带着两个年长的孩子走出了家门......

3

一别两宽


“镭之火神秘地温暖了周遭的每一个人,更点燃了执着于研究其特性的科学家那心中的火焰。而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妻儿,则以泪洗面。”

这是1911年11月4日巴黎新闻报头条文章《爱情故事:居里夫人与朗之万教授》的开头。


那天朗之万带着孩子离家后,怒火攻心的珍妮把信卖给了巴黎的报社,于是他们对此大肆报道

“我求你别再睡在她的床上,不要让我等太久了。”

在这则新闻中的居里夫人,竟然写出了这种“骚话”,报纸销量想不爆都不行。

巴黎媒体贪婪地咀嚼着“隐私馒头”,可居里夫人却要躲避那些破窗的石头。

而随之破裂的,还有她的声誉。

11月7日,居里夫人收到了诺贝尔奖的获奖通知和一封劝告信——组委会肯定了她的研究成果,但希望她放弃领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居里夫人回复:“此奖是为发现镭与钋而颁发的,科学和个人生活没有关系,我将依我的信念行事。”

在那洪水般的口诛笔伐中,逆流的只有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如果他们相爱,谁也管不着。”

爱因斯坦与朗之万

而深受舆论冲击的另一方——朗之万,则选择了与羞辱居里夫人的记者决斗。

但决斗时,对方却将子弹射向了地面,因为他知道朗之万对于科学界的重要性。

朗之万也放弃开枪,放弃了这段关系。

《居里夫人》剧照

此后,居里夫人在巴黎近郊隐居了一段时间。

她一度以斯克洛道斯卡女士称谓示人,因为她觉得,自己不能玷污皮埃尔为她冠上的姓氏。

实验室内的居里夫妇

分别后,朗之万则将目光放远至全世界,在保持科研热情的同时体察全人类的福祉。

在这跌宕的一生中,朗之万提出了朗之万动力学和朗之万方程、发明了声呐,还不遗余力地宣传和补充相对论......

此外,朗之万亦曾远赴大陆,助我国的物理学术发展一臂之力。

1932年,刚正不阿的朗之万纵使身处中国的至暗时刻,也敢于为我华夏人民发声,批判日军的丑恶行径。

朗之万参观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1934年,居里夫人离世。

1946年,朗之万与世长辞。

两人自1911年分别后再无密切联系,唯有天堂重聚。

但他们之间的故事仍在延续。

因为多年以后,居里夫人的孙女伊莲娜嫁给了自己的同事米歇尔·朗之万——也就是朗之万的孙子。

祖辈的遗憾,也算得到了告慰。

这迟到的缘分,或许都源自那个炽热的拥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曝光婚外恋情书的居里夫人,究竟有哪些隐情?
第六本书:《居里夫人传》
寡妇门前是非多
【12.26】一位女科学家的个人生活
丈夫去世后:居里夫人为何被要求“滚出”法国
居里夫人爱上小5岁已婚男,身败名裂,爱因斯坦表态:谁也管不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