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几何学是由谁何时传入中国?比徐光启要早300多年
欧几里德画像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创作的经典之作《几何原本》,堪称数学界的“圣经”。
人们通常认为,《几何原本》是由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联手翻译,把几何学传入中国的。
其实,早在元朝时期,几何学就传入中国了,最初叫“形学”。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几何学传入中国拖沓、波折,直到晚清时期,才出现了较为完整版本的几何学理论书籍。
到了民国时期,几何学被正式列入学校的课程当中。
元代学者王士点、高企翁编撰的《元秘书监制》记载:“至元十年十月,北司天台申本台合用文书。”
其中有一部回回人传入的《四擘算法段数》,经后代学者考证,这本书就是《几何原本》,由波斯天文学家札马鲁丁传入中国。
元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元宪宗皇帝——蒙哥汗在元上都(今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建立了回回天文台,任命札马鲁丁为提点,负责观测、计算等工作。
1477年朝鲜天文学家贝琳重刻的《回回历法》(来自日本国家档案馆)
期间,札马鲁丁主持创制了《万年历》,俗称回回历。
当时的《几何原本》并没有翻译成汉语,原因是除了札马鲁丁,元上都还没有熟练应用几何学的人才。
但是从元朝开始,陆续有人开始学习这种计算方法,其中不乏高高在上的皇帝。
《多桑蒙古史》记载:“成吉思汗系诸王,以蒙哥皇帝较有学识,彼知解说欧几里德氏之若干图示。”
蒙哥汗画像
成吉思汗一系的诸王中,蒙哥皇帝最有学识,他可以应用几何学计算,并能为别人讲解很多种几何图形。
到了明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和诸多官员、学者交往期间,利玛窦结识了礼部尚书瞿景淳的儿子瞿太素。
瞿太素自幼不学无术,却偏偏喜好炼金之术。
万历十七年(1589年),瞿太素得知利玛窦精通炼金术,于是就找到利玛窦,打算拜师学艺。
其实,利玛窦并不会什么炼金之术,于是引导瞿太素学习几何学。
为方便学习,利玛窦就让瞿太素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第一卷用汉语写在纸上,便于理解,瞿太素的数学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利玛窦后来又在南京收了一个叫张养默的学生,他悟性很高,利玛窦在日记中夸赞道:“他无师自学了欧几里德的第一卷……”
利玛窦和徐光启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利玛窦结识了著名学者徐光启,两人开始联手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徐光启首次把形学更名为“几何”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澹澹言怀:利玛窦将《几何原本》带入中国,并和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前六
《几何原本》何时传入中国
回回书,明理探
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
几何原本.六卷.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受.明万历時期刊本 二部分
神奇的《几何原本》,神奇的利玛窦,神奇的徐光启! 利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