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保单,让保险公司亏损800亿

大家好,我是木木,说大实话的保险经纪人。

开什么玩笑,保险公司还会亏钱?保险公司在国内叱咤风云数十年,我们看看2020年上半年保司的盈利情况。

朋友们,注意单位是亿啊!这还仅仅是上半年的盈利!

相比大多上市公司全年只有几亿几十亿的净利润,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十分可观。

随便盈利一下,就够普通人奋斗一辈子了。

01、保险公司靠什么盈利

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分成三个方向。

利差、死差、费差

专业名词比较难懂,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保险公司销售A产品,保费每人1万元,保额12万元,一共10个人购买。

假设预定1人到年底会挂掉;

保险公司到年底投资收益为4万元,总费用为2万元。

盈亏平衡

到年底的时候,资金的余额为10*1+4-2=12万元,如果正好有一个人挂掉,赔付12万,保险公司收支平衡。

死差

如果没有人挂掉,保险公司盈利12万,这叫做死差溢,

如果有2人挂掉,保险公司亏损12万,这叫做死差损。

费差

如果总费用为1万元,保险公司盈利1万元,这叫做费差溢,

如果总费用为3万元,保险公司亏损1万元,这叫做费差损。

利差

如果投资收益为5万元,保险公司盈利1万元,这叫做利差溢,

如果投资收益为3万元,保险公司亏损1万元,这叫做利差损。

实际情况当然比模型要复杂很多,精算师在计算保费的时候,都会根据预计的死亡率、投资收益率、费用率来设定一个产品的定价。

通常,利差是寿险公司最重要的盈利来源,在死差和费差上持平或者微亏。

再科普一下预定利率,其实就是保险公司预期给到客户的投资收益,但和实际利率并不一致,可以作为衡量实际利率的标准。

02、为什么亏损

保险公司那么赚钱,为什么还会亏损?

因为当初保险公司年轻,缺乏经验,对于长期利率下行和可能引起的利差损重视不足。

其实不仅仅保险公司,中国早期的金融市场早期也是野蛮生长。

银行理财一年期可以达到10.96%,存1万块,利息1000块,是不是非常惊喜?

保险公司为了占领市场,发行了大量预定利率8.8%的终身年金产品,这就为之后的巨额亏损埋下了伏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0年期间,银行理财利率一路下滑,从10.96%降到1.5%,保险合同上的利率就挂到了高位上。

投资收益小于给到客户的收益,如此巨大的利差损,怎么破?

于是,保险公司开始打电话给客户,这款产品不适合,换一款产品吧。

那些实在不退的,算你们懂行,保险公司就只能默默承担下来。

谁叫保险合同白纸黑字必须兑付呢,只能靠以后的利润补窟窿。

03、保险公司亏损,保单受影响吗?

直接说结论:不受影响。

一款产品造成的亏损,保险公司可以从其他业务的利润找补回来。只要整体综合偿付能力达标,就不影响保单履约。

平安承担了800亿的利差损,今年上半年的利润还有600来亿。

悄悄说一句,这也表明某安和某寿这些老牌的公司产品定价贵的原因,因为要从别的产品找补利润回来。

万一偿付能力不达标怎么办?

保险公司每一个季度都有动态的监管,如果偿付率不达标,将采取八项措施。

八项措施没有用,保险公司最后申请破产了,怎么办?

我国保险史还没有保险公司破产的案例。

极端情况是有3家公司在清算阶段,被保险保障基金接管,分别是新华保险、中华联合保险、安邦保险,目前都经营良好。

所以,保险公司的亏损让保险公司操心去吧,不影响我们广大投保人的利益

04、产品庐山真面目

说回造成亏损的产品,形态如何呢?

这一款「少儿360」,名字普普通通,背后的条款可不简单。

如果当初买到这款产品的朋友,千万不要退保,可以持续薅羊毛到合同结束。

先看保障责任(20多年的产品,找不到计划书,按照业务员陈述)

0岁的宝宝,每年交360元,交15年,一共交5400元。

16岁那年,返还2250,

17-21岁,每年返还650元,

22岁,返还3000元,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并没有,如果这么简单为什么能在保险历史上封神呢?

重点来了,当被保险人60岁之后,每月可领取750元,折合一年9000元,终身领取。

一共才缴纳5400元,累计领取70岁10万,80岁20万,100岁36.8万。是不是感觉超级赚?

可惜,现在早已买不到如此收益的年金产品,只有3.5%复利的年金产品可供选择。

保险市场意识到巨额利差损之后,保险监管机构也紧急发文下调预定利率,保险行业的预定利率长期维持在2.5%,最近几年才回复到3.5%。

1996年5月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冰点1.98%。快速降息打得国内稚嫩的保险业晕头转向,导致中国寿险行业出现巨额亏损。

面对频繁降息,以及持续加大的利率风险,整个保险行业手足无措——除了停售,毫无办法。这期间唯一的武器就是监管部门不断发文下调预定利率。

1999年6月10日,央行第七次降息。刚刚成立一年多的保监会吸取教训,斩立决,没有给“抢购潮”留下丝毫机会。同一天,保监会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规定“将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

从此,中国保险界进入长达14年的2.5%低预定利率时代。

《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史1978-2014》

保险资金作为投资市场上超大资金体,要想长期、稳定(注意这两个词)的维持高收益,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为了保证保险公司资金的稳健运行,降低预定利率势在必行。

目前的预定利率3.5%,处于历史中位。未来,大概率会下行

05、最后

历史总是在轮回,如果回到过去,不了解年金保险的人,依然会选择银行理财。

今天的预定利率3.5%和历史的8.8%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未来利率持续走低,3.5%预定利率的产品也会成为香饽饽。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平时的理财方式是买余额宝、买银行理财和国债,收益本身低于年金,那么可以考虑年金产品。

对于习惯自己打理资产的人,年金保险是安全垫,拨出一部分资金,稳定的增值规划养老,其他资金用股票、基金、私募等投资方式来博取更多的收益。

胡  琳(木木)

Wechat  /  hldean

重疾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关于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让保险公司巨亏的产品
保险,便宜的不能买!
险资为何“凶猛”:浅谈保险公司背后的原始动力
知识点|分红险的前世今生
保险公司是要赚钱的,所以保险就是骗人的?
超6成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为负,保险又要涨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