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綦走发现丨蒲河惊现綦江“第一”秤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钢军工需要燃煤主要仰仗当时地处綦江、南川、桐梓两省三县交界处的煤炭产区,当时成立的南桐煤矿,成为除敌占区以外中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抗战煤都”称号也由此而来。这些军工用煤是怎么外运的呢?笔者一行走进蒲河场,了解了这些尘封的往事。

◎“煤都”第一水码头

“惟独辟羊肠,险阻通芳甸”,这是清綦江知县李钰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点赞清《綦江县志》编辑罗星善行的诗句,其后加注“蒲河五里沟(今永城镇后山河一带),运煤日数百人,路奇险,先生独立捐修。”说明早在清道光年间,蒲河场就已经成为这一带煤炭外运的咽喉要地。

清《四川綦江县续志》卷一《綦江水道考》亦载“前志曰蒲渡(蒲河旧称)产煤,由三溪(今三江)转江,行三十五里至蒲渡可通煤船。上有鲁峡洞。过此可船行四十里,至南川之万寿场(今万盛城区)”。以及蒲河场上游300米就是落差100米左右的鲁峡洞,说明最近到南川城区方向,通过水路往来的煤炭等货物,不论上下,都需要在蒲河上岸,再换船前行。因此成就了蒲河码头的繁荣。

为了提升燃煤外运效率,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从1938年5月开始整治蒲河航道。1939年底即建成了石板滩大智闸、大场滩大仁闸、桃花滩大勇闸。据1988年编辑的《綦江文史资料》(第八辑)徐大沛《导淮委员会整治蒲河》介绍,三江至蒲河段,“整治前枯水时,只行载重一吨的软板船,上行两天半,下行两天;整治后,载重十吨之船始年畅通。”据相关统计,抗战期间南桐煤矿生产的60多万吨及东林煤矿生产的约30万吨原煤,几乎全靠蒲河木船转运。

夕阳余晖下的蒲河场一角。通讯员 杨友钱 摄

据《南桐矿区志》,1985年编辑的《綦江文史资料》(第三辑)霍黎、霍凤栖的《綦江蒲河的煤矿商业》等文介绍,结合家住蒲河小学集资楼的104岁老人霍之华回忆,矿区煤焦外运完全靠人力、畜力和小船转运到蒲河。仅桃子凼煤炭产区直运蒲河场的脚夫,平常每天就有1000人以上,农闲时高达2500人左右,月运量最高五六千吨。鲁峡洞转载码头,每天背运人次约2000次,月运量六七千吨。足见当时蒲河码头百船云集、万夫忙运之盛况。为节省人力运输成本和提升运输效率,南桐煤矿还选用了非常坚硬的青杠木作轨(转弯处铺设钢轨),修筑王家坝至蒲河杨柳湾的长17.27公里、宽0.9米的窄轨轻便运输线,供人力牵引推拉装载500~1000公斤的木斗车运煤,但煤炭仍需要在蒲河上船。

“当年在蒲河码头,停靠的运煤船很多。力夫又都不识字,上错了船怎么办?负责人就分别在桅杆上挂斗笠、蓑衣、草帽、草鞋等为记,力夫对应背上去,就不会错了。”农岗村水井湾现年84岁的李光映老人讲得头头是道。“为了躲避日机轰炸,还在原河边村岸边还挖了一个防空洞。”

配套的银行、运输、造船、维修等官办或私营公司及机构纷纷来蒲河设立,还有利用煤渣、竹木等本地原料开办的工厂,以及衍生而来的烟酒商行、餐饮住宿等大小店铺挤满场镇,人口井喷式增长。特别是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5家全国或地方性金融机构入驻蒲河场,完全可以想象得到,需要多少实业或商业支撑?“煤都”第一水码头的地位当仁不让。

李光映老人在雨中讲述蒲河码头往事。网友 微风轻轻 摄

“听说1938年内迁到丛林镇(时属南川)海孔飞机厂于1944年5月成功研制的第一架国产军用运输机也是从蒲河转运上船到重庆试飞的?”百岁老人霍之华否定了笔者的疑问,“那时候川湘公路早就通车,这么金贵的东西怎么可能在蒲河反复折腾?”笔者也在三峡博物馆副研究员张仲的《抗战中诞生在重庆“海孔飞机厂”的第一架国产运输机》等针对海孔飞机厂历史研究或实时记录的文献中,仅查到“1944年5月……将飞机(中运一式)分装在10几辆卡车上运往白市驿飞机场”的汽车运输记录。说明当时的蒲河码头也不是万能的。但这并不影响“煤都”第一水码头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虽然那时候大家都穷,但我们家可没有饿过饭。因为两个哥哥头脑活络,二哥先是当夫头,后来与四哥一起土法造纸,就是先把竹子划成条条,丢进河边挖好的土坑里,洒上生石灰腐烂成浆,舀出来晾晒成纸,一家人的生计就有着落了。”百岁老人霍之华回忆往事的时候,酸楚中透出幸福。“煤都”第一水码头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就业的机会和生活的希望。

◎一个秤砣近两百斤重

“你们快来看,这是个啥子砣砣哦?”当日,笔者一行刚转到蒲河场永城河边的佛果寺,走在前面的就急忙招呼大家围了过去。原来是墙角一堆旧砖头上,落寞地坐着一墩熨斗形状、灰中泛黄的石砣砣,上面竖刻着“光绪甲申”四个鲜红的阴刻大字,非常抢眼。大家随即赞叹,这绝不是普通的石头。

“这边还有四个字。”同行人急不可待得已蹲下身子探头去看另一面, “刻的是'较准如一’。”笔者一行面面相觑,原来是一个石秤砣!光绪甲申即1884年,还是138年前的!

文史爱好者现场称重石秤砣。网友 微风轻轻 摄

经现场测量,秤砣下底边长39厘米、上底28厘米、高37厘米。带眼提把长23厘米、高8厘米、宽11厘米。每个字的高、宽均为10厘米。穿秤绳的孔直径4厘米。当天,找来一杆大秤现场称重,石秤砣有97公斤!如果考虑100多年来的磨损、风化等因素,该秤砣原始重量可能是200斤。

有句古话说,“公不离婆,秤不离砣。”笔者一行走访曾在庙上服务的79岁老人封尊芳,以及蒲河街上更年长的84岁王吉兴、95岁文泽芳等老人,都说不知道秤杆哪里去了,而且根本就不晓得有这个秤砣。

楠枣红栒木秤杆,杮木砧板还有耙,槐木犁椽打天下。经大家现场讨论,考虑古代制作杆秤的木材一般在硬度和韧性俱佳,还耐腐耐磨、耐虫蛀的楠木、红栒子或枣树三者间选择,与之配套组合的秤杆至少可长达2.5米。根据标杆原理“秤砣重量×秤砣悬点与抬杠支点距离=物品重量×秤钩到抬杠支点距离”换算,该砣匹配的杆秤至少可称重1000公斤的货物,完全符合煤炭大宗交易的要求。

笔者一行走了渝黔川毗邻地区的33个区县,也进过这一带不少博物馆,从来没有看到过比这个更大的巨型秤砣。只查到泸县方洞镇斑竹林庄园内有一个下底13.5cm、高17cm、上底12cm的带眼石秤砣,但体量是蒲河砣的一半都不到。笔者一行推断:蒲河场上的这个石秤砣相匹配的杆秤,不只是綦江,应该是渝黔川毗邻地区目前发现的“第一秤”。

据《綦江蒲河的煤矿商业》文介绍,蒲河煤商起于明、兴于清、盛于民国时期。经营方式主要是开设具有中间交易性质的码头,清末民初就有10余家。即煤商从煤厂购买煤炭,发脚夫背运至码头交秤,然后由码头商卖给外商,交船运往重庆、江津一带销售。此外,还有数家纯系堆栈性质的码头,只收过秤手续费。难道这个石秤砣就是煤商交易使用?待下期探讨。

文/通讯员 杨友钱

总编辑:孙萍

值班编委:马小玲

编审:贺玲

编辑:何叶

审校:刘燕艳 杨小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河南桐木漆器
独角兽-古秤(组图)
南桐煤矿:抗战煤都
修秤艺人陈保祥
老物件,70-80年代里做生意必备物件,哪些是你见过并用过的
走进印度菜市场 石头当秤砣一称一个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