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分段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基础教育的综合能力分为四个阶段,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生理、知识能力、发展层次,设计了不同的目标。

    一、小学低年级目标(12年级)

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生活“为对象,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轴心,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儿童目标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起,构成一个目标一致的、一贯的、有一定结构和系统的、彼此相互衔接的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其目标是:

    1、培养儿童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童年时代的行为和体验对儿童以后的品德与生活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定要把“愉快”、“美好”、“积极”等情感烙进他们的心灵深处,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2、培养儿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力。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潜能,只要引导得法,这种好奇心就会转化为兴趣,最终成为一种理想追求,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重视儿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初步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只有在“承担责任”的社会性活动中才能发展起个体的责任心、“内化”各种行为规则。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这样责任感。比如:搞集体卫生,对环境的爱护都能养成儿童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4、独立、安全地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从儿童心理学来说,12年级的学生还具有较大的依附性。但我们必须逐渐地培养他们的独立生存能力。否则,以后很难在这个竞争的世界里较好地生存和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目标(36年级)

         儿童进入三年级后,在学习上是一个转折点,在心理上是从低年级的具体形象思维向高年级的初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情感世界也更加丰富,具有了相应独立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36年级的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2)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3)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1)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

        (2)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初中阶段目标(79年级)

        小学六年级学业完成后,学生的心理、生理都逐渐地向青年靠拢。他们更加具有独立性,其抽象能力、分析和批判能力都逐渐增强。因此,这一阶段的目标要求要高一些。目标如下: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此目标强调通过观察、考察、调研等活动方式,让初中生进一步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环境的保护,热爱美丽的大自然。此目标是按“学生和自然”这一线索设计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地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索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

         以上三点构成是首先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然后形成一种环保意识,最后要求学生初步具备环保能力,这种构成是一种层级要求。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本目标具体体现了“学生与社会、他人”的线索,特别强调学生走出教室、校门,走到色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去,同“人”进行多方位的接触。把社会看成是一所大学校,通过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增强自己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又形成一种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形成“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观念。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学会怎样和谐地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以上目标在过去的教育中是被忽视的,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生存危机。综合实践活动提出这一目标,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从下面资料来看这一目标的社会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计划
【聚焦】阅读素养:幼儿园阅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标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评课要点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标要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