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观止209:深虑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拜大儒宋濂为师,洪武年间任汉中府教授,建文帝即位后,先后出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 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后,他因拒不投降而为朱棣所杀,“诛十族”,祸及九族和学生。方孝孺的政论文、史论、散文、诗歌俱佳,有《逊志斋集》传世。


虑天下者,常其所难而其所易,其所可畏而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yú)?盖虑之所能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1、图:计议、谋划;忽:忽视;此句意为对自己认为困难的事能认真谋划,而对自己觉得容易的事就疏忽了; 2、备:防备;遗:遗忘;此句意为对自己认为可怕的事有所防备,而对自己觉得无疑之事就忽视了; 3、未周:不周全,不全面; 4、及:至,达到; 5、人事:人的力量所能及的事; 6、不及:达不到; 7、天道:指运作永恒一切的道。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陇亩之中,而亡秦之社稷(jì)。

1、一天下:统一天下;一:动词,统一; 2、封建:封邦建国,即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其领地里建立邦国; 3、郡县:即郡县制,把国家分为郡和县,由中央朝廷统一掌管; 4、兵革:代指武器铠甲,此句意为争战再不会发生; 5、世守:一代传一代,永远拥有; 6、汉帝:指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前202年称帝;陇亩:指民间; 7、卒:最终;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亦以社稷为国家的代称。

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niè)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篡弑之谋。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1、惩:以前失为鉴戒; 2、建:犹设置、封;庶孽:妃妾所生之子; 3、相继而无变:互相帮助而不会发生变故; 4、七国:指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苗川、胶东等七个诸侯国,于公元前145年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篡弑:弑君而夺其帝位; 5、武宣:指汉武帝刘彻(前141年~前87年在位)和汉宣帝刘询(前74年~前49年在位); 6、稍:逐渐;剖析:划分,此处指削减; 7、王莽: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后毒死平帝,于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23年被杀;汉祚:汉朝的帝位。

光武之惩(chéng),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1、光武:即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公元25年登基称帝,建立东汉; 2、哀平:即汉哀帝刘欣(公元前7年~前1年),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6年在位); 3、所由亡:所灭亡的原因。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1、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6~公元649年在位; 2、“不悟”句:据载,唐贞观年22年,有《秘记》小册子在民间流传,说唐三世之后,将有姓武的女主代唐而立,于是唐太宗想把可疑的人都杀掉,经太史令李淳风劝阻乃至;武氏:即武则天。

宋太祖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1、宋太祖:即赵匡胤(公元927~976年),960年,所率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2、五代: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方镇: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 3、释其兵权:961年,宋太祖宴请掌有兵权的重臣,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后人称之为“杯酒释兵权”。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jī),思之详而备之矣。虑于此而祸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1、此其人:这里所列举的人; 2、出人之智:超出常人的智慧;盖世之才:形容才能居当代之首; 3、几:事物变化的前兆、迹象; 4、审:周全细致; 5、切:贴近、切近;兴:产生; 6、“盖智可以谋人”二句:是说人的智慧只能为人事而谋虑,却不能为天意去谋虑。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活人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1、工:擅长、善于; 2、活人:救活他人; 3、拙:“工”的反义词; 4、谋子:为自己的子孙谋划。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非法术之所能,不敢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大德天心,使天(juàn)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jù)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1、周:遍及; 2、法术:此处指策略、方法;制:控制; 3、肆:不顾一切地施行;私谋诡计:同“阴谋诡计”; 4、至诚:极诚挚的心意; 5、大德:高尚的品德; 6、结:合;天心:天意; 7、眷:顾念,垂爱; 8、赤子:婴儿;释:犹丢下、放下; 9、至愚:极端愚笨;不肖:不成材; 10、遽:立即、马上;亡之:使之灭亡。

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1、苟:假如; 2、区区之智:很浅薄的智慧; 3、笼络:犹控制; 4、理:此谓世间的道理。

《深虑论》全文: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yú)?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jì)。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niè)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chéng)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jī),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juàn)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jù)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天道为智力之所不及,然尽人事以合天心,即天亦有可谋处。此文归到“积至诫用大德”,正是祈天永命工夫。古今之论天道、人事者多,得此乃见透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虑论·豫让论·方孝孺
方孝孺《深虑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深虑论赏析(互动百科)
《深虑论》深虑论方孝孺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深虑论|方孝孺
《深虑论》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