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57年,一家六口进京赶考,发榜之时朝野哗然,6人竟然全中进士
userphoto

2023.11.08 湖北

关注

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是一项极其严格和残酷的选拔制度,每年数以万计的学子参加,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考中进士,获得仕途的机会。而在1057年,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一家六口人前往京城赶考,竟然全都考中了进士。

这一家人的领头者,就是后来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巨匠曾巩。他和他的三个弟弟、两个妹夫,一举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引起了朝野的轰动。

一、曾巩的科举之路

曾巩出生于1019年,是江西南丰的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凡的学习天赋。他十二岁时就能写出《六论》这样的文章,被当地人称为“神童”。他十四岁时随父亲到如皋任县令,结识了范仲淹、王安石等名士,拜欧阳修为师,广泛涉猎经史子集,文采斐然,被欧阳修誉为“百鸟之中,轩然而立的鄂鸟”。

曾巩十八岁时,和哥哥一起进京赶考,信心满满,却意外落榜。他的哥哥因此悲愤而死,他却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努力,寻求改进。他二十三岁时,再次参加科考,又遗憾地落榜。他的恩师欧阳修为他不平,认为是科举制度的不公平,曾巩的才华被埋没了。欧阳修给他写信,鼓励他不要放弃,等待时机。

曾巩的第二次落榜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要照顾四个弟弟和九个妹妹,还要承担家里的生活负担。他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个人的前途,直到三十五岁时,他才有了一门亲事。他的妻子晁文柔是一个大家闺秀,不嫌弃他的贫困,而是支持他继续学习,还帮助他辅导弟弟和妹夫。

曾巩三十八岁时,决定再次投身科举考试,这次他带着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夫一同参加。这一次,科举的主考官竟然是欧阳修,他强调选拔可用之才,考题更加偏向策论,对于曾巩等人而言,这正是他们的机会。曾巩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不仅自己成功考取了进士,还辅导着他的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夫,他们也榜上有名。一家六口人都中了进士,这样的壮举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二、曾巩的文学成就

曾巩考中进士后,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司业等职,但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平庸的官员,他更热爱文学,他把自己的心血和才情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成为了一代文学巨匠,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古文和诗词上。他的古文,继承了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的精神,追求朴实无华、言之有物的文风。他的古文,既有理论上的阐述,也有实践上的创作,他的风格洒脱不羁,思想深刻独到,语言简练有力,被后人称为“南丰体”。

曾巩的诗词,也有着自己的特色,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深远,被后人称为“南丰诗派”的代表。他的《南丰先生诗集》收录了他的诗词作品,其中有许多名篇佳句,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等,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句。

曾巩的文学成就,不仅为他自己赢得了声誉,也为宋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文学作品,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文人,如苏轼、黄庭坚、辛弃疾等,他们都对曾巩的文学有所借鉴和赞赏,认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家。

曾巩的一生,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他从一个落榜三次的穷困学子,成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文学大家,他的科举之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示和感悟,让我们对古代的科举制度、文学发展、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57年,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竟然全中进士?朝野为之哗然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里凑数的吗?
为报妻恩,他带着家中6人同时考中进士震惊朝野,却换不回妻子
岁进士
「史话济南名士」曾巩:被欧阳修称为“百鸟之一鹗”,与王安石相爱相杀
这位了不起的江西人,被严重低估了100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