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痴黄侃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我国近代著名文字学家、训诂学家、音韵学家。黄侃与章太炎、刘师培并称晚清三大国学大师。黄侃博览群籍,覃思精研,在小学、经学、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黄侃治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集前修之大成而多所独创,重师承而又不受其局囿,在文字、音韵、训诂各方面都有重大发展,蔚然成一家之言,在近代学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产生过巨大影响”。(许嘉璐)

黄侃嗜书如命,他曾在自己所藏书目册上写下这样一首诗:“稚圭应记为佣日,昭裔难忘发愤时。十载才收三万卷,何年方免借书痴。”这几句诗可谓是他一生爱书的真实写照。黄侃对书有一种近似疯狂的感情,每得好书,往往“捧书雀跃”。一部《黄侃日记》基本上是围绕着订书、购书、读书这条主线来记录的。

章太炎在《黄季刚墓志铭》中写道:“有余财,必以购书,或仓猝不能具书簏,即举革笥中,或委积几案皆满。得书,必字字读之,未尝跳脱,尤精治古韵。”程千帆在《我与黄季刚先生》一文中这样记述黄侃的聚书、藏书:“季刚先生生前藏书颇多,曾自谓‘书痴’。即如他到中央大学任教后的两年中,就为购金石甲骨文字书籍,几乎花费了除日用之外的全部俸金。”有一次,黄侃在课堂上忍不住向学生讲起自己买书的故事。黄侃对学生说他太太常常责备他拼命买书,他有时把钱汇到外埠去买书,钱寄出后,天天盼着包裹。等书真的寄来了,打开包裹,匆匆看过一遍后,便往书架上一放,从此不再过问了。于是太太便抱怨他浪费钱,结果黄侃说:“要知我买书的快乐,就在打开包裹的一时之间,比方我们结婚吧,不也就在新婚燕尔之时最快乐吗?”黄侃讲完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黄侃自称“书痴”,然而在时人眼里,黄侃岂止是“书痴”,文史大家胡小石曾直接称黄侃为“书淫”。因为爱书黄侃常做出一些非常之举。黄侃藏有《元诗选》清刻本两部,因同事兼好友汪辟疆十分喜欢,便出让了一部。事后黄侃获知,即使是清刻本《元诗选》也是极其难得的珍本,于是写信给汪辟疆,并示以一诗,自悔轻售《元诗选》之失。最初,汪辟疆并未当回事,还和诗一首。谁知黄侃急了,竟登门拜访,约汪辟疆赴茶社叙谈,欲索回《元诗选》。汪辟疆仍未当真,岂知黄侃竟纠缠不已,不惜托人说项,拟以原价将书回购。汪辟疆后来考虑到该书自己并非急需,遂慷慨允之。黄侃既喜且羞,次日在日记中写道:“汪辟疆肯以《元诗选》见还,令人感愧。”广州中山大学请黄侃去教书,可是无论校方怎样苦劝,开出的待遇多么优厚,黄侃都不答应。别人问他为何不去中大教书,黄侃淡淡地答道:“我的书太多,不好搬运,所以就不去了。”

黄侃的学生章璠在《黄先生论学别记》一文中详细讲述了黄侃买书、藏书的情况:“犹记半月以前,璠谒先生于九华山村量守庐,时先生方询璠近状,略及数事,又导璠至后厅,观近所购道藏全书,罗列几案,几无隙地,手自整理,兼语之曰‘此丛书中,多人间不经见之本。即其他有关于诸子、史地、山经、丛记之书,虽不乏流传,然异文异义,亦足为考证订补之用,此次竟得窥其全,可谓近月来一大快事也。这时离先生逝世只有半月了。”

黄侃晚年在南京九华山麓自建一屋,并将书斋取名“量守庐”,自号“量守居士”。“量守”典出陶渊明诗句“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黄侃以此来表达自己安贫守贱、鄙薄名利、潜心学术之志。“量守庐”是一栋三层小楼,其中第三层专门辟为藏书室。黄侃一生所藏之书,悉数在此。遗憾的是这些藏书(约有三万册)在黄侃死后大多散失殆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魂】黄侃:广购普本,审慎著述(上)
元诗之缘酿诗坛佳话
恕不借“命”
文人藏书的故事
徐有富:关于《元诗选》的一段往事(南大往事之十八)
名家书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