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味蕾与乡愁(十七届叶圣陶杯初赛佳作)


味蕾与乡愁

邵薪哿(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一

离开家乡青岛,已经四年有余。

而无论脚步走多远,在脑海中始终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那片土地。

五月春游,我站在八达岭长城上,酷热难耐。此时疯狂想念,家乡的那一碗凉粉。

青岛的凉粉,不同于陕西用绿豆或淀粉作为原料的凉皮,而是用石花菜熬成的。夏天赶海的时候,在滩边的礁石上采回这种海菜,放在院子里晒干。那时还住在平房里,没有冰箱,只有等到冬天的时候熬制,才能保存得久一些。年节的前几天,在磨盘上碾碎掺杂在石花菜根上的沙粒和蛤蜊皮,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风箱大柴,一灶旺火,熬两三个小时,用纱布沥出汤汁,放在雪地中,冻上就成了凉粉。

三十的年夜饭,取一块凉粉分成小条,胡萝卜切丝,加一点海米,最不济也是虾皮,最能提鲜。酱油代替食盐,倒上醋,再点几滴香油,若是喜欢可以加点蒜泥。凉粉滑中带韧,配料清凉爽口,是在那个年代最容易吃到的一道美味,往往来不及细细品尝一番就吞下了肚,让人欲罢不能。

两间厢房,门帘后的食品柜上永远摆着钙奶饼干,灶上蒸腾着煮海蛎子的热气,蒜泥拌在凉粉里,零零碎碎的片段,拼凑起我对这座城市最初的记忆。

后来,记忆扩展开来,带有淡淡海盐气息的风,潮汐浪花,礁石海鸥,在不知不觉中夹杂进每日的柴米油盐中,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浑然不觉。直至北上之后,我的味蕾像夏天疯长的草一样,不时的摇曳、搅动,甚至一想起家乡的味道就口舌生津。

当然,冲不淡的,还有骨子里对海鲜的热爱,那是鲜甜的家乡的记忆。以至每次妈妈来看我,都要带一箱子的蛎虾和扇贝。似乎它们上桌,便等于我回家了。秒回故乡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味蕾触及记忆中熟悉的味道啊。

每到夏日,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分,栈桥北面的海鲜大排档总会熙熙攘攘。白色的塑料桌椅,辣炒的蛤蜊,肥嫩的蛏子、鱿鱼,炸几条刚捕上岸的小黄花鱼,偶尔带几个拌海蜇之类的凉菜……青岛小哥和大嫚儿向来直爽,吹一瓶二厂产的啤酒,就忘却了一天的疲劳,在美食间高谈阔论,一旁的老板笑着招呼客人,忙前忙后。还有街上,拎着塑料袋散啤的人,家里必然已经准备好了下酒的小菜。这一幕幕,记了很多年。

我以为自己年纪小,便不会懂得思念,不会触及乡愁,其实只要一离开家乡,这种感觉就会紧紧跟随着你,就算大部分时间觉察不到,也会在某个时刻冒出来,催下你的眼泪,亦或是在你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告诉你,别怕,身后有一条通往家乡的安心归路,就算走得再远,也可以抽身而回,抚平一身伤痛。

深夜听赵照和齐豫唱的《乡愁》,当埙的三声音阶响起之后,我忽然发现无论如今自己身在何方,终究是属于故乡的,血脉中流淌的,是这一方水土倔强的记忆。

回首,月渐盈。 

指导老师:王宇飞

点评
本文情真笔细,不落俗套。作者从游子的记忆说起,以细腻的笔触记述故乡美食,在熟悉的味道中品味故乡,使乡情乡思有了实实在在的寄托,让读者在充满地域特色的美食中感受到作者的“莼鲈之思”。任何感情的表达都要借助具体的物象,文学的趣味有一大半来自那些看起来新鲜的事物,所表达的却是你我共有的常情。本文荣获初赛一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绘故乡忆乡愁,吴天先生青岛写生记
日子疯长,还好有家收留我
舌尖上的乡愁
《离不开的故土,抹不去的乡愁》是什么意思?
《散文.无限乡愁·故乡,忘不掉的记忆》
乡 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