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中岁月
 
 
 
 附 中 岁 月

( 文 稿 ) 

 
      育凯:邮件往来附中情

我和义维通过几次信。最近我劝说他在网上与大家交流﹐他回了我这封信。我看了颇有感触。在征求他意见后现转发给大家。

班上有各种性格的同学。义维属于比较孤僻的一种﹐不大与人交往。我曾与他同桌﹐却相处得不融洽。记得是他欺负我多点﹐所以下面他说他是我讨厌的同位。但我当时根本体会不到他的处境和心境﹐现在才知道他在那样的环境下读书是多么不容易。还有钟永河﹐家境贫穷﹐在我记忆中她好象没穿过鞋﹐只有打赤脚的印象﹐但也坚持读完高中三年。可惜未来得及享受人生﹐年纪轻轻就走了......

这样的同学﹐为什么当时我没对他们好些﹐关怀些在经历了大半生后才体会到童年的友情和缘份。

 

育凯

 

下面是义维的信﹕

 

育 凯 :

你好、来邮已阅,谢谢你让我知道了我的花名,其实我哥哥早就给了我这一外号,确实恰如其份!

请不要误会,我也十分感谢附中对我的培养和训练。当时养成的钻研能力当我在加拿大创业时起了极大的作用 。

青少年时期给我最美好的回忆一是初中三时代表黄花岗民辨中学(我是在初三上学期由家乡迁到广州的)参加广州市少先队代表会议。当时参观了机场,上了停在地上的战斗机,参观广州造船厂,大开眼界尤如刘佬佬进大观园!二是高三时参加广州市首届数学竞赛获得三等奖 。

我所讲的不合群另类'主要指我的环境、习惯与其他同学差别太大了。例如我不会讲普通话,甚至还未完全听懂(所以往往老师不是提问我我也起立),讲不准广州话,经常被陈少瑜等取笑。在我父亲去世后次年就离开母亲到广州读书,周末同学们高兴地回家,我自己拿凳子到师院看电影,对着月亮想着妈妈。总而言之,对我来说那三年并不是愉快的日子。不过我也十分十分地感激希颖、兆强、文旭、余左、道冠、兆麟给我的友谊。我永远忘不了道冠从家中特地带给我的米糕,忘不 了兆强母亲送给我的饼干票使我能买些饼带回家乡给母亲。还有也很感谢陈志平,那次在石牌商店买高级饼售货员收了我的钱后却说未收!幸好排队在我几个人后的她证明我已付钱,当时我真正是无言感激,所以在毕业前我主动把我一年多的日记交给她看,以表示对她的信任。当然还得谢谢你这大头鬼,能忍受我这讨厌的同位!

的确除了从数学中得到心灵的宁静和乐趣之外其不提也罢。

夜深了,下次再谈吧,再次谢谢你。请多保重,祝愉快 。

义维   

 -------------------------------------------------------------------------------------------------------------------------------------------------------------------------------------------------

 
      晓云:附中的回忆

附中同學網上來往的熱鬧我並沒有去湊,一來黃面婆做久了,人就懶得動,二來自慚形穢,自己一向不求上進,各位不倦奮鬥,成績裴然,與之不可同年而語,三來一向恪守'言多必失',我不相信真理會辯得明,不會有絕對的黑白是非.爭論只是徒傷和氣.不過附中四十周年之際,也寫些聊以塞責吧.我不敢告知天下群雄,如你看後覺得沒什麼爭議性,才轉給月中等吧.

人到一定年紀才能体會到師長的苦心,當年我受小說影響而醉心於地質勘察,高考報的都是地質地理等,一心想做個地質勘探員席地幕天,四海為家,到處為祖國探寶,?快意人生!老師找我談話,說地質勘探員的日子不適合我這樣的女孩,我就"改邪歸正",老師真的是把我們當自己的孩子來設身處地考慮的呀!不過文革後牛田洋的幾年,比席地幕天苦了N,真是始料未及,此是後話了.

老師建議我報讀中文,我卻沒有接納,改為外語,否則世界上不會有龍仲馬,大約也有個龍碧華吧?(一笑)

我們每次作文,老師都改得十分細緻,,,,結構等,?人單獨講評,作為他的學生真是得益不淺.老師對我們這些周末"無家可歸"者很關懷,請我們到他宿舍,與他女兒一起聽他談詩詞歌賦,他侃侃而談,如數家珍,聽得我們如癡如醉.他家中掛了一幅掛軸,畫的是柳永的'雨霖鈴',至今還記得他吟誦"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那溫暖的房間,慈父般的老師,至今還歷歷在目,但此倩此景不再,想那掛軸畫亦早已毀於文革.

記得我畢業評語中,老師說到'該生頗具中國語文潛質'我心中還在嘀嘀咕咕:我報的可是外語啊!現在才知此中之用心良苦:一旦考'?',希望評語能有些幫助吧.

離開附中後,以為學有所成時,大把機會探老師,誰知時不我予,我們學業半途而癈,老師也天人永隔了.不過我們班同學都爭氣(除我之外),各人都打出頭上一片天,也可慰老師在天之靈了.

每天晚自修前,講台上響起曾非凡的字正腔圓的朗朗讀報聲,就是我寫小黑板錯別字對照的時候,這也是老師交帶做的,不知有沒有人看(現在知道李仲庸有看),而我自己就獲益良多,幾十年後投考報社校對時,作文,改錯別字,比正式讀中文系的成績還好,老師,謝謝你!

附中的學習風氣很濃,多有同學開夜車,女同學常用剛學的英文短語(不得不)have to,常說今晚真的haveto,不過講還講,?次都是一覺睡到大天光,別人有沒有開就不得而知了.

三年的趣事,回想起來還有許多,寫也寫不完.言有盡而意無窮.為了附中人,我這閒雲野鶴最勤力今次了,'求其'之處,還望見諒

-------------------------------------------------------------------------------------------------------------------------------------------------------------------------------------------------- 

      仲镛:难忘的教诲

三年的附中生活令人终身难忘。至今老师们的教诲以及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常常缭绕于心头。

我们高三的班主任陈老师是一位很有才学的老夫子,特别在古文方面的造诣很深他的记忆力 更是特别的惊人,我们所学的所有古文他倒背如流。他的国学功底深厚,常常引用精辟的诗词 赋对,人物典故去解释课文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老师用了一首诗使教导我们认识了同一字的不同用法以及字句重复的妙处:夜雨滴巷街,滴滴巷街中,巷街滴不入,滴入愁人耳,在这里,字重复出现在每一句中,既作名词又作动词。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老师引用李清照的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词连续重迭的使用,既加强了语气,又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晚年丧夫独居的凄凉心境。在讲到诗词有时候特别能表达一个人的个性时,老师引用石达开的:磨砺以须,看天下头颅几许;利刀削发,看老子手段如何。以及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名句,让此等一介武夫的杀气形象跃然于纸上。

为使同学们学古文时易学易记,他在课室里挂了一块小黑板,每天出一字以帮助同学们学记忆。有些字我至今还记得。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字,是你的意思,   “汝何知,中寿,汝墓之木拱已!” 这里的前一个字是后一个字是你的,还有病入膏肓甲胄等等,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附中的其他老师如:谭保夏,黄燕堂等给我们的教导也让我们终身受用。中学时期学的数理化虽然公式已经忘了,但原理却一直指导着日后几十年的生活学习工作,影响深远。我们在医学上就是用归纳排除法作鉴别诊断的。在科研工作中常常还运用着中学时代老师所教导我们的基本概念及思维方式。

附中不但给了我们知识,还教会我们怎样做人。这些年来,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想起附中老师们的教导:Hold on Don't give up! Persistence means victory!

值此毕业四十年之际,我写此小文以作纪念。感谢附中老师们对我们的培育,祝愿我们的母校-----华师附中蒸蒸日上。

后语:因为年代远久,文中所引用难免错漏,还望各位学长仁兄师姐师妹予以指正。

又,因杂事缠身,未能回来与各位相聚共度附中日,深感遗憾。

Happy Fuzhong Birthday

李仲镛  2003年7月27日 

---------------------------------------------------------------------------------------------------------------------------------------------------------------------------------------------------

 
      育凯:附中“花名”谈

關於花名﹐今天我和翔帆在網上也聊了下。我們有的花名確實不大友善。象國元叫殺人犯﹐令人聽了心寒﹐加上興華的解釋﹐更有血淋淋的感覺。為什麼國元是胸口帶毛的劊子手”? 是他胸口帶毛還是了誰如果兩者都不是﹐應該平反﹔如果是前者﹐請原諒我揭了你的私隱。

那時我們還小﹐調皮﹐喜歡拿別人的短處起花名﹐故不少同學得了個難聽或尷尬的花名。象何兆麟叫()﹔義維叫鞋鞦﹐翔帆叫傻仔”....現在我倒覺得這些名字很可愛﹐你們也不會惱的﹐對嗎 

謝謝大家的厚愛﹐我的花名大頭佛既貼切又好聽﹐我很喜歡。到了大學﹐把省略﹐剩下大頭﹐沿用至今。 

在我們的CD中一定要附上花名﹐因為這是高三(2)的歷史﹐珍貴的回憶。還有哪些漏的請大家補充。

 ---------------------------------------------------------------------------------------------------------------------------------------------------------------------------------------------------
 
      仲镛:附中生活趣事

水塘炸鱼

大凡附中的男同学都会记得水塘炸鱼” 

附中是个寄宿学学校,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起居都在学校里。每天的自修课多数都安排在下午。经过一个紧张的上午科程,午休后的自修课则是同学们自由学习的时间,每当读累了,总得想法子休息一下,男生们可有办法,那就是水塘炸鱼

偷鸡的男生会静悄悄地溜出课室,有时还会向他的死党打个暗号,心有灵犀一点通,炸鱼去!水塘可是个风凉水冷的好地方,在那里可方便了。此 君将深水炸弹一放,水花四起,鱼儿踊跃而来,好不壮观!真是观鱼胜过富春江

生吃咸旦

少年初离家,没生活经验,常闹笑话。有一次,MA同学带回一个咸旦,他打开就吃。他感到很奇怪,怎麽跟家里的不一样:旦白象水一样,旦黄却是实的。于是就问其他人:为甚麽?。同桌吃饭的同学一看,哈哈大笑,原来是个生咸 旦!

----------------------------------------------------------------------------------------------------------------------------------------------------------------------------------------------------

 
      月中:附中  高三(2)— 陈老师

1960年,我从老城区的煤屎中学初中毕业了,也许是女性更适合当小学老师的缘故吧,班主任动员我们几个女生报考广州一师。因为生性胆小,惧怕当老师,我没有听从老师的动员,和其他三个女生,怀着对全省中等教育的一面红旗的向往和崇拜,报考了华南师院附中,结果全都考上了。此后三年,我享受着名师的教导,度过了这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时光。32年后,当我的大女儿从附中高中毕业时,人们已将附中改称华附50年了,华附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她的名气已今非昔比,她的名牌效应并不亚于中大华工这些广州名牌高校!1996年我的大女儿从中大英语专业毕业找工作时,某单位本来只招日语专业毕业生,在得知她曾是华附的学生后,竟破例吸收她作候选。谢谢母校培育了我和女儿两代人!衷心祝愿附中快步踏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学校的行列。

悠悠40载,匆匆弹指间。已过不惑之年的高三(2)班依然年轻,依然充满活力,真是难得呀。尽管我们已经年近花甲,分手整整40年,但依然能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应该说,这种缘分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同窗三年,班里同学性格迥异,但相处融洽;大家活泼好动,可学习用功。毕业了,虽然大家各奔前程,但高三(2)就象一块磁石吸引着大家。每年寒暑假,外地求学的同学都会回来相聚交流。那时的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白云山、越秀公园……常常留下我们的青春足迹,留下我们的壮语豪言。要开学了,大家又常常到火车站,为远行的同学一一送行。一场浩劫,大家各散东西,不知所踪。直到80年代初,大家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调回广州,一向热心联络大家的仲镛和祥帆,很努力地把失散多年的同学们一一串联起来了。记得那时侯,每找到一个同学,大家都会兴奋相告,那情景就象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那样高兴,那样激动。今天,聚合了37位同学的高三(2)又活跃起来了。我想,高三(2)的今天是同学们关心集体,多年友情沉淀的结果。

陈复蔚老师学识渊博,敬业乐业,爱生如子,人所共知。这里记述我至今难忘的两件事。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在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多个题材的作文练习后,老师抓紧给我们补遗。一天,他给我们写了近百个繁体字、生僻字和易错字,要我们一一认写、更正。其中有寿字的繁体写法,字、字的正确写法,还有肄业的字的辨认。没想到这竟然难倒不少同学。印象最深的是,在一连问了好几个同学都不认识字或者错认为是字之后,老师提问育凯了,育凯一答即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在紧张准备高考的日子里,一天下午,我突然腹部疼痛难忍,在众人的关心、问候下,决定派郁芳送我到中山一院急诊。记得当时坐的是人力三轮车,一路颠簸,一路迷糊,一路享受着郁芳无微不至的照顾。看病后,郁芳还把我送回家才放心离去。那时候,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啊。谢谢郁芳!过了一晚,病情缓解了,我焦急地赶回学校复习。记得当时的交通设施非常落后,我心目中的老师已不年轻,但却亲自从石牌转折坐车到我家看我。虽然我没有在家里见到老师,但后来当我母亲告知我此事时,我不禁对老师油然而生敬意,内心对老师充满了无限感激。老师真是我们的好老师! 

---------------------------------------------------------------------------------------------------------------------------------------------------------------------------------------------------

 
      郁芳:风华正茂

附中是以高考率而著称的,进了附中 如进了大学预科,如进了保险箱一样。

附中学习是很紧张的但也有欢愉的时刻,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不怕日晒雨淋的运动场的角力;课余去大石山的野餐;围着圣诞树,玩个通宵;周末步行回家;又唱又跳的课间时刻;值日生等老师走进教室,则全班起立,老师微微一鞠躬,向同学们问好:同学们好,随之,全班响亮的喊老师您好!这亲切的互相间候的声音至今仍在耳边。

附中在广州石牌又称石牌附中远离闹市,是供教学实习的中学老师很多 ,几乎是一个实老师 带一个学生。为保证教学质量 ,老师一撤走实习一结束附中的本校老师会一切从头来,从第一课教起 ,在附中的三年,是学习的三年,是拼搏的三年。

附中的三年在人生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刻但我为她魂系梦绕 常常打开回忆的盒子任由附中岁月在荡漾和流淌......

有时我在熟睡中被斋茄两字唤醒 条件反射似的一跃而起 黑漆漆的夜空只有星星向我眨眼,斋茄是我近40年前的外号了我不知道它的涵义,可能带有贬义的意思吧?斋就里与肉类无缘之意用广州话说即是差劲的意思,茄就是矮小的意思,我一直以为是陈乃楠送我的外号 ,别人先叫他斋茄 他嫌难听 ,聪明的他马上把桂冠转送给我在外号大于正名的高三(2,叫你为斋茄, 你愿意不愿意都得答应, 我一直不知道外号的来历, 事隔三十多年, 1996,陈小渝坦承是他最先叫我斋茄的,原因是我长得圆头圆脑的,眼睛是圆的、鼻子是圆的、脸是圆的,总之象个茄子一样!我才晃然大悟斋茄的定义。

在视外号为亲切的高中班上,叫外号的声音复盖了叫正名的声音。似乎大家都有一个奇特的外号.大多数外号都可唯妙唯肖地刻画每人的特:叶兴华被叫老寡,(他常常用右姆指对着自己的鼻子尖称孤道寡)何利容被叫白骨精陈国元被叫杀人犯李仲镛被叫水肿佬陈兆强被叫迂腐佬叶林章被叫嗒嗒佬陈志平被叫总统谭红棉被叫老虎Na, 陈小渝被叫神台猫屎武玉玺被叫武大郎陈育凯被叫大头佛周运辉被叫光头李立被叫小偷何朗星被叫夜游神康天民被叫红眼睛王文忠被叫衣架吴嘉庆被叫龟背黄月中被叫黄肿马卓华被叫马大头俞小麟被叫猪头福……外号越难听就越显亲切可以说外号是高三(2)的特产,人人都有一个外号,现对各个外号的回忆似乎格外亲切!

有时做梦, 我似乎回到附中高三(2)的教室,正是课间休息的时候,陈乃楠在门口招兵买马:谁去下抛?(这是上厕所的意思,下抛是大便。斜抛是小便)在教室里更是热闹,周运辉闭上眼睛,任由人们抛上抛下,你看!半空中周运辉正在享受自由落体的乐趣,地面上大家都在紧张地伸着两手等着周运辉的降临!这又让我想起周运辉骑马的英雄事迹话说1961年某天一中午,全校都在午睡,精力过人的周运辉不午睡,与冯毛生一起跑到操场上玩,他们发现一匹马正在草坪上吃草,(与附中隔一条马路的石牌商店有一辆运货的马车,常趁附中午睡的时刻,把马放在附中的操场吃草)一时兴起,周运辉叫冯毛生拉紧韁绳,周运辉勇敢骑上马背,谁知马儿受了惊吓,拼命往石牌商店冲,千方百计把周运辉抛下马背,周运辉受了伤,石牌商店的橱窗也被马冲烂,为此附中与石牌商店有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有时做梦我似乎在教室中上课,那天陈小渝当值日生,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砂轮齿三个大字,意即叫大家silence,我心想:奇怪!这注音怎么与我不谋而合?其时我们在学英语,我拙劣的注音法的秘密藏于书里。想不到调皮的男同学当笑料,每当我不在教室时,他们总在我的抽屉翻出英语书来以我的憋脚注音取乐一番。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了,但我还蒙在鼓里呢!

有时在梦中,我似乎又回到高三(2)的女生宿舍,黄月中拿一块洗头香波在洗衣服.那时供应奇缺,有一块洗头香波实属难得,我正想去分一杯羹时,黄月中伸来洗头香波并大方地说:拿去用!我们边洗衣服边听女同学聊天,陈育凯说:我弟弟唱歌时,把花木兰唱成花姑娘了,只听到他唱:古有花姑娘替父去从军。!谭红棉说:我爸爸一口台山腔,但他可以在湖南大学当植物教授,我们姐妹的名字都用植物来命名,我叫红棉,另一个叫碧梧!何利容说:我妈妈叫张弦,有一天老师硬说张弦偷了衣服,后来澄清是张璇偷了.因同音差点使我妈妈受了冤枉!”……

有时在梦中,我看到班上的男同学大冬天赤身下鱼塘捞鱼,目的是使饭桌上多些美食!有时在梦中,到高中各同学家里聚餐,一次,我走了很远的路,到了菜园西高祥帆的家门口,他的妈妈赵佩瑜迎了出来,亲切地拉着我的手来到客厅,见已来了一群人,他们围着一个大锅,个个手里拿着一节莲藕往空洞塞糯米和红豆':又有一次我到广仁路武玉玺家里聚餐,当我赶到时。已见很多同学比我早到,他们在包饺子呢!陈志平手把手的教我包饺子,从那次学会包饺子后。现终生受用有时做梦,梦到高中的同学去龙洞劳动,那里的蚂蟥奇多,除了水田里密布外,田基的草地上都是!

为叙述方便,还是从附中的衣、食、住、行讲起吧

附中,没有校服,同学们穿得五花八门,但以艰苦朴素为荣.对于穿衣打扮从不讲究,轻视那些穿衣打扮的同学,认为他们不务正业,没有出息。班上的宋观喜,衣服破旧,其毛巾也很破烂,一次.搞卫生.男生将其毛巾当抹布用完后扔了,妈妈知道此事后.还托我带一袋衣服给他呢!

夏天,我只穿一条黑短裤,这原是一条长的黑裤,年代久了,膝盖磨了一个大洞,不能补了.干脆剪断,变成短裤.就靠这条短裤.度过漫长的夏天。夏天.我总是穿着枕头式的衣服。即无袖子的夏装,是用香港阿姨穿旧的唐装裤改成的.由于缺两个袖子的布料,干脆改作枕头装,不在乎穿着,只在乎学习。附中的同学只要攻克学习难关.就算天塌下来。可以不管的.皇天不负有心人.附中以高考率著称!

民以食为天.在附中的三年,时值全国的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附中也不例外.要度过饥荒.谈何容易?要解决全校的肚子问题.附中费尽心机.千方百计让同学们能吃饱些,吃好些!

早餐.每天早晨去食堂吃早餐,每饭桌上,放一盆沙河粉.或者黑色的番薯干.面对发育的学生.只够填满四份之一的胃,妹妹张郁丽回家对妈妈感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吃得饱!男同学买酵母片吃.只图这药片有面粉的味道,但越吃越饿,这是一种用面粉作的帮助消化的药丸。

早餐,附中利用同学种的山芋做成甜饼,给同学当早餐用,附中又把同学种的玉米弄成粉后.做成发糕让我们吃的津津有味,使我们在困难时期.全力为学习而拼搏!

中晚餐,附中的中午.傍晚的食堂.甚是热闹,随着广播喇叭的音乐,二千多学生.一齐涌向食堂,每个饭桌上.放一盘菜,不是发黄的西洋菜.就是过老的空心菜,(我们叫无缝钢管的菜.形容其坚韧难咽.).这些菜里有大便纸、蜗牛等杂物.在困难的年代,也无需讲究卫生,主要能填饱肚子就可以了。每人排队领一罐双蒸饭,只求体积.不求质量的双蒸饭.大概双蒸出来的米饭.体积大一倍左右.但吃完就饿的米饭.是假的米饭。在困难时期,每粒米.都是宝中宝,但毕业斑,吃饭不限量,可以吃饱肚子,以便专心学习。有时为了抢时间.端着饭碗.边吃边听课,当一切为了高考拼搏的时候.难以下咽的饭菜,也当美食佳肴了。

在困难时期,由于卡路里的不足,有次.我昏倒在操场上.话说1962年某天,体育委员陈乃楠尽职地把女生带到岗顶球场去打球,我突然两眼发黑,赶紧扶着篮球架,谁知重重倒了下去就不醒人事了.陈乃楠一个箭步上前,一手想把我扶起,谁知我沉重得象堆铁.他用双手也扶不起来.女同学团团把我围住,这边抬手.邢边抬脚的.赶紧把我往校医室搬。到了较医室门口,我却自动睁开了眼睛问:干什么啊!?同学们一听到我说话了.当场才松了一口气一同学们在困难中结下的情谊是多么牢固啊!

又有一次.我饿的头昏眼花,浑身没力气,从宿舍到食堂要跨过一个大球场.但我的脚象踩棉花一样,连个大球场都无法走过去.吴小琳见状.拿出平时她不舍得吃的饼干给我吃.这是她爸爸托人从外地带回来的珍品.这在当时来说.给饼干别人吃是舍己救人的高尚行动,在困难时期,很多同学饿病了,水肿、肝炎等普遍得很。我的肝炎就很利害.当时刘振中当卫生委员,常常利用晚上自修的课间休息为我打针.希望我快快好起来。

附中为了照顾病号,既养牛又养羊,为的是能多挤点奶给病号吃.以便病号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早早恢复!在困难时期,我与兴华都因生病而喝上牛奶羊奶。这无疑上了天堂.使我们对病体带来了乐观的信心!

十几个人一个宿舍,十几个人一个病房.到处可见。人头涌涌,是当时的最大特色。附中的住房也很拥挤。

男生住在密不透风的仓库中.一百多人,一个大房间,象煮饺子一样。

女生住在师院废弃的宿舍中.几百个人才八个洗澡间,大热天.个个排队等待洗澡,这要费很多很长的时间,我花不起这宝贵的时间.总是趁晚自修第一节下课.象冲刺一样回到宿舍,为的是洗澡.

不管冬夏.个个是打光脚,上厕所,踩在尿渍屎斑上.习惯成自然,我们不以为脏,反以为荣.附中教会我们艰苦的生活,以艰苦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附中艰苦的生活.使我们一生得益!

1959年到1962年,是天灾人祸的时刻.臭虫袭击每家每户.每张床上。都滋长这种臭虫.除吸人血以外.凡是被臭虫咬过的地方,又红又舯,其痒难耐,大大影响学习和工作。

为了让我们睡得好一点,附中,向铺天盖地而来的臭虫宣战用水泥砌成一个大水池,可容纳三张上下两层的碌架床,试图用熊熊的大火和烧开的一池滚水,烫死臭虫,使我们有个安眠,白天有足够的精力学习!

煮床以后,把床放在太阳底下曝晒.在操场上的密密麻麻的上下两层的碌架床.像操兵一样,向臭虫宣战,细细述说它们的丰功伟绩,说它们烫死了多少臭虫,杀死了多少虫卵,换得了附中学生的安眠!

臭虫.这种害人虫.在饥荒的时侯,铺天盖地,在人吃饱肚子以后.却销声匿迹了,这可能与人体分泌的气息有关吧饿肚子时.发出的气息.也最适合臭虫的繁殖.故臭虫成灾,当人们吃饱肚子后。气息就以正压邪.臭虫就自取灭亡了,就绝迹了。

华师附中的周围,云集了六所大学和一所中学,暨南大学.华南师院,广州教师进修学院,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化工学院.华侨补校,这里少说有五六万人的集聚地,但只有两路汽车通行.而且,每辆汽车.均姗姗来迟,反正是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司机是没积极性的,只有消极的怠工.

一到周末,就排长龙。等很久,才来一部已挤满了乘客的车子。同学们挤车回到学校后,象打胜仗一样.纷纷介绍挤车经验.一致公认45度角为最佳位置,我听了满头雾水:什幺45度角呢因为我没挤过车.我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我周六,从不去坐车.等周日早上,无人排队了,才坐汽车出广州,周日中午,趁着人少坐车,赶早坐车回附中来.三年的附中学习生活.少了等车的时间.却多了学习的时间!

我们在毕业楼的三楼上课。毕业楼在学校中央,远离嘈杂的声音,使学生能沉漫在课本之中,为高校输送了很多人才。我与妹妹张郁丽在同一毕业楼里,她的课室在初中一楼的教室里.我们班上的男生,有时为一条题目,争得面红耳赤,下了晚上自修,还争论不休,这时候.从三楼争到一楼,有时干脆争论到张郁丽的教室里,开了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比比划划.谁也不服输.斗到赢为止。

1 9 6 377日到9日.连续三天的高考,我与兴华步入考场.考场设在与附中对门的华侨补习学校在同一考场中,有很多陌生的面孔,长得神高神大.一副营养过剩的样子,一眼望过去,就知道是华侨子弟,我心想同是中国人,为什么他们又粗又壮,而我们却面黄肌瘦,破衣烂裳呢?来不及细想.让脑袋去取胜吧。

附中像父母般亲切的照料我们.在高考的庄严时刻,由班主任带领着.列队走到考场,怕同学因紧张,而遗忘了准考证.这宝贵的准考证,由班主任带着.我们班.由班主任陈复蔚带领着,到进考场前一分钟,才发准考证到同学手中,非常谨慎负责,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等待这紧张的高考时刻的到来。

高考,一共考五门课.文科要考:语文、政治、古汉语、历史、外语。第一门的语文,其实是考作文.两个小时,写出有血有肉的精彩文章。我从小想当一名记者,背着照相机.用神奇的笔,独家报道新闻.但命运是曲折的,由于一滴墨水,使我的历史全部改观。

高考的第一天心情有点紧张.当作文卷子发下来了,一看是两条题目  一题是:五一日记:另一题是:当唱起国际歌的时候:前者是叙述性的,而后者是抒情性的,我应该选择后者,却偏偏选择了前者.开始写的时候,又阴阳差惜的来了一滴墨水。

我用一支英雄金笔去迎考的,那是一支爸爸平日备课,改作业的好钢笔,要高考了.爸爸把这支好的钢笔.让绐了我.上考场前,我吸满了墨水,以为万无一失,谁知第一笔下去,一滴墨水,滴下来了弄得满张考卷黑漉漉的一大片。困难时期,纸张奇缺.用来做考卷的纸,也发黄发黑的纸,是既化水又粗糙的纸,一滴墨水滴下,污染了一大块,考卷威胁着我,慌了手脚,作文考砸了,第一志愿的北大中文系也泡汤了。

我读北大图书馆系,虽有压力,但比起其它的系.我们算是比较轻松的,此我年长三岁的卢筑英,曾当过我的辅导员,聪明美丽,考上北大物理系,又兼北大舞蹈队的队长,忙得不可开交.边走边吃饭连男朋友都忙得没时间去找。图书馆系不要去实验窒,也不需要作复杂的实验.又不要到工地汗流浃背的实习,只要强记忆,几十年后想来,当初选图书馆系是对的。其他专业我没有本事上。

附中.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回忆!谢谢附中,使我生活的航船,奋勇向前这里有尊敬的老师.这里有可爱的同学,我们毕业那年,因高考率全省第一,为附中争得一座教学楼这座新的教学大楼,是省教育局发给附中的奖品吧

校风

快、静、齐是附中的校风。快.是要求办事要讲究高效率.快速作眼前的一切静,是要求上课安静.留心听讲;齐,是要求排队整齐,作业整齐。快静齐虽只有三个宇,但使附中迴荡着学习的风气,艰苦奋斗的精神。

1960年到1963年,是我高中的三年,也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在这三年里,大家都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的,我们在晚上,除了蚊子叮咬之外,臭虫还铺天盖地扑来。对这些困难,我们全然不顾却沉漫在课本之中,以取得高分为乐。高中的三年,是我们勒紧肚皮,咬紧牙关,干啃书本的三年.高中的三年,是我们在学习上,百折不挠.遥遥领先的三年!

附中.对时间是抓得很紧的,提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切按时间表办事,所以尽管学生很多,大家都是井井有条的。

附中.在时间上,要求我们争分夺秒.常在课堂上.显示离高考还有多少天.使我们常有一种倒数计时的紧迫感。附中.教会我们严格守时。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晚上9点钟下自修课,九点半准时睡觉.没聊天的时间,只有埋头课本的分分秒秒。一分不能少,一秒不能多。做事要利落,千万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拖拖拉拉。

附中.要求我们午睡,我的午睡习惯,也是附中的时候养成的,吃过中饭,总要睡一会,已人睡为好.哪怕睡着五分钟。午睡后。精神爽利.工作效率倍增。

教育方法

附中.以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要用表扬及奖励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有样学样,大家向优秀者看齐。方法非常正面,每次考卷发下来.总有优秀的考卷贴堂。将考卷贴在黑板旁边展览,以供大家参考.学习,评价。每学期结束.总要评奖.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均有奖品。褒贬讲分寸,不随便批评.但使人一看就明白。

附中.很强调卷面及作业整齐。认为卷面很重要.能否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对评卷者很重要,这也俗称印象分。一次,化学老师郭大乙,叫陈惠群及周运辉上黑板.演算同一题目.陈的一清二楚,周却是马虎了事,虽答案相同,效果不一。事后郭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卷面很重要.一定要养成整洁的习惯!¨,同学对两者的卷面效果已一目了然,不用多说了.大家重整旗鼓.向卷面清洁看齐!

学习方法

附中.强调由厚变薄的学习方法.即经过消化后.把复杂的问题,归纳为简洁的几个字,提纲契领,再演绎为复杂的问题,这种由厚变薄,又由薄变厚的方法.使人受益匪浅。

附中,还教会过电映的方法,睡觉前,将一天的事,回忆一下,好坏之事,自已总结,评价一下.明天的计划和安排.想一下。过电映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已养威成这种过电映的习惯,每天睡前,必过电映.检查一天的所为,这对于人、对己.都会有用处的。

尊敬的老师

附中老师的阵容,也是很强大的.除了满目的特级教师之外.还从华师的每年的毕业生中,吸取其高材生。

校长,王屏山。原是电子专家冯炳全的研究生.后任附中校长。擅长于教育!

附中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三时的班主任陈复蔚老师.他写给我的留言是:盛年当努力,岁月不饶人。老师对每个学生都给予父爱!

老师是我见过的老师中,最具孔孟之道的大学者,加上他的英语又很好.为生活他曾当过美军的笔译,为这历史问题而囚禁入牢,1962年,他已四十八岁.儿女才七.八岁,由此推知,他从牢里出来.已经四十岁了,凭他的学识,他原计划到华师大中文系任教.但他毅然到了华师附中!

19629月到1963年的7月,陈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因此我们有幸当了他一年的学生.陈老师在我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我望着高中的毕业照.望着第一排的中央的陈老师.看到他亲切的笑窖,我又似乎回到那可爱的附中!

老师每天第七节.都把班上的同学推到室外锻炼。在空无一人的课窒里.他把笔合好,将墨水盖好。

老师擅长古汉语,在他的指导下,我把一本《梦溪笔谈》的之乎者也的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通过实际锻炼.大大提高了古汉语的水平.加强我的应考能力.因为古汉语课.当一门课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文言虚词搞通了,很快攻克了古汉语的难关。

老师讲课生动深刻,每堂课都是艺术享受.有一次,讲的是张衡的地动仪.他先在讲台上摆上四条龙,再从两边的口袋里.摸出四个的青蛙,一一对着龙的咀巴放好.稍稍一动.龙突然吐出珠来,掉进青蛙的咀中。时隔四十年.当时陈老师怎样满头大汗,奔向教室,值日生怎样叫起立,老师的开场白等等,至今仍在耳边迴响。他常常讲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他常要求作文开头,要引人人胜.结尾要耐人寻味的,尤如吃花生,最后一颗,要回昧无穷.千万不要以一颗烂花生结尾,倒了先前的胃口,要使人口齿留香,老师强调作文的开头结尾都很重要。至今,对他解释吹毛球疵的成语,吹开别人的头发,找寻伤疤的样子.还记得很清楚。他讲课很深刻.故可以记得很牢。他讲解的诗词,连记性最差的同学.至今还可以倒背如流!

老师家住在广州城内,附中在广州石牌,属郊外,他天天等同学下了晚自修.才坐公共汽车回家.第二天一早,又在教室中见到他,老师为我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了。

老师很关心学生,急同学所急,痛同学所痛。我家一直很穷,老师听说后.马上打报告去教务处,找到教务主陈怀珠.补助我十五元,此恩此德,今生难报了! 1983年,他过早谢世了!

老师记性很好.一九八一年,我与兴华去拜访他,分别近二十年了.他还记得我们的名字.还记得我父亲的名字,老师问我:你父亲还在湛江吗 我说:调回广州了!二十年了.他桃李满天下,不但记得我,连我父亲的名字和工作单位都记得.真不简单! 1983年。二十年后.我也登上讲台了.我的一切模仿老师.以老师为榜样.对每个学生都给予母爱这使我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我心中感激的想:多亏了老师

当然,附中老师中,也有极左分子.如政治老师林xx。认为戴手表.穿鞋子.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每堂课他都抱着一个闹钟,打着光脚去上课。但一口客家话,当讲到中国的修正主义与赫鲁晓夫共穿一条裤子时,把发成,引得学生哄堂大笑。

可爱的同学

附中的三年,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用纯洁的感情.凝成同学的情谊.越老越坚.几十年如一日的紧密联系着.一有机会就会面,天南海北的话题.使个个像回到附中时代.可能是困难时期.使我们患难与共。

附中的三年.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是块坚强的奠基石,对于附中,我是有感情的。为母校而骄傲,为母校而自豪.她教会我在生存竞争中.取胜的真实本领!

附中的三年.从高三(2)已毕业三十多年了.但分散在四方的老同学。没一个忘记高三(2),彼此了解.经历相同.在苦难中成长.吃的是同一锅饭,上的是同一堂课.感情特别深,一有机会就会面.天南

海北的话题.几天几夜都讲不完,只要能够见面.虽年过半百,又恢复当年的天真纯洁.似乎永远也长不大的少男少女.当年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现该升级当祖父母了,但老同学相见,少不了调皮和胡闹.特别珍惜同学间的情谊!

在困难时期,为填饱肚子,附中学生.到处种山芋、玉米.为了防止小偷.要轮流值夜班的。有一次.我与廖婉兰值夜班,救了一个准备上吊的女生。在夜幕中.我与廖巡视校园。忽闻低泣声.顺着声音走过去.在树下有人准备上吊.已摆好凳子,只要脚一登,就上西天了.在千钧一发之际。我们救了她的命。细问下.她吐实情,她是华师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有人怀疑她偷了一件衣服,故想不开.去寻短见.为一件衣服,奉献宝贵的生命.太不值得了,在劝说下.她打消了死的念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在附中,每当值夜班的时候.大家都很负责任.巡视每一角落.有什么风吹草动.必追究到底.有一次,我与陈兆强、陈少渝三人一组.见一男厕所,有响动,两个陈姓男生.马上冲进去.见一师院学生在大便.他俩还不放心的问:半夜为什么大便?搞得别人哭笑不得。

在附中的三年,我们在同一教室上课,在同一食堂吃饭.在同一操场上锻炼,在同一考场高考.同一.使我们在附中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几十年后.我们还记得:一到中午,下课后。集体洗碗.然后进食堂的时刻.晚上睡觉前.洗脚后,由有拖鞋的人背没有拖鞋的人上床的温馨的时刻.同一的患难.使我们的友谊更坚固。

高考以后,我们收拾行李。准备打道回府。那时正值七月中旬,热得大汗淋漓,全身都湿透了.但要离开附中.我们觉得依依不舍.又要回去教室,互相道别,未到教室前.闻到一股浓浓的烟昧,打开教室门一看,原来男生们在烧书,大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英雄气概.教室里弄的烟尘滚滚,使教室乌烟瘴气,我们女生只好退避三舍.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园。

附中的学习生活是艰苦的。但同学相处是友善的,我对母校存在感恩之情.在困难时期,她为学生的温饱着想,犹如父母般的慧爱.附中,不能忘记的附中。

对于附中的同学.我们是留恋的。19639月我们一边坐火车去北京。一边写信.将车外的景色一一写出.好让同班的同学分享窗外的景色,火车一靠站,我们就下到月台去将信发出。让广州的高三(2)的同学先睹为快!

对于附中的生活.不能忘记,对于附中的老师.不能忘记.对于附中的同学.不能忘记.多么亲切的老师.多么亲切的同学.我们共同度过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共同度过了青春的时光.附中.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对于华南师院附中1963年的高三(2)班.我们有无限的深情,对于高三(2)的同学老师.我们是无此的怀念的!

对于高三(2)的回忆.我们三天三夜说不完.强烈的希望:如果有来世,再作高三(2)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袁老师
写老师的作文400字
开学啦
【广东】肖天琪《难忘的六一》指导老师:陈英
王张弛《铃 铛》 指导教师:李佳佳
陈培:过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