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真的是平的吗?

世界真的是平的吗?

罗辑思维 作者:【美】理查德·弗罗里达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由于科技进步,现在全球竞技场已经变平了,世界为获胜者准备好了奖章。无论我们居住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所有人都是参与者。弗里德曼写道:“当世界是平的时候,即使你不移民也可以创新。”

这个提法已经有年头了。当我们刚刚进入20世纪时,评论家们就在写作关于贸易和科技使世界变平的文章,这种世界变平的效应使得生活在何处不再重要。由于电报和电话的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出现、个人电脑的兴起,还有互联网的普及,许多人都认为科技进步削弱了实际地点的重要性。

这一预言在今天仍然很流行。1995年,《经济学家》杂志封面上赫然印着“距离的消亡”。该杂志的记者弗朗西斯凯恩克洛斯预测:“由于科技和电信竞争,距离将不再是问题。”四年后,这本杂志又很自豪地宣称:“无线通讯的革命从根本上粉碎了地域限制。”新的通讯技术将成为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的“重要杠杆”,我们因此而可以自由选择定居地点。

在过去十年中,我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研究上述理论上,以便为我的具有挑战性的理论寻找证据。那么,我的基本论点是什么呢?

无论如何,国际经济形势都不能用“世界是平的”来形容。

对“世界是平的”这一论断的最明显的挑战是全球城市和城区的爆发性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聚居在城区中。生活在城区的世界人口的比重从1800年的3%上升到1900的14%,到1950年,这一数值已经达到30%,而现在已经超过了50%。在发达国家,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城区。

人口增长并不是世界不平的唯一标志。就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和前沿创新而言,今天的全球经济是由很少的几个地方推动的。另外,全球竞技场并没有任何将要变平的迹象,原来的最高点——那些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地区正在变得更高,而原本的谷底——那些几乎没有经济活动的地方正在变得更加缺乏活力。

的确,全球化非常强大,过去从来不曾参与到全球经济中的地方现在也开始行动了。但所有这些地方都能够平等参与全球化并从中获益吗?新技术和经济资源仍然高度集中,所以对世界经济最为重要的地点仍然屈指可数。

其实,全球化有两方面表现。一方面比较明显,就是日常的经济活动(比如说简单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各地扩展开来;而另一方面不是很明显,就是更高层次的经济活动,比如说革新、设计、金融和传媒日益集中在少数地点。

弗里德曼这样的思想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全球化如何使经济活动不断铺开(我们可以称之为全球化的离心力),同时他们也忽略了经济活动集中的现实(向心力)。哈佛商学院教授和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称之为“地点悖论”,他在2006年8月对《商业周刊》的记者说:“地点还是很重要。当一切都越来越具有流动性时,地点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点,迷惑了很多聪明人。”

这些学者所犯的错误是将全球化看成了非此即彼的事情,而事实并非如此。理解新的全球现状的关键是要认识到世界既是平坦的又是起伏的。

 

知识拆迁队 周易谈 选荐自《你属哪座城?——为什么某些人特别适合居住在某些城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周易谈希望结识成都、重庆喜欢罗辑思维的妹纸,他说要做纯洁的朋友。唉,唉,这么假的话都敢信的姑娘,请加微信Phillip Fox

这没啥好“悖论”的。地点就是越来越重要。

技术进步的本质是“人的延伸”,是个人的价值被持续放大,是这个世界越来越以人为核心。

在此背景下,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的本性将越来越暴露无遗。

也许,在技术上,人们已经没有必要扎堆起哄。

但是,在人性上,人类正不可逆转地挤在一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香环凯·悦读精彩”读书交流活动——《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读《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有感
《世界是平的》
托马斯·弗里德曼及其作品
京沪暂不具备世界影响力 “世界城市”离我们远吗?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