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众热众冷,此际宜存主宰

摘自刘大钧先生《弘易集》。


告读者
(五年回顾)
(原载《周易研究》1992年第2期/总第12期1页)

  《周易研究》作为海内外《易》学同仁的共同学术园地,自1988年创办以来,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至去年底出满整十期,依先儒之言,“十”乃成数之极,故借此机会作一简单小结。
  一九八四年夏,在武汉市举行了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首次国内武汉周易学术讨论会。

  一九八七年冬,经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济南市举行了由山东大学主办的首次济南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

济南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大易集成》


  当时风气尚正,这两次会议都经过严肃认真的充分准备,每次会议都有自己明确的讨论主题,只收极低的会务费,与会代表都有两年以上准备论文的充分时间,会议组织者也皆为纯学术研究而发。所以在那两次会议上,特别由济南会议每天的简报中,我们洞察到当代《易》学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方向,并进而认识到它的方法学意义,预见到必须针对当代易学研究的新特点,对其加以妥善引导与弘扬,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使命。

  带着这样一种使命感,我们决心创办《周易研究》学刊,并在济南会议上作了宣布。接下来便是艰苦的筹备工作。

  正如我们在《周易研究》发刊辞中所指出的那样,在周易研究的方法上,我们切不可割断历史的咽喉,特别是对经文的研究,一定要易理象数兼顾。但作为现代人,我们更要注意到进行多学科、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综合交叉研究。传统的易学研究方法,固然有其合理内核,但我们更应借用诸如现代文化学、人类学、释义学、考古学等现代知识体系,来扩展我们的研究视野,并依衬着当代文化科学的广阔背景与高大天幕,以自己海空天阔的新视角,重新瞻视《易》学的伟大境界

  凭着对真知的强烈感受,领悟其每一寸泥土和它云层中的每一道罅隙! 只有这样,才可以发现并纠正先儒的某些偏颇与谬误,进而解开易学研究上的一些千古之谜,使易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与新的阶段。这是历史赋于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们理应在不断地探讨与开拓中,扎扎实实甘于寂寞地完成它。

  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五年来,我们不仅重视《周易》的经传研究,易学史研究,易学文献资料学的研究,更提倡易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交叉研究,特别注意以《周易》解决当代社会重大课题,如《周易》与现代管理学、现代预测学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认为,《周易》数术学的研究,也是《易》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重视其确有新义的研究,但可惜的是,有关这方面确有份量的学术研究文章,实在是太少了。

  总之,如同我们在五年前所指出的:在当代,易学研究只有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相结合,这门“寂寞之学”才能顺应时代脉搏的节律而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正是鉴于以上认识,五年来,敝刊克服巨大的经济障碍和其它方面的困难,始终坚持如上学术研究的大方向。

  令我们感到安慰的是,五年来,无论对前贤,对子孙,我们总算作了一点实事,而未使时光虚度。对于目前的所谓“周易热”,本人在《周易研究》1991年第1期“答中新社记者问”中,已宣示了我们的明确态度。总之:


众热众冷,此际宜存主宰。
独行独立,其间都见精神。

这就是我刊的态度。

  我们全体编辑人员坚信,只要有一颗弘扬《易》学的真心,传播《易》学的诚心,进德修业的决心及完成历史使命的苦心,我们就一定会与诸位前辈及好友心心相印,凭借《周易》“有孚惠心”的感召,克服种种困难,把本刊办得更好。


再次谢谢诸位读者几年来对我们的爱护匡扶与指教!

                       刘大钧

                   1992年3月1日于运乾书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周易》到“科学易”的百多年间
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康熙收复台湾的意义不容怀疑
邓绍基:在第七届(清河)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 古典名著
吴敢:我与王汝梅先生(《我与师友》之二十二)
中国音韵学研究第二十届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我校召开
第四届汉字文化圈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