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也来解密红楼梦 (五)
本周不更新了。最近研究到一个地方,把它提出来给大家思考一下哈。
宝琴等四人吟红梅那一段里,为什么李纹和宝琴的诗都用同一个瑶池的典故呢?
李纹的诗: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宝琴的诗: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这两首诗的后两朕,都用前身是瑶池下凡来形容红梅,而且都让人不要猜疑。为什么?宝琴的代表形象就是白雪红梅,这里面有什么好猜疑的呢?

传说瑶池种植碧桃,红梅就是瑶池的碧桃花下凡变成的。两种花很象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见识到了红楼梦作者的高超的影射写作手法。作者在许多文字中故弄玄虚,写得奇奇怪怪,巧妙使用生僻字,目的就是引导读者发现其中的奥秘。例如我在上一篇写龄官的文章的最后,就漏分析了书中的一个奇怪的地方。
就是为什么龄官会在地上画了“几千”个蔷字?这无论如何不和逻辑。有人认为作者错把“几十”写成了“几千”,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夸张的手法。但经过我的分析就很明白了,这是为了向读者反复印证“九千岁”的影射含义。

事实上,红楼梦中,即便在一些看起来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文字中,也隐藏了天大的秘密!
下面,我就请大家再次仔细阅读一下宝玉挨打,然后宝钗探病的后面那一段文字:
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
这一段文字中,看起来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了吧?但是,就是在这种平凡之处,作者却偏偏还是隐藏了一个很有特定含义的影射。
是哪里呢?大家请留意,就是“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这一句中的“胡思乱想”四字。
为什么说这四个字有特定含义呢?其特定含义又是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你仅仅只看这里的一段内容,肯定是没法发现什么很特别的东西的。从表面意思来理解,这句最多就是说,前面宝玉对她产生了某些想法,而宝钗就告诉宝玉,现在伤还重着呢,就先别想那么多了,等伤好了再说吧。
但是,如果你试着在红楼梦全书中,去搜索一下“胡思乱想”这四个字看看,就会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原来,这四个字虽然看起来普通,但是在红楼梦全书中,这四个字也就仅仅只出现了三次而已。并且这三次都是宝玉在胡思乱想。大家请看另外的两次。
第一次,是在第七回中,宝玉和秦钟初次相见时的描写:
宝玉秦钟二人随便起坐说话。那宝玉只一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富’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
二人一样的胡思乱想。忽又宝玉问他读什么书。秦钟见问,便因实而答。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
在上面的描写中,最后倒数的第二句里,就用了“胡思乱想”四字来描写宝玉秦钟二人对上了眼。而且胡思乱想的也有宝玉的份。
然后第二次就是宝玉被打的这段了。第三次,是在第六十二回中,香菱的石榴裙子弄脏了,宝玉央袭人拿同样的裙子来给香菱换:
宝玉听了,喜欢非常,答应了忙忙的回来,一壁里低头心下暗算:“可惜这么一个人,没父母,连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来,偏又卖与了这个霸王。”因又想起上日平儿也是意外想不到的,今日更是意外之意外的事了。一壁胡思乱想,来至房中,拉了袭人,细细告诉了他原故。
大家请看,这一次仍然是宝玉在胡思乱想,有意思吧?
所以很显然,宝玉的这三次“胡思乱想”,当然都是有特指的。特指什么呢?这当然还是回到宝玉代表皇权的这个含义上面来了。
无论何人,只要是和宝玉发生了什么精神上的,或者肉体上的特殊关系,那这个人就应该是影射某个皇帝。而宝玉三次“胡思乱想”的对象:秦钟、宝钗、香菱,我们也知道确实都是影射皇帝的。
宝钗此时是影射皇太极。秦钟很早已经分析过,是影射泰昌帝朱常洛。而香菱呢,也是影射皇帝,就是南明的末代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关于香菱影射朱由榔,是其他人的分析结论,早于我之前就已经发表,因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所以,这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确实有着不平常的含义呀。
另外,作为一个佐证,我们不妨留意一下,在这三次的胡思乱想的文本的旁边,都是专门有脂批的。
第一次的脂批是〖甲戌双行夹批:作者又欲瞒过众人。〗;
第二次是〖蒙侧批:的确真心。〗;
第三次是【庚双夹:又下此四字。】。
大家看尤其是第三次脂批,直接点明了这四个字确实就是有特定的含义。对于香菱来说,她是薛蟠的妾,和宝玉很难拉得上关系,无法合理地让她与宝玉有什么私情。所以,作者就先是在前两次胡思乱想中,让读者明白这四个字代表了某种特别的意思。然后第三次再用在香菱身上,就不用再写其他多余的内容了,只此四字足矣。最多在来句脂批点一下。
作者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把她和宝玉扯上关系,来暗示她的皇帝身份。
这就是红楼梦的无与伦比的地方。总是有无数的巧妙有趣的谜题留待我们去发现。无论你怎么研究都好像研究不完似的。
好了,那么除此之外,书中还有没有其它看起来普通,却含有深意的密码呢?当然有的。
这个就要回到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在妙玉庵中喝茶的时候来了。在这一段中,就暗含了一个极其有趣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在妙玉呈上来茶来给贾母的那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
大家请注意,妙玉捧上来的是个什么类型的杯子呢?是个“小盖钟”。
相信大家都觉得这小盖钟实在很普通,对吧?难道这里面还能写出花来?可是就是这么普通的小盖钟,搜遍红楼梦全书,偏偏也是仅仅出现了两次。除了上述这一处外,另外一处大家猜猜是在哪里呢?
呵呵,我一说大家就会觉得很有意思了。原来这另外一处,居然还是和刘姥姥有关。就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见到凤姐时,凤姐喝茶所用的杯子!
我们看原文:
凤姐…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
大家看,两次都跟刘姥姥有关!
这个简直太有意思了。大家自己去查一查吧。书中其它地方都是用的什么盖碗、杯子、茶钟,就是没有小盖钟。小盖钟是专用于刘姥姥出现的场合中的!
这是为什么?小盖钟到底有些什么特别的含义?大家不要小看这三个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题目,含义很深很深,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说得清楚的。
请大家允许我卖一个关子。在以后结束了妙玉庵中喝茶那一段的分析之后,我们再来分析与此相关的问题。

 上一篇所分析到的关于“五年前”、“玄墓蟠香寺”等的精妙的影射含义,说老实话,真的是相当的隐晦。虽然其中利用了种种的巧合,但是只从表面的文字来看,这句话太普通了。就凭这普普通通的、短短的一句话,真的就包含了前文所述的那么深广的含义吗?证据上是不是还不够充分?书中是否还有其他的佐证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作者一贯的手法都是如此。这个佐证,就隐藏在一个类似“胡思乱想”、“小盖钟”这样的文字密码里面,就是书中的“盒子”。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研究过红楼梦中的盒子?红楼梦书中描写过各种各样的盒子,例如香盒、胭脂盒、痰盒、妆盒、锦盒、骰子盒、捧盒、攒盒等。在这里我们把这些盒子分成两类:一类是专门装食品的盒子,主要包括捧盒与攒盒;一类是其他各种作用的盒子,如香盒、胭脂盒等。
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奥妙的地方呢?奥妙就在于装食品的盒子。在书中凡涉及描写装食品的盒子时,或者是简单说“盒子”,或者是“捧盒”,或者是“攒盒”。前面两种情况遍布于全书上下,没什么规律。但是唯独“攒盒”,却是相当奇怪,这个词只用在一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分析到的第四十一回中,贾母众人与刘姥姥在大观园中吃酒的那一个场合中。其他地方再也没出现过了。


为何作者把“攒盒”仅仅只用在这个地方?这当然有含义的。大家还记得吗,宋徽宗以及南宋六帝的陵墓,被称为攒宫。“攒盒”与“攒宫”,都有个“攒”字,难道描写攒盒的目的,就是要暗示“攒宫”吗?我们不妨仔细地看一下原文,就会发现“攒盒”,还真的和妙玉喝茶的那一段文字相当地有关系。原文是这样的:
劉姥姥原不曾吃过这些东西,且都作的小巧,不显盘堆的,他和板儿每样吃了些,就去了半盘子。剩的,凤姐又命攒了两盘并一个攒盒,与文官等吃去。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劉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
且说贾母因觉身上乏倦,便命王夫人和迎春姊妹陪了薛姨妈去吃酒,自己便往稻香村来歇息。凤姐忙命人将小竹椅抬来,贾母坐上,两个婆子抬起,凤姐李纨和众丫鬟婆子围随去了,不在话下。这里薛姨妈也就辞出。王夫人打发文官等出去,将攒盒散与众丫鬟们吃去,自己便也乘空歇着,随便歪在方才贾母坐的榻上,命一个小丫头放下帘子来,又命他捶着腿,吩咐他:“老太太那里有信,你就叫我。”说着也歪着睡着了。
宝玉湘云等看着丫鬟们将攒盒搁在山石上,也有坐在山石上的,也有坐在草地下的,也有靠着树的,也有傍着水的,倒也十分热闹。
大家看到了吗?作者在这里的文字铺排简直太明显了。在众人到栊翠庵来的上一段的末尾,写的是“凤姐又命攒了两盘并一个攒盒,与文官等吃去”。然后紧接着众人离开栊翠庵的下一段,写的又是“王夫人打发文官等出去,将攒盒散与众丫鬟们吃去”。
一头一尾都是“文官”和“攒盒”,刚刚好把一大段的栊翠庵喝茶的情节夹在当中。这明显是暗示“攒盒”跟妙玉有关嘛。而且为何要写文官呢?因为当时看中泰宁寺这个地方,建议把此地作为攒宫的,就是一个叫“杨华”的吏部官员,是个“文官”。
1131年,宋高宗赵构24岁,在皇帝的宝座上才坐了4年,他的祖母隆佑太后病死,兴建皇陵就作为国家大事摆到皇族的议程上。北宋的皇陵在河南省巩义县,但已经沦为金国的国土,赵构就派一个叫杨华的吏部侍郎在江南勘察新的陵址。浙江本是个多山的省份,适宜建皇陵的风水宝地比比皆是,杨华偏偏看中了浙江省绍兴市东南17公里的一条山沟,山沟里有座泰宁寺,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祖先陆佃的功德院。杨华在泰宁寺住了一晚,对那里的山水感觉很好,回京向赵构写了个调查报告说:“泰宁寺四面环山,雄壮峻秀,东是青龙山,南接紫云山,西靠五峰山,北倚连雾山,是块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宝地,在那里建皇陵,有层层山峰相拱,青龙白虎保卫,不仅适宜埋藏先帝的弓箭,而且预示皇朝万载的兴隆。”赵构同意杨华的报告,下昭在那里建皇陵。
所以,书中的第一句“凤姐又命攒了两盘并一个攒盒,与文官等吃去”,是在说宋高宗派遣杨华这个文官去找风水宝地,后面的第二句“王夫人打发文官等出去,将攒盒散与众丫鬟们吃去”,就是在说杨华完成选址的任务,可以开始修建隆佑太后等人(即众丫鬟们)的攒宫了。
攒宫因为是临时陵墓,是没有因循祖制的。所以我们看看红楼梦书中攒盒是怎么出现的:
(大家在商量如何给湘云还席)宝玉因说道:“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谁素日爱吃的拣样儿做几样。也不要按桌席,每人跟前摆一张高几,各人爱吃的东西一两样,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
这里面说,这一餐饭不用按照往日的规矩“定了样数”。这不就是以此影射南宋的攒宫不用因循祖制了嘛。
还有,大家看这一句话:“(王夫人)自己便也乘空歇着,随便歪在方才贾母坐的榻上,命一个小丫头放下帘子来,又命他捶着腿,吩咐他:“老太太那里有信,你就叫我。”说着也歪着睡着了。”
这一句话中,王夫人不守规矩,随便睡在贾母坐的榻上。这同样也在影射不遵循祖制。同时,“睡觉”也还影射“陵寝”。
最后再看看“宝玉湘云等看着丫鬟们将攒盒搁在山石上,也有坐在山石上的,也有坐在草地下的,也有靠着树的,也有傍着水的,倒也十分热闹。”这一段话。这里面,作者一方面是在反复强调攒盒这个东西里面有内涵。同时另一方面,还特意描写众丫鬟分布于不同的地方这样一些琐事,这就是影射当时南宋的各个陵墓修建的地点各不相同。攒宫山上陵墓分布,有的修在山上,有的修在草地下,有的靠着树,有的傍着水。
所以大家看,“攒盒”其实就是一个文字密码,非常有力地佐证了攒宫的影射含义。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前面的那几篇关于占星术的文章?这几篇包括《玄武七宿阵》、《玄武七宿阵的妙用》、《虚宿中的星相》等,详细分析了书中栊翠庵喝茶的这一段情节中,作者其实是利用《开元占经》里面的占星术,来对历史进行影射的。

但是在当时,我仅仅只是提出了作者的这种影射手法,但具体影射的是什么,我却没法讲。因为当时还没说清楚书中夏天的故事,包括雪水指的是什么也还未分析。所以如果我在那时就直接把结论说出来,会很没有说服力。
因此到了现在,经过后来的一系列多篇分析,把上述这些前前后后相关联的内容都说清楚了之后,终于可以接回那三篇文章来揭晓占星术影射的谜底了。那么下面我就来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在那三篇文章里面已经提到的,贾母和刘姥姥、黛玉和宝钗,都同把一杯茶喝尽的举动,这是对应占星术中“日(月)蚀虚中,其邦有崩丧,天下改服”这一句。那么很显然,发生了两次“其邦有崩丧”。第一次,当然是指努尔哈赤和天启皇帝之死,双方都发生了国丧的事件。
第二次呢,指的应该就是1643年皇太极病逝以及1644年崇祯上吊殉国。
话说历史上这前后两次的国丧,也真的是太巧合了!努尔哈赤与天启,在1626年与1627年相隔一年而死。而在18年之后,他们的继任者竟然也是在1643、1644这相隔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去逝。皇太极和崇祯仿佛约好了一样,都是做满18年的皇帝就一命归西。
红楼梦作者正是发现了这个巧合,所以才特意安排贾母与刘姥姥、黛玉与宝钗先后都共同喝尽一杯茶,来影射这个事情。
那么上面所说的这个星相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了。下面我们再接着分析除此之外的其他星相。大家请看,《开元占经》中有这么一句:
“日蚀,转为五色而蚀,白虹见日傍,光掩掩;此嫡让庶之蚀也”
这句话就是说,当发生“五色”日蚀,以及“白虹见日傍”的时候,就意味着在皇权更替时,嫡子会让位给庶出之子。
这个情况在当时的历史上发生了吗?当然有啊,而且又是明、后金双方面都同时发生的!
我们来看看后金方面。当时的嫡长子是代善,皇太极是庶子。本来代善是最有资格继位的,可是代善却无意或者说自感无能力上位,选择了帮助皇太极打击阿巴亥一系,让皇太极当上了皇帝。这确实是嫡让庶了。
再来看明朝方面,天启帝朱由校的老爹泰昌帝死得早,没来得及立皇后。而朱由校是老大,所以他也就是嫡长子。到了朱由校死的时候,没有儿子。只能让位给他的弟弟朱由检。那么朱由检当然时庶子呀。朱由检母亲是个地位低下的妃子,早在泰昌帝登基之前就已经死了。所以,明朝方面的继位,同样也是嫡让庶!。
那么在书中,象征嫡让庶的“五色而蚀,白虹见日傍”这个星象,是发生在哪一段呢?原来,这个星象就隐藏在我们已经反复分析过多次了的妙玉捧茶的那个场景中:
首先大家请看,妙玉捧上来的那个杯子,是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看见这个“五彩”了没有?这个五彩的杯子就是后面被喝干了茶的杯子。这不就是“五色而蚀”了嘛。原来这个杯子不仅仅代表了“日蚀虚中”,同时也表示“五色而蚀”,不仅“其邦有崩丧”,而且是崩丧之后的继位是“嫡让庶”继位。
其次,“白虹见日傍”又在哪呢?大家请继续看在书中此段的最后,作者特意来了这么一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在五彩杯子的旁边,都是“一色”的“白”盖碗,这不就暗示着“白虹见日傍”嘛。
所以,上面这一段,就是隐藏了“五色而蚀,白虹见日傍”这个星象。呵呵,大家有没觉得这段历史简直太有趣了!怎么那么多的巧合呢?而作者也发现了这些巧合,特意把这些给影射进来了。
不仅如此,关于这个小盖钟被喝干茶的举动,其实还隐藏了第三个更加隐晦的日蚀星相。大家还记得吧?我前面说过,“小盖钟”是一个密码,全书仅出现两次,是专用于刘姥姥在的场面的。小盖钟这三个字其实就暗藏了这第三个星相。关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牵涉面太广,我还是以后再来详细分析吧。
那么除了上述的这些,书中另外还有一些场景,也能通过《开元占经》找到解析。例如,我们知道,书中以牛来比喻刘姥姥。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因“牛”、“刘”谐音,以牛来比喻刘姥姥的土气和貌丑。但其实,通过《开元占经》我们能找到更完美的解析。
经中说:“牛者,兵之符也”、“牛有角,兵象也”。而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影射后金兵犯明朝北京城。所以,这个才是以牛喻刘姥姥的真正含义。
再看书中这一段:
当下劉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宝玉因下席过来向黛玉笑道:“你瞧劉姥姥的样子。”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众姐妹都笑了。
在这段中,为什么黛玉以牛舞比喻刘姥姥的手舞足蹈呢?关于牛跳舞的典故,你在其他史籍诗文中是找不到出处的。而《开元占经》中就有这么一句:
“牛忽舞戏军中,军罢,还乡”
军中的牛跳舞,意味着要军罢还乡了。这暗示皇太极将要撤军。所以众姐妹都笑了呀。 经中还说“乱国之妖,牛能人言”、“牛能言,如其言,占吉凶”。意思是牛如果说人话,就是乱国之妖孽,其所说的话就是预言,可断今后之吉凶。那么刘姥姥说过一句什么话呢?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那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所以,这句话就是今后朱家王朝被后金吞掉的谶语了。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至美至圣,充满了诗意。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浓重之笔墨,来描绘这个异常美丽的园林。也正因为这精彩的描写,吸引了古往今来的热爱红楼的朋友对大观园进行着无穷无尽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大观园的原型到底是哪里?大观园中各个建筑物的方位分布到底是怎样的?潇湘馆、蘅芜苑等等的建筑物命名又有怎样的含义?
那么从本篇开始,我也试着来破解关于大观园的种种谜团。并通过对大观园之谜的层层抽丝剥茧,去探寻红楼梦中所隐藏的更深的秘密。
首先,就让我们从大观园的原型说起吧。
关于大观园的原型,迄今为止的所有研究分析结论,都局限于认为是在某一地的某座园林。或者认为是苏杭一带的江南园林,例如拙政园。又或者认为是京津一带的北方皇家园林,例如圆明园。确实,每一座园林,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得到一些与大观园中的比较相似的地方。可是,要想将书中所描写的大观园的每一处景物建筑,都一一与现实中的某座园林中的布局对应得上,又绝无可能。因此仔细琢磨下来,这些观点都让人觉得似是而非,没有一种能够服众。
那么,到底大观园是否真有其原型?如果有的话,又是在哪里?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大家不妨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依照着什么样的原型,来构思和设计书中大观园?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红楼梦一书,绝非仅仅只是描写某个富贵人家的家庭生活。而是站在国家历史的高度,影射了中华民族一段时间跨度很长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期间政权斗争、朝代更替、各式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惊心动魄的事件,都一一在大观园中上演。
因此,如果你是作者的话,你所构思的故事和人物是如此的宏大,那么,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其中的大观园,其格局怎么小得了?又怎么可能仅仅以某座小小的园林作为其原型呢?
所以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了。很可能,大观园的原型,其实是整个全中国,是我们每个人都身住其中的中国大地!
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作者必然会在文字中想方设法向读者给出暗示。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以前一样,发现这些暗示,然后顺藤摸瓜,一步步把作者隐藏在文字中的秘密全部揭开,让红楼梦的真正内涵大白于天下。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开始这趣味无穷的破解谜题之旅吧!
在红楼梦第17回中,大观园刚刚建好完工后,贾政带领宝玉等众人游园题匾,首次以一个整体的视角,向读者描绘了大观园的主要建筑和景观。既然作者以这样一条游园的路线来向我们展示大观园,那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条路线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奥妙?
首先,贾政等人从大门进园,首当其冲就是一座山石挡在门口,这就是著名的“曲径通幽处”了。这是大观园的首个景名,也是红楼梦中最广为人知的名句之一。一直以来,大家都公认这名字起得妙,起得有水平。而“曲径通幽”这种中国园林的布局特点,也随着红楼梦一书而深入人心。
那么根据我的假设,如果大观园是影射整个全中国的话,这里大观园的大门以及山石,就应该对应中国边境的某个也可以堪称为“门户”地方。
然后,从书中后文得知,贾政等人进门通过山石后,是“渐向北边”行进的,而且“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这一段描写,又显示了这个所对应的门户之地应该靠南,同时地处平原,而且富裕繁华,风景秀丽,有山有水,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格。
综合上述条件,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最有可能的就是在明末清初时中国最为繁华发达的江浙一带。这里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平原,而且也是东南部沿海边界。
那么具体会是哪里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曲径通幽处”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句话其实并非红楼梦的原创,而是另有出处的。其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非常浅显易懂,在这里就不解析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题这首诗的地点--“破山寺”。破山寺,就是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大家请看它在地图上的位置:


果然!破山寺刚好就是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的江浙地区。那么我们再把地图放大,看看这个虞山附近是否能找到堪称为中国的门户的这么一个地方:



大家请看这个卫星地图。破山寺所在的虞山,地处常熟市。而常熟市的南部,在明末时,是属于当时的太仓州的。当时太仓州不仅包括了现在的太仓市,而且还包括常熟南部、昆山东部、以及上海嘉定区北部。大致的范围见上图的红色线围着的区域。
上图中,长江和太湖之间,刚好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通道。虞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刚刚好处于这条通道的中央。并且,又是刚刚好挡在了太仓州向北的道路上。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接近答案了。太仓州,研究过吴梅村的朋友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地方。因为这里就是吴梅村的老家,如果红楼梦的最初作者真的就是吴梅村的话,很可能成书之地就是在吴梅村的太仓老家中。
那么太仓有成为中国对外门户的资格吗?
太仓州成立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当时明朝政府划昆山之新安、惠安、湖川三乡;常熟之双凤乡、嘉定之乐智、循义两乡建立太仓州。建立太仓州后,又设置了东、西、南、北、中五个乡。
太仓正好位于长江的出海口边。境内有个太仓港(见上图示),古称刘家港,始兴于隋唐时期。在元明时期是长江三角洲唯一良港。元朝,政府实施漕粮北运,在刘家港沿线建大型码头泊位,建立海运仓储和海事机构,自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温台等沿海地区、以及日本、琉球、高丽、安南等国的商船都集结于刘家港,刘家港成为“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成为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枢纽港。
而且,刘家港也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郑和每次都是从这里起航出发,远达世界各地。郑和的远洋船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每一次远航都有60多艘大中号宝船组成的船队主体和其他类型的船只共“乘巨舶百余艘”。如此宏大的船队,其排水量、吃水深度,如若没有一个适合的自然水文海港,特别是可供海船抛泊的港深条件,它根本不可能停泊。只有太仓刘家港可以容纳这支船队。
从这里可见,太仓确实就是当时中国东部海岸线上对外的枢纽和门户。它确实有资格成为中国这个大观园的大门。
这个真是太有趣了!如果我们在太仓港弃舟登岸,进入中国,然后从陆路北上中原。首当其冲就是被虞山挡住。必须绕过虞山,才能继续北上,进入中原腹地。从这个意义来说,这里就是中国地理上的一个天然的玄关式的地形特点。
很显然, “曲径通幽处”这句诗出自虞山中的破山寺题诗,是作者的精心的设计,影射得非常之精彩。把太仓和虞山作为原型来对应书中的大观园大门和门里的山石,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对于这个论断,我们还可以从书中找到许多佐证。
首先,来看书中对“曲径通幽处”山石的描写:
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再对照破山寺旁的破龙涧:在常熟兴福寺(即破山寺)正山门前,涧内山石都呈赭色,相传因龙斗山崩而成涧。涧之上部有“罗汉桥”,桥面是十余吨重的整块巨石,传说为罗汉所架。桥下山石兀立,最大的一块形如蟾蜍,足有百吨重,俗称“蟾石”。大雨后游桥畔,可观瀑布,听流泉。
这里对石头的描写,一个是拱立如鬼怪猛兽,一个是兀立如蟾蜍。显然这是此处景色的一个特点。


其次,我们在来看看书中对大观园大门的描写: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
前面介绍过,太仓州是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乡的,这正好对应了大观园的“正门五间”。
太仓州的构成来源是原来的新安、惠安、湖川、双凤、乐智、循义这六个乡。我们再大观园的大门构成特点,也分别有:
“细雕新鲜花样”对应了新安的“新”字;
“桶瓦泥鳅脊”对应了惠安的“惠”字。为何这样说呢?把惠字倒过来看,上面就是“心”字倒过来,像一个圆弧顶。而泥鳅脊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卷棚屋顶样式,形似一条泥鳅把身子拱起来,是圆弧顶形的。然后惠字的上面的“叀”部,倒过来看,就像是“桶”字右面的“甬”字。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不按正确的写法“筒瓦”,而故意写成“桶瓦”的原因。历史上从来没有“桶瓦”这种叫法。作者这样写显然就是影射这个惠字的上边;
“一色水磨群墙”对应了“湖川”两个字;
“朱粉”与“白粉”两个“粉”字对应了“双凤”,凤与粉发音相似;
“随势砌去”对应了循义的“循”字;
“自是欢喜”对应了乐智的“乐”字;
“上面桶瓦泥鳅脊…下面白石台矶”对应太仓的“仓”字。因为繁体写法的“倉”,上面的“人”字头,是个屋顶,屋顶下是个“白”字,然后下面是一撇和一个“口”字,接近“石”字,“口”也可以理解为一块石头;
“凿成西番草花样”这句是影射郑和下西洋的叙事石刻的。郑和下西洋所去过的国家,都统称为“西洋番国”。明朝巩珍曾参与了郑和的第七次下西洋,回来后,写成了记述这一壮举的书,就名为《西洋番国志》。郑和七次下西洋前都要到刘家港的天妃庙朝拜天妃娘娘,并在庙内刻有一块《通番事迹碑》,上面详细记述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同样对应了“倉”字。中间为“白”字即雪白粉墙,然后“人”字头加一个长撇,形似“虎”字的外部,意即虎皮,再加上“口”字,即“虎皮石”了。
好了,上面就是大观园第一个景点与现实中国地点的对照影射关系。作者千挑万选,选择了太仓州作为红楼梦大观园的大门所影射之地,除了历史地理上的原因之外,是否还和吴梅村有关呢?如果吴梅村真的在此地创作了红楼梦,那么我们也是因此地而得以进入红楼梦大观园的世界。这是一扇双重意义上的大门。
另外请大家注意,此处是长江的出海口,因此对应大观园中的水也是从“曲径通幽处”的山石间往外流的。故此书中在此处也提到了水:“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长江为中国第一大江,作者以长江之末作为行程的起点,那么后面的路线又是怎么设计的呢?请继续关注后文。


这一篇,让我们继续跟着贾政畅游中国。
书中交代,贾政等人进入大观园大门后,是穿过了挡在门口的“曲径通幽处”山石,然后“渐向北边”行进游览的。从对应的中国实际地点来说,即是从太仓出发,穿过常熟的虞山,继续北上。
而太仓与常熟,刚好地处长江的南岸,欲从此处继续北上的话,当然就是要过长江了。所以在书中,贾政等人往前游览的下一个地点,果然就是从沁芳桥过沁芳溪。两者的对照是完全相吻合的。
那么具体来说,沁芳桥以及沁芳亭对应的是长江的哪一处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地图:


大家请看图上的红色箭头。从虞山沿着长江北上。那么很快,就会遇到一座不得不提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就是长江南岸的南京城。此时,欲要渡江的话,有两个著名的渡口:一个是京口的西津古渡(对岸即为瓜州古渡),另一个是南京的燕子矶。
京口-瓜州渡口,是南北向运河与东西向长江十字形黄金水道的交汇点。历代以来,成为漕运与盐运要冲,帆樯如织,无数客旅经此南来北往。宋朝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说的就是这里。
红楼梦中,妙玉后来也是在瓜州渡口被虏而陷于污泥。
南京的燕子矶,同样是古代的重要渡口。它是长江三大名矶之首,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称号。
红楼梦中的沁芳桥,对应的就是这个地方吗?我们来分析一下书中的描写:

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上面的这一段对沁芳桥和沁芳亭的描写,实际上每一字一句,影射的几乎都是以南京城为中心的一片区域的著名特色景点。没有一句废话,给我们的提示是非常明白的。我下面就给大家来解析一下。
“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这四句,前面两句说明这是在水边,这没啥好说的了。关键是后两句。“石桥三港”,这句中的“三”字是有异文的。有的版本写作“跨”,有的写作“之”。而我认为“三”字是对的。为什么呢?
首先,这里的“港”字,应是“港洞”的意思,也即是桥洞。例如书中后文写到“蓼汀花溆”时,也有使用“港洞”这个词。同时,也只有理解成桥洞,这句话才说的通。意思是说沁芳桥有三个桥洞。否则,理解成港口码头,就解析不通了。一条桥怎么会有三个码头?
其次,大家看瓜州渡口这里,长江与大运河呈十字交叉在此交汇。那么请问大家,如果要在此建一条复合桥梁而沟通被十字交叉所分开的四块地域,那么这条桥至少会有几个桥洞?
答案是三个。请看下图:


在这幅图上,这座桥只能看见有两个相互呈90度的桥洞。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图中的河是一直向图的左下方延伸过来的话,那么显然左边也必须要有桥才行。这样的话就构成了一座有三个桥洞的复合桥,左右前后的四边都能互通了。
所以,大观园中的沁芳桥,其实是一座纵横跨越了两条相交叉的溪流,并且有三个桥洞的复合型桥。这是一座很大的桥,也因此桥上才能建一个亭子。同时沁芳溪也并不只是一条小溪,至少有一横一竖两条溪流在此交汇。通过沁芳桥可以四通八达地去往大观园的各个方向。
上面,就是从表面意义上来理解的“石桥三港”。而从影射意义上说,这个“三”字,恐怕也是在影射燕子矶、瓜州渡口和西津渡口这三个有名的古渡。
接着来看“兽面衔吐”。粗看起来,这应该是指桥身或桥的栏杆上刻着兽面的花纹。但是,为何作者要专门把这点拿出来说呢?
大家知道,南京城也叫做石头城,这个称呼在书中第二回也出现过。但是有一点,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原来这个石头城,又叫做“鬼脸城”!
石头城始建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依山筑城,取名石头城。并据此扼守长江险要(当时的长江水就在石头城墙下)。
在这段由自然山岩凿成的城墙体中,中段有几块荡红色砂砾岩,因经古时长江水冲刷而凹凸不平,有如兽面,面目狰狞,故俗称“鬼脸城”。所以书中的“兽面衔吐”一句,指的就是这一特色景观的,下图就是鬼脸石:




说完兽面,我们再说燕子矶。燕子矶就在鬼脸城墙的左近,位于不远处的江边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那么我们再看回书中:
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
请看,众人给沁芳亭起的第一个名字,就是紧扣着“翼”来起的。这还不单止,还有一个相当有趣的事情。在燕子矶的山顶,也有一个亭子,其顶也是展翅欲飞的形状。康熙二年(1663年),当时为扬州推官的文坛领袖王士祯,游玩此地,写了一篇《登燕子矶记》,其中有这么一段:
折而东,拾级登绝顶,一亭翼然,旷览千里,江山、云物、楼堞、烟火、风帆、沙鸟,历历献奇,争媚于眉睫之前。
真巧啊,王士祯把这个亭子也形容为“翼然”,跟红楼梦中的取名一模一样。关键是红楼梦中的沁芳亭影射的就是这里啊,这仅仅只是巧合,还是有更深一层的原因?我更相信是后者。因为不只这里,在后文蘅芜苑门前的“折带朱栏板桥”,也跟王士祯有关。这一点我后文再分析。
那么继续看书中接下来的描写。前面某公的“有亭翼然”是出自《醉翁亭记》,而贾政接下来仍然拿《醉翁亭记》做文章,取“泻出于两峰之间”这一句的“泻”字。此处作者为什么反复引用《醉翁亭记》呢?显然目的还是在暗示地理位置。请大家看我上面画的那个地图。醉翁亭地处滁州的琅琊山上,而滁州就与南京比邻,拱卫着南京西北方的门户。
更重要的是,琅琊山上“泻出于两峰之间”的水流下来,汇聚到长江的一级支流滁河中(见上图所画的滁河),滁河又在南京附近汇入长江。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边上的长江水确实有一部分是从琅琊山上“泻”下来的。这就是贾政所取“泻”字的意思。同时,也借醉翁亭的位置又一次暗示沁芳亭的所在对应的就是南京这一带地方。
好了,书中到此,该给的提示都已经给了。接着就是“沁芳”这个名字的正式登场,这是大观园水系的总名字。其含义,应该就跟“群芳髓”之类的名字一样,暗示落花流水,诸芳流逝,这个也是红楼梦全书的主题。所以“沁芳”二字就应该跟南京此地的关系不大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宝玉为沁芳亭题的对联。这副对联其实就是对此地的一个点题之作,点得也是很绝妙的。我给大家解析一下。对联为: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上联,写了种着翠柳的堤岸,还有撑船的篙,而且是三篙。大家猜到说的是什么了吗?这应该就是暗示大运河。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从洛阳可以直达扬州。通济渠两岸筑堤种植桃、柳,供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后世称之为“隋堤”。然后,隋炀帝又曾经三下扬州。因此说“三篙”。所以这上联,点出的就是大运河。
而下联呢,点出的就是长江。因为历代以来,曾经多次出现中原汉人政权被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后,撤退到长江以南,继续延续汉人政权的现象。典型的例如东晋、南宋。尤其是南宋,宋徽宗的儿子只逃出了一个赵构,逃到了江南。结果在江南又把宋政权又延续了一百多年。所以说“一脉香”嘛。“花”指的自然就是汉人。
所以,综合上下联,就点出了此地正是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点。而大观园的沁芳溪水系,正是以中国的大江大河,以及大运河为蓝本设计的。更具体的分析,请继续关注后文。




在看了我发的两篇的论述后,已经有心思比较机敏的朋友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作者那个年代的地理知识水平,对中国的山川河流的地理位置,真能熟悉和精确到这样的地步吗?
例如,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到,长江南京段上游的滁水,是发源于西北方的上游,并流经滁州,然后在南京城附近汇入长江的。作者巧妙地引用了《醉翁亭记》中的一个“泻”字,就很形象地暗示了这种地理上的特点。
我在论述这一点的时候,是用了卫星地图来去论证的。古人当然不可能有卫星地图。可是如果我的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作者显然是连这种普通的河流的发源、流向以及汇入长江的地点都很熟悉,在书中引用起来仿佛信手拈来,毫不费劲。当时的地理科学水平,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吗?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容易搞明白的。我之前已经分析过了,红楼梦的后期修改润色集团,非常有可能就是黄宗羲所领导下的浙东学派这一帮人。那么我们只要稍微研究一下黄宗羲,就会发现以此人学识水平,做到上述的这点真的是毫无困难。
在中国经史子集等的国学领域,他的造诣当然是不用说的了。但这也往往给大家造成一种印象,认为他们这类人也就只在这方面厉害吧,无非一个书呆子而已。
事实上,这种认识其实是很片面的。我们来看看当代人对他的评价:
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除了经史之外,他可还是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厉害吧?这个人是文理兼修,两方面都达到了成名成家的顶尖水平。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写的《今水经》。这部书,是对中国的所有一定规模以上的河流,都详细描述了起发源和流向。里面就描述到了滁河:
大江(即长江)又迳六合县,滁河北来【按:北来别本作东来】注之。
【滁河源出庐州府,过全椒县,与襄水合流,至滁州东南三叉河,会清流水,迳六合县入于江】
上述中,滁河在六合县汇入长江。六合县就是现南京北部的六合区。
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以黄宗羲的地理知识,把整个中国大地的山川河流,精确地影射成书中的大观园,是毫无问题的。
那么下面,我再引用一下网上的资料,向大家普及一下当时地理科学水平。
明末清初,不少西方基督教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我国进行传教活动,为了取得中国士大夫的信任,他们也不断将西方带来的科学技术知识介绍给中国人民。
如明万历初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公元1552—1610年)就曾绘制了多种世界地图(如《山海舆地全图》、《坤舆万国全图》等),介绍西方地理知识和成就。由于他的地图是运用西方科学的地球球体观念、经纬度和科学投影法来绘制,同时又吸收了地理大发现的新知识。因此,他的地图就给中国人带来一个新的世界,给中国人的地理观念和认识以很大冲击。如通过他的地图,给人们介绍了有关地球说和寒、温、热带的划分;介绍了整个世界地理概貌:当时已将世界分为五大洲,即欧罗巴(欧洲)、利未亚(非洲)、亚细亚(亚洲)、南北亚墨利加(南北美洲)、墨瓦蜡泥加(澳洲),同时还把五大洲的位置及四邻界址作了扼要说明;各洲之上还标出了汉语国名,河、湖、海、岛名称。其中一些名称一直延用至今,如地中海、尼罗河、罗马尼亚、罗马、古巴、大西洋、加拿大、南极、北极、地球、经纬线、赤道、北极圈等。此外,他还以科学方法测定了中国许多地方(如北京、杭州、西安、太原等)的经纬度。指出绘图中经纬度的重要性,以及经纬度的表示方法等。
利玛窦之外,其他传教士如蒋有仁、艾儒略、南怀仁等也都向中国介绍了不少新的地理知识,扩大了清初人们的地理视野。也提高了投影法、经纬度测量在地图制作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正是在这种新知识的刺激下,清初康熙、乾隆两朝采用西方科学方法,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全国大地经纬度测量和地图编制工作。
自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在北京附近试测并绘制地图,到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康熙皇帝聘请外国传教士雷孝思、杜德美、白晋等人率领我国测绘人员,进行了历时10年的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全国大地测量工作。共测绘了全国641个(未计西藏)经纬度基点,其中北直隶48处,江南37处,山西28处,山东28处,浙江30处,河南29处,江西30处,陕西28处,湖广54处,四川28处,广东37处,海南岛7处,贵州25处,福建30处,云南30处,蒙古93处,辽东8处,广西28处,台湾7处,吉林、黑龙江36处。此外,还派在钦天监学习过数学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西藏进行测量(后因遇叛乱骚扰,到恒河源后便停止了)。因为西北地区新疆准噶尔贵族叛乱,所以当时的测量只限于哈密。到乾隆时期,平定了新疆等地叛乱后,即开始了第二次对全国经纬度的测量。这次主要工作是:在内陆调整测绘了一些经纬基点;两次(1756年、1759年)补测了新疆地区的经纬点,获得哈密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约90个点的经纬度数据。
利用这两次大地测量数据,采用经纬度和投影法,清初先后编绘了两种全国地图,即康熙五十六年至五十七年(公元1717—1718年)制作的《皇舆全览图》和乾隆时期的《乾隆内府舆图》。《皇舆全览图》以经过北京的经线为子午线,图幅范围由子午线向西40多度;向东至东海;北到北纬55度。包括内陆各省以及东北各省、内外蒙古、台湾及哈密以东地区。全图由28幅分图组成,比例尺为1∶40万—1∶50万。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又将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等绘制的西藏图补入总图中。《乾隆内府舆图》(又名《乾隆十三排图》)是在《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吸收了新疆等地的新测量成果,于乾隆二十五一二十七年(公元1760—1762年)绘制的,也是采用经纬度和投影法制成的地图。它所涉及的范围约大于《皇舆全览图》一倍,图上的地理范围:以中国为中心,西至波罗的海、地中海;北至俄罗斯北海;南至琼岛(海南岛);东至海。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亚洲地图。
这些在大地测量基础上编制的地图,不仅是制图技术进步的标志,无疑也是我国人民对当时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地理深入认识的一个标志。它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深入、仔细。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是在康熙时代测量时,首次明确载入地图。这要比印度测量局的英国测量员额非尔士对珠峰的测量(公元1852年)早135年。 


书接上文。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贾政等众人由南向北过沁芳桥,所影射的就是从南京横渡长江,然后在北岸的瓜州渡口上岸。然后,若从此处继续北上的话,就会遇到另外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了。
而与此对应,书中贾政、宝玉等人“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一路行来,也是来到了在森森翠竹遮映之下,一派清幽景象的潇湘馆。
从这个对应关系上看,难道潇湘馆就是影射扬州城吗?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马上就联想到,书中黛玉和扬州的关系,的确是不一般呀!
黛玉父亲林如海老家是苏州。但后来到扬州做官,黛玉也跟随到了扬州居住。书中虽然没有明写明黛玉在哪里出生,又是几岁到的扬州,但显然黛玉与扬州的关系更为密切。例如在第十九回中,描写宝玉在晌午时分摸进黛玉房间,二人打情骂俏,宝玉杜撰小老鼠偷香芋故事的那段情节里面,宝玉跟黛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鬼话,问的是“扬州有何遗迹故事,土俗民风”。后面讲的故事也是“扬州有一座黛山。山上有个林子洞。”黛玉却笑道:“就是扯谎,自来也没听见这山。”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对于黛玉来说,扬州是她最熟悉的城市。她就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
这样看来,作者之所以特意设计黛玉的故乡为扬州,很可能就是因为潇湘馆与扬州城存在影射的关系。
扬州大概在长江以北15公里左右,自古就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方面,它由于地理上的优势,自汉朝以来历经繁华。但同时,扬州又是中国南北方之间的战略咽喉要地,历来饱经战乱,被各方势力反复争夺,多次被屠城摧毁。以至于扬州又被称为“芜城”。南朝鲍照就曾作《芜城赋》,将扬州昔日歌吹沸天、热闹繁华的景象与眼前历经战乱之后荒草离离、河梁圯毁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以抒发今昔兴亡之的感叹。
而在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中,扬州城同样也逃脱不掉这悲剧的命运。清兵在南侵的过程中,对汉人进行残酷屠杀。首当其冲的,就是发生在扬州城的“扬州十日”。《红楼梦》中,黛玉是影射崇祯皇帝,同时代表了明朝,也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汉人。黛玉葬花的描写,以及那首凄美异常的《葬花吟》,既是隐伏着黛玉或者说崇祯的悲剧结局,同时也是为那些惨被清兵屠杀的汉人所谱写的一曲悲歌。另一方面,黛玉的居所潇湘馆之孤清冷寂,也与被战火屠戮过后的荒无人烟、悲惨凄凉的景象暗暗相合。从这一点来说,潇湘馆是很适合影射扬州城的。
当然,光是这样,还不足以完全证明潇湘馆与扬州城的关系。下面,再让我们来找找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证据。
潇湘馆最大的特点,就是竹子。这是只有潇湘馆才有的植物,别处都没有提到过。作者为什么要让潇湘馆独有这一大批竹子呢?
首先第一层含义,相信大家都能想得到。自然是“竹”与“朱”谐音,暗示此地住着的是朱家的皇帝。同时,也以竹子的风骨和高洁来赞美崇祯。
而第二层的含义,其实就是跟扬州这个地方有关了。因为扬州在古代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别称,就叫做“竹西”。“竹西”对于扬州,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这个名字,来自于扬州城北5里的蜀岗上的“竹西寺”。竹西寺最初本是隋炀帝所建的行宫。隋炀帝某夜在行宫内梦游,听阿弥佗佛讲经说法,醒后便将皇宫改作佛寺,题名“禅智寺”,也称“上方寺”、“上方禅智寺”。后因寺旁有“竹西亭”,“竹西路”,因此也称为“竹西寺”。
历史上自唐朝开始,许多著名的诗人都写过关于“竹西”的诗句。其中最有名的,是唐朝杜牧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其次,则是宋代词人姜夔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晚唐诗人杜牧的弟弟杜顗曾患眼病寄居在禅智寺内,当时任监察御史的杜牧带眼医石生从洛阳来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请假满一百天即自动解职,杜牧因超假而离职。故此写了一首《题扬州禅智寺》自遣愁怀: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夕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此诗的最后一句后来成为名句,以至于“竹西歌吹”四个字成了后人诗词中描写扬州繁华的成语。如苏轼就有“若问西来师祖意,竹西歌吹是扬州”、“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黄庭坚也有“平生行乐自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到南宋时,词人姜夔于淳熙三年(1176)路过扬州,目睹了因金兵南侵而被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写下了名作《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前面的第一段是自序,交代了词作的背景。其中的千岩老人,是指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所提到的“黍离”,是指《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这首词里面也提到了杜牧(即“杜郎”),而且是大量化用了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这两个人一个晚唐、一个南宋,都是身处风雨飘摇的末代。姜夔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其中所表达出“黍离之悲”的主题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那么下面让我们回到书中来。潇湘馆突出一个“竹”字,就是在暗示“竹西”吗?
我们先来看看潇湘馆景色的具体描写: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接着,我们再来对照一下清《扬州画舫录》关于竹西寺的记载:
“竹西芳径”在蜀冈上,冈势至此渐平。《嘉靖志》所谓“蜀冈迤逦正东北四十余里,至湾头官河水际而微之处也”。上方禅智寺在其上,门中建大殿,左右庑序翼张,后为僧楼,即正觉旧址。左序通芍药圃,圃前有门,门内五楹。中为甬路,夹植槐榆,上为厅事三楹。左接长廊,壁间嵌三绝碑,为吴道子画宝志公像、李太白赞、颜鲁公书,后为赵子昂跋,岁久石泐,明僧本初重刻;又苏文忠公《次伯固韵送李孝博》诗石刻。廊外有吕祖照面池,由池入圃,圃前有泉在石隙,志日蜀井。今日第一泉。寺有八景,在寺外者:月明桥一,竹西亭二,昆丘台三;在寺内者:三绝碑一,苏诗二,照面池三,蜀井四,芍药圃五。
我们来对比一下:
竹西寺“中为甬路”,潇湘馆“阶下石子漫成甬路”;
竹西寺“上为厅事三楹”,潇湘馆“里面数楹修舍”、“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
竹西寺“左接长廊”,潇湘馆“入门便是曲折游廊”;
竹西寺“后为僧楼”,潇湘馆也有“后院”;
竹西寺“有泉在石隙,志日蜀井”,潇湘馆“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
大家看,根据上面这五点,我们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潇湘馆的原型,应该就是这个竹西寺了。
另外请大家注意,在写到潇湘馆“忽开一隙,得泉一派”的时候,作者很啰嗦地在后面又加了一句“开沟仅尺许”。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暗指扬州段运河的古称“邗沟”。
邗沟,是春秋时吴国夫差时候所开凿的运河,沟通淮河与长江。后来隋炀帝下扬州的扬州段运河,实际上是在古邗沟的基础上进行疏浚挖通的。
上面《扬州画舫录》中引《嘉靖志》中说,竹西寺位于蜀岗东北,靠近湾头官河之处。官河就是指运河。湾头,即现湾头镇。这里是扬州下运河的起点码头,也是古邗沟的起点。当年吴王夫差就是从这里开挖的邗沟。
回到书中,潇湘馆的这泉水是“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说明这泉水是贯穿潇湘馆的,这就对应于邗沟贯穿扬州而过。同时,也表明这泉水就是沁芳溪,属于沁芳溪南北向的溪流中的一段。


还有,这里作者特意用了“修舍”来形容潇湘馆的屋子。显然是对应于这里是个寺庙,是修行之舍的意思。此段书中亦有批语:庚双夹:“尚”字妙极!不必说竹,然恰恰是竹中精舍。非常巧合的是,隆帝南巡时曾临幸此寺,并御题“竹西精舍”额。我相当怀疑这个批书人是乾隆时期的人,他故意写“竹中精舍”,就是暗示乾隆御批的那个“竹西精舍”。
另外,还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其实在红楼梦的情节当中,也化用了上述的一诗、一词中的句子和意境,以诗入文,意味无穷。
先看诗,其中有句是“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大家还记得吗,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走到潇湘馆的时候,不就是因为青苔摔了一跤吗?这个小插曲,想来就是出自这句诗的。
再看词中的这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句大家猜到了吗?就黛玉和湘云凹晶馆联诗的时候,黛玉因为看到池塘里面有个黑影,“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然后,就吟出了那句“冷月葬花魂”。
好了,经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作者以竹西寺为原型设计潇湘馆,然后竹西又代指扬州。而扬州,又是姜夔写出了“黍离之悲”的这首名词的地方。通过这样一个的逻辑关系,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思路。作者以扬州这个历经磨难的城市,作为潇湘馆对应的所在地,显然是表达和寄托了作者对于明朝灭亡,繁华不再,哀时伤乱、怀昔感今的这样一种思想感情。
这样一来,对于书中众清客所提出的的匾额名“淇水遗风”、“睢园雅迹”,现在就可以明白它们的所指了。
这两个就都是关于竹子的熟典。
前者“淇水遗风”,是有两层含义的。一是典出诗经《淇奥》。春秋时卫武公在淇水(河南省北部)岸边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大型园林-淇园。园中遍植绿竹,郁郁葱葱,此园也是因竹而闻名。《淇奥》即是以淇园的竹子赞誉卫武公的美德的。其中的名句就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来“切磋”、“琢磨”这两个词语即是出自这里。卫武公是春秋时卫国的第11任君主,他执政期间,施行先祖卫康叔的仁政,卫国得以强大。他算是一个中兴之君。
所以在这层含义里,书中是以此赞美崇祯“德犹卫武”。崇祯虽然无能,但至少他在个人品格上,与明末的前几任皇帝比起来,是强太多了。我们来看看吴梅村对他的评价。吴梅村在其《绥寇纪略》中说到崇祯,曾经无比敬仰地描述道:“……白晳丰下,瞻瞩非常,音吐如钟,处分机速,读书日盈寸,手笔逼似欧阳率更,有文有武,善骑,尝西苑试马,从驾者莫能及……”、“反前弊,黜邪党,励精谋治,勤勤然有中兴之思……英睿献猷,宵衣旰食”。
吴梅村写这样的文字时已经是清朝,崇祯早已作古,因此不存在要用溢美言辞拍马屁。因此如果吴梅村为红楼梦原作者,在此处拿卫武公来赞美崇祯,一点也不奇怪。
第二,“淇水”,也有送别和思念的意思。淇水是卫国著名的河流,是卫国的象征。远离祖国的卫人们思念祖国和家乡,往往会以淇水来代替。如《邶风?泉水》云“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又如《卫风?竹竿》:“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在这第二层意思里,显然就是暗示作者于崇祯皇帝、对于明朝的怀念了。
再来看“睢园雅迹”。后者典出汉史,是西汉梁孝王刘武营建的游赏廷宾之所,即梁园,又名兔园、修竹园,故址在今商丘市梁园区。梁园也以竹著称,《滕王阁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早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大音乐家师旷就曾在这里鼓吹奏乐,因此有“吹台”古迹留存后世。梁孝王喜好同墨客吟诗吹弹游乐,为此专门修复“吹台”,并以“吹台”为轴心,在这里大兴土木,“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
此处,即是以“吹台”暗示“竹西歌吹”之意。
同时,此地在梁孝王时异常热闹繁华,高朋满座,后世却衰颓败落。以至于梁园也成为后代诗人吟叹世事沧桑变幻之地。典型的如李白的《梁园吟》:“…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这一层意思同样与上面所述的作者的中心思想一致。不过,不管是“淇水”,还是“睢园”,显然都不能完全表达出那种国破家亡的强烈的悲痛感情,因此贾政把这两个都给否掉了。然后,就是贾宝玉提出的那句惊艳的“有凤来仪”。下一篇,我们再来解析这四个字到底妙在何处?后来改为“潇湘馆”,又是为什么?


上一篇说到,宝玉为潇湘馆题匾为“有凤来仪”。我相信大部分的读者,初一见到这四个字,也会从心里暗暗叫好。因为这四个字骤眼一看,就显得不同凡响。既通俗易懂,又有格调,不落俗套。同时以“凤”来称颂贾贵妃,也是恰当之极。而在书中,作者在此处的描写是“众人都哄然叫妙”,说明这四个字确实起得非常好。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来思考一下,作者特意题这四个字,当然不会仅仅只是表面上的那个意思,毫无疑问还会有更深的含义。
我经常在猜想,当时写红楼梦的时候,肯定也真的有这么一群文人,聚在一起共同创作。当主笔写到游大观园这一段时,众人纷纷提出各种警句妙文。例如写到潇湘馆时,就当真是有人提议叫“淇水遗风”,有人提议叫“睢园遗迹”。然后众人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最后主笔一锤定音,就叫“有凤来仪”!然后众人品过味来,哄然叫好。
想想当时的情景,真的挺有意思的。那么下面,让我们也来品一品这四个字的味道吧。
“有凤来仪”,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传说箫韶是舜帝所制的音乐。当演奏虞舜时期的箫韶乐时,由于音乐美妙动听,把凤凰也引来了,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请大家注意,这个典故中的主人,可不是凤凰啊!凤凰只是远来之客,主人其实是吹奏舜乐之人。由于这是竹子做的萧奏出的音乐,音乐声音很美妙,结果把凤凰给引来了。凤凰为什么会来?一方面,是被音乐的美妙引来,另一方面,也是想来吃食的。
因为传说中,凤凰以练实(竹实)为食的。而萧是用竹子制成,竹子发出的声音自然也会引来想吃食的凤凰。
这样一来,我们似乎已经能品出“有凤来仪”的深一层含义来了。
潇湘馆是大观园中唯一有竹子的地方,而且有大片大片的竹子。一旦竹子结实,必然引来觊觎竹食的凤凰。凤凰吃完竹食,竹子即会枯萎。
竹子是影射朱家王朝,那么凤凰,当然就是指满清。
而大家还记得我之前的关于龙、凤两系之争的分析吗?龙系尊颛顼为祖,凤系以鸟为图腾。满清即为凤系,明朝为龙系。
满清为凤系这一点,前面已经详细说过了。明朝为什么是龙系,同样是很清晰的,我们来看《明 实录》:
(大明 )其先,帝颛顼之后。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春秋时,子孙去邑为朱氏。世居沛国相县。其后有徙居句容者。世为大族,人号其里为朱家巷。
朱元璋的的确确把自己的祖宗认到颛顼头上去了。而舜呢,正是颛顼的传人(舜为颛顼六世孙)!事实上红楼梦书中也清晰地写道:“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这里明确表面作者这个明朝的遗民的确也自诩为舜的正裔。
大明的江山即是美妙的舜乐,也是竹食,引来了满清这只凤凰。这只凤凰的来临可不是什么吉祥之兆,这是来吃食的,是来霸占中原大好河山的。
所以,表面上用以称颂的“有凤来仪”,其实可是极其不详的四个字啊。
如果大家还觉得我上述的分析都仅是猜想的话,那么大家请看,书中紧接着就对此影射做出了呼应。这就是书中紧接下来的元春省亲时,宝玉题潇湘馆的那首《有凤来仪》诗:
秀玉初成实, 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 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 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 好梦昼初长。
大家请看第一句,“秀玉初成实, 堪宜待凤凰”,竹子的特性就是好多年不开花,一旦开花结实,就会很快枯萎。潇湘馆的竹子都已经“初成实”了,那岂非很快就要都枯萎了吗?这实在是极其的不详。作者不可能连这么点道理都不懂,肯定就是故意这么写的。宝玉在这么喜庆的时候所赋的诗居然如此不详,几百年来不知有几人能看出其真实的含义?
接下来,这首诗不仅第一句极为不详,其后的几句的含义更加可以用极其凄惨来形容。我们下一篇再来详细分析。


下面继续来分析《有凤来仪》这首诗后面几联的意思。
一首诗就犹如一篇文章,不单有一个统一的中心思想,而且上下联之间的意思也应该是连贯和相关联的,是一个整体,不可能会是东说一句西说一句。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接下来的几联,是否能承接第一联的那个意思?
第一联“秀玉初成实,宜堪待凤凰”前面已经分析,凤凰来临即是指满清入侵,竹子结实也暗示着马上就会成片地枯萎凋谢,即是指满清的入侵让中原大地变成了一个人间地狱。那么接下来,作者是否就要来描述一下这个人间地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潇湘馆所影射的地点—扬州,也就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顺治二年,清兵南侵对扬州所作的屠戮场景,也即是所谓的“扬州十日”。
关于“扬州十日”的情况,正史中没有记载。不过幸运的是,当时的情景被一个侥幸逃生的人记录了下来。并在后来得以公之于众(红楼梦的改编润色在康熙中年,此书是能看到的,直到乾隆年间才被禁)。
这个人叫王楚秀,可能是史可法的幕僚。他在扬州的一家几十口人在城破后全被杀光,只有他孤孑一身逃生。事后,他把此事写成了《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篇幅不大,只有七八千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动详细地描写了逃生过程的所见所闻,文字布局紧张,描写深刻,处处抓住读者的心,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有人认为它“无异一部天然的哀情小说”,读之令人毛骨悚然,如游地狱,忘掉人间。
其中,又几个典型的场景描写,最能代表当时的惨景,很有震撼力和感染力。我查了很多网上的资料,发现绝大部分的文章都不约而同地引述这几段场景描写,来反映当时的境况之惨。
而我再把这几段文字与《有凤来仪》诗对照,发现果然是若合符节,非常吻合。这证明我的假设是有道理的。下面我就列出诗句与场景描写的对照关系,大家自行来品味一下:
第二联: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这一联简单得就像儿歌,没什么复杂的字词和典故。初看实在是太平凡了,似乎很难还能有其他隐含的含义。但如果我们来看看如下《扬州十日记》中的这个场景:
“初四日,天始霁。道路积尸既经积雨暴涨,而青皮如蒙鼓,血肉内溃”。
这是以竹子之青绿欲滴和冰凉,比喻道路积尸之青色皮肤的冰冷,以及上面血水雨水混杂下滴的样子。是否有种越简单越直接有力的感觉?
继续看第三联,先看上句:
迸砌防阶水
在古诗中,“迸砌”这个词是有特殊含义的。
迸砌,指的是竹笋。是形容竹笋从地下长出来,把台阶都给迸裂了的样子。如宋赵蕃《咏笋用昌黎韵》:“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废盆。”;又如宋韩琦 《暮春书事》诗:“竹笋迸阶抽兕角,杨花铺水涨龙涎。”
更进一步地,竹笋,又有稚子,即小孩子的意思。
见宋代惠洪《冷斋夜话?稚子》:“唐人《食笋》诗曰:'稚子脱锦绷,骈头玉香滑。’则稚子为笋明矣……予问韩子苍,子苍曰:'笋名稚子,老杜之意也。’”。
所谓“老杜之意也”,是指杜甫的《绝句漫兴》之七:“笋根稚子无人见,沙土凫雏傍母眠。”
然后我们来看对应的场景描写:
“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
因此,所谓“迸砌妨阶水”,是很直白的主谓宾结构,意思就是说,地上的婴儿尸体(因为太多了)把阶下的流水都给堵塞住了。
果真如此吗?其实作者已经在书中其他的地方,给了我们非常明显的提示。见第二十五回的一段描写:
却说林黛玉因见宝玉近日烫了脸,总不出门,倒时常在一处说说话儿。这日饭后看了两篇书,自觉无趣,便同紫鹃雪雁做了一回针线,更觉烦闷。便倚着房门出了一回神,信步出来,看阶下新迸出的稚笋。
不觉出了院门。一望园中,四顾无人,惟见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大家看这里面“看阶下新迸出的稚笋”这句,为什么要特意写这个,很明显就是对前面诗中“迸砌”两个字的补充注释,证明作者的“迸砌”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指竹笋,就是指稚子,就是指婴儿。
更何况在这一句的旁边,还有一句非常露骨的批语:
〖甲戌侧批:妙妙!“笋根稚子无人见”,今得颦儿一见,何幸如之。〗
看见了没有,这个批书人把意思说得很明白了!在直接点明“迸砌”的含义之余,还在讽刺崇祯帝,应该亲眼看看由于自己的无能而导致扬州生灵涂炭的情景。
另外,上面那段的最后一句“一望园中,四顾无人,惟见花光柳影,鸟语溪声。”显然就是影射当时的扬州城人都死光了,四野无人的情景。
接着再看第三联的下句:
穿帘碍鼎香
请注意“穿帘”两个字,一般指的是从室外穿过门帘而进入室内。因此,这一句的意思,不是说鼎炉的香气穿帘而出被阻碍住了,而是相反,由于室外的腥臭之气太浓郁了,穿帘进入室内,把室内的鼎香都给掩盖住了。
对应的场景描写是:“秽臭逼人,复经日炙,其气愈甚。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室中氤氲,结成如雾,腥闻百里”
好了,这一篇就先到这里,关于诗的最后一联,含义更加丰富,我们下一篇再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第十七回
林黛玉这么好学,为什么从来不劝贾宝玉读书?原因催人泪下!
三问三答换你一生一世
脂砚斋批注石头记(红楼梦八十回本)
《红楼梦》中大观园各住所有何寓意?
看热闹还要看门道,这些展品背后原来是这些红楼梦人物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