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中奇怪的太监描写

本人刚刚出版的《破解红楼梦成书之谜》正在热销中,此本是可以改变“红学”研究大方向的,有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可以彻底改变中国的“红学史”:

请识别下面的二维码购买:

《红楼梦》中有关于太监的描写,虽然文字不多,但非常精彩,一个是掌宫内相戴权卖官,另一个是太监李守忠派人到贾家去敲诈。为什么太监会这么嚣张?实际上是清朝太监的权力极小,这些事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做的,李学成写的《清朝太监典制述论》中是这样描写的:

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其中太监权力过大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清朝入主中原之后,鉴于明朝太监乱政的历史教训,建立了旨在限制太监参政的制度,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却往往出现偏差,结果仍然不能避免太监乱政的问题,可以说太监与朝官的权力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贯彻清朝始终。

为了限制太监势力有可能膨胀,顺治帝就于顺治十年(1653)颁布上谕,对太监管理做出了规定: “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事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结交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字置买田屋,因而把持官府,扰害人民。”文后提及的清末最受西太后宠爱的大太监安德海就是因为私自出宫,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按照“不许擅出皇城” 的祖制被捕杀。虽然清廷在设立太监衙门的同时,也颁布了相应的禁令,但太监的势力还是有所增长。顺治十一年(1654)长至节(冬至)次日,顺治皇帝大宴廷臣时,十三衙门的太监们,居然超越各亲王的班次,争先入殿拜舞,乾清宫执事官太监孟进禄竞以“老臣” 自称,当时户科给事中郝杰人殿提出抗议,向顺治帝历数各朝太监祸国之罪,顺治帝顿时省悟,当即下了一道手谕,朝贺大典,内监不得按明代制度入班行礼,并将孟进禄等十三衙门的掌监太监,交付刑部处理。这是清代第一次制裁太监。

顺治十二年(1655)六月,顺治帝又命工部铸立十三衙门铁牌,再次强调阉寺中“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这道铁牌,便成为有清一代禁止宦官干政、世遵勿替的家法。

尽管顺治帝为了不重蹈明朝太监祸国的覆辙,大大地限制了太监的权力,使他们无法参与朝政,但是有的大臣还是认为这还是不能够消除太监涉政的可能,他们建议应当立即取消十三衙门。如当时的左都御使屠赖就说: “宫禁使令固不可无寺人,但不必专立衙门名色,只宜酌量与近臣兼用,以供使令可也。”顺治帝向他们解释,虽然设立了太监衙门,但是权力还是由满洲大臣掌握,太监没有干预政事的权力。顺治帝的态度使十三衙门得以暂时生存下来。

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帝死后不久, 以鳌拜为首的满族贵族势力便裁撤了十三衙门,十三衙门只维持了八年。十三衙门被裁撤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随着太监势力的不断扩大和与皇帝关系的日见亲密,引起了满族贵族的不安,他们担心有朝一日自己的特权被太监取代。所以,他们将太监视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和心腹大患,必欲灭之而后快。顺治帝一死,打击太监的机会来了,鳌拜等人以太监吴良辅等太监“挠乱法纪,坏本朝淳朴之风俗,变祖宗久定之典章”为名,处死了吴良辅,并将太监所恃的“十三衙门,尽行革去,凡事皆遵太祖、太宗时定制行,内官俱永不用。”在清廷废除了十三衙门之后,设立内务府总理宫禁事务。王庆云在《康熙纪政》中这样记述: “十三衙门尽革,以三旗包衣仍立内务府,⋯⋯收阉官之权,归之旗下。”

康熙八年(1669),年幼的康熙帝设计铲除了鳌拜。康熙十六年(1677)一月,康熙帝再次建立了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敬事房”。敬事房又称“宫殿监办事处”,属总管内务府管辖。敬事房设置总管太监、宫殿监督、领侍、正侍等职。它是一个全部由太监组成的机构,负责传达“大内一切事务”, “凡奉行谕旨及承行府属各文移,俱照钦定宫中则例办理。”另外,又在仪掌司设首领太监二人,副首领太监四人,太监六十人。他们的职责是“承应一切事宜及传送敬事房发交文移”,内务府本府“应行敬事房文书”,也通过他们转送。此外在一些宫室殿堂,以及景山、西苑、雍和宫、西郊各园囿、热河行宫、帝后妃陵寝以及礼部、工部、太常寺等特殊部门,也都按制设置人数不等的太监。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康熙帝下谕:敬事房设五品总管1名、五品太监3名、六品太监2名。这也是清朝太监正式被授予官职的开始。

这些都说明《红楼梦》中的太监描写只能是明朝的,而绝不可能是清朝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的太监分几个级别?最高级别是什么?
清朝宫廷里面的敬事房是个啥机构?都有哪些权力?
苏培盛,高毋庸,梁九功,到底谁才是雍正朝的总管太监?
康熙继位2个月,就杀了吴良辅,难道真的因为生母与对方有染?
《红楼梦》背后的故事:曹雪芹家人2次抄家,73岁高龄发配冻死,真悲惨!
清代皇宫里的机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