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论提出对策--“供暖避霾”的问题
材料1

  材料一:进入供暖季,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近期接连发生严重雾霾,部分地区的PM2.5指数一度高达1400。雾霾给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各地工地紧急停工,大车限行,中小学校园停止了一切户外活动。环保部紧急发布通知,要求相关省(市)采取减排限行措施,尽可能地减轻空气重污染的危害。

  这已经不是东北地区首次在供暖季遭遇雾霾。2013年10月下旬,刚刚进入供暖期,哈尔滨市就遭遇了重度雾霾;2014年10月下旬,黑龙江省多地又遭遇重度雾霾,导致部分高速公路封闭。事实上,供暖季变成“雾霾季”,是近些年北方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

  材料2

  材料二:供暖与雾霾的关联,可从环保部门的统计调查中得到佐证。太原市环保局区域污染防治处处长孙建星表示,燃煤是影响当地冬季空气质量的首要问题。据悉,太原市冬季月均燃煤量约140万吨,是非采暖期月均燃煤量的2.4倍,市区冬季燃煤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为42%。山西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还介绍,在山西,冬季污染物排放浓度是非采暖期的3倍左右。

  在毗邻山西的河北省,也有类似的情况。河北每年污染最重的月份是12月、1月和2月。根据监测数据,河北全省采暖期PM2.5平均浓度较非采暖期高出80%。约占全年天数30%的采暖期,却贡献出近50%的污染物。省会石家庄在上个采暖季,采暖期二氧化硫与一氧化碳是非采暖期的3.3倍,二氧化氮与PM2.5是1.8倍。

  这种关联性,在东北三省显得更为突出。作为国内供暖期最长的省份,黑龙江省的供暖季长达半年。黑龙江省环保监测部门透露,燃煤是霾的第一大来源,能够占到40%左右。并且与燃煤质量也有关系,黑龙江省年使用褐煤约3000万吨。但褐煤具有发热量低、污染物排放高的缺陷。

  根据以上材料,谈一谈应该如何解决“供暖必霾”的问题。

  要求:简洁流畅,措施合理。300字左右。

  【解析】

  首先,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打破供暖“一煤独大”的局面。通过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逐步改变当前的能源结构。特别是摆脱以烧煤为主的供暖方式,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其次,采用“干净煤”等技术,降低燃煤供暖的污染排放。推广使用洁净焦炭,与使用原煤相比,洁净焦炭的煤烟尘可减少90%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减少70%左右,环境效益较为明显。

  再次,优先发展集中供热,压减分散燃煤的比例。集中供热率偏低,是导致分散燃煤大量存在的主因。一方面可以通过新建热电联产企业、因地制宜利用工业余热;另一方面则优先整治城乡接合部、小城镇等区域,完善改造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为提高集中供热比例创造条件。

  ⊙

  ⊙ 内容来源:中公教育 (责任编辑:卢静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泵采暖比燃煤和电锅炉减少了多少烟尘、SO2排放 ?
散煤燃烧是雾霾主因,控制污染已有“工具包”
每周研报丨供暖季=雾霾季,今冬清洁能源供暖破魔咒
破解雾霾锁国需引导农村绿色取暖
头条 | 共和国之灰
治雾霾短期靠吹,长期靠什么——“气代煤”受阻堪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