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门酒肉并不臭

朱门酒肉并不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这两句历来都被视为封建统治阶级奴役劳动人民的典型写照,其中最显眼的字当然是一个“臭”字。但是,如果把“臭”理解成发臭的臭,这句诗就变成一句不符合逻辑的诗了。

朱门,当然是指有权有钱者的大门,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把门漆成朱门——大红色的门。朱门里面大吃大喝,吃不完的就倒到外面,结果时间长了就变臭了。

作为对比,朱门的酒肉变臭了,可是路边却赫然散落着因为冻饿而死的贫民,流民的白骨。

这是多门鲜明的对比啊——贫富分化,杜甫的诗句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教科书式的控诉。

其实,在古汉语中,“臭”的本义并不是发臭的臭。“臭”是一个会意字,从犬,从自(鼻),因为狗的鼻子非常灵敏,因此从狗的鼻子会意而创造了这个字。所以“臭”应该念作“嗅”,意思是闻气味,不管什么气味都闻,香的臭的都闻。如果作为名词,“臭”是气味的总名,所有的气味——香、臭、腥、臊——全都可以叫“臭”,此之谓“气味之总名也”。

更有甚者,《易经》甚至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如果咱俩同心同德,那么咱俩说出来的话的气味就像兰花那样馥郁芳香。

这个“臭”哪里还有咱们今天认为的发臭的意思,简直就是知己和恋爱男女之间的吹气如兰啊!

因此,“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全句的意思跟普通的理解就不太一样了。朱门里面的酒肉散发出绵绵不绝的香气,朱门外面的路上却因为天寒地冻,冻死了无数的穷人,有的穷人死的时间长了,白骨都露出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门“酒肉臭”还是“酒肉香”?(上)
5首对比鲜明的古代好诗词,文采飞扬,惊艳了千年,赶紧背下来
一代诗圣杜甫:半生挨饿,最后撑死
【非语文】朱门酒肉......臭?
驳北青网:“朱门酒肉臭”读作chòu完全违背常理,不合逻辑
汉字探微(056):其臭如兰——释“臭”(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