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胸舞系古闽越族祭祀遗存

拍胸舞系古闽越族祭祀遗存

 

泉州市舞蹈家协会主席蔡湘江提出考古新说

作者:龚小莞

    拍胸舞是闽南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舞者头戴草圈,上身裸露;动律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腋、肩、掌;同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摆头,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舞风。
    关于拍胸舞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泉州市文联副主席、舞蹈家协会主席蔡湘江经过多年研究,提出考古新说――拍胸舞系古闽越族原始祭祀舞蹈遗迹,这一提法为专家学者认同,已收录文化部即将出版的《中华舞蹈志》。

寻找被忽视的历史印记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从舞蹈创作转向理论研究的蔡湘江,遇到了一个令他困惑不已的难题:闽南拍胸舞的源头究竟在何处﹖
    关于拍胸舞的源起,过去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宋代马远《踏歌图》中描绘的场面与拍胸舞相似,此说虽反映了“凡闽南文化必出中原正宗”的思维定势,却不能说明两者的渊源关系也有一种“源于劳动说”,认为它是农人们在粮食丰收时,一高兴就手、脚、胸齐用,在田间地头跳上一段,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这种说法虽很正统,但却失之笼统。
    最有影响且几成定论的说法,则认为其源于梨园戏《郑元和》“莲花落”一折中的“乞丐拍胸”。主要原因是闽南各地跳拍胸舞大多配以该戏“三千两金”音乐,舞者头上的草箍和赤足裸身的装扮,又与郑元和流落街头与乞丐为伍、共同舞唱的情节相吻合。
    但正如吴捷秋先生在《梨园与梨园戏析论》一书中所说:“梨园戏是在唐、五代之际,由于历史文化和海外通商的地理、经济等特殊条件,促使乐曲、歌舞、戏弄的盛行,从而孕育了这一地域声腔剧种。”宋元时代产生于泉州的梨园戏,正是吸收了此地丰富的南音、民间歌舞、传说故事等文化营养积累发展而成。当《郑元和》最早将这一歌舞形式搬上舞台之时,民间中的“拍胸”可能早已存在相当长时间并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因此才引起舞台艺术的关注和吸收。
    因此,拍胸舞是源,梨园戏仅仅是流。
    后来,蔡湘江在泉州民间舞蹈的调查整理过程中还发现,并非凡拍胸舞都配以《郑元和》的音乐,如永春一带的拍胸舞配的就是《点灯红》民歌,不见有受《郑元和》影响的痕迹。
    于是,他决定在学术中探讨详细考证拍胸舞的来龙去脉,寻找蕴藏其中的为历代文献资料所忽视的历史印记。

追觅民族舞种蕴含的文化密码

    1992年初,蔡湘江在观看中央台《中国少数民族展播》节目时,突然激发了考古灵感。
    电视中介绍黎族、高山族民间舞蹈时,都出现男性跳“拍胸”的场面:短裤头、裸上身,蹲步击拍胸部、腿部等动作,同拍胸舞如出一辙,只是动作较简单,仅有一个以掌拍击胸部、腿部的“四击”组合不断反复,尚不及现今泉州民间通常按顺序拍击胸、腋、腿、掌的“七击”组合反复,更不及《民舞集成》记录的“击掌回音”、“八拍雄姿”、“金鸡独立”、“玉驴颠步”、“善才抱牌”以及“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奄鸡行”等九个动作组合。
    从那以后,蔡湘江开始将拍胸舞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联系在一起。不久,他又从中国舞协主办的《舞蹈信息》阅读到一篇介绍湖北利川土家族民间舞蹈的文章《天下一绝――“肉连响”》,篇首便开宗明义地写道:“‘肉连响’又叫‘打肉连响’……以手掌拍击额、肩、臂、肘、肋、胯、腿等部发出有节奏的连续响声。”详看文图,他不由自主惊呼:土家族“肉连响”与闽南拍胸舞竟如此相似。
    在对拍胸舞流传、分布范围进行分析后,蔡湘江发现:在广袤的汉族地区,一个像拍胸舞如此有特色的民间舞种,为何今天惟独扎根在闽南,其他地区却不见其半点蛛丝马迹?
    相反,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却不断发现有与拍胸舞相类似的舞蹈。如泉州的钱棍舞就是又一属少数民族的舞种,其“钱棍”形制,与西双版纳泼水节所见基诺族、布朗族舞者握在手上的竹筒、小竹竿,如同一个家族中的同胞兄弟。
    他得出初步结论:拍胸舞应是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少数民族区域的民间舞种,闽南地区秦汉前期曾是闽越族人的领地,其族人流行跳拍胸舞,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

考察古闽越族留下的丰厚遗产

    后来蔡湘江调到社科联合会从事科研工作,其间接触了许多闽台两地与我国西南地区人类之间亲缘关系的材料。
    1993年,他从厦门大学出版的《闽台考古》(陈国强主编)一书,找到根据:“我国云南等西南地区,是人类起源的中心之一,已发现云南元谋的‘元谋猿人’……其中向东辐射的方向路线上,由云南可以远至台湾,大致在北回归线北纬25度之间的地理范围,这个地带正是我国南方旧石器遗址分布的密集带,表明人类向东迁徙的路线。就福建而言,有人推测古人类在距今约20万年前进入,具体路线可能从广东迁入。”
    此外,离泉州城5公里的丰州狮子山就曾发掘过属于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从中可以证实这里的古闽越人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原已存在的渊源关系。
    闽南,周为七闽地,战国为越人所居,汉初属闽越国。从1974年在南安大盈寨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礼乐器和王礼器分析,可以看出早在二三千年前,闽南本土区域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而现存于漳州华安仙字潭峭壁上古老岩画中的一系列形象逼真的独舞、群舞形象,则更直接地告诉我们上古时代这片土地上闽越人原始舞蹈的大致风貌。
    虽然,福建闽越族到汉代就消失了(朝廷为了镇压他们,把相当多的人迁徙到黄河、长江一带,其他的则往山里、海里走,成了高山族、黎族、畲族,慢慢形成少数民族),但其文化从未断过,闽南地区的闽越裔人仍大见于唐宋元初。史载,唐总章二年(669年),泉州潮州间还发生过大规模的“蛮獠啸乱”,唐政府特遣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大军南下经泉入漳平乱,因治乱有方,不久出现“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夜祝天皇弘德泽,日将山獠化编民”的民族大融合景象宋元之交,泉州守将蒲寿庚降元。1277年7月,宋将张世杰在陈吊眼、许夫人率领的漳州畲族农民军的配合下围攻泉州。由此可见,闽越族土风民俗距今为时并不遥远。

破译舞者头顶的祭祀图腾

    在掌握了充分的史料后,蔡湘江又从拍胸舞的外在表演形态,研究其所保留的古闽越族原始祭祀舞蹈遗风。
    他发现,拍胸舞舞者头上所戴的草箍,是一个值得认真破译的特殊密码。其传统的制作方法及形状,是将一条红布与稻草混合编在一起,于头前绞出一条长长的向上向前翘起、似蛇一样的尖顶,且又必须使所杂入之红布条恰好在蛇头中间露出,似蛇之吐信,使其蛇形状因此更趋逼真。这一头饰与古闽越人崇拜蛇图腾的习俗,不能简单地说只是一种巧合。
    中国古代先民们往往都把属于本民族的图腾崇拜物供奉、放置在生活中最显眼的地方,如汉族无所不在的“龙”、羌族屋顶正中最高处象征天神的“白石”、彝族男人头上的“天菩萨”、畲族妇女头上与始祖图腾崇拜有关的“凤髻”等。古闽人崇蛇,其“闽”字即“门”内一“虫”,其人其俗于节庆、祭祀时将崇拜物顶在头上,并在舞蹈中得以保留下来。
    拍胸舞反映了闽越族舞蹈的原始状态,表演者赤足、裸身(上身),不借助任何道具、音乐,只靠身体四肢拍出声响,以渲染气氛、宣泄情绪。拍胸,更重要的是在古时未有伴奏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协调节奏、整齐动作,体现举行仪式表演时的隆重和庄严。闽南拍胸舞至今仍十分强调要拍出声响,舞者能忘情地把胸部、腿部拍得通红、如醉如痴,便将受到同伴及观众一致的赞扬和推崇。
    闽南近百年来的拍胸舞,大多出现在迎神赛会及丧仪的表演队伍当中。时至今日,泉州的拍胸舞除偶有参加踩街表演,其余大量的演出场合仍未有多大的变化。可见此类舞蹈,是源于古时祭祀舞蹈的一种历史惯性。
    他还在民间调查中发现,闽南人保留古闽越遗风并非只有舞蹈方面的孤证,如泉州地区过去的“二次葬”习俗和惠安女“长住娘家”婚俗,都是古闽越的文化遗存。

同安拍胸舞

    在富有闽南特色的鼓点配乐中,一群赤着上身的汉子拍着胸膛,踩着整齐的节奏,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观众兴奋地鼓掌,陶醉在火辣辣的气氛中……这是不久前,同安拍胸舞队在世界同安人联谊会的演出。队员们个个体健如山,粗犷豪爽,有着少数民族的雄浑刚毅,一招一式都使人感觉到力量。
    拍胸舞早年从泉州传入后,在同安亦称“打花草”,“打猴拳”,主要表演形式有二:一是游行踩街表演,以舞队的形式参加喜庆佳节的活动,集体动作协调规范,以“小跳步”、“小跳步转身”,加上“打八响”沿街行进。这种跳法幅度小、速度快,热烈欢快又便于行进。二是在广场、埕厅、舞台上的定点表演,情绪变化,动作幅度,难度、队形变换都相对较大,快慢缓急相兼;在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青蛙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的基本动作上,增加粗犷奔放的双人组合“公鸡斗”、“鸡展翅”,诙谐灵活的“老鼠逐”、“加令跳”,悠闲安详的“青蛙喝水”、“青蛙扫蚊”等,极具观赏价值,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愉悦。
    同安拍胸舞表演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草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自如不拘地颤头、投足、拍胸、扭腰,双手有节奏地拍胸挟腋,时而跳跃、时而跪蹲、时而抬腿、时而踢腿,偶尔又投足拍腿、屈臂击肘,边歌边舞,豪迈矫健,情绪热烈,风趣浪漫。
    同安拍胸舞演出时常用的曲牌有《三千两金》、《九连环》等,伴奏的乐器有唢呐、笛、弦、琵琶、三弦、锣鼓及小锣响盏、双碰铃等。有的拍胸舞伴奏只用大唢呐与大堂鼓,动作与情绪缓慢悠长时鼓点小声甚至轻敲鼓沿来打节奏,动作情绪热烈时鼓点轰击,大唢呐明快激昂的旋律加入,古朴苍劲,表现了人在天地之间生存、搏斗的原始意识和感慨情绪,别具一格。
    解放前,同安拍胸舞者都是上身裸露,下身着短裤头,腰系草绳,头戴草圈进行表演,在迎神赛会上以群舞出现,闹洞房时即以独舞出现。因赤身裸体,有粗野之嫌,曾沦为乞丐行乞的手段,故一度被人们所疏远,陷入了低潮。到了20世纪50年代,会跳拍胸舞者大大减少。
    1955年,同安文化业务部门先后辅导金柄、后王行、工会俱乐部、消防队文艺队等群众文艺团体排练拍胸舞,在传统的基础上,对动作、服饰、音乐进行提高、整合,赋予了健康向上、欢乐有力的格调和崭新的风采。
    1983至1991年,市、县文化艺术干部再度深入新圩镇,发掘整理、培训排练拍胸舞,并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96年,文艺工作者将南方特点的拍胸舞和北方风格的红绸响板糅合一起编排,以刚与柔的结合、粗犷豪放和优美细腻的对比,给这一传统舞蹈注入了新的血液。
    现在, 每逢民俗活动,市民们都能欣赏到同安拍胸舞的精彩演出。

(原载于:《厦门晚报》2005年12月26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拍胸舞
河洛人的时代
我叫泉州,这是我的简历。
闽南话传到了包邮区,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张图看懂泉州、厦门和漳州的源头
全球视域下闽南文化的先进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