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海拔越高反而温度越低,不是离太阳更近吗?

为什么海拔越高反而温度越低,不是离太阳更近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来讲是指物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

也就是说,物体分子密度越大,分子运动越活跃越剧烈,这个物体表现出来的温度就越高。

太阳当然是带给地球光和热的源头,我们地球表面的温度主要是靠太阳提供的,这个没错。

但太阳照射到地球的温度高低,与距离关系并不大。这是因为在地球上,太阳照射某处的距离变化,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之比太小了。

太阳到地球平均距离约1.5亿公里,而地球最高峰的珠穆朗玛峰也才8844.43米,与海平面到太阳的距离之比,只有约1亿分之6,因此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在地球上,影响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阳光直射不直射。

阳光直射时,同样的热量所照射的面积就小,这样单位面积得到的热能就大,因此太阳直射时温度就高;太阳斜射时同样热量所照射的面积就大,单位平均得到的热量小,因此温度就要低些。

地球近日点约1.47亿公里,远日点约1.52亿公里,这之间相差了500万公里,这可比珠穆朗玛峰和地表之间这点距离大多了。但我们北半球的夏天却是在远日点,而冬天却是在近日点。

这就是因为地球歪着脖子转,有了一个南北回归线,随着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的地方会在这个回归线之间移动,直射到哪里哪里就是夏天,与近日点远日点毛关系都没有。

太阳直射和斜射还有一个阳光穿越大气层厚度的问题,斜射穿越得更厚些,直射穿越得就薄一些,因此中午直射时温度就高一些,早晨和傍晚斜射时温度就低一些。

二个是大气密度。

阳光照射地表与珠穆朗玛峰都在同一角度时,为啥温度不一样呢?

这就是气体分子的密度影响原因了。

气体分子密度越大,吸收的太阳能量就越多,分子运动就越激烈,我们感受到的温度就越高,反之就会越低。

因此温度与空气密度有密切关系,而空气密度又与海报高度和大气压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海拔越高,重力越小,气压也就越低,空气密度也就越低。

空气密度低,温度就低。

因此空气密度与海拔、气压、温度又有密切关系。

海平面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也就是0℃、0海拔、1个标准大气压下,空气密度为1.293kg/m³,温度为25℃时,空气密度为1.205kg/m³。

计算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公式为:空气密度ρ=1.293*(实际压力/标准物理大气压)*(273/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摄氏温度+273。

根据计算,海拔每升高1000m,相对气压降低约12%,随着高度降低率会递减;而气压随着高度升高,每1000米会降低约10%;温度则每升高1000米,相对降低约5摄氏度。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最高峰,按高度8845m计算,比海平面温度要低44℃。

实际上,珠穆朗玛峰比这个温度还要低。

这是因为山顶常年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光反射作用更强,地表吸收热量很少;大气稀薄,只有地表的三分之一,束缚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还有风大,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吹过来进一步降低了温度。

据推测,珠峰最低温度可达到-60℃,人类监测到的最低温度为-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珠穆朗玛峰最接近太阳,为什么气温却极其寒冷?今天算明白了
为什么高山多积雪?离太阳越近,不是应该越暖和吗?
为什么地球离太阳越近越冷?海拔越高越冷?
珠穆朗玛峰离太阳最近,为何还如此寒冷?听完解释才大彻大悟!
“世界第一峰”离太阳最近,为何峰顶温度却非常低,专家道出真相
《黄帝内经365》--027.地球环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