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喜欢》教学案例分析

“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感悟。”(杜威语)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

本案例的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锁的分析,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领悟作者的喜欢之情。通过读词、赏画、读文,层层深入,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和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自然美、生活美,获得美的享受。

母语是可亲的,优秀语文教师都懂得,触摸母语的最好方法就是读。要注意,朗读不能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为了让学生能读出真情实感,真正地读到灵魂里,我就抓住该段中的“宁静淡远”一词,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朗读,深入体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1、读词

冬天的阳光所带来的那一份宁静淡远,使作者喜欢上冬天。在学生整体感知“冬天”这个段落后,教师引领学生将阅读期待聚焦在“宁静淡远”一词上,使对“宁静淡远”的探究占据了思维的制高点,再引领学生展开充满情趣的文本解读。

2、赏画

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在柔美的音乐中,运用电教手段,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画面,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激起他们对自然之景的赞美之情,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与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变得可触可摸。这样学生才会很好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反观现在有些朗读,学生的情感还没有被触动,而老师又一再要求有感情地读,学生于是就学会了没有感情的“感情朗读”。

3、品读

在以上的两个环节中,学生对“宁静淡远”这个词已有所领悟,教师再适时地把学生引入文本,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学生这时已通过对美的形象的享受,领悟了课文所包含的韵味,再次朗读课文使他们更是入情入境,真正享受到散文诗一般清新的语言,领悟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可谓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学生理解到位了,情感到位了,我们还用得着担心他们读不出感情吗?

就这样,我一步步地引着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让朗读荡漾心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掌声》教学案例分析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例谈散文教学内容的误区
案例
​语用训练的尴尬与突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