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所知道的海防中法军队武装冲突的内幕

                                          我所知道的海防中法军队武装冲突的内幕

--作者为杨肇骧,时任国军第60军暂编第21师参谋主任。
 
    ......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刊登的王理寰(第53军130师师长)《抗战胜利后海防痛击法军纪实》一文,关于中法军队武装冲突的原因和战斗的经过,有些是不够清楚的,有些是不符合事实的。当时我在60军工作,驻在海防港口码头附近,不仅目睹中法军事冲突的经过,而且也受命参加了在海防华人街130师师部举行的中法军队的谈判,并对中法军队发生武装冲突的内幕原因也有所了解。兹特提出如下的订正和补充:

    (一)关于中法军队武装冲突的战斗实况,原文有这样的叙述:“法军伤亡500余人,俘虏阿巴努(海军中将)为首的高级将领5人,士兵2000余人,由第5连连长赵敬武押送师部。”这与事实不符,当时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法军一个加强师2万多人,配备全部美式武装和服装,乘坐军舰12只,于1946年3月6日上午9时整(王文中说3时许不确。“中法协定”中关于法军在海防登陆的时间是1946年3月6日上午9时,蒋介石的命令也是这样规定的。),未经海防中国驻军许可,擅自驶入海防港口,强行登陆。法舰两次冲入港内,均被负责海防警备的130师部队击退。60军184师和暂编第21师两个山炮营也加入了战斗,用密集的炮火从近距离轰击法舰。当时这两个山炮营的炮手都是日军俘虏,山炮也是日本94式的,但尚未给法舰以致命打击,法舰又第三次分3个梯队冲进港内。130师调集30余门火箭炮于码头掩体内,俟法舰进入码头附近,集中火力予以猛击。结果法舰3艘被击中起火燃烧,余舰狼狈逃去,被击中起火的法舰也负创仓皇遁去 (王文说一舰沉没,二舰负重伤) 。据我在码头目击,法舰中火箭炮弹起火后,中国军队仍以轻、重机枪密集火力向舰上射击。法军官兵有的被打死、打伤,有的被火烧死在舰上,有的跳入海中被水淹死。这次冲突,法军伤亡甚重,不只500人。据事后了解,法军登陆后,曾送往海防的陆军医院治疗的重伤官兵就达800多人。法军承认损失大,伤亡在3000人以上(当中方向法方提出交涉,要求法方赔偿被法军击毁的军火仓库武器物资时,法方即以要中方负责赔偿被中方破坏的水泥厂和死伤3000多官兵的损失相要挟)。
    法军登陆不成,又遭到重创,于是敦请美国驻海防军事联络组出面调停。法军司令巴龙(即王文中所说阿巴努,译音有差别。)是由美军联络组长格林中校,经中方同意后,亲自驾着插有白旗的小轿车,从军舰上接下来送往130师司令部谈判的,并非俘虏。法军司令只带随从两名,谈判结束后,仍由美军联络组长送他回法舰上。
    王文中说“俘虏阿巴努(海军中将)为首的高级将领5人,士兵2000余人”均不确。因交战双方一方为海军,一方为陆军,法军又未登陆作战,法舰也于受创后逃出海港,几千士兵是无法俘获的。
    又王文谈到谈判时的情况时说:“阿巴努见了我首先认罪,向我道歉”,“承认法军的错误,要求原谅,放回他们”,“如能把他们放回,甘愿立字负责”等,也与事实不符。我是列席谈判的,当时法军司令因有美军联络组长的支持,态度傲慢,盛气凌人,一开始就用申斥的口吻谴责中国军队违反“中法协定”,损害盟国友谊,要求中国军队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并对该事件后果负责。后见130师师长王理寰态度强硬,理直气壮,他才稍稍软了下来。但是在王理寰提出协定草案(内容主要是限法军于当天下午6时前退出领海,尔后未经许可不得入港;向中国军队道歉并赔偿损失等)以后,法军司令表示有损法军尊严,表示不能接受,拒绝在协定上签字,接着退出会场,终止谈判。当法军司令走下楼梯时,王理寰警告式地对他说:“你离开我的司令部,你的安全我就不负责任了。”这一句话把法军司令吓得面如土色,赶忙从楼梯上折了回来,要求坐下来慢慢再谈。但法军司令仍然不放弃其登陆企图,问王师长:“贵官的意思是不是要求法军改期登陆?”王师长果断地告诉他:“如果不在协定上签字,那么就只有再打,没有谈判的余地!至于登陆问题,在没有奉上级命令准许之前是绝对不许可的。”法军司令是打算在谈判桌上来达到他的炮舰所达不到的目的,直到这个计划破产之后,才被迫在协定上签字(王文中谓法军司令被俘后才进行谈判,又谓法军司令认罪,但拒绝签字,显然是前后矛盾的)。
    协定规定法舰须于6时以前退出领海,不料正值退潮,法舰都搁浅了。旋即请美军联络组长转达于涨潮后再退出领海的要求。

    (二)关于中法军队冲突的原因,王文并没有说明,只说“我是军人,守土有责” ,似乎是出于一种责任感。
    又《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陈修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入越受降纪略》一文中也谈到:“我们以未奉到重庆命令,又以法越谈判尚未成功,不让法军登陆,但军事上的任务,首先落到53军头上,只有由他们自发地去执行了。”两文都说中法军队的冲突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但事实并不如此。
    中法军事冲突是有其内幕原因作为导火线的。据我所知,蒋介石于2月28日与法国签定“中法协定”后,就根据协定原则电令驻河内的第一方面军司令部,让法军于3月6日在海防登陆。第一方面军接到蒋介石的电令之后,即转饬驻海防的军队遵办,我当时在海防曾接到此命令。
    3月5日下午,第一方面军司令部忽派副参谋长尹继勋到海防把命令收了回去,既未说明收回成命的原因,又未对是否准许法军登陆作出指示。当海防驻军向河内第一方面军司令部请示时,司令部只说相机处理。为什么第一方面军司令部这样做呢?原来是有计划制造军事冲突,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当时蒋介石把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召到重庆开会,既不让他回云南就任省主席职务,又不让他回河内处理撤退军队事宜。滇军将领深怕蒋介石象软禁龙云那样又把卢汉软禁在重庆,因此借法军登陆的机会,故意制造紧张局势,以便要求蒋介石把卢汉放回来,所以撤回了准许法军登陆的命令。
    第一方面军明明是要130师阻击法军,但又不正式下命令,而且暗示第60军就近支持130师去打。这样,打下来的责任归130师去负,而滇军则坐收渔人之利。这个阴谋当然是130师所不知道的,因此被滇军利用打了法军,自己还蒙在鼓里。
    法军在海防登陆未遂,且遭严重打击,遂向蒋介石提出严重抗议。蒋介石就派第一方面军追查责任,第一方面军以奉电迟误推诿了事。果然于海防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就派卢汉回河内处理,滇军制造中法军事冲突的政治目的业已达到。
    当然,中法海防军事冲突事件,对促成法越谈判,给法军一个下马威,对尔后中国军队撤退回国的安全,都发生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肯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军越南受降记
1946年中法激战海防
1946年中法海防之战,国军伤亡30人,击毙法军3000人
法军上将愤怒回忆中法海战:我军已挂白旗投降仍遭射击,伤亡惨重
1946年3月6日,力何会暴发中法战争?
【1946年,53军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