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谒杭州俞墓、俞楼(原创)
今年4月18号上午,俺满怀着激动和心情,骑车来到杭州三台山路一个偏僻所在,参谒了清代大学问家俞曲园的墓地......
 
 俞曲园墓位于三台山东麓,俞曲园(1821~1907),名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经学、易学、文学,平生著述颇丰,有经学大师之誉。现墓于1992年重修。
墓附近原有右台仙馆,为俞曲园所建。俞曲园夫人姚氏死后葬于三台山之右台山,俞曲园于墓旁置地筑屋,取名“右台仙馆”。规划在原址附近重建,与俞曲园墓相呼应。
 
 
 比起西湖周边诸多的名人墓地,俞墓显得非常古拙、简朴;
俞樾给自己写挽联    
    上联: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自己给自己写挽联,本是一件难事,然而这副挽联,却是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他一生的成果,表现了他坦荡的胸怀和乐观旷达的性格,的确是他给世人交出的一份难得的精彩的自我鉴定,是他一生真实的自我写照。

    据说,在杭州西湖灵隐冷泉亭,原先悬有一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一日,清代著名学者俞樾与夫人游灵隐,小坐亭上,共读此联。夫人道:“此联问得有趣,请作答语。”俞樾应声而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夫人道:“不如改为: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言毕,夫妻相与大笑。
    数日后,次女来,俞樾要她试为冷泉亭旧联作答。女儿沉思良久,笑道:“可答为: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樾惊问:“‘项’字何指?”女儿道:“不是项羽将此山拔起,安得飞来?” 
 
 
 俺是从附近的于谦墓出来,几经打听,才寻到此处......
 俞曲园的立像......
 俞墓全景......离他不远便是清北洋大臣、直隶总督陈夔龙的墓园,比这里可气派多了......
 转天,俺又来到位于杭州孤山的俞楼参访......
 

俞楼就在孤山路上,浙江博物馆往南方向。
俞楼是一代国学大师俞樾及其孙俞平伯的旧居。它背依孤山崖壁,面临西湖碧波,左邻“六一”名泉,右伴苏小小亭,占尽西子风光。俞樾,号曲园,浙江德清人士,清道光年间进士,官及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后遭陷害罢官,潜心讲学,著有《俞氏丛书》、《春在堂全集》,为一代朴学大师。他兼擅书画,其书尤以篆、隶著名。清同治年间他曾主讲于苏州紫阳书院,影响很大,不仅引得国内学界重视,而且远播东瀛日本,引得当时的浙江巡抚马新贻亲赴苏州,敦请俞先生出任杭州诂经精舍山长并兼管浙江书局。1868年,曲园先生来杭州就职,居住精舍“第一楼”。同治九年(1870年)秋闱,有中式举人弟子19人,赏优贡弟子5人的优异成绩,不仅江南学坛罕见,而且在全国也属鲜闻,使杭城学界一片哗然。精舍诸门下出于对曲园先生的尊重和钦仰,爱屋及乌,自发地将先生所居的第一楼,称为“俞楼”。
    当精舍门下得名师引以为幸的同时,又因为曲园夫人仍留苏州,俞樾仅每年春秋各来湖上一次,勾留时日不定,少则一二十天,多则一两个月,均引为憾事。所以每当曲园回苏州时,师生欢乐话别:“先生每春秋一来,即课院之第一楼,置酒为乐,同人们习以为常……”光绪三年(1877年)秋,曲园在回吴前的话别“自煮酒食招待诸门下”,“欢乐竟日”。诸弟子对乃师的“赐食精舍”,非常兴奋激动,有个名叫汪子乔的学生,用擘窠大字写了“俞楼”二字张贴在第一楼前;还有个叫王梦薇的弟子画了幅《俞楼秋集图》以示纪念。另一弟子徐琪却以为这些活动还不足以表示对曲园先生的钦敬,他说:“于第一楼榜系吾师始氏,琪以为此非此宜也,宜别建俞楼,为湖上添一胜迹”,于是,他和王梦薇发起集资造俞楼的倡议,并且要与西泠和湖上名胜联系起来,成为“俞楼延月”,与“阮墩渔唱”、“彭庵禅灯”、“薛庐听泉”合为“西泠四景”。徐、王两学生的倡议,不仅获得了30多名弟子赞同,并且立即敛资勘察楼址。先是选在今西泠印社西侧即原楼外楼馆址,后改定广化寺西今址。他们不顾曲园先生竭力反对,立即兴造。9月,曲园先生的挚友彭玉麟来杭,又斥资对俞楼增阔,还在楼前种花,楼后植树、叠石、凿池、筑亭。12月,俞楼落成,成为杭城一大新闻,前往观看的人士络绎不绝。第二年2月,曲园先生偕姚夫人来住,从此不再留居原址在今浙江博物馆内的诂经“精舍”第一楼了。
    俞楼初建时为中式二层建筑,原先楼边圈有围墙,院内亭台楼阁、花木繁茂、假山叠石、玲珑剔透,后围墙拆去,庭院渐废。俞樾曾作诗记之:“桥边香冢邻苏小,山上吟庵伴老坡;多谢门墙诸弟子,为余辛苦辟新窝”。还有人为俞楼题联云:“千古一诗人,文章有交神有道;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
    俞楼经过百余年的风雨侵袭,年久失修,前些年曾被杭州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最近有关部门对俞楼实施拆迁改建,恢复最初的三间二层结构,灰墙、黛瓦、褐柱,总面积为350平方米。此外还新建和重建了一批辅助建筑,如联廊、牌坊、西爽亭、伴坡亭等。改建后的俞楼内陈列着有关俞樾的史料,并经常进行文学研究活动。古朴典雅的俞楼又出现了“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的盛况。

 
 大堂悬挂一副楹联:千古一诗人文章有交神有道,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谭钟麟书)
 俞曲园墨迹;
 
 
 
 
 
 
 
 
 伟大领袖很不待见俞平伯......
 
 
 
 
 
完,谢谢观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书版】俞樾俞楼:喜建书冢,著作超身(上)
杭州名人旧居(30)——俞樾
【浙江兰溪樟林徐氏名人】徐花农和俞楼
浙江杭州西湖孤山景区导游词
苏州俞樾故居曲园小记
林庆铨·楹联述录丨卷八(十八)挽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