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无知越骄傲,越浅薄越自信

本文转自公号静嘉读书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傻瓜争论。因为,有科学研究证明,傻瓜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傻瓜。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大摇大摆地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银行。当他被捕后,看着监控录像突然难以置信地说:“可我脸上是抹了柠檬汁的啊!”

原来,有人曾告诉他,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就能隐身。对此,他深信不疑。这种脑子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请别骂他“傻瓜”,他可能会觉得很委屈,或者还会理直气壮地反驳你。

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个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也并非极端少数,反而无处不在。


达克效应

1999年,两位心理学家Dunning和Kruger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们做过四个实验,震惊地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他们把它称之为“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简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自以为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

这一研究结果还获得了当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别误会,这个奖是很正经的!评委中有些还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这一现象其实细思极恐,因为我们也许都在高估自己还不自知。这不只是在说无知的人,能力中等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强烈的高估,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两个维度的优势,便更容易“得寸进尺”。


▌冒充者症候群

“吉米鸡毛秀”曾经在德州一个音乐节现场做过一个恶作剧。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个女孩,问:“你们觉得Doctor Shlomo乐队怎么样?”

“是我最喜欢的乐队!”“没错,今年特别燥!”

但是,这个乐队名是记者编出来的,取名自一部百老汇歌剧———其实这个乐队根本不存在。

“去参加音乐节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骄傲,即使他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新的内容是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达克效应”,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比如有的人对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听者的我们,有些领域确实所知不多,都判断不了他说的有几分真假。

要么,一脸懵地崇拜,要么,鄙视他装。但换个角度想,他大概率就是个自以为是的爱吹牛的人。

可能了解过一两个词,就能自己夸口出一门学问。这种人,在知识洪流的“尾气”里中毒太深,出现幻觉了。

宋朝有一个叫钟弱翁的县令,写的一手烂书法,却自认为很好。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要对一些名牌匾额上的题字进行肆意批评,并想方设法让自己重写。

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阁楼的题匾上有“定惠之阁”四个大字,但是落款处的人名被灰尘掩盖,看不太清。


他又是一顿批驳,叫人把匾额摘下来,让自己重新赐字。碍于他县令的身份,即使僚属和僧侣们都觉得那题字写得很好,也不敢违抗。然而,擦去灰尘后发现,落款赫然写着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字。

钟弱翁尴尬了一会儿,又对僚属们说:“这么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

所以有时候,对于一些自信十足的傻瓜,又无从指责时,静静看着就好——他早晚会被狠狠打脸的。


自我高估的陷阱

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有自知之明,但也难免落入自我高估的陷阱。

韩寒在2018年写过一篇文章《我也曾对这种力量一无所知》:他自认为台球技术了得,被称为“赛车场丁俊晖”和“松江新城区奥沙利文”,打遍作家圈无敌手。

有一次和九球世界冠军潘晓婷打球,韩寒认为自己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也是有一定的水平和经验,也许能抓住对手的小失误,小胜两把。

另外,为照顾韩寒这个新手,还约定由输家开球。他信心十足,结果那天晚上,他基本上只干了一件事情——开球。

想来,裁判早就心里有数,如果按照传统规定由赢家开球,那韩寒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越是菜鸟,越是有迷之自信。

当一个人从零起步,刚刚踏入某领域时,经常会进步神速。正所谓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要知道,没有人是垃圾,别人终其一生专精的领域,自是有绝对的过人之处。

这也是民间高手和职业选手的区别,大部分上不了正席的,别用“淡泊名利”之类的假象来自欺欺人。


▌发现自己的无知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未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未知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的观点,此后被总结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想想自己刚了解某一事物的时候,总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比如刚学会吹响笛子,就激动地觉得自己是个乐器天才。

但你若去问那些学了许多年乐器的人,他们往往会说,自己不擅长乐器。这并不是谦虚,而是因为当他们深钻许多后,真的认识到了其广博以及自己的许多欠缺。

所谓初学三年天下无敌,再学三年怀疑人生。随着学习的继续深入,大多数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这其实是才是一个很合理的过程——在经历消沉和重新定位之后,才终于对自己的能力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五分之一法则

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越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让他们做判断。

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一条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

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相信它,有些人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认知的障碍,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那只能是鸡同鸭讲。人们常说,对付一个笨蛋最好的态度,就是恭维他们,让他们越来越飘……然后自会被收拾的。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很博学时……快去读点书吧。

苏格拉底曾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承认自己无知,是认知的起点。


“越无知越自负”和“越深刻越谦卑”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认知状态,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水平,人类永远面临对这两种认知的选择。然而,自负的认知是致命的,它往往是“通向奴役之路”的开始。
 
哈耶克说:“我不反对正确运用理性”,但是所谓的“正确运用”,首先要承认“自我局限”,同时进行“自我教育”。
 
每个时代,人类都需要两种东西:认识到人类整体的无知,和守护自己个人的自由。在新的历史叙事成为世界主流的21世纪20年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重读哈耶克。

为此,先知书店经多方努力,为书友奉上“读懂哈耶克”系列,包含多部哈耶克作品,及解读哈耶克的作品。多一个人读哈耶克,自由就多一份保障。

“最接近诺贝尔奖”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这样评价哈耶克的思想:“我读了哈耶克的著作后,有一种强烈的相见恨晚、非常欣赏的感觉。哈耶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能会与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和无孔不入”。 

作为一位深刻影响了,而且仍将影响人类思想及历史进程的思想家,哈耶克的作品,早已走出学术的象牙塔,成为所有热爱自由,忧思人类命运人士的案头必备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
哈耶克强调的是无知,还是理性?
越研习经济学,就越对哈耶克肃然起敬
[音频]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第五章 致命的自负(中)
格隆汇
周末荐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