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出国游学学到了什么?

越来越多的游学机构“闯”入人们的眼球,越来越多的孩子出国游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育方式,家长们既希望孩子能出国了解下国外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也希望这样的游学方式能提升英语水平。但出国让不少家长愁恼,从未离开过家的“小公主”、“小皇帝”出国了能否适应,孩子能否过得开心?再者,送孩子出国需要大笔花销,到底能学到什么东西?值得吗?

我采访了一位从事了十多年游学教育的李老师,她说:过去的游学主要是以体验为主,家长们把孩子送出国的初衷仅仅是去当地的著名景点玩玩,感受下文化。但是现在,例如我所在的教育机构就做的越来越有深度,因为我们主要以课程为主导,文化体验为辅,真正去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是“海外课堂”。每次海外课堂回国我们都会做统计,普遍的家长反映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所以,虽然出国的费用会比较高,但我相信这是值得的。

这是真的吗?海外课堂的带班班主任怎么说?

班主任篇:

臧老师:“中国的孩子普遍都是“低头族”,但是在澳洲,这样的孩子很少很少。澳洲的孩子们家庭观念很强,澳洲住家家庭最反对中国孩子在大好的闲暇时光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是跟远在万里之外的妈妈打很久很久的长途电话。所以我们来到澳洲的第一个周末,有的家庭就带孩子们在家里锄草或带孩子去公园或去马场喂马,让中国孩子真正融入住家生活。

此外,澳洲家庭对孩童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视。在澳洲,无论大人多忙,但是吃饭时间不会更改。为的就是告诉孩子,定好的作息时间不能更改。同样的,早上的起床时间孩子也一定要遵守,中国孩子赖床就让他们难以接受……”

CoCo老师:“现在的家庭一般来说对孩子是过度照顾,孩子反而缺失了很多生活的基本技能。经常有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比较焦虑,怕孩子吃不好,住不好,有危险。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我们游学全程有老师带队,衣食住行都有统一安排。早晚餐都在寄宿家庭吃,中餐由寄宿家庭打包,早午餐一般都是三明治、面包、土司、牛奶、橙汁等,晚餐会是米饭、牛排、意大利面等热食。一般来说,我们的住家家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通过皇家警察局的调查,并无犯罪证明;必须获得澳洲联邦政府以及昆士兰州政府核准的接待海外学生的官方许可;必须有接待海外学生的能力,包括接送、饮食、住宿等方面。

要知道,中国的孩子非常依赖父母,遇到问题就直接打电话问妈妈‘我该怎么办’,但在游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孩子遇到问题要先跟老师说,而不是动不动就打电话给家长,老师教学生如何去处理问题。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依赖性也比较大,孩子们不在自己身边,家长们一开始会觉得空虚,但时间久了,家长们就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心情也会放松下来,跟孩子也更容易相处。所以对家长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或许你还是觉得名师、班主任的建议不靠谱,为此,我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家长,听听他们真实的感受,孩子们到底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学生篇”

顾同学:“当我第一天抵达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学校,呈现在我眼前的校舍让我兴奋不已,太大太美了!正当我享受着澳洲的美时,老师们就把我们分插到当地学校的班级里上课。因为每月的7月份,正好是澳洲的孩子开学,所以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开学。我一开始觉得澳洲的孩子太笨了,都初一了还在上我小学四年级学的东西!但我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方式是让我们练习英语,能真正地融入他们的集体中。澳洲的课程和活动都是围绕着“team-work”(团队协作)展开的,我们有很多如野营活动,在热带雨林中进行野营、射箭、冒险园等,我都非常喜欢。”

王同学:“我发现在澳洲的学校里,守规守纪是随处可见。校园里几乎完全没有人大声吵闹,学生们在课堂上各个专心致志,课间活动也都井然有序,那些推拉打闹的现象是绝不允许在校园内发生的。因为我所在的澳洲学校有三不‘不打架,不大声吵闹,不随意奔跑’。我记得我们团队的一个男生在等老师的过程中,无聊嬉闹着就打起来了,把另一个同学打出了鼻血。澳洲老师直接带去校长的办公室去了。他们说,打架在澳洲学校是极其严重的错误,要开除的!澳洲学校内绝不允许有欺凌现象。”

 

李同学:“在我住家的第二天,我的脏衣服已经数不胜数,我不会洗衣服?我突然想起老师的话:“你或许可以让住家妈妈帮你洗脏衣服。”这怎么好意思?而且我的英语水平也不行!纠结了大半天,我结结巴巴地说了句‘Could you help me...to wash...my...clothes?’没想到,住家妈妈爽快地答应了,‘OK! You can put them in the bathroom. And I will wash them.’,‘Thank you very much!’经过了第一次尝试,我也勇于跟住家妈妈交流起来。正如老师所说:‘有问题就尽管向‘homestay’的妈妈提出来,她们都会帮助你的。所以,我再也不怕英语不好而不敢开口了。不过羞愧的是,在澳洲,孩子无论大小都要承担不同的家务,这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从那以后我就自己洗衣服了。”

赵同学:“澳大利亚人喜欢把一些长的单词缩成短的口语单词。记得有一次,Mr.G在给我们介绍澳洲文化时,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了句子‘This is Aussie Lingo’。见我们没反应,又说‘It means ‘This is Australian language’, in Australian we always say that.我一下子对这种语言充满了兴趣。之后,Mr.G又教会了我们许多其他澳大利亚语言,我都认真地听讲,还记了不少笔记呢!就这样,我对澳洲的文化有了兴趣。”

张同学:“在我们的课程中有一节烹饪课,可我不喜欢做饭!但这是躲不掉的。只能跟着进了烹饪教室,没想到澳大利亚的厨房十分整洁与干净,地上、墙上没有一点污渍,餐具用品也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这让我有了个好心情。上课时会让我们先分组,然后老师再向我们介绍要做的食品——松饼,介绍制作顺序,然后到灶台实践,首先,我们轮流用搅拌器把指定含量的面粉、蛋、蜂蜜和牛奶不断搅拌。可是,我们打了好久,还是很多面疙瘩,还好我们从别组借来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不久面疙瘩就少了很多。第一步就那么难!之后,我和小高打开炉子,在锅里喷了些油,轮流用勺子舀出搅拌好的面糊,倒进锅里,面糊一进锅便立刻化开来,变成一个个小圆饼。等小圆饼冒泡泡的时候,用铲子把他们翻过来。可是,试了几次也翻不过来。好不容易我们“钻研”出个好方法:把铲子铲平就容易翻了,按照这个方法,成功了!松饼松松软软的松饼呈现在面前,入口即化,蘸上充满芝士味的酱汁,真是美味得无与伦比,原来做饭的过程很享受。”

家长篇

  郎同学家长:“从来不曾离开父母的孩子从笼子里飞出去,能适应吗?这是孩子出国前我们最最担心和纠结的。千叮咛万嘱咐,最后还是咬咬牙,送孩子上了飞机。到达目的地之后,带队老师的平安信息马上送到我们手上,不仅如此,带队老师每天会把孩子的活动详情,以日记和照片的形式发回来,我们只要一登陆博客就能查看,所以,感觉相隔很远但又好像是零距离一样。渐渐的,我们也从担忧到放心,最后放手,孩子也从最初的想家到习惯、适应。”

 樊同学家长:“以前,一点小事惹到孩子,他就跟我们吵架,不过自孩子从澳洲归来的后,我发现他很少跟我们呛了,还学会努力抑制情绪了。我问他以前的爆脾气去哪了,孩子说在澳洲家庭成员之间从不会发生争吵和冲突,而且他还对我们说,以后会尊重我们的意见。听到这个,我们做父母的能不激动、不开心吗?”

 顾同学家长:“孩子到家后,我们打开他的行李,我发现衣服都叠好了,而且还给物品做了分类,我想看来老师们还挺负责任。谁知孩子立马说,这是我自己收拾的。我们惊讶了一番,要知道孩子出去前的玩具、房里、床铺都是我们给收拾的。另外,让我们感觉到孩子变化较大的就是,安全意识提高了不少,原先坐在汽车的前排,从来不会系安全带,现在说都不用说,很自觉就把安全带系上了。”

 汪同学家长:“孩子在很多小细节中带给我们很多惊喜:我们在做饭时,会在一旁留心“偷师学艺”了;吃好饭后主动收拾桌椅和清洗锅碗;洗好澡会将脏衣物放置在洗衣机里了;出门和陌生人交流时,会在句末说“谢谢”了;游学前,孩子们只关注“我要什么”,但是游学回来后,他们会关心自己的朋友、父母‘需要什么、我能帮他们什么’……特别是他在澳洲结识了很多的小伙伴并且互留了通信方式,回家第一时间还给在澳洲的住家父母发去了Email问候。”

(赵晓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您赞一个
最是可爱自觉时 ——给家长的168封信
教学反思
澳洲游学一个月,我收获了一个放下iPad,爱上阅读的孩子
旧金山游学记
太原到北京、431公里 你会让孩子徒步走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